查看原文
其他

守着摇钱树,过着苦日子?他们如何用茶脱贫攻坚?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2

编者按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宣布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发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响应号召,走进贫困地区,帮助贫困人民,战胜贫困挑战。谱写了一曲扶贫帮困的华美乐章。

五湖四海的干部群众,通过贯彻精准扶贫战略,在实战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提炼出有效的模式,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2019年10月,第六个国家扶贫日之际,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深入全国三地,推出《脱贫攻坚·跨越蜀道》专题。探寻扶贫攻坚中那些动人的故事与你分享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展现的中国智慧。也为即将到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时刻,奏响序曲。


撰稿 | 记者 卞英豪  丁一涵 


勐海扶贫语录

大山里的贫困,要把路修到百姓家里,把技术送到百姓手里,把政策用到百姓心里。


守着古树茶这棵“摇钱树”,村民却只能吃包谷米,根源是思想和技术的落后。


“公司+农户”的模式,良性的结果必然是企业与贫困户互惠互利。


产业扶贫最大的因地制宜,就是因人而异。


地图:勐海县位于我国的边境 东方网·纵相新闻 制图


“扶贫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著作中,“因地制宜”是其中重要的扶贫理念。这是党中央对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也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始终坚持的原则。
 
勐海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在这个山山有树,村村有茶的美丽边境小城,围绕着茶,当地干部群众因地制宜,企业单位群策群力,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扶贫开发的道路上,勐海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模式,同样为脱贫事业贡献着独特的智慧。


视频:“以茶为媒”的扶贫之路

1

价格翻3倍的茶叶:
海拔2429米的采茶之路
 
勐宋乡蚌龙村,是一个由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组成的村寨。勐宋,傣语里意为“高山上的部落”。村子的背后,正是被誉为“西双版纳屋脊”的滑竹梁子,这里海拔高达2429米。
 
哈尼族小伙杨兰二,常说自己是一个穿梭在云间的人。蚌龙村,在正午阳光到来前,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古语云:高山云雾出好茶。杨兰二背后的茶山,就是上天给予蚌龙村最好的恩赐——这里出产着珍贵的古树茶。

古树茶,是指存活百年以上的乔木茶,在勐海,最老的野生茶树可以追溯到1700年前。古树茶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产量十分稀少,售价常常十分昂贵。据当地农业部门向记者透露,即使在被称为“古树茶故乡”的勐海,古树茶的产量也只有茶叶总量的5%左右。

图:哈尼族小伙杨兰二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守着摇钱树,吃着包谷米”。即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贫困始终困扰着当地的村民。

“70多岁的老人,冒着雨爬上几米高的茶树,走了十几里地,采下的茶有时只能卖几十块钱。”

杨兰二回忆,“那时饭都吃不饱,很少有人来山里采茶。”
 
记者尝试和杨兰二一同走了这段采茶之路,山林间遍布50多年以上的茶树。然而山路崎岖蜿蜒,下雨更是湿滑泥泞,普通人行走尚且艰难,遑论年过七旬的老人。


视频:蚌龙村的上山采茶之路 这段路已是相对平坦的路

这显然是一条艰难的扶贫之路。当地扶贫干部告诉记者,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这里有四个“不通”——语言不通,道路不通,思想不通,技术不通。
 
语言不通是当地少数民族居多,普通话沟通存障碍;道路不通是由于山路环伺,道路泥泞,载具出不去,产品出不去,人也出不去;思想不通则是部分群众对贫困没有认识,存在“等、靠、要”思想;技术不通则是指当地没有产业标准,更没有产业发展的能力。



图:蚌龙村背后的茶山,树龄颇有历史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不过,年轻的杨兰二却是幸运的,面对“四个不通”,当地干部群众不断摸索着针对性的方法。

 
由于当地教育部门大力推行的普通话扶贫,他们的语言通了;由于路政部门把路都修到了家门口,他们的道路通了;由于扶贫干部不辞辛劳的宣导,他们的思想也通了。 

围绕着丰富的古树茶资源,由上海松江投资建设,当地企业雨林古茶坊负责运营的茶叶初制所来到深山——他们的技术也通了。


图:蚌龙村茶叶初制所内部(注:目前为茶叶淡季,故暂不运行)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当地扶贫干部介绍称,“项目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村民的脑袋和口袋同步致富。
 
大型企业的到来,首先带来的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标准。雨林古茶坊将原料等级分为一芽二叶、一芽一叶、单芽三种,按照不同等级收购原料,鼓励茶农细分原料。

图:一芽一叶是茶叶的最高标准之一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由于技术标准的提高,茶农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当地茶叶的回收价格从1年前的10元/公斤直接提升到30元/公斤。“交一次茶,有时可以收入600多元。”

“企业也在扶贫工作中获得了反哺。”

据雨林古茶坊副总经理江学明介绍,“在茶农的帮助下,我们的古树茶原料得到细分,并得到更多优质的古树茶原料。”

另一方面,雨林古茶坊还将一批收茶所直接设到了茶园门口,解决了收茶“最后一公里”。“方便乡亲们交茶的同时,我们也能保证茶叶的新鲜。”
 
图:勐宋乡古树茶资源丰富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现在爬山比以前有动力多了!”已是村内脱贫带头人的杨兰二告诉记者,

“很多年轻人甚至都回到了山里,一起参与家乡的建设。”
 
在不远处的勐宋乡曼吕村,相同的模式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当地扶贫项目也帮助了更多像杨兰二一样的乡亲。
 
图:正在爬树采茶的杨兰二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此前,曼吕村共有贫困户388户1565人,通过“企业+农户”的模式,当地的“红赋”系列扶贫茶,直接让385户1555人“脱贫”,户均增收1.2万元,村集体每年实现3~5万元的分红收入。
 
大型企业更是带动了区域人民持续增收的能力。雨林古茶坊在当地吸纳1600余名贫困人口长短期务工,月均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
 
“当地企业更加了解当地百姓,也更能贴合当地产业。”

勐宋乡副乡长张继昆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引入企业参与帮扶不仅是为了提升贫困户收入,“通过提高贫困户的产业能力,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正在茶树上采摘新叶的当地茶农 雨林古茶坊 供图


2

晚上10点送来的茶叶:
松江和勐海红火的情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勐海镇西定乡暖和村扶贫车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名言,被车间负责人卢文举刻在外墙上。
 
卢文举是西双版纳有名的茶叶专家。“虽是版纳人,我之前并不知道家乡还有如此贫困的地方。
 
此前的暖和村有多么贫困?暖和村村委透露,2013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6户共1429人,当时近一半村民属于贫困户。2017年,卢文举来这之前,不少农户年均收入还不足2300元。
 
图:暖和村的外景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卢文举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年届退休的他,此前从未想过会抛下事业,开舒适区,走进深山,投身扶贫。
 
“当年数万上海知青来到西双版纳支援建设。那时起,我就十分感恩上海人民的无私。”卢文举介绍,“一年多前,当时松江援滇干部吴超峰,多次亲自上门与我沟通,我被他的诚意深深打动。”
 
去年年底,在松江区的大力支持下,暖和村扶贫车间项目落地。然而,在深山里办茶厂绝非易事。卢文举向记者讲述了一则故事。
 

图:卢文举接受记者采访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根据卢文举多年经营茶厂的惯例,他将每天向村民收茶的截止时间定为晚上8点30分。“因为收到的茶要马上进行工艺处理。时间太晚,没有工人值班。”
 
然而,当地百姓时常“无视”这个规定。“晚上9点,甚至10点仍然有人送茶来,工人都不想干了。”卢文举说,当时并不理解村民为何如此“固执”。
 
直到有一天,他忍不住向茶农刹出询问此事。老人告诉他,原来,百姓并不是故意要违反规则。

“他们上午干农活,下午采茶。不少茶农年纪超过60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8岁了。他们不会开摩托,从寨子到车间全靠走。背着30斤茶叶,走超过20多公里山路,一走就是5个小时,肯定会超过8点。”

“良心告诉我,扶贫不能丢下任何一个人。第二天,卢文举取消了收茶截止时间,“只要是收茶季,乡亲随时来,我随时收。”


 

将心比心之举也得到了村民热心的回馈。每每有村民送来“迟到”的茶叶,淳朴的百姓都会给卢文举带点自家的瓜果表示感谢,“乡亲们送来的菜,半年都吃不光。
 
每逢下雨,茶叶淋湿,总重量常常会“注水”。卢文举会“粗心”地直接拿来称重。但村民却拒绝这份好意,“细心”的他们常常会滤干了水再来称重。
 
村民甚至还给茶叶专家出起了主意。由于暖河村地势高低不均,时常“东边日出西边雨”。初来乍到的卢文举吃过不少亏。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扶贫车间装起了可伸缩的雨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图:暖和村扶贫车间的外观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如今,这项“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产业扶贫项目已初见成效。
 
松江援滇干部、勐海县副县长王福友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通过引进企业,当地茶叶制作的专业标准稳步提升,同时从也带动整个区域产业能力不断提高。

目前,暖河村的茶叶收购价比一年前提升60%,直接带动当地122户532名群众,平均增收近2000元。该项目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万元以上的收入。
 
“做产业扶贫需要因地制宜,更要和当地百姓将心比心。”

卢文举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介绍,得益于当地百姓的支持与政府的关心,扶贫车间的第一批产品即将对外销售。
 
 图:松纳红是市面上少见的能保存2-3年的晒红茶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这个凝结着松江援建智慧以及西双版纳暖和村人民汗水的红茶,有着一个别样的名字——“松纳红”寓意松江与西双版纳人民的友谊红红火火。
 
“松纳红,是勐海和松江因地制宜产业扶贫的产物,更是两地人民友好的象征。”王福友说道。


 图:沪滇协作,携手奔小康 东方网·纵相新闻 图


3

茶叶与扶贫:
勐海如何诠释“因地制宜”

“根据云南省‘一县一业’的要求,茶,无疑是我们的核心产业。”

勐海县委书记洪国正告诉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目前,勐海全县34万人中,有28万人与茶产业相关。此前的数据显示,当时接近3万的贫困人口,超过21000人与茶产业密不可分。
 
对勐海来说,茶,曾是这里贫困的一大原因——坐拥资源,无序开发。

如今,茶,也是这里脱贫的关键——善用资源,因地制宜。
 
图:正在进行茶叶加工的当地百姓 采访对象  供图
“把茶产业做大做实,是勐海脱贫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其中有着多方的助力。

在当地扶贫干部看来,产业扶贫最大的因地制宜,首先就是因人而异。
 
“要在当地发展产业,首先就是与百姓沟通,尊重他们的民俗,了解他们的意愿,关心他们的问题。”

王福友表示,产业扶贫绝非投资行为,“不是说投了钱就不管了,必须通过管理模式的提升,持续带动百姓创造财富。”
 
而有了百姓的支持,标准化的管理,市场化的运作则成了脱贫的另一个“取胜之匙”。
 
“我们建立扶贫车间的根本作用是架起连接贫困户和大型企业的桥梁。”洪国正指出,企业同样是产业因地制宜的关键,“当地的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对当地经济市场的了解,结合专业技术标准,为贫困户提供精准的指导。”

当地少数民族拉祜族协会会长高兴荣表示,企业进入贫困村后,乡亲最大的改变是提升了勤劳致富的意识,未来他们还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让家乡古树茶的茶香味飘到更远的地方。


图:雨林古树茶进入当地拉祜族村寨 采访对象供图

茶,是勐海脱贫的关键,但也绝非唯一的要素。在这个农业占主导的城市,过分依赖单个产业,就会出现“靠天脱贫”,“因天返贫”的局面。产业格局的多样化,同样也是勐海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根据当地产业状况,勐海已经形成了以茶产业为主导,甘蔗、养牛、养蜂等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此前,通过精准识别,测算出勐海县共有贫困人口7547户28554人。截至2018年底,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我们的贫困人口仅剩下264户790人。”勐海,这个曾经的“贫困县”,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已成功“摘帽”脱贫。
 
未来,我们相信以茶为媒,勤劳勇敢的勐海人民,在精准扶贫战略的指引下,一定能完成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目标,与广大中华儿女,携手奔小康。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宋祖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