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心声|第八篇:我的社会工作实习感受和反思

47TH 邂逅社工 2018-10-31

邂逅社工聆听同工的心声关注

同工你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普通而不平凡

社工心声





19

十一月

星期日

我的社会工作实习经历。

                               ——秣陵王

今年大四,14年入学就读社工,中国中部的三线城市。
班里有同学大一暑期去了广东的社工机构做了实习生,学到了一些方法并且拿回了一整套关于社工开展游戏的书。也有同学在大二去了香港进行交流,这个具体情况不太知道,好像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国内学校社会工作和香港地区的差异那种文章。


本人女生,开始对实习并没有过多看重。在我们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有三大实习,分别是社区实习、机构实习和毕业实习。前两项学校基本可以安排当地的一些机构和单位,当然也可以自己找,最后一项是需要自己找。


说一下我的实习经历吧。


2016年暑期,在我们当地政府部门当见习生,也是响应当地团市委举办的高校学生暑期见习的一个活动。基本内容就是在政府办公室从事一些文字编辑、会议记录和后勤保障工作。与社会工作相关性不是特别大。从事这份实习开始就是为我将来考公务员做一些心理适应和环境适应。当然,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规划,将来不再从事公务员行业。


待遇是每天20元补贴,一共持续了大概40天左右,周末双休不补贴,反正我也是为了积累经验,不太在意。和单位部门领导相处愉快。但个人觉得公务员以后可能过于死板,和个人特性不符,所以及时更改了人生规划。同时这也为我社区实习做了充分准备。

大学的第一个实习:社区实习。2016年12月至2017年的1月,在学校当地的街道办实习,被下放到一个社区,该社区地处于大学城附近管辖范围也包括了我们大学。但由于我们大学属于厅级,基本不听它管,所以它主要管理的是大学城所处的几个小区。我们原本准备在其中开展社区服务:比如说社区养老,社区医疗以及社区偏差行为青少年矫治,幼儿日托等。但是该社区所处的小区入住率不高,也就是说基本没什么人,并且偏年轻化,老年人和幼儿都不是特别多,所以我们这些活动都流产了ಠ_ಠ。


最后是配合当地原来开展的一个活动叫老年人书法大学堂。用社区的一个活动室,请大学的一些中文系历史系书法系的教授过来,主要教授书法和讲一些文学史学故事,也算开展了社区活动。另外还开展了十九大基层组织的选民登记工作。


别的同学有分到不同的街道办的有些确实做了一些社会调查,如对新小区的入住率、入住成员的社会基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的一些问卷调查,是入户调查。

大学的第二个实习:机构实习。2017年的5月至6月底。基本上大家都是自己回家实习的。部分同学在学校,学校分配到了当地的社工机构。因为我们这个城市是三线城市,社工机构只有三四家左右。他们开展活动有些是留守儿童的社工服务,青少年的人生发展规划和课外素质拓展这一类的。去机构的同学回来普遍反应比较坑,领导喜欢压榨实习生。例如让女生去社区发问卷,晚上8:00多还在外面发问卷,因为不属于大学城附近的社区,所以安全问题很困扰大家。但直接带领他们的都是往届学长,为人比较亲和,会教授一些工作技巧和方法。在社区实习的一半同学实习回来以后明确表示将来不会再从事社工,哎

我本人选择的是留校实习,挂靠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从事的也是会议记录,文件整理,资料录入,文字编辑和预约接待等具体工作。不过这边有一个朋辈辅导,可以应用一些社会工作的方法和原理进行指导。同时在大学的进行心理咨询的同学普遍来说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也接触到一些具体案例和问题可以适用于个案工作的。但毕竟辅导的主体老师都是心理学相关人士,与社工联系并不密切。

当前在中国中部的一个三线城市,大学生社会工作实习形式上做到了实习,内容上与社工专业的具体实习关系并不密切,甚至不少同学完成的只是行政上的工作,没有运用到自己的专业技巧和手法。部分同学对于未来从事社工表示不确定,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明确表示将来会从事社工。他们的预期路线是先去深圳、香港地区发展几年,学习经验,然后回来自己创办机构。


@知乎他说

@westsuper:三大核心课程中,个案工作尚可,但总觉得和心理咨询很难区分。小组工作算是比较能体现社工特色的一个课程或者说工作方法,但其实很容易停留在做游戏、搞素质拓展等这些表面层次上。至于社区工作,感觉很空,感觉是其他专业的边缘知识在填充。

社工是舶来品,号称“社会的医疗师”、“背着钱袋的天使”等等,但超前的理念和相对落后的社会大环境是社工学子必须面对的一个巨大鸿沟。虽然我本科是误打误撞学了社工,但起初对社工这样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专业也是抱有一腔热血,对“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也是十分自豪,比那些“授人以鱼”的慈善公益活动,不晓得要高到哪里去了。。。然而,大三时见证了两届社工的就业,开始考虑换专业了,后来通过考研也确实换了一个专业和平台。

这个社会是需要社工,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社工机构发展的也很好,然而目前是否需要那么多社工,确是一个问题。


@张豁达:二线城市社工专业在读大三生,尚未去机构正式实习,但因为常常要做课外实践活动,所以和社工机构也有挺多接触,也有自己负责策划在社区开展过小组活动,进行入户探访,个案跟进。然而,活动开展得越多,越觉得社工专业化存在着很大问题。在开展活动时,服务对象知道我们是社工,却不知道具体社工是干什么的,只觉得我们开展的活动很愉快、有趣,但有时候这些活动和其他公益组织或者社区居委会所开展的服务却没有太大差别。而在课堂上的学习中,我觉得社工的作用很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服务取得成效总是微小得多。


@尾巴:大二,实习在社区,城中村社区,主要服务对象都是外来务工子女,都是小学生,每周五要不就是去辅导作业,要不就是做活动,比如礼仪,感恩为主题之类的。感觉能学到的东西蛮少的。


@海底杨万里:可能也是我本来的兴趣点就是想接触更多的群体、更多不一样的事情,所以社工简直深得我心,超级多好玩的志愿者项目,超级多感兴趣的人群可以去聊天、访谈、调研。
而且最开心的一点就是,在大学里,只要你提出来你想认真学,基本上所有的人都会无偿为你提供资源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自己的个例)

结束语

你的实习经历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们想听听同工的故事和心声

推荐阅读

社工心声|第七篇:与你相遇,好幸运-我的社工历程

社工心声|第六篇:成“工”之路的点滴

社工心声|第五篇:41岁的社工大哥的社工成长之路

社工心声|第四篇:社工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社工心声|第三篇:在路上

社工心声|第二篇:我终于也成为了一名社工

社工心声|第一篇:为何做社工,想想为何坚持到今天。

成为一个创造社会价值的公益人社群平台

小编微信:xiehou_sg

分享|参与|创新|专注

邂逅社工

聆听同工的心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