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失独家庭相处的时光 | 一周年征文

征文VOL.13 邂逅社工 2018-10-31


作者|曾顺召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金东公益服务中心

关键词|失独家庭、社工支持


天灾人祸产生变故

因为天灾或者人祸的出现,原本结构稳定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在古代,人一辈子有三大“悲”: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来丧子,而我的服务对象就是一群失去唯一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失独老人。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但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失去家庭未来的他们,在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方面有着极大的后顾之忧,逐渐成为一个越发突显的社会问题。在从事失独老人社会工作服务以来,我和辖区的42户,合计79位失独家庭成员共同了度过了两年难忘的时光。


一点一点积少成多

每一片树叶都不尽相同,这些失独家庭有的在回避期、有的在悲痛期,进入重生期的仅有几户。在初期接触阶段,他们中的多数不想、也不敢和他人有太多眼神接触,神情失落,言语间也充满防备,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对突然闯进自己看似已经平静的生活的陌生人都比较排斥。但是,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时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了解一点、再多了解一点,接触的次数逐渐增加,就是那样一点点的逐渐和失独家庭建立关系。


一字一句仔细斟酌

在与这群敏感、自卑、内心封闭的失独者建立关系比其他大多数服务对象都要困难,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注意,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让失独者产生联想,情绪受到波动,从而不得不终结此次服务。


一步一步相识相知

家庭成员与社工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家庭与志愿者之间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助。家庭成员刚开始对社工的不信任、不理解到主动同社工分享自己的经历,说出心里的秘密,并愿意聆听社工的建议。不少家庭成员在社工的帮助下,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并通过参与一系列活动,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成员们有了对团队的归属感,在活动中得到理解和认同,自己也渐渐了找到新的精神寄托。


一个小组一份收获

针对失独者的各种需求,我组织失独家庭分别开展诉说新语、支持互助小组、公益行动小组,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找到精神寄托、找到生活的目标与意义。


除了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收获,在我们团队的协助下,失独家庭学会分析自己拥有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挖掘自我的潜能,自我的悲伤情绪得到有效释放,需求得到满足,情感得到安抚,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


平凡烛光绚烂光芒

社工就像烛光那般平凡,无法照亮这个世界,但却能够为失独家庭昏暗的内心提供光芒。社工的价值,不在于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在于那份真诚的坚守和执着,永远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工,让这群失独者在命运的泥淖之上,生命依然灿烂如花,虽平凡但不普通、朴实如路边的磐石,风雨中收获坚毅和执着。


鸣谢

邂逅社工一周年社工征文大赛奖品由

中国社会出版社社工图书专营店

赞助


说明

1、对于征文,将择优推荐在民政部官方杂志《中国社会工作》中发表。

2、对于征文,将择优推荐在青翼社会工作网主办的《社工》杂志中发表。


邂逅社工一周年征文活动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回复【投稿】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