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探索 ——以山东省垦利街道为例

孙亚华 梁兴利 邂逅社工 2022-08-04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综合运用商”项目的实践探索,认为社会工作能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积极重用,同时建议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要突破在服务层面的功能,积极发挥在顶层设计方面的作用。


关键

社会工作 社区治理


一、引言

社区治理是以基层政府、社区组织、市场、社会组织和居民等作为主体, 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的社区规约,通过相互沟通的方式,对涉及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以团结社区各方面力量,提高社区和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 增进福利并推进社区进步的过程[1]。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通过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现有文献中针对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探索,主要从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作用、行动策略、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而相关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的实践案例,主要为在社区层面的案例研究。社会工作如何在街道层面进行社区治理的介入,并发挥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顶层设计中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山东省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综合运营商”项目的实践进行探讨。


二、项目实施背景

垦利街道隶属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管辖,也是垦利区委区政府驻地,街道共管辖 12个社区、12个居委会、86 个村,管理服务居民 3.4 万户、8.4 万人,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的街道。垦利街道的城市社区基础条件比较好,已建成的汇丰、书香、佳苑、胜兴、康居、东方、中兴、振兴、永兴、和平、新兴、万光等 12 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到 1500 平米以上,设施及功能室配套齐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意见》(中发[2017]13号文件)有关要求,垦利区委区政府对垦利社区工作进行了总体布局,重点突出区域化党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推进社区购买服务、开展公益创投等,优先突破主城区垦利街道所辖的12个社区。通过吸收和借鉴外地先进地区关于社区治理创新的先进经验,引入具有社区治理创新实务能力和社会工作专业影响力的全国百强社会服务机构,共同推进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和探索。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综合运营商”项目承办机构,以社会工作的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为工作手法,通过社区治理顶层设计、团队建设与赋能、网格管理优化、空间功能优化、社会组织孵化和转化等板块,探索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的方法及路径。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的对策

(一)社区治理顶层设计

社区治理顶层设计,是健全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制度保障。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先后邀请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体系建言献策,在街道的具体指导下,项目运营单位以项目需求和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初步形成制度保障体系框架,并通过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完善、总结与提炼,通过制定《垦利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实施意见》、《垦利街道社区发展规划(2018-2020)》以及《垦利街道社区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垦利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办法》、《垦利街道“全科社工”评价标准》、《垦利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形成街道层面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制度保障体系。


(二)团队建设与赋能

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推进社区治理的抓手与中坚力量,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团队建设与赋能的过程中,应注重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导入与社会工作方法技巧的学习。

项目运营机构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在思想价值观、理论知识、实务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赋能。在思想价值观方面,通过开展社区工作者增能工作坊、团队建设工作坊,导入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理念,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开展社区治理专题讲座、社区营造专题讲座,更新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在实务技能方面,通过开展社区活动的的编导演、社区入户探访技巧、居民议事技巧,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技能。此外,根据垦利街道社区治理推进工作的阶段,相应的开展网格员专题培训、社区社会组织专题培训。

通过开展城市社区治理沙龙,加强社区书记、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领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社区论坛的形式,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与商议渠道,共同研讨社区发展,让社区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研究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

通过组织垦利街道社区工作者参与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统一考试,推进准备“全科社工”培育。针对参考的社区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通过微信平台开通“社工考试每日一练”窗口,制定“60天社工考试挑战计划”,建立自律自学的学习氛围,引导垦利社区工作者队伍往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 网格管理优化

网格化管理,是将辖区划分为单元网格,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管理,实现社区治理的全覆盖,是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服务的必要措施。垦利街道城市社区网格管理优化工作主要通过网格科学划分、网格员队伍建设、网格工作机制完善三个方面,以及网格划分、网格员招募、网格考试、岗前培训、日常工作管理、考核激励、退出机制七个环节来实现。在网格划分方面,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进行社区网格划分;在网格员的招募方面,通过结构化面试、智能手机操作考核、笔试的形式,在本社区居民中择优录取;在网格员岗前培训方面,通过网格员职责、网格员守则、网格工作流程、工具使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学习,并通过考核的形式,确保网格员能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在日常工作管理方面,通过日签到、周例会、集中走访等管理措施,确保网格员在开展日常居民走访的过程中,在收集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及时发现社区的隐患及矛盾,反馈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为社区治理提供精确的数据及准确的民情;在考核激励及退出机制方面,通过科学评价网格员的工作表现,提升网格员的工作绩效。


(四)公共空间功能优化

    合理的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是实施社区治理的物理基础及服务平台。垦利街道12个城市社区均已建成平均面积达150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在功能设置方面,除了有开展窗口服务的办事大厅外,还设置了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亲子活动室、棋牌室等公共服务空间。这些公共空间目前存在使用率不足的情况,需要通过空间优化,提升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项目运营单位主要通过公共空间诊断评估、公共空间优化建议、公共空间优化持续运营来推进实施空间优化工作。在公共空间诊断评估阶段,以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使用规则、使用便利性、与社区需求的契合度、居民知晓度、居民参与情况六个维度进行情况分析,并通过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骨干、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访谈方式,准确掌握社区公共空间的情况,并收集、整理对公共空间优化的期望。在公共空间优化建议阶段,通过搭建议事协商平台,组织相关方讨论社区公共空间的优化方向,强化、突出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骨干在社区公共空间的引领作用。在公共空间优化持续运营阶段,通过建立公共空间优化的流程与机制,让社区居委会等相关方,掌握公共空间优化的程序与方法。


(五)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和转化

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是实现多元共治的重要一方。垦利街道12个城市社区现有社区社会组织41个,其中包括文体活动类30个,志愿服务类5个,议事协商类4个,生活服务类1个,社区专业调处类1个。这些社区社会组织的成立,对当地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了更加多元的平台,但目前存在组织形式单一,能力不足、动力不足、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项目运营单位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孵化和转化,首选针对社区现有社区社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总体要求和功能定位,掌握社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定位,摸清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定位及需求,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基础数据。通过增能赋能培训及督导跟进,在提升社区社会组织能力的同时,引导规范化管理。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进行备案登记,在提升项目开发、实施能力的同时,搭建公益创投平台,对接公益资源。

 

四、结论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具有服务性特点,提供有效服务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善治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2]。通过山东省垦利街道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社会工作通过在社区治理顶层设计中发挥作用,通过规划设计、工作推进、督导考核、创新激励等方面的介入,参与,在团队建设与赋能、网格管理优化、公共空间功能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与转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垦利街道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突破了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服务层面的功能,让社会工作在更为宏观的系统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文静. 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 (4):2 1-27。

[2]王思斌:《社会治理结构的进化与社会工作的服务型治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来源:孙亚华  梁兴利

机构: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 精选文章 ··


社工心声

社工实务

个案工作

社工考试

社工考研

社工漫画

社工

社工书屋

社工时讯

资源链接

专业工具

一米阳光


免费教程

增强传播力

今天

7/20 星期五

/稿

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