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区资源整合四步曲

社工大Bai 邂逅社工 2022-08-04

在社区工作中,社区资源整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前线的社工往往需要将社区内的各种零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共同为社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服务。


作为一名刚到一个新社区的社工,如何快速有效开发及整合这个社区的资源?有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步骤及方法?大Bai结合多年对前线经验,整理出社区资源整合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资源识别

资源识别是整个社区资源整合的起点。资源识别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要懂得究竟什么是社区资源。一般来说,社区资源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只要是有助于社区发展的、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均可视为社区资源。它是实现满足社区需求、解决社区问题、培育社区自组织、促进社区自治、实现社区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支撑。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五种不同类型:


(1)人力资源:指能够为其他社区居民服务提供知识、技能、经验或奉献自己的时间或体力的社区居民,包括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骨干、社区志愿者、居住在社区的有特殊才能的人士或名人等。


(2)物力资源:指社区内有助于开展社区服务、能够促进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包括室内外活动场地、活动设备、器材、工具等。


(3)财力资源:指可用于开展社区服务或活动的经费,包括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赞助经费、各种社会捐赠以及活动的经费。


(4)文化资源:指社区中既有的典籍、古迹、文物等文化遗产以及民俗、艺术等其他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的文化活动。


(5)组织资源:指可以推动社区服务和促进社区发展的各类组织或机构,包括基层政府、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自助和互助的团队和小组等。



此外,在不同的社区工作理论视角下,社区资源亦有不同分类。如在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视角下,社区资源可以分为个人资产、社区组织资产、社区团体及部门资产以及自然资源及物质资产。而在社区营造的概念里,社区资源可以从“人、文、地、景、产”五个维度进行区分和发展。


什么是社区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社区资源?这是社区资源识别之前需要搞清楚的问题。那么,在现实的社区情境中,作为社工,该如何系统、全面地去识别?用什么方法去收集社区资源信息呢?


这些问题对于刚刚进入社区的社工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社工并不知道社区的需求是什么,所以究竟要收集哪些社区资源,没有不明确的目标。在这个情景下,通常的做法是把一切可能用得上的都视为社区资源。


收集社区资源信息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即透过网络及现存资料中去了解社区大概有哪些资源。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还会透过问卷、访谈及实地观察去了解哪些资源还存在、现状是怎么样的。


在这种无特定需求的情况下,社工必须建立自己的服务资源库,编制社区的资源地图。此时的社区资源对于社区居民而言,是一个陌生的、零散的,甚至是无意义的状态。社区资源只是在那里,但与社区居民关联不大。



第二步有效联想

如何把陌生的、零散的,甚至是无意义的社区资源变得有价值、有意义?社工需要做的核心工作就是赋予社区资源价值及意义,也就是关于社区资源使用的联想。


在完成资源识别及信息收集以后,社工首要思考的问题是“这个资源可以怎么用”。只有社工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和自己的具体工作进行联结,才能够内化成自己的内在资源地图,在未来的服务中才有机会调动这些资源,把社区资源真正盘活起来。


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社工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到需要用的时候就无从下手。或者已经收集到一堆资源信息,但需要用的时候往往会忘记。


如何去磨练这一方面的能力呢?


大Bai认为在前线服务情景中,社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刻意训练,关键在于培养自己的资源意识及敏感性。如在社区走访过程中,见到一个大药房,可以会问自己“这个药房可以怎么用”,要求自己至少说出三种不同的用途,从而有意识地进行使用联想。

当然,这个过程还可以在服务例会的时候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这些社区资源的联想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能够变成自动化的思维模式,无需再刻意思考。



第三步有效链接

从识别社区资源到联想使用,经历上述两个步骤,社工基本能够培养其社区资源意识及敏感性,接下来要探讨的是如何使用资源的问题。


摆在社工面前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如何帮助资源需求方和资源拥有者建立联系,让资源从拥有者(以下简称“资源方”)流动到需求方那里。这里,根据需求方的状态及社工的参与程度,社工可能有两种不同角色选择:


(1)桥梁的角色。社工提供资源信息,并且帮助资源供需双方相互认识,然后社工退出,让供需双方去沟通确定合作计划,社工会跟进最后合作的结果,以及在双方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协调工作。


在这个角色中,社工做的是牵线搭桥以及确定桥梁顺畅的工作。这种角色往往在社会组织及单位中运用得比较多。如为社区内的大妈舞蹈队链接专业的舞蹈教学机构。


(2)经纪人的角色。在前线服务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服务对象都有能力、愿意及有机会直接和资源需求方对接沟通,特别是社区困难或弱势群体,往往需求社工作为代表向拥有者争取资源。


如为需要课业辅导的单亲家庭青少年争取社区青少年课业辅导中心免费的辅导资源等。在居家安全改造项目中,社工代表20多户特殊困难老人争取企业的资金、物资及技术支持等。


社工往往需要根据双方的状态、特点及需求,选择不同的角色开展工作。而在社区资源链接过程中,社工必须注意合作共赢的原则,才有机会促成合作的建立及维系。具体在行为实践层面,则需要思考:


(1)动机管理:资源方参与社区公益慈善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资源方的参与动机,社工要做区分,确定自己的底线,哪些允许,哪些需要限制,哪些需要回避。


(2)增加价值:在合作过程中,如何让资源方受益,给它增加价值,让它有所收获?社工要突破限制,除了可以回应资源方自身的动机以外,还可以给他们增加预期以外的价值。


此外,在链接社区资源过程中,社工还可以运用一些技巧,做好充分准,并懂得借势借力,从而帮助实现有效链接。具体来说:


(1)充分准备:社工可以运用SWOT工具对争取社区资源的优势、缺点、机会及潜在威胁进行分析,从而做到扬长避免、强化优势,同时又能够防范未然。列出过往合作单位名单以及建立合作流程及步骤,从而帮助建立专业可信度及信任感。


(2)借势借力:面对第一次合作的资源方,社工可以巧妙借助已有名片,如借助政府部门的关系、居委会的关系以及自己的熟人关系去建立信任关系。



第四步维系发展

在社区资源进行链接使用后,社工还需要有维系发展的社区资源经营意识。具体包括:


(1)反思评估。在与资源方进行一次合作之后,社工要谨慎总结反思整个合作过程,并对社区资源进行重新评估:这个资源是否适合继续合作?是否继续合作,需要考虑双方的合作意愿、合作过程彼此能否很好遵守承诺、践行共赢原则、服务对象利益是否受损等等。


在前线服务过程中,大Bai发现在合作中服务对象利益受损时有发生,这固然有资源方动机不纯、不遵守承诺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社工的评估不到位。所以,合作后的反思评估非常之重要。


(2)处理关系。在反思评估后,无论决定是否继续合作,都要妥善处理好关系。尤其是已经产生负面后果的合作,除了处理好社工所代表的社会服务机构与该资源方的合作关系,也要处理好社会服务机构与服务对象、该资源方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如果未来决定继续合作,社工则需考虑对资源方建立稳定的、制度化的合作关系,从而避免这种合作关系受到双方人事流动的影响。


(3)未来计划。在处理关系后,如果确定确定继续合作,可能的话尽量用项目的形式确定未来的合作计划,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协调成本。


同时,在与商业性机构合作的时候,社工亦需要将合作方是否坚守约定承诺作为一项监管事项纳入工作计划中,“先小人后君子”,以减少后期不必要的沟通误解及摩擦。


- END -



作者:社工大Bai

来源:社工ABC(ID:shegongabc)

校对:阿亚小天使、孙睿


每日推荐(点击标题即可阅读)1、干货!社区社会工作中的资源链接指南(小编推荐)2、大型户外活动开展指南3、新社工成长指南之案主自决:3+5步 搞定4、新社工入职戒毒所开展社会工作需要留意的事项5、初入职场,新手社工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上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