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土地日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更加奋发有为做好首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导 读

今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发表署名文章《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更加奋发有为做好首都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面介绍北京市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奋发有为扛起守护首都自然资源的重要使命。


今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今天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回望百年党史,土地工作始终是贯穿革命、建设、改革的鲜明主线


1921年

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时期

我们党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1947年

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解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国后

各地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发展互助合作,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87年

深圳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开启了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自然资源领域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破题起步,高质量发展效能持续提升,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回望奋斗路、眺望奋进路,就是要从百年党史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强化历史担当,奋发有为扛起守护首都自然资源的重要使命


01

坚持底线思维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首先就是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耕地和质量建设。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到耕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是关系十几亿人吃饭的大事


北京市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把“看北京首先从政治上看”的要求落到具体行动上,以实际行动践行首善标准。


1

以专项整治促耕地保护


2019年以来,北京市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自然资源领域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推进一系列专项治理,坚守耕地规模底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确保“农地农用”


扎实有序推进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建别墅等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规范设施农用地管理,持续开展“大棚房”问题清理整治“ 回头看”,对“ 一刀切”问题实施纠偏、整改,尽快恢复闲置设施生产,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

以“ 田长制”压实保护责任


今年北京市全面启动建立“田长制”,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全面推行“田长制”的省市,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到今年年底全面建立市、区、乡镇、村四级“田长制”责任体系,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坚决制止耕地“ 非农化”,防止耕地“ 非粮化”,同时不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既要积极推进复耕复种,又要坚决防止伤农毁林现象。


3

以自主督察化解突出问题


自然资源自主督察是北京市的“自选动作”,通过组建督察办和督察专班,围绕总规实施、耕地保护、违法占地等持续开展“自我体检”,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推动“八不准”“六个严禁”落实到位。近年来,督察力度逐步加大,全面梳理历年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发现问题,做到全覆盖建账落图入库,细化时间表、路线图,从严从快推进整改落实,大幅化解发现问题。2020 年国家督察反馈问题比往年减少95%,为华北五省市最少。


02

坚持系统思维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北京市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本上是要坚持规划引领,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坚持“ 多规合一”,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涵养一方绿水青山,守住首都生态底色。


1

强化规划管控


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将划定三条控制线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核心任务。


自新版城市总规编制以来,北京市即同步组织开展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经过多轮修改完善,划定工作已基本完成,做到三条控制线边界清晰,不冲突、不交叉、不重叠,成为全国第一个汇交统筹方案数据的省市


2

严守耕地保护空间


突出耕地保护空间对维护城市结构、控制城市蔓延的作用,严格管控新增规划建设用地占用现状耕地


年初,北京市已经将24.7万亩复耕任务下达至区并落实到具体地块,确保到年底现状耕地总量回升到166万亩,同时确保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全部调整为耕地。对划定的34万亩耕地保护空间储备区,作为耕地补充后备资源,加以严格管控。


3

精准拆违腾地


2018年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净减量近100平方公里,实现了从增量扩张到减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减量发展的城市。


2018年以来,全市拆违腾地共计约169平方公里,59%位于规划非建设空间范围内,全部用于复耕复绿和战略留白,推动整治型拆违向规划引领精细化治违转变


全面开展“ 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推进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三年行动计划。高度重视拆后土地利用工作,将拆违腾地利用纳入创建“ 基本无违法建设区”考核验收评价指标体系,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做好复耕复绿,按规划管好用好土地资源。


03

坚持创新思维

坚持集约发展倒逼绿色转型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中央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自然资源工作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要坚持创新思维,提前做好谋划,通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同时要抓住资源利用这个源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优化土地供应结构


近年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土地利用效率逐年增高,节约集约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产业结构、生产方式逐步优化,2018年到2020年,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占比逐年提高,分别为51%、53%和57%。今年出台的2021 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比例不低于60%,进一步强化存量建设用地利用要求。


2

盘活利用闲置土地


把闲置土地处置作为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处置力度,出台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细则,优化处置流程,进一步丰富处置手段,超额完成自然资源部全年处置指标任务,一季度全国排名第一。


3

深化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北京市出台了《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条例》,按照条例“减量、集约、富民”的原则,开展“点状供地”改革试点,通过更新整合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生态涵养区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加快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两山”理念实践创新路径。



建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首都规划自然资源工作者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肩负“责之重者”,以实际行动强化规划引领,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奋发有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


文中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你可能还喜欢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

做优营商“大环境”,跑出首都土地利用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回头看”

增强地价技术政策合力,助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微信

微博

今日头条

北京号


关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解锁更多权威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