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杏园读史】陈思彤:读《菊与刀》带你走进日本

司馬君按:揭开覆盖在事实上的重重迷雾,剥离出那些真实的东西,历史真相只有一个。但每个人对于真相的看法却有诸多不同,“一万个人的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正是这些缤纷多彩的观点和意见才带来了进步和繁荣,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读《菊与刀》

带你走进日本


《菊与刀》


《菊与刀》是二战后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所作的一份研究报告,最终经允许成书。全书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介绍了这本书的成书背景、研究方法等。从第二章到第十三章主要介绍关于日本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本书讲述了战败日本的状况,并对日本国民战后重建心理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书中关于日本的介绍虽不能说是面面俱到,但可说是十分详尽。


日本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作者之所以取名《菊与刀》,是因为在日本,“菊”是日本皇家家徽的标志,“刀”是日本武士精神的代表。“菊”象征柔和,“刀”象征刚烈。“菊与刀”是日本民族性格的典型形容。本尼迪克特正是抓住这一要害进行研究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向我们展示了日本民族性格所蕴含的内容。主要包括:


· 壹 ·

                 各安其分,各就其位

这也是日本等级制度的要求与表现。对于家族来说“家族主人必须在家门口贴上标明其身份地位的标志,他们的衣食住行,甚至住宅都要按照世袭的身份规定。”“武士的佩刀不仅仅是装饰,也表明了武士的权利和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农民若对赋税不满而反抗,尽管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起义的领袖要被依法处决,原因在于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固有的秩序。在日本“每个阶层受的限制很大,但又是有秩序和安全的。”这种“各安其分,各就其位”是对日本等级制度的诠释。尽管进行了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文化,但日本依然是一个等级森严的贵族制社会,这种在民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积淀依旧无法轻易抹去。




· 贰 ·

                          报恩思想


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人在心底认为“义来源于社会形形色色结构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施以恩惠和回报的恩情。日本人不仅对他们的先辈报恩,也对自己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报恩。”日本人与中国人不同,他们把“恩情”泛化开来,分为:皇恩、亲恩、主恩和师恩。中国的报恩是有条件的,而日本的报恩是无条件的。“日本人把不忘恩情的习惯置于所有品德的第一位。”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受着方方面面的恩情,这种报恩思想是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毫无怨言。

本尼迪克特的这一认识也从这一层面解释了日本等级制度能够长久存在的合理性。日本民众对天皇报恩是无条件的,对天皇报恩最好的方式是尽忠。这就是为什么战争中日本把一切侵略行径看得理所当然(因为这只是执行天皇的命令),失败后,只要天皇的一纸诏书,就全部马上无条件投降,这就是报恩思想的力量。如同报恩一样,日本人受辱时也必定会报仇,对于报恩者来说,受到别人的恩惠,要尽快报答,不然的话恩情会越拖越增长,报仇也是这样。这是一种反面的“报恩”思想。


· 叁 ·

                         羞耻文化


日本对其名分有一种“情义”,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声誉,不让它受到玷污。日本人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这种意识,日本母亲会通过拿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因为自己是较弱的一方而产生羞耻心,从而上进。这种羞耻文化也表现在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女人生孩子时要尽量忍耐,不大声喊叫;男人面对危险和头痛是也必须要坦然,因为大声喊叫会有失尊严或使自己甚至家族蒙羞。


这些对自我的约束,都体现在日本人对尊严的保护和自身的羞耻心理上。本尼迪克特指出:由于他们对羞耻和受辱的敏感,是日本尽量减少直接竞争,因为竞争的失败者会觉得自己受辱而自杀或做其他不好的事情。日本武士十分重视自己的声誉,一旦受辱,他们会用自杀来保全名节,证明清白。这也是自杀在日本武士眼里是件光荣神圣又令人尊重的原因。




重视“报恩”、“情义”、“名誉”等是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特征。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的教育成“U”字形,童年和老年无拘无束,不受道义牵制,而中年却要按部就班,履行义务,不容差错。这种教育的不连续性造成了日本人性格行为的矛盾,是导致日本产生“菊”与“刀”对立的根源。

尽管这本书是应政治之邀而写,但整本书并没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民族情结,而是多从民族性格、心理出发。这给我们看待和了解日本提供了新的视角,也让我们看到了大和民族“既争强好胜又性情温和;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 ;既倨傲自尊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随机应变;既温柔驯服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不二又易于叛变;既勇敢如虎又怯弱如鼠;既冥顽不化又善于尝试。”矛盾的民族性格。

露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这份报告对美国政府制定对日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出版后也引起了极大反响。本尼迪克特多从细微之处入手,尽管没到过日本,但笔下却尽显日本人生活的常态、礼仪、心理、行为等。在运用丰富材料的基础上,探究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他们的民族性格,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叙述有条不紊,富有层次和调理,阐释了日本文化。



但本书也存在着些许不足。


其一,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美国观念早已深入骨髓,对于日本文化的研究无法保持真正的客观,或多或少的带有美国文化的眼镜看问题。比如本尼迪克提常拿日本与美国作比较,在与美国自由制度的相比下,本尼迪克特认为等级制度是日本文化的诟病,“即使进行了明治维新,也无法洗掉这一点。”在最后一章中,本尼迪克特在对美国政策和美国领导人的称赞中民族自豪感尤为明显,毫无掩饰。

其二,民族性格是民族文化在长期历史中发展的积淀,这种积淀深入民族的基因之中,而日本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吸收多种文化后又经本土加工的糅和。在古代,日本深受唐朝影响,在中国学习了许多先进文化;在近代,日本又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明治维新期间,对西方的先进制度与文化进行了挑选吸取。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与各种文化的杂取糅合有关,而作者却没有看到。而且民族性格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作者对日本民族性格的描述好像只是截取这一时间的一个静止的画面,而没有看到它的动态变化,略带机械。

其三、对于一个民族的研究最好的方法是切切实实的融入这个民族当中去感受其文化性格。本尼迪克特虽在研究中运用访谈、查找文献等方法,对于日本民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没有真实的去日本考察,使研究多少可能与日本的真实情况存在偏差,也给本书带来了些许的遗憾。

作者简介

陈思彤,河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7级专门史班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经济史。

注:文中的观点并不代表司马君的观点,司马君是传达知识的一个平台,看法的不同和差异很正常,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包容,各抒己见,踊跃留言哟。



文字来源/陈思彤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包梅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