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活动 | 2018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暨年会顺利召开

吴小龙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19-07-17


2018年

于西安而言

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唐朝建国1400周年

西安作为唐都长安所在

见证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兴衰


今天的西安亦是唐史研究的重镇

学者云集,名家荟萃

来自各方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共襄西安唐史文化盛宴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日程”详情)





12月15日,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在陕西师范大学文汇楼A段409会议室举行。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碑林博物馆及陕西终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沙龙,我院一些研究生也列席旁听了会议。


▎畅谈工作,与会专家学者话开幕


开幕式上,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我院王双怀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各会员对这一年的具体工作、取得成果、未来计划等方面进行汇报与交流。王双怀会长对学会会员在西安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表示肯定,并就隋唐史研究及学会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以丝绸之路的研究为契机,推动隋唐文化及中外交流研究的发展。


据悉,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是于1988年发起成立的民间学术团体,现已成为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之一。学会早年不定期举办学术年会,自2014年以来,时任会长王双怀教授倡办每年一次的学术沙龙,至今已经是第五次,提交学术论文近百篇。2018年,王会长向各位会员征稿,从中选出五十余篇优秀作品编成的《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论文集已出版,这是学会会员研究成果的集体结晶,有助于对唐都长安和唐代历史文化的认识。自学会成立起,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30年来,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致力于唐代历史文化研究,在西安历史文化的宣传与发展上做出了一定贡献。


集聚一堂,共享历史文化学术成果


开幕式后,共举行三场学术研讨会。第一场学术讨论以“唐都长安相关问题研究”为主题,由我院黄寿成教授主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潘明娟教授以《唐代京师地震与唐人地震观》为题进行了发言。潘教授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唐代京师地区发生的地震进行了研究,在统计原则界定、地震次数认定、地震自然特征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她认为唐代京师地震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并提出天人感应、自然成因等唐代地震观。我院介永强教授在《唐长安佛寺书法文化寻绎》的报告中,从唐长安佛寺中的墨迹碑板、书法创作者、书法文化遗产三个方面,探讨唐长安佛寺书法艺术,认为长安佛寺是书法文化的重要载体。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张全民研究员作了题为《唐长安城安仁坊探古》的报告,根据考古勘测,介绍了长安城安仁坊的具体范围、位置等概况,坊内名人住宅、小雁塔等建筑,并对在安仁坊历年的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提供了宝贵的考古新材料及研究新思路。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在《西安古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提到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都西安南郊,其丰富的展品,见证了西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唐代统治者的胸襟等,希望将西安古都资源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相联系,更好地开发与利用。我院拜根兴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穆渭生教授对以上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认为对长安城单个或群体里坊的专门研究具有创新性,跨学科研究有优势,也有风险。


第二场学术研讨会的议题为“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由碑林博物馆景亚鹂研究员主持。在《往返丝路沿线地区唐人使者的新探索——以出土初唐时代唐人墓志为中心》一文中,我院拜根兴教授对初唐十三位出访使者墓志进行整理分析,将出使西域、吐蕃等丝路沿线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提出自己的新见解。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穆渭生教授作了《隋唐时期长安“陆上丝路”对外贸易述论》报告,认为隋唐丝绸之路的主角是西域国家的朝贡贸易使团,而今天将丝绸之路扩大到“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应该与现实意义结合起来,把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贾嫚教授作了题为《马尾胡琴考》的报告,从胡琴、马尾琴释意、早期胡琴的图像研究以及马尾胡琴与西夏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说明西夏党项人的马尾胡琴出现有两种可能,认为改革礼乐是西夏立国安邦的重要举措,马尾胡琴正是应时而生的产物。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聂顺新助理研究员在《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考论》一文中,对有关唐代佛教官寺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后又根据发现的一些新材料,通过对隋文帝诏令州县各立僧尼二说、龙潜之地四十五州大兴国寺说以及仁寿舍利塔寺说等辨析,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并得出初步结论。陕西历史博物馆张维慎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潘明娟老师、碑林博物馆景亚鹂研究员对本场四位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点评,认为历史文化研究应该充分利用“二重证据法”,重视墓志材料。


第三场学术讨论会以为“隋唐文物与文化”为主题,由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张全民研究员主持。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研究员在《隋仁寿舍利崇拜制度与文化统合》的报告中,尝试从舍利崇拜制度入手,从崇拜制度、中央风格、信仰体系三个层面具体探讨隋仁寿舍利崇拜制度与文化统合的关系,认为舍利崇拜制度是佛教与隋代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并促进了隋代文化的统合。碑林博物馆景亚鹂研究员作了题为《新见唐宦官李思艺墓志疏证》的报告,从志主经历、撰者书者、志主卒后待遇三个方面,解读了唐代宦官李思艺墓志,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与疑问。


我院王双怀教授在《英藏唐代武官银像分析》报告中,首先结合英国游学的经历,对英藏唐代武官银像进行了图片展示;接着,他又演示了剑桥大学高级实验室利用先进技术对金银器进行扫描的全过程,认为现代科技对了解唐代文物研究及金银器制作具有一定价值。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赵东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文化、历史及“历史文化”刍议》的报告,认为历史与文化相互包涵,历史是纵着的社会,文化是横着的社会,历史强调过去,文化强调影响。我院介永强教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员张全民研究员、西北大学贾志刚副教授对以上专家学者的报告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其后,贾志刚、杨效俊、胡耀飞、黄彦震、刘思怡等参会老师针对今天学者们的论文及发言展开热烈的自由讨论,并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新方法、新途径进行补充,同时对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出了期望。


乡土情结,助力西安历史文化研究


学术沙龙后,举行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第六届年会,年会由西北大学贾志刚副教授主持。首先,会长王双怀教授代表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作学会工作汇报,他总结五年以来学会的常规工作、学术活动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也指出诸多不足,表示学会的研究队伍正在扩大,研究力量正在逐渐增强,希望学会成员同心同德,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在西安地区唐史研究领域继续深挖,产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共同提高西安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其后,通过选举产生第六届学会组织机构,我院介永强教授被选为新一届会长,我院葛洲子老师担任学会秘书长,《唐史论丛》编辑鲍丹琼任副秘书长,我院王双怀、拜根兴、胡耀飞等老师当选为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等。之后,学会组织机构成员进行合影留念。


最后,王双怀教授宣布2018年度学术沙龙暨年会圆满结束,并正式向新一届学会领导机构作了工作移交。新任会长介永强教授进行了发言,梳理了西安唐代历史文化学会成立历程、学术成果,对王双怀教授在学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由衷敬佩,希望王双怀教授继续支持和关注学会活动,并对新一届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希望学会成员继续为学会活动开展建言献策,壮大学会力量。


2018年已接近尾声

新的一年又即将开启

本届学术沙龙暨年会成功举办

汇总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

拓展了唐都长安及唐史研究

新材料、新观念、新视角、新途径

加强了西安地区唐史研究的学术交流


2018

新一届学会组织机构

将秉承以往,进一步推进

西安唐史及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更好地展望未来



▎2018年唐代文化史学会照片集


终南幽幽,长安为伴

以文会友,共品史学风华

司马君与你一起回顾

四届学术沙龙综述

 西安唐代文化史學會學術沙龍四年綜述(2014-2017)


2014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综述

2015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综述

振兴一带一路 盛唐文化先行——第三届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研讨会述评

“2017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综述

具体详情请戳四年綜述”链接或“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

警钟长鸣丨南京大屠杀:中国人的历史记忆

学术活动 | 2017年度西安唐代文化史学术沙龙顺利召开

学术活动 | 2018年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学术沙龙暨年会议程

线上百人谈 | 杨冰华:从洛阳到长安——我的十年求学路

【史院集萃】王双怀、王宏海主编《西安唐代历史文化研究》出版




文字来源/吴小龙

图片来源/刘琪、屈蓉蓉

责任编辑/吴小龙

审核/梁克敏

指导老师/王双怀、胡耀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