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人物丨李泰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风追司马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人物介绍

李泰衡,山东济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历史创新班学生。曾赴山东大学交换,荣获校级五四青年称号、南开大学“史学新秀奖”、中山大学全国大学生口述史交流赛二等奖(集体)、“商务印书馆”杯全国大学生历史论坛“十佳论文”等奖项,现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预录取。



保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可望不可及。既需要学习成绩保持在专业前列,又需要考察历史专业的研究能力和综合潜力。在获得学校推免名额后,他依靠学术积淀获得预期学校的面试机会,并在研究生推免复试中连过笔试、面试两关,成功入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


初见李泰衡,是在冬日午后一个安静的咖啡馆,他为人亲切和善,经过彼此短暂的自我介绍和交流之后,开始正式的采访。采访过程中,李泰衡对每个提问都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解答了不少关于大学生活与学习的问题。


01

因缘结合的选择


李泰衡说,选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是种种因缘聚合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对他来说再好不过。在问到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他产生了对于历史的兴趣时,他回答道:“历史学对人的吸引还真不是一两件事说得清的。”自幼以来——尤其是高中阶段,接触到很多历史故事和知识,让他体会到经验传承的价值,无论是老师们还是“百家讲坛”栏目的学者们都流露着渊博的气质,让他对这个专业充满向往之情。同时,在填报志愿面临人生选择时,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厚重的积淀,一流的学者,地处西安优渥的历史文化底蕴,使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做出第一志愿是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的选择。历史学专业与选择陕西师范大学的原因相辅相成,最终他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一名学生。

02

读书不只在书房


在校期间,李泰衡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主持“国创”项目、整理古籍文献、参与医学社会史中心口述史调查等,种种活动锻炼了他各个方面的能力。他说,历史文化学院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平台,给予他很多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


在参与“国创”项目时,李泰衡开始撰写第一篇真正的研究论文,摸索论文写作能力。他说“从选题构思、调查取证、逻辑分析到规范化表达的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对待,是写出一篇有价值文章的基础。”在参与古文献整理的过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更为明显,从开始时的一天校一页到完成前一天校十页的进步,那份成就感难以用言语去表达。他说“参与过古籍整理的同学能理解,虽然是三审三校,然而必须每一环节的负责人都尽心尽力,才能达到效果,有的字句分歧很大,需要下大力气搜集更原始的、更有说服力的资料予以解释和确定,所以数量是一方面,质量是另一方面,而最终校勘稿的纠正能力代表的是校勘人的水平。”


谈及假期与同学们一起做的口述史项目,其中有一位已退休的赤脚医生令他印象深刻。这位赤脚医生年轻时,除夕夜当晚村里有位孕妇临盆,她第一时间赶到孕妇家中接生,并且照顾孕妇直至初一早晨,医生说她过了一个十分难忘的年。李泰衡说,口述史并非只是纯听人讲就好了,只有在前期深入学习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无障碍的交流,只有在后期充分对比分析的情况下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参与口述史锻炼了他的田野调查能力。口述史对反映当代社会风貌、传递基层群众声音有特殊作用,赤脚医生这一群体随着城市医疗系统的发展逐渐被取代。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书写自己的历史,十分有意义。

03

每个行业都不缺人,缺的是人才


也许部分同学认为,学习与参加各项活动是互相冲突、互相妨碍的,如何处理好学习与参加活动之间的关系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李泰衡提到:“我一直没觉得这些事情是课余活动,不过要讲效率。我也经常遇到许多事情集中在一起的情况,比较要命的是考试、作业与科研活动时间对撞的情况,在这背后也有数不清的机会被舍弃。所以机会难得,一次精心准备、精心总结的经历胜过十次走马观花,这样一段经历填补一项空白,这种经历当然也包括完成学术论文的作业,熟练了之后下次就快了,也就有了新的时间了。每个活动乃至领域都不缺人,但缺人才。”有句话是认真是一种态度,如何成为真正的人才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04

要仔细读经典作品


不论是考研、推免还是应聘,都要经历面试,我们邀请了李泰衡分享了一些自己的面试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希望会有所启发。


一、仔细读书。大家一定要仔细读书,对领域内的经典作品充分把握,并且要有适当的反思总结。以中国古代史为例,像“十三经”或者“二十四史”这类经典作品是学历史离不开的,应当对其有基本了解,同时仔细阅读感兴趣的部分,在产生疑问后,还应当查询研究经典文本的书籍或文章进行阅读,这样才算知识体系牢固。面试评委往往可以用一两个简短的问题洞悉考生对书的了解情况,没看过或者看得不仔细是说不上来的。


二、要做好身体和思想的准备。在推免周期到来时,同学们往往需要准备多份材料、参加多场面试,可能需要辗转许多城市,会身心俱疲。在日常,可留心对经历进行反思总结和整理,保存归纳好今后可能会用到的论文、报告和证明,这一点对推免和统招应该是相似的。


三、锻炼表达能力。我觉得答辩展示的表达也是一种重要能力,毕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会有在规定时间内把意见表达清楚的需要,在得空时不妨参加一些读书讨论或者论文交流,锻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推荐阅读

新学期丨那些值得一看的历史类综艺和纪录片

保研人物丨陈麒:劳逸结合,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

保研人物丨朱浩颉:关于大学的记忆很美好,但我们不能让它褪色

考研人物 | 肖亚兰:风雨考研路,不悔梦归处

考研人物 | 任美琪:纵使路漫漫,吾将求索之



采访/王晨、骆春生

责任编辑/杜旺

审核/何秉炽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好看再走呗~

    Added to Top Stories

    Se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