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院资讯】立足古都 传承文明——陕star文博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

学习的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2022-03-20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一场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主题的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考古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会议也使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师生备受鼓舞,从多个方面开展了学习。

 

9月30日至10月3日,文博专业全体师生和校友在“陕star文博人”微信群里进行了线上学习。


图|师生在“陕star文博人”微信群学习讲话



朱君孝副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教学材料,先后与文博专业本科生、考古文博专业研究生当堂学习了领导人讲话和要求,并拟订了五个要点,供学生们讨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讲话精神。

图|朱君孝老师带领2020级研究生学习



10月5日14:30于长安校区文汇楼A段4层会议室,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历史文化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育博物馆全体同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员、文博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会,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探讨如何建设和发展具有陕师大特色的考古学。


会议第一阶段,郭妍利副院长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学习了应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考古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四点要求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图|历史文化学院组织座谈会学习讲话


会议第二项内容为师生座谈讨论,以下是各位师生的精彩发言。


曹玮教授:考古和国家有什么关系?考古在国家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考古在历史上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在国外,证明进化论上就是典型例子;在国内,考古成果甲骨文研究,证明《史记》记载的商代历史是真实可靠的,同时也证明了《史记》记载的可靠性。考古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有了科学的考古工作,通过我们的研究,使我们的历史更为真实。



教育博物馆馆长张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对文博事业高度重视,有关博物馆的讲话、指示、论述和批示有好几十个,有很多讲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比如在西安博物院考察的时候说“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让文物说话,要让历史说话”“要让文物活起来”包括这一次强调“我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资源”……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博事业的高度重视。那为什么考古学现在如此受重视?我认为考古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和支撑,而文化自信又支撑着其他三个自信。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讲话中对于考古学的意义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并且对考古学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四点要求。作为一个博物馆人,我们的使命或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凝聚力,把考古成果用博物馆的形式呈现给广大的观众,发挥博物馆应有的教育作用,为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杜海斌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往若干次讲话中都反复提到了历史、考古及文物的重要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博物院时说“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在今年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西安考察了大唐不夜城,并作出了很多关于西安的切实的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要求我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且要充分发挥历史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历史学工作者,我们在岗位上应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学科与教学发展。



李玉虎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指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战略远见,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深受鞭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总书记的指示深刻阐明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原始信息的历史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指示的丰富内涵,从国家、民族的高度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属典型的文、理、工渗透交叉学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大量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为动力,刻苦攻关,勇往直前,开拓创新,获得突破,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工程实施、产业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独特体系,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做出师大贡献。



郭妍利教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9月28日的讲话,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对考古学的意义、现状、目标和要求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考古学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陕西师范大学考古文博师生学习总书记讲话后倍感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立足学校基础,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开展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与保护,为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不懈努力;我们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发挥以史育人、考古育人的教育职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华文明的保护者、阐释者和弘扬者。

文博支部书记徐涛:习近平总书记期望中国的考古学科在理论建设方面有重要创新,虽然近年来我们有大量的考古新发现,但也要看到中国考古学科的建立,体系和方法受到了西方的影响。考古学科应有独立的研究和创造能力,不能依附于传统的史学。另一方面,要吸纳多学科的参与,避免固步自封,打破思想的束缚。中国的“文物”不仅仅是一个“物”,同时也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传承方式也独具特色,在这方面我们以往推广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毕经纬教授:纵览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考古学的发展曾出现过两次春天:第一次是北宋时期,在国家的推动下,诞生了金石学;第二次是民国时期,在国家的推动下,考古学引入了中国。这两次考古学发展契机的出现都是国家推动的,像考古学这种小众学科只有国家重视才会出现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9月28日的讲话可以看做是考古学发展的第三次春天。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有文字的历史不足3500年,之前1000多年的文明史只有考古人才能书写,这是中国考古人的历史使命。世界上的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都是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中国考古学同样能够发掘和重建中国上古文明。中国的青铜文明虽然不是最早出现的,但中国的青铜文明在青铜器铸造技术方面是最发达的,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最辉煌的。作为从事青铜文化教学、研究的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中国与世界青铜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解读中国青铜文明的文化基因,弘扬中国青铜文明。


从学科归属上来说,文物学、博物馆学都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中国古代文明,需要通过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传播,需要广大文博人去阐释和弘扬。故而,考古学的春天既是考古学的,也是文博人的。当然,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使命既是考古人的,也是文博人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和历史研究提出四点要求,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教育博物馆副馆长朱智斌谈到考古学不单单为更宽广的历史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支持,同时为中国教育史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支撑。考古学不仅仅是历史学也是教育史学等很多学科的基础。王帅副教授认为陕师大是有教育特色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大学,更应该积极响应习总书记有关考古育人的讲话精神,在自己的研究中融入更多“家国情怀”,加强对考古资料的施教阐释,用更具现代化、中国化、国际化的语言为海内外学子讲好“考古中国”的故事。教育部历史文化遗产中心晁小练教授讲到要重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培养相应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做出贡献,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博物馆办公室主任赵亮也认为博物馆人应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尤其是宣传教育工作,要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博物馆副馆长石学云和胡保华副教授都谈到考古学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主要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来做文章。考古学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很大的作用。考古学不应该局限于为历史研究提供资料,还应当逐渐掌握历史研究的话语权。张寅副教授提到考古学作为一门来自于西方的学科,一百年来,多代考古人努力探索,用考古实物资料复原中国古代社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总书记的讲话是对中国考古学发展成果的肯定,将其与文献史学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黄薇博士认为我们应该通过考古学去阐述中华文明,如何去升华和凝练出符合中国历史特征的一些理论研究,是我们考古学界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卜琳副教授和教育博物馆办公室王小莉老师强调了“阐释”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卜琳老师说只有做好了阐释,才能发现文化重要性及其价值;遗产保护要强调全民保护的公民意识。王小莉老师认为博物馆的工作者要做好本职工作,深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少年、青年热爱考古学,树立文化自信。


研究生周凯宇:我主要想从公共考古学的角度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公共考古中,首先能做的就是与博物馆的结合,考古遗址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利用展览和展览之外的一些教育活动传播考古学相关知识。而在大学教育中,考古学课程是解读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高等院校开设考古学通识课程的并不多,还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加强。


本科生韦晗晓: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提到,“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考古工作走出新路迎来新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突破性成果不断显现,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作为考古文博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牢记嘱托,既要着眼当下,又要谋划长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留住文化根脉,在传承中维系民族精神。


图|本科生韦晗晓同学发言



何志龙院长: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中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了考古专家的汇报,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全国引起了热议。在此前,总书记前往甘肃、河南等地的文博系统考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甚至在敦煌研究院与专家座谈,这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历史学和考古学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代历史学和考古学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当前历史学和考古学从业人员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这三点充分说明我们迎来了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春天。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春天里,我们要讲好春天的故事。


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前我们一定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做好考古学平台建设,也就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工作。我校早在2002年就开设了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是国内较早开设本专业的高校之一,2003年在当时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的二级学科——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下招收硕士和博士,因2011年历史学调整为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我校的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国家即将启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申报,学院将在全校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全力支持申报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二是加大考古学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考古学为基础,以器物研究为特色,彰显博物馆教育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以考古学团队、文物学团队、博物馆学团队三足鼎立的教学科研队伍。三是要产出精品成果,培养优秀人才。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并培养出优秀人才。


作为高校的二级学院,将上述三件事做好,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刻理解、全面领会和贯彻落实,陕师大考古学的发展必将上一个新台阶。


图|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发言



党怀兴副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关于甲骨文研究,有个批示,要求抓好甲骨文等冷门绝学的研究,所以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领域迎来了春天。国家社科基金后来设了冷门绝学项目,并且对甲骨文研究特别给予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学又有一个非常系统的阐发,应该说是我们考古学以及历史学研究今后的一个研究指南,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最高领导人关于历史文化,关于考古学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这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是考古学界的春天,考古学研究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首先,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抓住时机,发挥我们的优势,建设好我们的文博专业,建设好我们的考古学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这三个学科互相支撑。我们现在的考古学还没有一级博士点,所以这是个很好的发展时机,今年马上要启动一级博士点申报,我们应按照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结合我们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实际,建好我们学校的考古学学科。从遗产保护和学科建设角度,将科技和考古结合起来,整合学校的力量,把我们学校的考古文博专业建设好。


第二点,如何研究和传承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为什么中华文明几千年赓续发展而没有中断过,怎么样来很好地研究和阐释,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也讲过文明交流和互鉴,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就是文明交流之路。曹玮老师刚刚送我的书《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就是结合考古资料来阐释中华历史文化的最好著作。汉族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不是种族概念,中国古代很多少数民族都融合到了这样一个大家庭里面,过去的西戎、东夷、南蛮、北狄等许多少数民族融合而形成中华民族。曹老师的研究结论发现,边疆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和山西活跃着来自欧亚大陆东部青铜文化的人群、物品和制造技术(观念)。通过阐释考古文物来证明中国民族确实是多元一体的一个大家庭,所以说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做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历史文物的育人作用。李玉虎老师的研究基地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文物保护的成绩,我们的教育博物馆,如何保护、利用好这批文物,任重道远;怎样发挥博物馆的育人优势,怎么样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要整合力量来做。我们要更好地发挥历史考古的育人作用,我们学校过去有这个传统,将历史的课程开在了博物馆,以更好发挥博物馆、发挥历史的育人作用,让大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灿烂的成就,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图|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发言



通过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讲话,陕师大文博人明确了自身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新一代陕师大文博人,我们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抓住时机,发奋努力,在这样一个考古学的春天里,讲好陕师大的考古学故事。







推荐阅读

纳新|秋天很短,不妨赶快相遇
薪火相传,绵绵不息〡2020风追司马微信工作室新面貌
【史院风貌】我院成功举办“新老生篮球交流赛”
【史院公告】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届“隋唐史研究传承”奖学金评选通知
研究生入学教育—— “青春告白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图文来源/余沁

责任编辑/李晓曼

审核/李霄倩

指导老师/郭妍利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