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八期)

7月15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师生正式开启对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专项调查。回顾前期调查:7月15日的会议介绍和遗址参观记录,7月16日烈士陵园和纪念碑考察,7月17日陈仓区拓石村调查,7月18日革命碉堡调查,7月19日梁家崖剧场与高南村碉堡调查,7月20日陇县调查。7月21日,历院师生在紫荆山会议旧址、凤翔东北竞存学校原址、川口河战斗遗址开展调查记录工作。7月22日,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展开调查工作。7月23日,历院师生将在宝鸡市麟游县进行考察。


点击图片回顾上期考察情况:




7月23日  Day9   天气:多云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结秀,诸水环布,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消夏、观光旅游胜地。早上八点二十分,麟游县文管委综合办公室干事刘娟老师与考察小队一同前往距离县中心40公里的考察地点——王乐天墓。一路行于山中,大雾弥漫。



一个小时后雾散了,我们也到达了目的地。当地群众文保员兰玉生带领我们来到王乐天墓所在地。王乐天(1905—1944),名交邻,字乐天,陕西麟游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麟游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43年被捕,1944年3月22日被害于宝鸡西关,同年归葬于此。


墓葬被一圈不锈钢栏杆围绕保护,由一座碑楼与墓冢构成,位于三义村南湾组农户房屋西约80米的耕地中,三面均有庄稼地围绕。



由于没有钥匙无法进入墓园,考察队员只能在外围进行简单测量。



碑楼位于墓园东北角,正面自上而下有浮雕斗拱、莲花、五星图案,两侧有砖雕楷书楹联“革命坚贞人敬爱,浩气长存天地间”。其正中镶嵌有青石质圆首方额墓碑1通,碑首有浅浮雕五星红旗和党旗图案,碑额篆书“永垂不朽”四字,碑身正中自上而下楷书镌刻“前中国共产党麟游县委书记王乐天烈士之墓”。该碑及碑楼为麟游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所立。


墓冢呈圆丘状,坐西向东,位于碑楼后5-8米的槐树下。墓园内共种植12棵树,6棵为槐树,6棵为楸树。


据兰老师说,当地三义小学每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学校少先队员到墓前扫墓。返回公路后,路边坐着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们小时候听自己父母讲过相关故事,当时安葬的阵势非常大。



兰老师告诉我们,这附近还有王乐天烈士的故居。我们决定将其作为王乐天墓的补充资料进行考察。



王乐天故居坐北朝南,自西向东共有三孔窑洞组成。每个洞口自上而下包括天窗、长方形木质网格窗、木质双开门。门两侧墙壁各开有一孔。内部墙皮掉落严重,陈设简陋,有灶台、土炕、水缸等生活设施。一条凶狠的黑背狼狗被拴在窑洞门口,另一条小狗围着队员的腿不停转圈圈讨吃的,可惜我们都没有带零食。



据上庄组队长王志平讲述,此建筑为王乐天生前与其女儿和儿子长期共同生活居住之场所,如今在10米外开了家养牛场。



随后我们又去三义村村委会,了解了部分背景情况。



接着我们返回县城,简单吃了午饭,短暂休整后去往麟游县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1949年5月,陕中战役结束,麟游县获第二次解放。七月扶眉战役告捷,局势稳定,县委、县政府机关随游击大队从阁头寺一带进入县城,着手进行清剿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巩固新生政权工作。十月,县、区、乡政权相继建立健全。县委县政府决定建亭立碑,撰文志绩,以纪念革命先烈。但原碑于“文革”间遭毁坏,1978年重建的碑亭本立于新县文化馆中院,也因地基下沉于2003年被移至此处。 



纪念碑位于麟游县县城东大街麟游县文化馆门前20米的仿古碑亭中。石灰岩质,圆首,高2米,宽0.60米,厚0.15米,为1949年麟游县人民政府所立。碑面上端浮雕展示的是麟游县革命游击队战士形象,正面题“阵亡烈士纪念碑”,左刻“诸烈士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而光荣牺牲。谨立碑表扬,以资纪念。”并将12位烈士姓名刻于其后。落款署“麟游全县人民立”。


下午三点,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宝收,省文物局革命文物保护处处长薛少鹏,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刘宏斌,麟游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剌铭州等来到麟游县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前,为陕师大考察队伍送上慰问品,关心考察工作进展情况。




薛老师告诉我们,这座纪念碑碑首平雕设计者将中国共产党党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绘制在一起,交相辉映,这并不符合后来的范式。侧面表明绘制时间为新中国国旗图案刚确立的时期。下方的游击队战士画像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气。



领导们阅读碑文


在送别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文物局领导后,在麟游县文管委主任马文博的带领下,我们到达县城青莲山公园山顶东侧的麟游烈士纪念园。纪念园于2013年7月建成投用,总投资268万元,占地总面积5000平方米,园内集中迁葬烈士13名,成为全县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



这里也安放着王乐天烈士的衣冠冢。



 天色将晚,本来今日行程应该已经结束,马主任回想起麟游县还有一处战时壕沟。朱老师听说遗址保存较完整,决定前去考察。壕沟的位置与王乐天墓的位置较为接近,车程一小时左右。到达时已经下午六点了。海拔高度1500米,加上下雨,雾气弥漫,气温很低,身着短袖的考察队员都被冻得瑟瑟发抖。



麟游战壕遗址位于麟游县招贤镇阁头村。目前共发现有三处,由于天气、自然条件等原因,只对其中一处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战壕略呈圆弧三角形,全长约170米,宽4-5米,深2-3米。另两处战壕位于该处战壕西南面约300米处的山上。


卫星地图上的壕沟形状


据阁头村村委会副书记李万林、会计赵春生讲述,此地三处战壕,是解放战争时期203师进行相关战役的地点,但具体部队与战役的信息已不记得。三处战壕之间相距约300米,沿崔西路分布。 




结束对壕沟的测量后,考察队在雾中下山回到麟游县中心。


今日感悟



彭龙:由于空气湿度大,去往调查地点的山路被浓雾覆盖,颇有些“仙气”。在那三间破旧的窑洞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王乐天烈士儿时嬉闹的场景。在烈士陵园里,牺牲的烈士们都只有二十岁左右。这是多么年少而又满怀憧憬的年纪!在山顶上,一条170多米长的战壕,也记录着曾经千钧一发的时刻。战争是残忍的,但人性的光辉是战无不胜的。


张雨婷:今日考察中,马主任与王老师都在感慨麟游县如今的发展相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变,即便位于山区公路也平稳通畅,各类产业也欣欣向荣。当我们真正走进农村,踩在麦田中,站在玉米地旁,感受土地的丰厚与活力,感受新农村建设的积极风貌,听着老人述说过去战争的经历,回望新中国70年来巨变,不禁为历经挫折与苦难却奋起创造辉煌的发展历程震撼,不禁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感动。但我们更不能忘记曾经的痛苦与血泪,“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吴闻波:盛夏至麟游,凉风扑面来。离开岐山,来到麟游,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凉爽。早晨迎着清风,在山雾中穿梭了一段时间后,抵达第一个调查点——王乐天烈士墓。此处给我们做向导的是当地的文保员,他个子不高,初见他时面带朴实的微笑。烈士为国牺牲,叶落归根,文保员默默守护,不辞艰辛。这是一种尊敬,也是一种传承。


张杰:我们踏寻的很多先烈墓碑都在农民的麦田里,乡亲们刚刚收了麦子,田里只剩下枯脆的麦秆,在麦秸空隙中到处长满了收割时散落的麦粒二次生长的麦苗。我们踩着麦秆发出“咔呲——”的声音,露珠在风吹过的麦苗上摇摇欲坠,我们沾满泥的鞋子在与麦苗刷刷刷地摩擦着,不一会鞋子就可以被刷的崭新,嗅着麦田散发的阵阵香甜便到了王乐天烈士的墓前。村民们用这方田地温饱自己,守护英魂。每年硕果累累的大丰收,总会看看身旁烈士的墓碑,深知祖国的富饶安泰来之不易,我辈应倍加珍惜。







推荐阅读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三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四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五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第六期)

革命文物调查 献礼建党百年|我院师生开启宝鸡地区不可移动革命与文物专项调查(第七期)




图文来源/陕西师范大学调查团

责任编辑/丁帆

审核/李晓曼

指导老师/杨瑾、洪海安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