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中国|党史征文第八期——天津党史
迎建党百年
地方党史展初心,汲取力量勇前行。天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遗迹。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盘山烈士陵园、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和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纪念馆等等。在这里,我们瞻仰革命战士的荣光,追忆救亡图存的艰险。历史文化学院的同学,将通过对家乡红色故事的讲述,带我们跨越时间与空间,去追寻地方党史里那闪耀的红色记忆。
★
★ ★ ★
★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简介
2020专门史 尚培峰
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药王庙东大街4号,原为一所四合院式民宅,总面积280平方米。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解放天津战役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曾设在这里。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刘亚楼司令员就是在这里发布了总攻命令,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13万余人。1月15日,天津获得解放。1962年,河北省将该处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攻坚战,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战。天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刘亚楼曾在这里多次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部署作战方案。为纪念这一使天津获得解放的伟大战役,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将它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修缮后辟作“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
该馆建筑面积134.76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22.76平方米。现设有三部分陈列,第一部分为复原陈列。陈列着当年刘亚楼司令员和他的秘书在作战指挥室里指挥作战的大型照片及八仙桌上铺放的平津战役地形图;黑色牛皮壳步兵电话机;我华北地下武工队攻城前,向前线指挥部呈送的《天津敌碉堡栅栏城防图》;刘亚楼司令员用过的牛皮革文件箱、文件夹,他的随从警卫员的通信背包以及行军床、马褡子、毛毯等生活用具。第二部分为历史陈列。包括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案》手稿,以及《解放军反攻形式图》《太行新华日报》号外刊载的“沈阳解放”“淮海战役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和天津战役敌我力量对比表等资料。还有攻城部队部分指战员用过的刺刀、子弹、地雷、炸药包等实物。此外,还陈列着天津地下抗战时期的办公桌党搜集的敌方情报,以及我军对敌方的兵力部署、火力配备、军事设施等照片和实物,还有天津前线司令部制定的战时手令和劝降敌军等历史资料和照片。第三部分为英烈室。其中主要展出了丛贵、叶顶安、王玉龙、卢锡勤、宋生、刘瑞林、裴飞正等英烈的动人事迹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照片,展现了我军指战员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浴血奋战,英勇顽强,前赴后继,为了天津人民的解放,做出卓越贡献的英勇气概。
这个四合院就在西青区规划的旧民居保护区之中,青砖瓦房虽已有些老旧,但与周围的建筑比起来,有很明显的维修保护痕迹。走进院落中,规整的格局设计与中国北方传统的四合院无异,如果与石家大院那样的大户人家的气派与奢华比起来,更显得平实与本色。
据在这里看护院落的老师傅介绍,这个院子原是一个在城里开银号的戴姓小财主的家,家里人口少,为人又很低调,外人借住这里,不会引起太多的人关注,再加上这个院子既不太大又不太小,既够使用又不张扬,把它作为天津前线指挥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这里还属于白区,经常会有些特务出没。国民党也曾派飞机到这里扔过炸弹,所幸掉下来的炸弹偏了点,炸飞了旁边的佟家小院,使得这座小院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又在上个世纪80年代被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作战地图、电话、沙发、桌椅床铺这些实物依旧摆放在原来的位置,虽然不多,但仍能让人睹物思情,忆起那段激战的日子。
天津人都知道并会永远记住1949年1月15日这一天,因为这是天津解放的日子,也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一次重要的、大规模的攻坚战取得胜利的日子。正是因为天津战役的胜利,才使得北平的守敌陷入绝境,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条件,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而这座四合院,就安静地坐落在小镇杨柳青,无声地诉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而今,历史仍在继续,无数青年执笔,传党史悠悠,忆铁骨峥嵘岁月愁。与国之创痛同悲,与民之血泪同怀,挥洒春秋水墨,谱写历史篇章。党之荣耀,国之兴荣,全在吾辈当自强! “青年一代坚定信仰,勇毅前行,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推荐阅读
策划/严展华
图文来源/尚培峰
责任编辑/何诗杰
审核/李晓曼
指导老师/马瑶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