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特辑|勿忘国耻九一八,执书仗剑强中华
引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心声岂止三千万,一曲哀歌动地天……”1935年,著名作曲家张寒晖目睹了东北军民的流亡惨象后,写成了一首歌曲。品味《松花江上》,悲怆的旋律,激荡于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上,成为那段血与火岁月的印记。
历史磕磕绊绊地又走过九十年,昨日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留下的脚印已经从中国大地上消失,而九一八的警报声还回荡在今日的上空。当时的屈辱刻在中国的历史上,成为磨灭不掉的记忆。今日鸣笛声起,我们静默哀悼。九十年过去,我们从饱受摧残、一穷二白走向富强文明、锦绣盛世。铭记历史并非要我们时刻一腔仇恨,而是要我们时时明白:为什么要进步,为什么要自强。
倾听历史回响
90年前的今天,是1931年9月18日。
是夜,22点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的中尉率领几名部下,以巡视铁路为由,来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按照事先的计划,他们用炸药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断,并逼迫中国百姓穿上东北军的服装,制造东北军炸毁铁路的假现场。铁路爆破成功后,事前潜伏在附近的日军迅速进攻北大营。
虽然总共只有600多人,却将当时总数达12000余人的守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据幸存士兵回忆:“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连长来叫,枪声响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日本人打进来了。”
19日凌晨,日军兵分三路向沈阳城发起进攻。城内警察由于事前接到上级“不准抵抗”的指示,战斗意志松懈不堪。日军基本未受任何抵抗,长驱直入,顺利占领了沈阳的各衙署机关、银行、学校、工厂。
1931年9月19日,沈阳、长春沦陷。1931年9月22日,吉林沦陷。1931年11月19日,齐齐哈尔沦陷。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
1932年9月15日,日本彻底侵占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并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达十多年的殖民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对东北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的同时,大力推行奴化教育,给东北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的号角声下是一批批英勇刚强的英雄先烈们,在抗日序章中,他们高举抗日旗帜,带领着人们追求民族独立,个人自由。虽然经历了九十年的历史风霜的洗礼,他们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司马君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缅怀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抗战前辈们。
缅怀英雄先烈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赵一曼
1905年10月27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花乡伯阳觜村的一个家境较好的家庭,8岁入“私塾”学习。
19岁时,受大姐夫郑佑之(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时,赵一曼按照中共的指示组织党团员在学生中宣传抵制洋货,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调往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时,当地战士们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
日军为了获取重要情报,对赵一曼动用酷刑,但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坚贞不屈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赵一曼不幸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提笔给儿子留了一封遗书: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得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陈掖贤)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铁血忠魂,流芳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
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今河南工程学院)。1926年,杨靖宇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1929年8月,杨靖宇被刘少奇看作是“得力同志”而被派到抚顺,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在东北,他洒下青春和热情。而后原名马尚德的他毅然决然为自己改名为“靖宇”,因为“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之意。
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从此他远离家乡,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这一走,就是八年;这一走,就是与家人和战友的生死离别,再也没有回来。
作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的杨靖宇,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端恶劣气候下,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冰雪严寒压不垮,缺衣少穿抗严寒,几天没有吃饭的杨靖宇,依然坚守在战斗前线。
杨靖宇与官兵
1940年2月23日午后,杨靖宇被汉奸发现并出卖,被日寇集中包围。体力尽失的杨靖宇在吉林省蒙江县三道篾子的地方背靠着一棵大树,双手持枪向包围过来的日军射击。日本人退下去,又涌上来。杨靖宇寡不敌众,但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日本人的劝降,最终身中五弹,壮烈殉国。
曾参加围攻杨靖宇的通化省日伪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也被杨靖宇的民族气节所震撼,为自己的丑恶行径感到耻辱,于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自杀。他在遗书中说:“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杨靖宇牺牲了,但他的英雄气概永远都在,人民会永远铭记历史,永远铭记我们民族的英雄!
“上马击倭寇,下马草军书”——彭雪枫
1907年9月9日(农历八月初二),彭雪枫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七里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乳名隆兴,学名修道。1912年初随教私塾的祖父彭如澜读书识字。1925年6月下旬,经唐纵介绍,彭雪枫在育德中学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23岁就任红八军六师政委,并在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深造,是文武兼备、博学多才的儒将,有着倚马可待的才华,是当时屈指可数的高学历军事干部,堪称“上马击倭寇,下马草军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关头,他曾多次受党中央派遣,秘赴西安、兰州、太原、北平、天津、济南等地,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对国民党上层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并成功说服张学良、杨虎城、阎锡山及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等达成联合抗日协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被中共中央誉为党和红军的“好参谋”和“先行官”。抗战爆发后,他到豫皖苏边区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开创抗日根据地,纵横驰骋,浴血奋战,累计战斗3760次,歼敌48000余人,取得了敌我伤亡比例5∶1的辉煌胜利。
1938年9月29日,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雪枫的倡议下,支队机关报——《拂晓报》创刊了。根据地广大群众通过《拂晓报》了解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各项政策,学习英烈及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爱国热情被极大激发。
在彭雪枫的领导和关怀下,《拂晓报》充分发挥了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抗日军民斗志、打击敌人嚣张气焰、推动根据地文化事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伟大先辈们,还有千千万万英勇忠魂,无数抗日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去了解、去铭记、去缅怀。现在为了致敬英雄先烈们、让广大人民群众铭记历史,国家也举行了纪念“九一八事变”的各种活动。
追思自强
每年的九月十八日,全国各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警报响起,是在提醒我们,要牢记那段耻辱的历史,要学习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强烈的爱国热情化为强国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奋斗。
西安市人民政府下发的警报通知
全国大中小学校、各级党组织、各地革命纪念馆都会举行周年纪念活动,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纪念那段不可被忘却的历史……九十年前那一声声爱国呼唤,留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一步步艰难路程,走出了阴霾,迎来了明媚盛世。现在的我们定永远以史为鉴,建设更繁荣强大的中国;以平等自由之精神,追求世界和平!
2020年武汉多家单位在中山公园
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活动现场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中国自古以来从不缺乏为民挺身而出的人,而正是这些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英雄将士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有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壮志,在祖国的万里河山上洒下热血。民族精神不可沉沦,屈辱历史不容忘却。铭记历史,避免战争,凝聚和平,当代青年仍需努力,跟随英雄先烈的脚步,创未来之繁华!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时至今日,奏起一首《松花江上》,我们仍会想起那段艰苦岁月。《人民日报》言:“今天的中国,是李大钊奋力疾呼的‘青春中国’,是方志敏心神所向的‘可爱中国’,是赵一曼满怀憧憬的‘旌旗似花的中国’。”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经沉浮,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坚强自立。当代青年当以中国过去的奋勇为荣,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回看历史,多少英雄豪杰用牺牲唤醒群众,用脊背撑起祖国的建设横梁。在这里,司马君倡议同学们,身为新时代的爱国青年,应当自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报答祖国、建设祖国!
策划/张怡琳
部分内容源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郭瑜美
审核/王心悦、李晓曼
指导老师/孙懿文
看到这里,你一定是司马君的忠实粉丝
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