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 | 越过山丘,总会有人在前面等候

走音少年 FasTrakCareer 2022-06-24
 

Zoe说 - 


他是我口中的走音少年。


打辩论出身,逻辑很好,但是速度很慢经常要想老半天,所以每次都会被我“嫌弃”。


后来他就说他不是做什么事情都最有天赋的那个,但是他比别人都坚持 -- 唱歌走音,他就把歌录下来反复听,直到半年以后成了合唱团的定音;辩论打不好,他就反复总结练习,直到两年以后成了最顶尖的辩手。


很多次见面好像都是在练完CrossFit以后,我常常因为自己技术没有进步而沮丧,怀疑自己运动基因太差根本练不好。听了他的故事以后我突然也备受鼓舞 -- 只要有热爱和坚持,就没有越不过的山丘啊~~~


三天前,我和Zoe坐在咖啡馆里谈笑风生,讨论健身,讨论面试过程中的趣事,讨论对未来的设想。

 

两周前,我接到了奥玮咨询 (Oliver Wyman)合伙人的电话。在最难求职季,我凭着并不出众的背景,拿到了能够想象的最好的offer。

 

一个月前,我正经历一连串求职路上的挫败,带着和上海阴雨天一样灰暗的心情思考是曲线救国还是另谋出路。

 

五个月前,带着长久以来的憧憬,我开始准备咨询面试,眼前没有清晰的目标,只有一个模糊的前方。

 

 

故事的开始很普通。在确定了以咨询为主要的求职方向以后,我和很多人一样开始了漫长的准备和练习:看casebook,听case录音,参加group study,和业内人士networking 了解公司情况,和小伙伴一起mock interview。在白纸阶段,由于我几乎完全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积累,所以效果立竿见影,不久就可以把一个case 做得像那么回事。

 

然而世上没有线性的成功。我的瓶颈很快到来。在差不多练习了一个多月以后,我发现我几乎没有进步了。

 

每次的mock以后我都很清楚自己的问题:知识单薄而碎片化、问问题效率极低、时常跳点、表述拖沓冗余……然而casebook 也仔细看了,录音也记得七七八八,练习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是这些毛病却岿然不动。我好像越来越像一款程式化的case机器人,听到什么问题脑子里浮现出的都是那些名词和那些框架。却似乎离那个想象中能和面试官谈笑风生的准咨询顾问越来越远。

 

我有点慌神。我当然知道很多可见的提升离不开量的积累,可能只是时候未到,但还是担心自己的方法和方向会不会有失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联系上了Zoe进行case interview的辅导。

 


Zoe是我求职路上最大的助力,因为她呈现给我的,是咨询面试,以及日常的咨询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这首先体现在case的类型。所有Zoe跟我练习时所做的case,都和casebook上很,不,一,样。所以一开始当她要我估测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或者为一家饭店设计会员制度的时候,已经习惯了profitability和business situation framework的我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事实证明,这些Zoe从实际项目中提炼出来的案例才真正具有参考价值,因为面试实战中的case实在是千奇百怪:医药代表提升销售效率、微信朋友圈信息过载、中国VR市场的前景、川普如何投资中国房地产,等等。在Zoe面前懵逼了好几次,换来了我能够面对面试官,就着这些毫无套路的议题侃侃而谈。

 

Zoe的真诚还体现在她的教授方法。我原来期待的一系列术语、框架、技巧统统没有出现,她关注的问题核心只有两个:怎么思考?如何呈现?几次练习之后,这样[去套路化]的思考方式反而让我离那个曾经面对辩题充满自信的自己越来越近。我开始渐渐能够体会一些以前因为太过倚重既有框架而忽略的东西:思考的脉络是不是前后一致?能否从一个陌生事物的周边概念切入来提出思路?判别出有前景的领域之后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每一次和Zoe练习过后,我都能够异常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对某一个点的理解深入了一层。我好像逐渐摆脱着[术]的束缚,慢慢把每次的[顿悟]拼接成那个属于我的[道]。



5个月的时间、4本casebook、20多份录音、10几个版本的简历和cover letter、大大小小40多场模拟面试、20场实战,换来了2份offer和一个更满意的自己。我不敢说我是最努力的人,但我至少很认真的对待过这个挑战。很多人问我能拿到offer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都是,运气。我没有开玩笑,因为我见到了太多比我聪明,比我用功,但是就少了那么一点运气而和成功失之交臂的朋友。但我想,能够坦然期待并且欣然接受命运垂青的人,一定也曾倾尽全力吧。

 

以及,找个好老师啊。


 

所以要不要勾搭一下Zoe?!

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