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夜话“加密东升西落”:币安伤筋动骨,香港未来可期|白露会客厅
6月8日晚,Web3线上访谈类栏目《白露会客厅》第四期正式开播,第四期访谈的主题为:“SEC重锤币安,港府All in新政,加密坐实东升西落?” 。白露是亚洲元宇宙联盟联合主席,香港区块链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信息务业区块链协会常务副会长。第四期访谈中,白露邀请数名机构人士和Web3知名KOL进行畅谈。
对话嘉宾:
洪蜀宁,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委员
Gilbert吴文谦,Mulana IM法律合规主管
Matt,HKVAX CSO
Loki,新火科技区块链专家
Nanthan,7UpDAO Co-Founder
帮主,海盗公会创始人
廖翔,区块链投资人
TonyTong唐仪,香港区块链协会会长
访谈问题:
1.SEC重锤币安等一系列骚操作,第五大市值币种、第二大稳定币USDC母公司Circle聘请前 CFTC 主席 Heath Tarbert 担任首席法律官兼公司事务主管。会给加密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2.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探索加密市场的合规,各有什么优劣势?
3.SEC这次针对了行业头部交易所,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交易所的龙头都在不断更迭,这回是其他交易所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吗?
4.在FTX出事后,美国就加强整个行业的监管,甚至有点矫枉过正,6 月 8 日,据彭博社报道,Galaxy Digital CEO Mike Novogratz 表示,对于加密市场,机构「现在不参与」,尤其是在美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散户每天都在不断地进行小额购买,通过 Square、Robinhood 和 Revolut 等应用程序不断积累。」Mike Novogratz 还提到,Galaxy 正在将更多业务转移到海外,「随着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日益浓厚,加密货币现在需要证明自身效用」。而与此同时,香港则出台了一系列新规,来欢迎加密行业,能否在这次契机中异军突起,占领Web3的高地?
精华观点:
SEC起诉币安最坏的情况就是会把币安US彻底关掉,BUSD将要彻底下掉,但是对币安国际站还是没有影响的。(Loki)
SEC对币安诉讼还是有足够分量的影响,可能会让币安伤筋动骨,但是不会倒闭,总体还是可控。(Loki)
在整个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法案, 做业务或者是做交易所其实都是非常艰难的。(Gilbert)
你要合规,那么你的商业价值就做不起来,那么它为了商业价值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突破法律黄线的动作(洪蜀宁)
我希望加密行业不是东升西降,而是东升西也升(洪蜀宁)
如果这个行业属于未来发展非常有高度和前景的行业,其实它必须会得到政府的监管,那这也是属于必然的一个现象。(帮主)
整个加密圈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了,那么早期草根阶段的很多的玩法在新的情况下肯定是玩不下去了(廖翔)
美国 SEC 这样处罚币安的话,那币安在日本、韩国、香港都是不合规的,那每一个国家参照 SEC 对他的处罚,我想币安会破产,而且对整个加密圈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廖翔)
我突然想到红灯区这个事情,在中国是严格禁止的,但是去泰国或者荷兰这种小国,红灯区又是合法的。加密监管和这类似(白露)
Web3原来是灰色的,有了加密法规以后,黑色和白色就会越来越清晰。(Nanthan)
我想监管和拥抱其实它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它不是对立的,就是你只有在监管的前提下才可能去拥抱它。(廖翔)
我认为托管商和交易商需要分离,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中心化交易所做实现一些去中心化的突破。(Loki)
我们有一个论断,国内负责技术,香港负责合规跟前端的money flow。(白露)
所以钱的问题不是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我们的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够首先照顾机构的情绪。(廖翔)
我觉得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市场,在香港犯了错真会被抓,真会被惩罚。(廖翔) 不要每四年一个轮回,要是那这样的话,就只有韭菜被割,那整个市场最后就是竭泽而渔。(廖翔)
我觉得香港的机会更多还是针对我们华人。我觉得对于散户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香港合规更多的是为我们华人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帮主)
香港这边目前就比美国有差距,好在政策各方面比较激进,所以在未来两到三年有机会赶上美国,然后再看是否能够超越。(白露)
访谈内容:
白露:今天第一个议题就是SEC的监管对于整个加密行业的影响,首先SEC重锤币安,它不仅仅是要起诉币安,更是号称要冻结币安US的资产以及CZ的资产,BNB作为市值Top5里唯一的中心化货币,第五大市值币种、第二大稳定币USDC母公司Circle聘请前 CFTC 主席 Heath Tarbert 担任首席法律官兼公司事务主管。会给加密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Matt:我觉得影响特别大。基本上全世界的证监会都会看一下 SEC 大概在做什么,才会自己决定在上面怎么做。我自己的一个感觉,USDT 这种稳定币在美国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除了BTC和ETH还有BNB外,市值前几名中还有一些稳定币,如果美国SEC现在是这种做法,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一定影响。但是香港这边越来越多的好消息出来,希望之后会帮助更多的生意到香港。
Loki:我来分成两个部分说这个事情,第一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事情对币安有什么影响,最近一直有人把币安和去年 FTX 的事情比,但其实比较其中细节的话,还是不一样的。像去年 FTX 的一个致命错误是挪用用户的资金,当时 FTX 的国际站和 FTX US 也是分开的,然后 FTX US 是一个合规程度非常高的一个交易所,这其实去年而言出事的还是那个国际站, FTX US是没有问题的。
再来看看币安,我们可以确定的一点,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币安有挪用用户资金的行为。SEC对它起诉主要有这几点,第一点就是币安国际站向美国用户提供了服务,这是不允许的。第二点就是BNB和BUSD都是未注册的证券,同时把未注册的证券提供给了美国用户。第三点就是币安US和币安国际站的用户资金混到了一起。目前来看,诉讼的主体还是币安US以及币安US后面的几家公司,CZ作为币安US的实控人也会被起诉,但是币安全球站实际上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综上,我们可以明白这个事情最后结果的上限有多大,最坏的情况就是会把币安US彻底关掉,BUSD将要彻底下掉,但是对币安国际站还是没有影响的。
此外,我认为BNB可能会涉及到一笔罚金,因为我认为它的去中心化程度非常高。而且从以往来看,涉及这种发行未注册证券更多是通过交罚金的方式来解决,所以最坏的情况就是币安US和BUSD关闭,再交一笔罚金。我们再来看看罚金有多大规模,一个数据显示SEC去年总共发起了700多次执法活动,其中有一半是诉讼案件,诉讼的总金额也只有64亿美金,我个人预计SEC对币安一切诉讼的罚金在10亿美元以内,这个结果对于币安有点元气大伤,不管咋样,关停币安US和停发BUSD对币安的影响比较大,但肯定不会像FTX那样直接倒闭。
第二部分,针对整个市场来看,其实最近这几天大家看行情也能看出来,对于BNB的价格影响非常大,包括SEC判定为未注册证券的那些代币也有很大影响。但是BTC、ETH还是比较坚挺的,这也反映出了一个市场的取向,大家更多还是将这个时间的影响局限于币安本身。刚刚我们考虑的是最坏的情况,那么好的情况也会有,就算SEC胜诉,这个生效的时间也不会立马发生。
另外,SEC现在抓的是一个监管的窗口期,因为现在有个比喻,把美国的监管比作狂野西部,例如SEC、CFTC等各个监管部门各自为战,对于他们的权责没有分的很清。现在SEC可以到处处罚,因为现在的法规对它没有做出任何的限制,但是这种现状肯定是不会持久的,不管是监管体系自发的完善,还是它对Coinbase、币安的打击后,看你会有一些企业去做立法的游说,或者是反对党对它做出一些限制。
所以我认为SEC会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会更加疯狂的去做这些事情,但是可能不会让这种情况长久进行下去。基于以上这几点,我认为SEC对币安诉讼还是有足够分量的影响,可能会让币安伤筋动骨,但是不会倒闭,总体还是可控。对于加密行业,我更倾向于是一个1-3个月的短期冲击,长远影响我认为没有那么大。
Gilbert:我觉得SEC案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美国是没有一个关于加密货币的法案,它不同于香港或者迪拜,它是没有,SEC是在没有法案的情况下做了很多动作。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大,因为 Coinbase 之前它也要求 SEC 要有一个明确的法案,但是 SEC 就不回复,不回应说明说他们现有的法律已经足够监管加密行业。但是在整个行业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法案, 做业务或者是做交易所其实都是非常艰难的。
反观香港,SFC的逻辑就是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法案之前,它不会轻易去做动作。美国最近的动作其实和香港 SFC 的逻辑是相反的,未来会有更多交易所或者是项目离开美国,去了香港或者是新加坡等地发展。
洪蜀宁:我就站在监管的角度来看来谈一谈,SEC 对这个金融行业的证券行业管理,它主要是依靠 1933 年的证券法和 1934 年的证券交易法,根据这个法律它首先就证券这个名词没有做定义,没有做很明确的定义,所以就给了这个 SEC 非常大的权利,那么也就给他的执法空间非常大。
Crypto 交易所这种全新的东西出来以后,在很早以前,美国民间就期待 SEC 或者国会能够尽快的明确立法,或者是明确什么样的 Crypto 是证券。那么 SEC 实际上在 18 年、19 年的时候也出过一系列的指南,但那些指南没有法律效力,所以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那么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前,整个美国的政界也好,还是美国社会,对加密行业是一种观望的态度,既不鼓励也不反对。那么像其他的一些金融监管机构绝大多数都采取了一种相对放任的监管态度,这也就造成了加密行业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
虽然 19 年有一段时间 STO 热潮想利用证券法中提到的一些合规路径,但是由于证券法对未授权证券管理的限制非常之多, STO 后来也基本上都没有成功。那么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前,美国政府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监管,所以美国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但是 SEC 也反复地在强调,我们是要依照这个证券法来进行管理。那各个机构,尤其是交易所他们还是感觉有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紧张的同时纷纷进行了一些合规的尝试。
除了刚才讲的 STO 以外,那么像 Coinbase 就完全按照传统的金融证券交易所的模式来进行自我约束,但这种自我约束实际上就导致了 Coinbase 迟迟地做不大。它虽然是美国最大的合规交易所,但是跟其他非合规交易所比起来,它的竞争力非常的弱。所以近几年,因为这个政府这个监管比较宽松,它的胆子又开始大起来了,又做了一些不那么严格合规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 SEC 开始起诉 Coinbase 的一个背景。
那么像币安这样的非合规交易所,它就开始尝试做这个独立的合规机构。第二,你要合规,那么你的商业价值就做不起来,那么它为了商业价值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突破法律黄线的动作,所以一下子就被 SEC 抓到了把柄,所以才会有了这一次的起诉,这是监管者站在整个美国加密行业的监管的角度来看。
第二个讲为什么这件事在这个时候发生在,SEC多多少少有公报私仇的嫌疑,SEC主席是坚定的民主党支持者,而赵长鹏在推特上和马斯克互动频繁,马斯克又是个彻底的共和党支持者,这一方面也在政治上引起了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个我想也是为什么这个 SEC 紧紧的揪住币安不放的原因之一。虽然讲是公报私仇,但是SEC这次的行动是合法合规也合理的。因为前面大家也提到这个交易所有原罪,因为没有监管,所以交易所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不合规的地方,甚至于有可能是涉嫌违法犯罪,也就很容易被这个 SEC 抓到一些证据。所以 SEC 他手上不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证据,但是只要有少量的证据,那么它就可以把币安和 Coinbase 绳之依法,而且这个起诉过程本身也是合法的。
第三点,就是这个事情对币安不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它和 FTX 不一样,因为 FTX 是本身资产出了问题,那目前来看,币安的资产还没有出问题,而且币安的资产流失还是比较慢的,没有出现像 FTX 当时大规模资产流出的问题,说明整个市场对币安的管理能力还是比较信任的,所以对币安来说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但是冲击是有的,如果说这一次 SEC 胜诉了,那么币安的业务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事情它就不能做了,那么就会导致其他的小交易所来抢占它的市场,这个是对币安来说是很大的一个威胁,同时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状态,谁也说不准故事走向。那么如果有一个类似于 FTX 这样的交易所能够冲上来,能够代替 FTX 成为币安的挑战者,那么这样子对币安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第四点,这次的 SEC 的诉讼是民事诉讼,不是刑事诉讼,所以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罚款。那罚多少呢?刚才有位嘉宾说了 10 亿美元,我觉得差不多就是这个量级,罚完之后,币安还可以继续去经营,但是币安US估计比较就难生存了。那么但是 SEC 是否一定能胜诉,我还是表示怀疑的,因为连 Coinbase 都已经提出了反诉。
说到主题中的东升西降,东升是不是有可能?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尤其是新加坡,新加坡的东升我觉得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那么西降呢?我觉得不见得,即使美国对加密行业有监管,那么它是一个短期效应。那么从长期来看,美国还是会保障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我希望不是东升西降,而是东升西也升,大家一起来共同发展好这个行业。
帮主:我再补充一个,就是作为一个散户投资者,我觉得考虑太多没啥意义,就是你每天去关注太多东西,可能你还是赚不到钱,甚至你亏的更多。回顾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其实监管对整个行业应该是很好的事。以前对于区块链的从业者,大家都觉得是一个不正当的职业,因为一些负面新闻还有就是不合规。如果这个行业属于未来发展非常有高度和前景的行业,其实它必须会得到政府的监管,那这也是属于必然的一个现象。
像币安这些会被监管的话,那其实我觉得很多人其实早就有预期。那对于散户,面对这种中心化交易所,那你就适当往钱包里面转移,就是无论这个监管怎么样,只要是你不放在中心化交易所,影响就会很小。行情反而下跌的话,应该是很兴奋的事情,就是本身就处于熊市,只要越跌,说白了到牛市你赚的钱会更多。那在这件事情上,散户会遇到很大的机会,就是看你选择,持仓你就会受到监管,那我们散户就不用关注这么多。对于教育所来说,因为它本身要活下去,需要去合规或者提高自己在整个行业的竞争力。有了SEC诉讼币安这个事件去推动,可能说有种下跌的趋势,那你去布局就行了。
廖翔:第一点,我觉得宏观角度还是要关注的,因为加密货币现在是已经是万亿级的规模了。如果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它没有这个未来的政策,把它定义成一个黑产。假定美国把所有的POS币都定义成证券的话,我想未来大牛市就没有了,可能就剩下比特币一枝独秀了,所以你到时候再去买币,那基本上币也不可能再涨了。
第二点,从这个中美贸易战的角度来说,美国在没有监管的前提下,一个自由生长的生态去动它的金融的根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想未来的监管会趋严、会从重、会加速。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包括刷量、做市、做庄、割韭菜,这些在传统证券市场里,都是绝对被禁止的
第三点,从投资的角度上看,整个加密圈其实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了,那么早期草根阶段的很多的玩法在新的情况下肯定是玩不下去了。因为从政策的角度上讲的话,不管是这个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监管法律还是非常成熟的,以证券来说的话,每个国家,不管是大的经济体还是小的经济体,政策其都是非常成熟的。假定我们看到一个很悲观的状态,就是SEC监管落地,法院支持它的观点的话,那在未来整数字货币就再也不会有这么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了,虽然行业会继续存在,但是涨个几十倍的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再出现了。可能比特币还会继续成长,因为在 POW币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下,真的还没有一条清晰的法律来鉴定它是什么。假定把所有的 POS 币定义为证券的话,那整个大局势就没有了。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比特币反而会迎来一个超级大牛市,因为所有的钱都挤到比特币这个赛道里面来。
最后一点,币安到底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如果对币安US的收益进行追缴,同时要罚款的话,我想这对币安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要知道,因为现在全球的 SEC 对证券的监管,它是有成熟的法律。那美国 SEC 这样处罚币安的话,那币安在日本、韩国、香港都是不合规的,那每一个国家参照 SEC 对他的处罚,我想币安会破产,而且对整个加密圈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因为中心化交易所仍然是对用户最友好的业务形态,有最多的资金和最多的用户沉淀在这个中心化交易所,它是我们整个加密社区的资金进出通道,如果整个通道被摧毁掉以后,那新的业态要成长起来还需要非常得有漫长一个时间。
白露: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探索加密市场的合规,几大核心的加密市场在监管的对比上各有什么优劣势?
Matt:各个国家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对于加密货币的法规不一样。美国对于加密货币就没有一个特定的法规,但是很多国家现在也有了,比如说香港6.1颁布的新规,许多在迪拜的交易所对于迪拜的政策比较头疼。
另外就是日本、韩国,他们在 17 年、18 年就有了一些法规,他们允许跟香港一样进行sport Trading,他们不允许一些 derivative 或者是 margin Trading。
我觉得在美国确立法规之前,可能对于各个国家在加密法规的制定上都有一点影响,比如是否被定义为证券都会有影响。其他国家和美国不一样的做法就是他们的动作都是比较快的,因为很多国家都有明确的立法,对于加密货币有一些法规存在,反倒是美国在这一块没有太大的发展。
白露:理解,就是其他国家有法规,要不然就是完全不管。美国一开始不管,后来又开始管。我突然想到红灯区这个事情,在中国是严格禁止的,但是去泰国或者荷兰这种小国,红灯区又是合法的。加密监管和这类似,在大的国家可能种种政策就是必须要给你阉割掉,或者说必须不能让你搞。但是在一些很小的国家,发发牌照是可以的。
Matt:其实在看牌照的时候,基本上我看的时候就会分成三个部分去看。第一点就是这个牌照那个自由度有多大,第二点就是钱在哪里,第三点就是在发币方面可不可以帮到忙。
美国、新加坡、香港这些牌照比较好,其他可能我也会一直看的,可能欧洲那边他们会有新的牌照出来,或许那边会更好一点。
白露:我补充一点,自由度跟法币进出两个合二为一,香港这边肯定是钱很多了,但因为市场也很大,可以辐射到整个中国市场。但是我觉得香港之所以有很多限制的点,对于纯的原生 Web3 的人来讲,香港其实是 Web2.5 的事情,但是必须要 Web2.5,你想他现在钱这么多,就相当于钱的水流已经巨大了,那在资产端势必要限制让他只能买几个安全的资产,不然水流这么大,你的管道又不是很安全的,乱七八糟的空气币,那这些水流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是很大的风险。所以既然水流特别大了,就要让它流的特别稳健,一定要给它一个稳健的桥梁,然后来把这些水流稳健的承接,要不然空气币完全承载不了那么大的市场跟 money flow 。那你如果承载不了的话,这些散户进来了,买了不是很安全的资产,其实对整个市场长远来说是一个受伤的事情。还不如一开始安全一点,慢慢的放开,这样子我觉得是一个很稳健的打法。
Loki:我这几天详细看了SEC对币安的起诉书,币安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起诉书里提到币安最开始并没有做币安US,币安国际站直接为美国用户提供服务,因为合规原因所以它需要做币安US。但是它又认为如果把美国用户留在币安国际站上,它能够赚取的收入会更大化, SEC 认为币安通过一个所谓的太极的计划,仍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为美国用户提供服务。其实这里影射的一个点就是选择合规从来不是一个能够赚钱的生意,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选择合规,如果有得选的话,肯定是希望没有任何合规的限制,大家能够自由的开展业务。那么其实就决定了下一点,就是既然合规只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的一个手段,那么不是所有的合规市场或者说合规的地区都是我们需要争取的。因为如果说我要去选择一个合规市场或者遵守某个地方法律,肯定是有两点。第一点这个市场对我来说很重要。假如说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非常小的市场,然后它施加了一个非常严格的合规条件,那我肯定不会去做。然后第二点就是我选择合规和我选择不合规是不一样的,币安之所以要做,就是它没得选,它想要做美国市场,如果不合规的话就做不了。
那么基于这两点的话,其实我们真正需要去考虑合规的地区,其实并不是那么多。首先从市场来看的话,第一大市场可能是美国市场,然后中国市场,然后欧洲市场。中国的话已经彻底ban掉了,欧洲相对来说并没有太多的限制。除此以外,接下来就是一些稍微小一点比如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主要是这几个地区。然后像其他地区的话,哪怕说它有所谓的合规政策,它没有相应的执法能力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认为主要就是看这 7 个地区,个人观点最差的肯定是中国大陆,它把所有的都办掉了,然后其实欧洲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好说的,合规和不合规的区别没有那么大。
然后日本和韩国个人认为也是相当糟糕的市场,像日本的话,它的政策和市场贴近程度非常低,它目前只上了大概几十个币,资产支持的速度是非常低的。其实我们看美国虽然说它的监管很严,但是像Coinbase,它支持的资产数量以及支持的服务类别都比较丰富,而且上新相对比较快,但是日本是做不到的。
韩国有韩国的问题,第一点就是韩国的政策特别偏激,比如说你是一个正常商业行为,但他有可能会认为你的行为会伤户、伤害用户,以及也会对你进行一个警告或者处罚。第二点就是地方保护特别重,就比如说你想在韩国开一个合规交易所,理论上来说你需要两个条件,第一个是特定的牌照,第二个是你需要有实名的银行账户。哪怕你拿到了牌照,但是你在银行开户的时候你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所以基本上非本土的交易所很难在韩国把这个事情做下去。
新加坡其实比较简单,新加坡它本身是一个小国家,以谨慎为主,所以你不用指望它,它当然不会像美国一样非常严苛的监管,但它也不会有太大的创新。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就是真正的合规优势,合规市场主要还是看美国和亚洲地区,然后亚洲地区目前唯一一个有希望的是香港。目前整个香港的市场规模还有合规化程度跟美国比还是有差距的,虽然一直在乱监管,但我认为这个只是一个暂时的情况,美国肯定是会很快出现一个比较完整的监管体制的。
白露:SEC这次针对了行业头部交易所,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交易所的龙头都在不断更迭,这回是其他交易所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吗?
Matt:Web3原来是灰色的,有了加密法规以后,黑色和白色就会越来越清晰。比如说我们自己,我们就是做合规交易所,在香港拿牌照,比如说就是用港币或者是美元去买比特币、以太坊这种简单的sport trading。但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还是有会有很多不同的,就是例如一些DEX平台,它们做法就会很不同。这两个世界就是分开的,两边会分得越来越清晰,然后往后是谁赢,这个我们再继续看。
Gilbert:加密行业的发展非常快,香港不停的在追赶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在现在为止整个所有的法规法案都是关注于中心化交易所。在去年 SSEC 也对NFT、Defi提出了一些监管,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法案了,所以我觉得整个币圈的发展永远都会是有一些创新和产品出来,监管可能会来的比较慢,但是监管合规是会一路走下去的。
洪蜀宁:我觉得不仅仅是交易所,其实整个金融行业都是一样的,就是分成中心化的和去中心化的两块大的趋势,去中心化的金融替代中心化金融,这个趋势是非常清晰的,而且我相信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到来。那么这个中心化的金融包括中心化的交易所,那么它完全是依赖于经营者。咱们经营者的这个道德都来进行约束,所以人的道德是不可靠的。所以即使像 Coinbase 这样的合规交易所,你看他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所有的中心化金融机构必须要进行强监管、严格的监管。
所以SEC这件事,我还是觉得他们做得很好,就是说只要你是中心化的金融机构,一定要纳入严格的监管之中,这个趋势也是会越来越明显。刚才大家提了很多次香港,那么他这个监管的规则明确以后,他也开始发牌照,发牌照就意味着强监管。这样子的话,这个中心化交易所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它的收入也好,利润也好,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必然要走监管这条路。
那么与之相对的是去中心化金融,去中心化金融恰恰相反,它不需要监管,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起到了监管的作用,甚至于比监管这样的这个作用更大。那么去中心化金融,尤其是去中心化交易所只能占很占据很小的市场范围,我觉得还是技术的原因, Dex 的技术受到这个区块链本身的限制,不管是 L1 还是现在热的各种L2,都无法保证 Dex 可以高效的运行,所以用户在需要高效率的这样的环境之下,我们目前还只能依赖于中心化交易所来做。
所以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和探讨有没有可以克服区块链性能限制的DEX,不受没有任何性能限制的区块链也好,或者叫网络也好,依托于现有的这个类似于比特币这样的底层的链,保证它的安全性,那么这样子又能克服现有的 Dex 性能不足的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相信所有高频的交易都可以到这个 DEX 上来开展。所以的话刚才一开始我提到这个 DEX 取代 CEX 这个趋势,它是不可逆转的。还有一个是信用,因为在 DEX 上面,目前至少在短期内还无法建立一个纯信用体系,还是需要由中心化的金融机构来完成,所以未来中心化金融机构更多地会承担这两方面的职能,而真正的交易的过程是交给 DEX 去完成,而 DEX 它是不需要监管的。那么过去我曾经讲过,Defi怎么去做合规?现有的法律体系是无法监管 Defi 和 DEX 的。那么未来我相信监管机构他们会很聪明,他们会学习怎样去改变现有的法规来应对DEX,对 DEX 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白露:我补充一点,币安是原有的 Web3 的中心化交易所,会受到这次的监管,就是因为币圈原生的中心化交易所占据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场份额,而且核心是现货比特币跟以太坊等大类资产的交易。那么像Coinbase,像香港合规的受监管的中心化交所起来之后,那么币安除了它的币安链跟其它的基础建设型服务,它其实就是一个交易中介。如果既然是中介的话,它如果市场份额下滑,肯定有更多的中介机构会取代它的市场份额。所以我觉得币安曾经最辉煌的时间过去了,我就认为它会继续,因为它已经赚了那么多钱,它会保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是肯定是格局要变一变,这个是我的一些初心跟观点。
廖翔:我想监管和拥抱其实它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它不是对立的,就是你只有在监管的前提下才可能去拥抱它。其实香港和新加坡的监管也会非常的严格,因为香港和新加坡首和美国一样都是英美法系,它是靠这个判立法。第一个它们作为自由贸易港,它的法律法要更加的清晰和更加的有这个可操作性。所以香港和新加坡在亚洲的话,它的监管会更容易落地,或者是更具有这个可执行性,而且是一定是强监管的。
第二点就未来的监管已经是每一个司法区都有强监管,那一家通吃整个全球市场的状况应该会不会存在,去满足各个地方的监管需求,一个大的交易所是非常困难的,那每个地方的交易所会崛起。我们看到了,像日本、美国还有韩国,他们都是本地的交易所,占据了当地绝对的这个市场份额。但是我想在香港不是6月 1 号开始就可以,一定要发牌。我想问一下香港会有很多本地化的交易所,可能一部分是我们这个加密圈的这个力量,我想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甚至超过一半以上可能仍然是香港本土的金融科技集团,毕竟有天时地利。
另外,迪拜和香港是特别像的,因为阿联酋是一个很小的一个国家,那么迪拜又是阿联酋 7 个球场国中间这实力相对比较弱的,所以它也是个小的一个经济,它的定位是一个自由港。我们可以把迪拜定位成中东北非的辐射,你就可以知道它这个地位是个什么样的状况。
所以未来全球的交易所肯定是相对割裂的,像跨司法区套利这种商业模型我也就不存在了。什么叫跨司法区套利?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币安,你不知道在哪里注册,但它又为全球为客户提供服务,但是你监管又找不到,但在未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想创业的小伙伴找一个本土化且有潜力的空白市场去干,你们就是下一个币安。
Loki:如果说 SEC 或者美国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那么它之前的一些优势其实就不再存在,那么它会面临一个劣势,特别是在目前一个起诉状态下。所以我认为在首先在美国市场, 币安丢失掉大部分的美国市场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概率事件,就哪怕说币安US不关,那么它在未来那个监管框架确定以后, Coinbase 的一个优势将会体现,然后它的优势就不会再了。就在后面哪怕说不把币安US关掉,我认为 Coinbase 能够吃掉它的很大一部分美国的市场份额。然后我们再来看非美国,其实它的竞争压力也是比较大的。首先 FTX 在全球市场对它的一个威胁也比较大,当时应该是 FTX 支撑 200 多亿,然后币安是 600 多亿,相当于占到了它的 1/ 3,是能够有机会发起冲击的。然后在 FTX 以后,除了币安以外, OKX也是我认为是比较大的受益者。目前 OKX 支撑也是 200 多亿,大概是币安的1/3左右。
在这个监管情况下,币安又替它承载了非常大的炮火,OKX 有一个发育的时间。那么除了 OKX以外,其实看到一些新的交易所在海外也是有一定的崛起,当然会面临一个后发展的竞争。然后再就是香港地区合规化以后,肯定是会继续吃掉一部分市场,不管是那部分市场是非合规的,还是说从中国大陆地区外溢过来的市场,我认为香港是能从这里面分一部分的。那么币安就会背负受敌,美国那边肯定打击最大,然后这边的话会面临一个更强的竞争。所以未来几年还真不好说,因为我们看到头部交易所也是几年有一个轮回,虽然说币安现在的优势很大,但未来还说不定。
第二块就是去中心化交易所,首先我们其实对于去中心化的定义需要明确一下,一方面就是我们熟悉的Uniswap属于典型的那个去中心化交易所。那么想一下去中化交易所的定义是什么?就是你不在交易的时候,你的资金是存在你的链上钱包,你不需要把你的资金托管给中心化主体,这个也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最核心的一点。那么除了Uniswap以外,是否有其他方式呢?当然也是有的,我认为托管商和交易商需要分离,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中心化交易所做实现一些去中心化的突破。
另外,OKX在这个月初也发了一个声明,就是提供托管和资产分离的服务。其实币安也在做,但是币安有个什么问题,他用的是自己的服务商,虽然说它分离了,但是这个钱还是在自己手上,我个人而言不赞同这种做法,因为如果还是在你的基础上,那么第三方托管的意义其实会大打折扣,就说白了你给了托管商,但是这个托管商还是你币安的人,如果你币安想动这笔钱还是会动的,这里就发现币安的一个发展思路,就是做垄断,垄断整个产业的上下游。
白露:回到主题,SEC在重锤币安,相当于美国是合规元年,美国是最大的市场,然后是亚洲这边。那么这次美国监管去重锤币安,这个只是交易所的格局。6 月 8 日,据彭博社报道,Galaxy Digital CEO Mike Novogratz 表示,对于加密市场,机构「现在不参与」,尤其是在美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散户每天都在不断地进行小额购买,通过 Square、Robinhood 和 Revolut 等应用程序不断积累。」Mike Novogratz 还提到,Galaxy 正在将更多业务转移到海外,「随着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日益浓厚,加密货币现在需要证明自身效用」。而与此同时,香港则出台了一系列新规,来欢迎加密行业,能否在这次契机中异军突起,占领Web3的高地?
Nanthan:Web3会不会变成香港的一部分呢,我们可以在看一下香港过去几年的一些机构,就知道香港出来的有FTX、Crypto.com等等其他很多大的交易所,或者说加密平台前十里的大部分都是从香港开始的,所以我觉得不是往后香港会变成一个Web3之都,而是香港一直都是,之前有一段时间有一些公司离开了香港,只是因为之前可能香港的法规没有写的特别好,可能就只有专业投资者才可以接触加密平台。但现在我们看到, SFC 或者是整个香港在往很好的方向去走,这是我们一步一步的,money flow 还是在香港这边。
白露:像币安、像以太坊,包括上海有很多技术类型的创新,之前北京有很多交易所在,香港这边也是偏金融向,技术的核心还是在上海。我们有一个论断,国内负责技术,香港负责合规跟前端的money flow。
Mattan:这个我不好说,现在香港缺的肯定就是技术人才,香港比较多的是金融人才,可能以后上海或者是越南等地方提供技术支持,我觉得是很有可能的。但是香港现在就是有money flow,这个部分是我看的最重视的一部分,所以往后我觉得应该很多都会慢慢一步一步回到香港这边。反而我们几次跟 SFC 开会的时候就不停的问我们自己做合规的部分,如果我们真的要做得很好的话,最重要的还是法币的处理,现在我们不停的跟进,就希望在银行这边可以多一点的支持。银行方面,在接触加密行业还是比较紧张谨慎的,如果这个部分也做好的话,我觉得之前也是一直香港为什么先走出来了,往后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机会的。
洪蜀宁:我先泼桶冷水。我觉得首先现在的香港已经不是过去的香港了,过去的香港确实诞生了很多加密公司和平台,但是以全球宏观角度来看,香港的团队、香港的人才,香港的技术、香港的政策,我都觉得是没问题。我就是有一点我想不明白,资金从哪来?因为不可能从国内来,不可能从大陆来,那么香港在全球的大环境里面,它是明确的是要被西方隔离的,所以资金也不可能从西方来。所以大家思考一下资金从哪来?
白露:资金方面,我觉得有很多香港原生的VC,然后有很多原生的 Web3 的VC,本来大家都持有数字资产,所以就这些人带着钱包就可以到香港来,这就是香港原有的钱。如果说要让传统法币市场进来的话,香港本身是一个国际金融市场,有很多家族以及办公室的钱会进来,但是也要看看这些钱到底对整个 Web3 有多拥抱。
廖翔:我觉得香港的这个加密市场大有可为,我跟洪总的观点完全截然相反。
第一个,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加密圈也好,WEB3也好, 其实仍然非常小,所有的币加起来还不如一个苹果公司的市值高。即使是香港本土的资金都可以把比特币买上天去了,对吧?所以钱的问题不是问题,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我们的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够首先照顾机构的情绪。你看代码分析,最近高管的工资都也降了,对吧?代码蜥蜴这么这么牛逼的聪明的团队都被这个爆炸头给骗了,是吧?咱们币圈创新有余,道德感不足、自我监管不足,都想进来发财。都想今天进来,今天就要 10 倍、 100 倍,这都是在骗你知道吗?我们币圈大部分是骗子,不是进来干事的。那首先机构要放心,韭菜还要满意。今天,我觉得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市场,在香港犯了错真会被抓,真会被惩罚。我想这个香港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地方。第二点呢,今天我们大家在聊,其实我觉得有一点可能大家没有考虑到,就是我们的区块链技术,它是从计算科学里边原生出来的,而我们现有的整个的监管体制其实是从工业革命开始慢慢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从用纸、用笔来做记载的这么一个时期创建的监管体制,天然的我认为这两个体系它是存在一个冲突的。或者说现有的监管政策是没有办法去对我们今天的加密货币或者 WEB3 做一个完美的监管的,那在中间必然会有一个冲突,会存在一个忽左忽右的这么一个问题。
那我想既然香港从去年底开始就在加速推进监管政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信号,至少好过于在大陆彻底被禁止掉,好过于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引政策,让你去可以正常去做生意的这么一个状态。
所以我想香港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大陆的这些团队,我想它肯定优于新加坡,优于迪拜,也优于曼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新加坡的本土市场太小了,它的资金也好,它的股票市场也好,它整个股票市场市值都不如一个阿里的市值大。而迪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它的整个文化,它的语言,胎性太大。我是零几年就去迪拜,那时候不能想象迪拜当地有个叫 sponsor 的制度,在当地开公司本地人要占大股。虽然你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终还是会出现很多的纠纷。这两年在一些自由贸易区它虽然有了制度上的改变,但是我们作为外来人,非本地人,你要去做一些创新业务,很容易就被各种各样的当地的政策也好,监管也好,或者说圈套也好,也会让你在当地寸步难行。但香港来往的成本低,信息交流成本低。普通话也在当地也流行,我想是一个非常好状态。
最后就是香港它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我觉得资金不是问题。国内现在明面上说这样那样,但是我想大家下次去香港,你们可以去观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去观察在尖沙咀,铜锣湾还有中环那一带的钱庄,例如许氏兄弟换钱店,你知道有多少家换钱店吗?他们处理的是谁的业务?那不都是香港和大陆的资金往来。这些店,大家可以统计一下每一个店每个月的房租,每一个的人工,这些费用是多少,按照这个费用来算的话,内有海量的资金,那怎么样让这些资金能够进到我们这个市场为我们所用?不要每四年一个轮回,要是那这样的话,就只有韭菜被割,那整个市场最后就是竭泽而渔。
白露:总结一句话,就是认为香港不缺钱,而是缺项目,缺好项目,真是金句频出啊。帮主你好,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香港在 Web3 中的机遇。美国原来合规各种发展的比较好,也带领了上一代的整个 Defi 跟Crypto。香港是起步晚了,但是香港这边是完全 all in 的状态。可以讲讲你的想法。
帮主:我觉得香港的机会更多还是针对我们华人。我觉得对于散户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香港合规更多的是为我们华人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打个比方,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做项目要用英文?我们完全可以用中文,可以明牌。以前是不能明牌,或者大家也说中国人做项目不行,但其实本质上中国人做的项目基本上占了大多数,这个环境是很好。但对于散户来说这些可以忽略不计。
打个比方,比如这里不合规,创业者也会跑到其他国家去,办法总是有的,当然也会做整个加密行业的推动,因此香港的合规只是说多了一个转折点而已,但是它该来的牛市还是会到,该涨上去它还是会涨。影响顶多是例如多个半年或者中间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本质上来说对散户影响是非常低的。但对于交易所或者行业内的项目,那就是很大的一种便利。毕竟我们能够贴近我们整个大陆的市场,我们能够动用更多的资源去推动这个行业。
在以前,整个金融圈基本上就是美国说了算,因为他们占有很多先机。对于股票等等,基本上我们亚洲和人家完全没有可比性。但是区块链它是未来的趋势,可能我们会有机会来提高亚洲在这个行业的地位。亚洲的经济以及人口,其实也占比挺大的,尤其是整个区块链,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占比是非常庞大的,这个资金能够更好的去利用,把中国的很多Web2的财团,基金能够更好的 all in 进整个赛道。
那对于散户来说就是拉盘的钱会更多,也会诞生出更多创新节点。毕竟文化背景不一样,诞生出来的东西也会是差异化的。多方面结合,这个才是区块链所倡导的。要创新,要全球化。以前很多东西都是区域化的,尤其今天对于美国以外国家的资本,其实都能感受到华尔街的那种歧视感的。这没办法,你是挤不进去的。那既然挤不进去,我们这里也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它也有机会去孕育出更好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整个环境给创造好。香港本身的地理位置以及时期也很关键。我觉得香港它就是非常好的,对于交易所等有非常好的机会,我就简单说这一点。
白露:完全没错,香港已经错失了过去的 5 年,但是香港这次的政策其实是超出了大家预期的,并且也没有回避例如发币等很多敏感的问题,它的规则制定是很明确的。既然香港在过去半年一年它的政策是超乎预期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香港未来一年,甚至说未来三年香港的很多政策也会是超过我们目前预期的,我觉得是可以想象的,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特别同意帮主讲的,未来硅谷如果挤不进去,那我们老二拉着后面的第三到第十,一起团结起来,一带一路搞起来还是可以的对吧?
但是美国硅谷还是要布局的。硅谷那边擅长做技术,我们国人可能对产品/流量/应用更擅长,毕竟人口最多,有唯一统一语言优势的国家还是中国,所以我觉得我们有机会跟美国并驾齐驱。如果说未来两到三年港府这边比较激进,因为我们是相当于要补课的,本来香港这边目前就比美国有差距,好在政策各方面比较激进,所以在未来两到三年有机会赶上美国,然后再看是否能够超越。
《白露会客厅》是一档Web3线上访谈类栏目,发起人白露每期邀请若干Web3从业者,采用圆桌的形式,与各位嘉宾解读行业政策,简析市场行情,分享阿尔法机会等。让投资者近距离感知行业动态,获取到最前线的信息。白露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是Web3行业知名KOL,兼任亚洲元宇宙联盟联合主席,香港区块链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信息务业区块链协会常务副会长。
关注我们,实时掌握白露会客厅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