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杨炼,一首诗,手稿
《幸存者》小注
幸存者
我挖掘
这墓地
这房间
再亲吻 搂抱一次
再躲开死亡一天
呼吸 撫摸 等待 渴望
医院雪亮 长长的走廊
脚步无声无息
幸存老了 末日更老
只剩毁灭填写着表格
递给 哑默
漏掉 是活过的唯一证据吗?
在这 物无所值
别否认了
这首诗,直接和我们现在的处境相关。具体地说,就是三步曲:诞生于幸存——有希望的幸存——绝望的幸存。“诞生于幸存”:我们这一代,从文革开始写作起,已经是幸存者了。我的诗“以死亡的形式诞生才真的诞生”,概括了自己和我们诗歌的命运。“有希望的幸存”:之后三十多年,尽管极为动荡曲折,但以中国历史、文化转型大背景而言,我们的幸存还是主动的、自信的、有力的,即使有阴影,也是前进大趋势中的逆流。“绝望的幸存”:这是今天感受的总概括。历史在眼前倒退,噩梦成为现实,精神空洞涵盖全球,无奈无力感空前沉重,自欺欺人暴露无遗……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一切,无非躲开死亡、苟延残喘,但笼罩着整个人类的“大末日”令幸存(和幸存者)变得毫无意义。这首诗初稿里,原有一句:“对得起自己生命的流逝吗?”后来,这被改成了更忧郁的“漏掉”句。终于,我们以为曾有的、追求过的“人生意义”(埃利蒂斯说“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在外在和内在双向绝境挤压下,彻底破灭,沦为虚无。当我们无法否认这厄运时,所谓“幸存者”,还存在吗?如果不能,那我们剩下什么?诗剩下什么?长话短说,还是四个字:走,投,无,路。从这样刺骨的提问出发,这首诗(以及我最近写出的若干极短诗)的语言,也一反我自己的“传统”美感,而变得冷凝、干硬、急促。“医院”之空寂,呈现尸身的原型。终于,一切回到我的长文标题——《历史的忧郁》,和一声长叹。
杨炼
梦境边缘 (高行健 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