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逼你上兴趣班,是怕你以后恨我!

十月妈妈心理屋 十月妈妈心理 2019-04-04


亲爱的妈妈

如果你不方便阅读

可以收听唯美的内容音频

作者:小轩不在 | 主播:可乐



绘画,舞蹈,武术,书法,声乐,奥数,体育……


熟悉吗?


小的时候,被父母逼着学一门兴趣,应该是我们共有的童年噩梦了。


然而,我们长大后,真的能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那学这些干嘛呢?不是浪费时间吗?


而且,有时培养孩子的兴趣,还适得其反——


“我以后再也不碰奥数了!”


“我最讨厌小提琴了!”


“我不想去跳舞了!”


我想很多被父母逼着学兴趣的朋友,都曾有类似的抱怨。


以丧失自由为代价,学一个不赚钱、不快乐的东西,为什么?



同样学起来没用的,还有数学。


你买东西需要求解方程组吗?


你旅游需要作几何图求解最优路线吗?


除了考试,你这辈子用过微积分吗?


学了这么多年的数学知识,还不如一个手机顶用。


绝大部分数学知识,在现实里,几乎毫无用处,那我们究竟为什么还要学习数学呢?


因为我们学习的,其实是数学的思考方式: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然后寻求公式化的解法,最终应用到广泛的现实问题中——这就是以数学为代表的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是一切学科的基石。


学习数学,重点不在于定义、公式、解题技巧这类“显性知识”,而在于思考模式、思维习惯这类“隐性知识”——那些在潜移默化中,我们不自觉就学会的知识。


培养课外兴趣也是,重点不在于我们的孩子学会了什么,更不在于学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重点在于,学习本身


培养兴趣,为的是“隐性知识”。



为孩子培养兴趣,是现在的加负,是今后的减负。


“显性知识”带给孩子的,是现在的加负,看似毫无用处。


而藏在学习背后的“隐性知识”,能为孩子的将来减负,价值连城。


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父亲曾要求我学习课外兴趣。


包括两年绘画,四年书法。


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讲,真的毫无用处——唯一派上作用的场合,就是大学毕业时编写简历,在最下方一栏的“兴趣爱好”上,可以填上“书法绘画”四个字——除此之外,再无用处。


但是,书法和绘画,于我而言,又有着不可衡量的价值。


那六年,启蒙了我对艺术的认识。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艺术都是共通的。


从书法绘画,到文学影视,再到音乐舞蹈,都有着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无形无色,空灵苍茫,就如同指间之沙,无从把握,无可奈何,只好安静体会,独自欣赏,品味那静美的流逝。


一个人,需要去感受这种情绪。


这种对于艺术情绪,能感同身受的能力,我觉得,应该就是“艺术力”。


这种能力,的确是一文不值,既不能帮我在学习的当下提高成绩,又不能成为我今后的谋生本领。


但多年之后,在很多个只有孤独相伴的时刻,正是这种没用的“艺术力”,将我拯救。


从书本、影视、音乐之中,感受深埋于心的情绪波动,放任那些忧伤与爱意的流转,在艺术之中,与世界深入骨髓地连接着。


何其美好。


这种美好,就是来源于童年时的兴趣培养。



小艺是我在广州认识的一个朋友。


广西人,壮族,程序员……


嗯,一个程序员。


程序员的工作非常繁重,小艺经常加班到9点,回到家就累倒在床上,一觉睡到2点,再出门带点夜宵回来,在家里加班到天亮。


然后第二天,重复。


“视线所及,只剩生活。”这是他最近的一条朋友圈。


读懂之后,莫名心疼。


好在小艺有自己的兴趣。他学过声乐,有属于自己的歌声。


“有时候会为自己录歌,然后就听自己的歌。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失眠的时候,他就用自己的歌声,为自己安眠。


他独身一人在广州,也是通过音乐认识了新的朋友。


和绝大多数学习声乐的人一样,小艺无法靠声乐来养活自己。声乐的学习,于他而言,也只是兴趣而已。


但兴趣,成了他枯燥生活的支撑。



兴趣,乃一生所需。


没有兴趣的人生,也许效率,也许成功,也许会成为他人口中的“幸福”,但一定枯燥乏味。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我们的孩子都值得去明白更多、遇见更多。为孩子培养一个兴趣,就是选择之一。


龙应台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兴趣的培养,也为孩子的将来打开了一种新的可能。


兴趣的学习,不是攀比,不是家长炫耀自己教育实力的资本。


培养孩子的兴趣,需要真正为孩子的未来考量,让他们在面临生活的压力时,更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想要的自己。



当然,为孩子培养兴趣,与利用兴趣来精神控制孩子,是有本质区别的。


前者是引导,后者是入侵。


这之间的界限把控,对家长而言,至关重要。


我们的前主编可二,有一个漂亮可人的女儿,叫小妞。


小妞喜欢舞蹈,可二就带她去学舞蹈。


可是,学舞蹈并不轻松。劈叉、下腰,疼得小妞龇牙咧嘴。


没多久,小妞就不愿意去学了,抱着妈妈撒娇:“好疼好累,我不想学了。”


怎么办呢?


可二的做法很独特,他没有正面回答女儿,要求她坚持或者放弃。


而是告诉女儿:


“明天我们一起去老师那里,看大家练习。你想练,我们就继续学,不想练,我们也要和老师同学们说声谢谢再走。”


第二天,小妞去了,只是在旁边看着大家练习。


看了一会,小妞就坐不住了,自己跑去继续练舞了。


那天晚上,可二临睡前,发现女儿的房间还亮着灯——原来小妞在床上教布娃娃跳舞,劈叉,下腰,对布娃娃说:


“小宝贝,练跳舞很辛苦的,你要坚持哦……”


小妞后来一直坚持了下来。她对舞蹈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


这都得益于可二的温柔引导。


为孩子培养兴趣,绝对不是强迫孩子、控制孩子;


而应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主动性,把兴趣学习从“我不得不学”,变为“我想学”。



我们的童年,塑造了我们的成年。


那些我们曾经为之努力奋斗的,总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回报我们。


兴趣也是。


学习兴趣带给我们的回报,在当下看来毫不起眼,不值一提。


然而在许多年之后,那些过往的付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终形成质变,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在我们面临生活的刁难之时,便开始发光发热。


我很感激我的父亲,虽然他的严厉,曾经让我害怕。但也是他,将兴趣带入了我的童年,让我小小的心中,拥有了一方坚实的土壤。


后来,这一方弱小的坚实,生长为我心中无比坚硬的大陆,承载我的忧愁与孤独。


这心之大陆的建造之法,我也想交予我的孩子。


在他的成长中,为他浇养一方土地,将兴趣的种子深埋其中。


孩子成长为人,种子长大成树。


当我老去时,不再高大,不再有力;


这颗兴趣的大树,就将代替我,继续为他遮风挡雨,护爱一生。





用苹果手机的小伙伴将我“设为星标”

用安卓手机的朋友“置顶”

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走散啦


推荐你看几篇更精彩的文章:

女儿,你一定要会哭

被霸凌10年,我开始复仇

50年追踪11000个孩子:想不到的是,孩子聪明程度取决于爸爸


征稿

长期征稿,尤其欢迎心理学类的情感剖析文和育儿文,稿费400元-5000元,投稿邮箱:zhouchong2016@126.com


好内容

需要你的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