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用市场未尽审查义务上架冒名APP应担责

点击上方北京互联网法院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市场运营者承担着维护网络交易秩序的公共职能。若应用市场运营者未对上架APP的真实性、合法性等尽到审查义务,导致上架的冒名APP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用市场运营者应当为其行为承担责任。

案情简介

原告某公司诉称,原告在案外诉讼时,得知其公司在被告运营的应用市场中“注册”了某贷款APP,因该APP存在商标侵权事由被案外法院判令承担侵权责任。然而,经原告核实,其从未在该应用市场中注册过任何账户以及APP,该注册行为实为冒用。原告认为,被告某应用市场运营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没有对应用软件注册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做必要的核实,未能尽到用户身份管理义务,致使原告的企业信息被冒用注册涉案APP,进而导致原告被案外人追责,因此,被告应对其造成的损失承担侵权责任。

被告某应用市场运营者辩称,涉案开发者账户以原告名义注册,提交了合规的资质文件,被告不存在审核过失。涉案APP在上传时提交了相关资质文件,合法合规,被告没有任何过错。面对海量的应用信息,法律没有规定,被告也没有能力事先审查网络用户上传的应用是否侵害了他人的权利。同时,被告尽到了事后监督义务,及时下架了涉案APP。


法院经审理认为

根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承担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等审核的义务,同时有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的应用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核的义务。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作为不具有行政监管职权的普通民事主体,在对其是否尽到审核义务的判断时,应以其审核能力为限。针对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对应用程序提供者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安全性等审核,应以在国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权威数据库中核验信息是否与应用程序提供者提交的对应材料一致为限。针对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对应用程序提供者发布的应用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核,应以对应用程序的上线申请材料是否存在明显违法内容进行形式审核为限。

本案中,涉案APP在注册开发者账户时,提交的营业执照与原告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的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部分的内容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被告完全有能力对应用程序提供者提交的营业执照材料进行形式真实性审核,在表面内容存在明显差异时,应注意到营业执照虚假问题。而本案中涉案开发者账户在提供虚假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仍完成了注册,可见被告并未尽到对涉案开发者账户的审核义务。此外,涉案APP为金融借贷类应用程序,该类APP关乎我国金融安全与稳定以及应用程序使用者的财产权益,而在涉案APP上架申请材料中,并未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材料。同时,提交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亦无“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标识。

综上,被告并未尽到对涉案APP的审核义务,导致涉案APP冒用原告名义上架,损害案外人合法权益并由原告进行赔偿,被告构成帮助侵权,应对原告承担相应责任。


裁判结果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因案外诉讼所支出的经济损失及相关合理开支。


法官说法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郭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APP已经成为移动端、PC端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冒名APP侵权引发的行政监管及诉讼问题日益凸显,对行政监管和司法裁判带来挑战。本案为北京市首例APP被冒名主体与应用市场运营者就冒名APP产生损害后进入诉讼、并最终进行裁判的案件,通过裁判明确了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对准入应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承担的审查和管理的义务边界,对于促进行业治理、净化网络空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今后此类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供稿:郭晟、刘承祖

编辑:任惠颖、刘宛月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北京互联网法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