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表现形式:为什么总是不小心过度分享然后内耗?
第225篇文章
5/30/2024
A小姐走进咨询室,满脸愁容。
她最近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中大部分人她都不熟悉,但她说了很多原生家庭的内容,还自我揭露伤疤。结束后,她感到非常尴尬。第二天,她刚和一个新朋友加上好友,就迫不及待地给对方发了很多消息和邀请,表现得积极又热情,但对方不再回应她。A小姐因此感到自责、内耗和羞耻,觉得别人一定认为她有问题。
心理咨询师可以怎么理解和帮助A小姐呢?
A小姐在努力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她展现自己的脆弱,希望被看见、理解和接纳。或许她非常渴望遇到一个能够完全理解和接纳她的人,而在分享时,她很可能处于焦虑状态。
或许下面这张图可以比较好得诠释A小姐的心态。
这是一个循环,无论过度分享的结果如何,都会让人再次进入这个循环。打破循环的方式在于发现循环的薄弱环节,或者削弱每个环节的影响力。
A小姐可以尝试通过写日记代替口头表达,或者在自责和内耗时进行自我安慰和理解。同时,提高觉察能力,让整个过程更加 mindful,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对于一些经历过创伤的人来说,分享创伤并不困难。比如一些患者当被问及自伤/自杀史时,他们表现得淡定从容,这种反应令人心疼。生活中,他们可能也会自我暴露,寻求理解和共鸣,但多数人无法接住这些沉重的故事。
另外一些人通过过度分享,希望找到有相似经历的人。他们在创伤中感到孤单,压抑已久,因此哪怕是他人的一句“我能理解你,我也经历过”,都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温暖。
过度分享可能也是一种不明显的自伤行为。有时候,即使知道这样做效果不好,他们仍会冲动地去说,因为他们渴望获得“无条件的接纳”。对于他们来说,过度分享是一种测试,测试他人是否能完全接纳自己。
还有一些人选择过度分享是因为他们害怕别人喜欢的只是他们的伪装。他们真诚又敏感,害怕又勇敢,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他们对别人的反馈和评价非常敏感,容易受伤。
过度分享也可能和原生家庭有关。或许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做出各种解释,孩子习惯了过度分享来避免误会和批评,并将这种表达方式带到了成年。
在Brené Brown关于脆弱的分享中,她提到过度分享有时是一种边界的模糊,而边界问题常与创伤有关。她提到两种分享方式:一种是与那些“值得听的人”分享,另一种是逢人便说、不分场合,第二种更像是麻木,一种依恋模式的创伤,而第一种更像是分享脆弱。
当然,这其中还涉及文化因素,每个人对过度分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必急于对号入座。 通过提高自我觉察和建立健康的表达方式,A小姐可以逐步打破过度分享的循环。理解自己的背景和动机,有助于她在建立连接的同时设立有效的边界,既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又不至于让自己感到尴尬和羞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