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7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戈氏 家族起源族谱

抽屉热榜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源流



戈(Gē)姓源出有二:

1、出自夏朝东夷族寒国,以国名为氏。伯明之子名浞,因属寒国人,故史称寒浞。他杀死后羿当了国君,篡夺了夏朝政权,自立为王,封他的一个儿子浇在过国,另一个儿子封在戈国(位于宋、郑之间),为夏王朝附庸国。后来,少康中兴,灭掉戈国。原戈国后代子孙遂以国名命姓,乃称戈氏。

  

2、出自姒姓,是禹王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寒浞篡夏以后,少康经过努力,终于复国。少康的儿子杼灭掉了寒浞建立的戈国,分封夏朝同姓人于戈。仍为诸侯方国,其后人亦为戈姓。

迁徙分布

戈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戈氏是距今4000多年前一个以戈为名的古国的后裔,《姓氏考略》载:“戈氏,禹之后,分封于戈,以国为姓,望出临海。”上古夏朝时候,有个东夷族建立的戈国,是夏王朝的附庸国。后来戈国公族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而戈国这个国名,原来也是取自地名。在夏朝的少康帝使夏朝盛以后,少康的儿子“杼”,就并合了戈国,那里不再称戈国,还是称为戈地。而杼又将王族中的人分封到戈地去。随后,受封戈地的王族又形成一支以地名为姓戈姓。常州戈姓先世源于临海戈氏。目前常州地区约有戈姓人口1300余人,占全市人口的0.064%。历史上常州戈姓也出现了许多杰出人才。(余略)山东济宁中区唐口戈户村约有戈姓人口3000人左右!在江西上高徐家渡白土村有戈姓3000左右!


郡望堂号

郡望

临海郡:《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戈氏望出临海郡。三国吴太平二年置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以南地区。

  

景州: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及景县一带。明代景州戈氏,人才辈出。

  

堂号

平允堂、平寇堂:明朝时候,饶平县知县戈尚有,执法平允。饶平距海甚近,海盗常登岸骚扰。戈尚有不发兵剿。县内有一种毒草能杀人,百姓常用它做坏事。戈尚有把这些犯罪的集合来,宣布“禁止用毒草。已经犯罪的暂不处理,要你们每天拔毒草缴给衙门赎。”大家不知要干什么,为了赎罪都踊跃去拔,很快把毒草拔光。戈尚有差人把毒草投到沿海各个井里,一村留一井不投,供民饮用。海盗突然登岸,在沿海井里提水解渴,所有海盗全都中毒而死。从此海盗平了,毒草也拔光了,奸民想利用毒草做坏事也没法做到了。皇帝知道了,提升戈尚有为刑部主事。

 

戈姓宗祠通用对联


戈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临海;

源自戈国。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戈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民称召父;

画得宋风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保山人戈允礼,天启年间进士,官麻城知县,有惠政,百姓把他比作“召父”(参见召氏联)。后官至工部侍郎。下联典指明代常熟人戈汕,字庄乐,善画,钩染细密,得北宋人画风。又能诗,兼善篆籀书。

  

文风丕变;

都监有名。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朝戈毅提倡明正文学,文风为之改变。下联典指宋戈颜为池州兵马都监



戈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一门双进士;

两朝四画家。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戈涛、戈源兄弟二人皆举进士。献县人。下联典指明、清两朝,戈姓有四人为著名画家。明代有戈讪,常熟人;清代有戈文,苏州人;戈载、戈宙琦,吴县人。

  

戈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临危不惧称勇者;

海量豁达号杰人。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戈姓望族居住地“临海”二字的嵌字联

  

公诸同好增友谊;

振笔直书表诚心。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新闻学家戈公振(1890-1935)“公振”二字的嵌字联。戈公振,名绍发,江苏东台人。著有《中国报学史》等。

  

都监著千城之绩;

提举倡正学之风。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戈颜为池州兵马都监。下联典指南朝戈毅提倡明正文学,文风为之改变。


戈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归附兴朝,武略三建名郡;

昌明正学,文风一新太康。

——佚名撰戈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戈预事典。下联典指元代学者戈毅事典。

戈姓辈分

安徽省寿县一带戈姓辈分:中元才克仁道徳士金诚十辈,今亦有人扩充辈分延续使用,但也有将十辈循环使用,其中有些辈分也延伸使用,如善、家与道平辈,如戈善友(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戈善廷(毕业于新华学院);其中才与克辈分与一般辈分使用不同,不用在中间,而置于名后,如:戈喜克,戈侃克。在安徽寿县一带有两个戈氏聚居地:安徽省寿县堰口镇旭光村马西队与戈圩队。

  

在山东省济宁一带戈姓辈分:振树文成......后续许多,家谱一直在延续中,具体戈氏聚居地:山东省唐口镇戈户村。

戈姓名人


戈姓历史名人

戈讪:(生卒年待考),江苏常熟人。明朝著名画家。

  

戈文:(生卒年待考),江苏苏州人。清朝著名画家。

  

戈载:(公元1786~1856年),字宝士,一字孟博,号顺卿,又号弢翁,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文士。

  

父戈宙襄号小莲,著有《韵表互考》、《韵类表》、《字母互考》、《字母会韵纪要》等若干种。戈载世其家学,尤潜心於宋人宫调声律之学。

  

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县学生,选贡士,为大学典簿。“中岁後境日贫乏,始出为汗漫游,依人幕下,佐会计事”。晚乃归里,以词学讲论终老。

  

传世著作有《词林正韵》三卷,《宋七家词选》,词集《翠薇花馆词》多至三十九卷。诗集亦有二十卷。另有《词律订补》若干种不传。

  

戈涛:(生卒年待考),字芥舟,号遵园;直隶献县人。著名清朝官吏、文士。

  

约在清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前后在世。志气激发,性介特不苟同。从戴亭学诗。受知于督学陈群。弱冠,举于乡,任河南嵩县知县。缘事解官。游京师五年,学益进学。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屡迁刑科给事中,历充福建乡试正考官。涛择交颇严,惟与人以文章相研究。工诗古文,疎宕有奇气。

  

著有《坳堂诗集》十卷,及《坳堂杂著》、《畿辅通志》、《戈氏族谱》、《献县传》等,并行于世。

  

戈源:(生卒年待考),戈涛的弟弟;直隶献县人。著名清朝官吏。他很关心百姓,任官期间,为政宽厚,让百姓受惠得益。而自己勤奋做事,亲力亲为,使许多事得到妥善的解决。

  

戈宙琦:(生卒年待考),字望槎;江苏吴县人。著名清朝画家。戈宙琦雅爱书、画,好客不倦。尝集画人于所居翠余书屋,偶与补缀芝草,亦颇不俗。

  

戈裕良:(公元1764~1830年),字立山;江苏苏州人。著名清朝园林艺术家。

  

戈裕良祖居武进洛阳尚湖墩。出生于县城东门季子庙后。祖辈皆务农为业,其父振英,生四子,裕良行三,因家境清贫,少时即随父兄种树累石。他在二十三岁时父亲亡故,为了糊口,他告别老母出外造园谋生。

  

戈裕良本是画家,后以造园为业,他将绘画艺术与园林建造结合起来,大江南北许多名园均出自其手。他筑的假山,别具风格,能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不需借助于牵罗攀藤,掩饰点缀,而逼肖真山,因此人称花园子。到清嘉庆初年时,他已名声在外,清乾隆时期江南一些官僚豪门,纷纷置园叠山,戈裕良遂为各地所争聘,得以大显身手,留下许多传世杰作。

  

他的造园技艺堪称神妙,古今名家倍加推崇,称“苏州园林为我国第一,戈裕良制作的园林又为苏州第一。”


戈姓近现代名人

戈绍发:(1890~1935),字公振;江苏东台人。著名现代新闻学家。

  

戈绍发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名绍发,字春霆,清光绪十六年生于东台台城一“世代书香”之家,幼年聪慧,好学上进,1912年在《东台日报》担任编辑工作,1913年冬,进入上海有正书局图画部当学徒。第二年被调到《时报》编辑部工作,初任校对、助编,后升任编辑直至总编,在《时报》前后工作十五年。1920年他首创了《图画时报》,揭开中国画报史上崭新一页。从1925年起,他先后在上海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的报学系或新闻学系,讲授新闻学和中国报学史,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1930年,他创办了《申报星期画刊》,并担任主编。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件”以后,国难日重,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当时,邹韬奋杜重远李公朴、毕云程等人筹办《生活日报》,约请他参加,后因国民党百般阻挠,报纸终未办成。从这时起,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国际联盟派李顿调查团来我国东北和上海调查日本侵略中国真相,他以记者身份随代表团去东北,冒死深入沈阳北大营,了解日军侵华情况,向国内报告,发回大量通讯和文章,深得国人好评。1933年他随中国首任驻苏大使颜惠庆去莫斯科访问,后来他决定留在苏联。他勤奋阅读马列主义著作,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并到苏联各地参观考察,为国内报刊写了不少通讯,报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国内报刊起了一定的影响。1935年夏,接到邹韬奋两次电报,邀他回国重新筹办《生活日报》,他即启程回沪。不久因阑尾炎住院,不幸于10月22日病逝,终年四十五岁。

  

戈绍发去世后,邹韬奋为他写了悼文。戈绍发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临终时曾对韬奋说:“在俄国有许多朋友劝我不要回来……国势垂危至此,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可惜,他壮志未酬就辞世。当时,沈钧儒写了《读韬奋悼戈公振先生文》四首五言诗,前两首要我们学习勾践,“卧薪尝胆”,“双睛炯炯,怒视敌人”,第三首诗云:“哀哉稻奋作,壮哉戈先生,死犹断续说,我是中国人。”第四首先写一句“我是中国人”,第二句竟不能续,仍写这五个字,再写,还是这五个字,一连写了四句“我是中国人”,当时沈钧儒直写得“泪滴满纸”,激动得情不自禁了。

  

戈绍发是一位在新闻事业各个方面,都有过突出贡献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他是一位杰出的编辑,优秀的记者,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新闻学理论和历史的研究,所著《新问学撮要》、《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新闻学著作,为新闻学这门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开拓性的工作。其中,以对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最为精深。他那部《中国报学史》代表了旧中国报刊史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自1927年初版后,曾多次重印,并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在国内外都有重大影响,是公认的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至今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所推崇,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像戈绍发这样的在新闻战线的各个领域都八出过杰出贡献的全才,在中国新闻史上罕见。

  

故居内,由吴志超雕塑的戈绍发汉白玉半身像在馆厅正中,陈列有《戈绍发生平业绩展览》,详细介绍了戈氏光辉的一生。展出了戈绍发学习、写作、出国考察以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的历史照片一百二十余张,还有戈绍发与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胡适郑振铎等人的往来书信和他办报时留下的遗物,以及戈绍发撰写《中国报学史》的手稿等。

  

为纪念戈绍发,江苏省新闻学会设立了“戈绍发新闻奖”,为省内新闻界最高奖,还拍制了《戈公振》电视剧,公映后受到社会的好评并获奖。

  

如今,戈绍发故居已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盐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常年对外开放。戈绍发的故居位于东台市城内兰香巷9号,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居,砖木结构,三进十二间,“寿”字图案花墙,六面壁板,格扇门窗,占地面积二百五十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一百九十平方米。由周巍峙题匾的“戈绍发纪念馆”即设立在故居内。

  

戈路:(1921~),湖北汉阳人。著名现代话剧编审。

  

民革成员,副编审。1939年毕业于原军委会教导剧团。

  

1949~1950年在中原大学文艺学院戏剧系任教员。

  

1956年后,曾先后在《武汉戏剧》、《长江戏剧》任编辑。

  

1956年辅导并导演了《千个师傅一条心》获得多项奖,1954年创作的《一只手表》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56年发表《写总结》,1958年发表《铁匠之家》。

  

戈炳华:(1940~),河北景县人。著名石油采油工艺技术研究专家。

  

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任大港石油管理局科技处副处长、科委副秘书长。现任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是天津市科技情报协会理事,天津市工艺管理协会理事。

  

毕业后,在胜利油田从事采油工艺技术开发,取得多项成果。其中,200~300m3/d水力活塞泵成套装置,1980年获石油工业部一等奖。独自发明的平衡式单作用水力活塞泵获国家专利,并获山东省优秀专利奖。

  

1987~1990年,在油田产能建设会战中担任采油工艺组组长,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1989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聘为“采油工艺专家组”成员。1991年调大港油田工作后,组织油田有关单位取得多项科技成果,并获部、省、局级奖励。

  

主要论文“水力活塞泵吸入压力和油层压力的计算”,1987年在《石油钻采工艺》杂志发表后,被美国塔尔萨大学出版的《石油文摘》收录。“谈油田怎样贯彻落实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经《石油科技论檀》发表后,被编入《现代管理文集》,并评为优秀论文。

  

与他人合著《采油技术手册》等著作。1995年由天津市政府授予“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称号。1993年作为主要发起人,组建了“东部油田科技协作区”,对推动石油技术市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996年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个人奖。

  

戈文芳:(1943~),女;河北景县人。著名当代文艺工作者。

  

中共党员。毕业于邢台县戏校。曾任文化馆副馆长、豫剧团团长兼主演。现任市演出公司经理、书记,市政协委员,省演出经理家协会理事,全国剧协河北分会会员,邢台剧协理事等职。

  

从事艺术工作多年,曾主演《潘杨颂》、《海瑞罢官》、《辕门斩子》、《孙安动本》、《水牛阵》、《狸猫换太子》、《槐树庄》、《杜鹃山》、《海港》、《红色种子》、《红灯记》等戏。导演了《春草闯堂》、《桃李梅》等,《杨八姐智取金刀》、《舞台誓师》等被北京、石家庄、安阳等电视台、电台录像、录音。

  

1980年被选为河北省文代会代表,1982年出席河北省党代会,1986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88年被评为省演出管理先进工作者,1989年、1992年、1993年获市政府记功奖,1992~1997年被评为省“双服务”先进工作者。

  

其业绩入编《河南省豫剧名典》、《河北当代文艺家名典》、《中国文房四宝专家与文学艺术家传集》等。

  

戈立仁:(1948~),湖南衡阳人。著名机电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现在哈尔滨市第二空气调节机厂任总工程师,发明了“无蜗壳风机盘管”。

  

戈小兴:(1953~),江苏常州人。著名收藏爱好者。1969年毕业于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戈福录:(1956~),辽宁义县人。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198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现任《党史纵使横》杂志主编兼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处处长,研究员。兼任东亚文化研究会理事、东北近现代史学会理事等职。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