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7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台氏 家族起源族谱

抽屉热榜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姓氏来由


1、台(tái,繁体字为台):风俗通:金天氏裔孙曰台(台)骀,其后氏焉,历来是常见姓。台骀为少□之苗裔,世为水官之长,颛顼封之于汾川,后遂以为汾水之神。


2、台(Yí,无繁体字):亦作怡,本墨台(Yí)氏,避事改焉。历来是稀姓,与音tái的台(台)姓不可混称。


东汉有台佟,台崇。

十六国时有台产,

十国时有台蒙。

北宋有台亨。

南宋有台宗隽。

元有台叔龄。

明有张云鹏妻台氏。

近代有台静农


得姓始祖

古代春秋时候,鲁国有一处地名称为澹台山,有一位文士就取山名为姓,叫澹台灭明。澹台山就在现今山东省嘉祥县南边。而澹台灭明是孔夫子的学生,他的后代,就以澹台姓相传。而那时长江边也有个地名叫澹台湖,所以有些古书上说,是孔子这位学生南下游历,曾居住在澹台湖边,就取了湖名为姓。前一种说法记载在《嘉祥县志》里,后一种说法记载在《史记·索隐》、《仲尼第子传》、《吴地记》这些古书里。而现今姓澹台的大都改为台姓了。这种复姓向单姓的深变常见。澹台姓始祖。

迁徙分布

台姓人分布较广,河南、北京、安徽、河北邯郸永年(台湾村)、河北邯郸成安(商城村)、湖北(潜江市铁匠沟乡,钟祥市旧口)、山东菏泽牡丹马岭岗镇定陶县城关镇、陈集镇杜堂乡山东诸城市百尺河镇台家大村)、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台庄村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庄浪县阳川镇台嘴村、山西省河津市马家庄村)等均有台姓人居住。

(资料待补充)


山东诸城市百尺河镇台家大村几乎全部姓台。(台福果带领族人于明朝初年迁居于此)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实验区台姓族群人数较多,其中瓦房村全村几乎全部姓台。


河北邯郸永年台湾村约半数姓台。


河北邯郸成安县商城村约半数姓台。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夏庄镇台家村全数为台姓。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谷旦镇张连村全部为台姓。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阳川镇台嘴村大多为台姓。


台姓名人


历史名人

台佟

(汉朝):字孝威,魏郡邺人也。隐于武安山,凿穴为居,采药自业。建初中,州辟,不就。刺史行部,乃使从事致谒。佟载病往谢。刺史乃执贽见佟曰:“孝威居身如是,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终性命,存神养和。如明使君奉宣诏书,夕惕庶事,反不苦邪?”遂去,隐逸,终不见。


台产

(晋朝):字国俊,上洛人,汉侍中崇之后也。少专京氏《易》,善图谶、秘纬、天文、洛书、风角、星算、六日七分之学,尤善望气、占候、推步之术。隐居商洛南山,兼善经学,泛情教授,不交当世。刘曜时,灾异特甚,命公卿各举博识直言之士一人。其大司空刘均举产。曜亲临东堂,遣中黄门策问之,产极言其故。曜览而嘉之,引见,访以政事。产流涕歔欷,具陈灾变之祸,政化之阙,辞甚恳至。曜改容礼之,署为博士祭酒、谏议大夫,领太史令。至明年而其言皆验,曜弥重之,转太中大夫,岁中三迁。历位尚书、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位特进,金章紫绶,爵关中侯。


台蒙

(855-904):字顶云,唐末合肥(今属安徽)人,杨行密将。初从杨行密在庐州(治今安徽合肥)起兵,骁勇善战,历任泗州防御使。后迁涟水制置使。田頵据宣州叛行密,台奉杨行密令,与田頵大战于广德、宣州等地,斩田頵。以功授检校太保、宣州观察使。蒙以弱制强,以退为进,深得兵法虚实之秘。见《新唐书·田頵传》、《十国春秋》。


台居重

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颖,虚心好学,后官居工部侍郎兼文寺院副使,被嘉靖皇帝派遣负责修建紫禁城。因当时工期较短,任务重,台居重日夜亲自监工。当时正是三伏天,天气炎热,工人多有懈怠。为了激励工人,台居重赤裸上身,亲自上阵,给工人递砖。碰巧,嘉靖皇帝巡视,看到这种情景,深为感动,便赐给台居重一把皇龙伞、一个秀墩。至今,在北京东城门下面,还能看到他的字迹。

近现代名人

台静农

(1902~1990),本姓澹台,字伯简,原名传严,改名静农。安徽霍丘县叶家集镇人,长期写作,精于书法,笔名青曲、闻超、孔嘉、释耒等。父亲台兆基,字佛芩,毕业于天津法政学院,任地方法院推事。1918年台静农于叶集明强小学毕业,就读汉口中学,与同乡同学创办《新淮报》杂志,1920年在北京大学国文系旁听,1922年1月在《民国日报》副刊上发表处女作新诗《宝刀》,1925年夏天在鲁迅指导下与同人成立未名社,倡新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先后在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任教。


他是鲁迅的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得到鲁迅先生(先生是老师的意思)好评。


1946年10月到台湾,应当时任台湾省编译馆馆长的许寿裳的邀请,到该馆任职。后又随许寿裳在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做正教授。


1948年7月3日,时任台大中文系主任乔大壮自杀,他在同年8月1日接中国文学系主任,1968年8月1日才交棒给屈万里,任期20年。


1984年与梁实秋同时得到“中华民国”“国家文艺奖”。


1985年与宇野精一(日本人)同时得到中华民国行政院颁发的行政院文化奖,褒扬为:


“早年致力于新文学创作,文风兼具犀利批判与悲悯胸襟,作品至今犹为文学批评界重视;其后专攻古典文学研究,阐扬文化精义,重要著作《两汉乐舞考》、《论两汉散文的演变》、《论唐代士风与文学》等,论断创新,精微独到,于传承文化,功不可没。”


1990年11月9日,于台北病逝。

曾参与编纂《中文大学典》,而其未完成遗稿直到2004年才在生前学生何寄澎、柯庆明等整理下,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题《中国文学史》。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