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2月1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寻根 ▋百家姓之--涂氏 家族起源族谱

抽屉热榜 2021-07-26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中华姓氏的起源,直溯到距今大约5000多年伏羲氏时期。


每个人一出生就传承了家族姓氏,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代号,也是血缘关系的符号。


百家姓溯源





涂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淮河流域的涂山氏国。晋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章郡(今江西北部),为东南涂氏之祖。1990年,涂姓汉族人口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4%,即约110万人,涂姓居当年国姓氏排行第155位;2015年,全国涂姓有120万,约占总人口的0.075%,居姓氏排行榜145位。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涂山氏,出自夏朝大禹之妻涂山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据史籍《姓氏族谱笺释》、《风俗通》等记载,夏王朝时期有复姓涂山氏,其族人后省文去山字,称涂氏。


涂姓依靠涂水流域的肥沃之地,很快成为当地的盛族。涂氏一族传至晋朝时期,有一著名的东晋王朝开国重臣、大司马、新吴侯涂钦


涂钦(公元246~337年),字文思,淮南寿春人(今安徽寿县),是著名的西晋大臣,东晋王朝开国功勋,仕晋任大司马。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涂钦率军护琅琊王司马睿东晋元帝之位。晋元帝于晋建武元年(公元317年)颁诰命,以涂钦征石勒寇乱“戮力行阵,扈跸南迁,功盖臣邻,必存社稷”,册封为新吴侯(今江西奉新),出镇豫章,居武阳港(今江西南昌),当时涂钦将族人皆携去豫章,形成了涂氏家族的豫章郡望。自此,涂钦成为后世东南八省即苏、浙、皖、赣、湘、鄂、闽、粤的涂氏始祖。涂钦高寿达九十一岁,在当年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寿星。南方涂氏族人大多尊奉涂钦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回族,属于以地名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涂氏,源出宋、元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西域穆斯林商人,其实是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在福建泉州港登陆后,喜欢中华风俗,留居不去,以泉州“涂关”之名为汉化姓氏,省称涂氏,之后在涂关外法石沿海一带定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温克族涂格敦氏,亦称涂克冬氏、图克敦氏,世居扎罗木得(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辉河(今黑龙江上游或嫩江一带)、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等地,后分衍有大合音氏、小合音氏、阿尔本氏、蒙古勒达陶氏、萨马基尔氏、伊吉鲁合音氏、大达陶氏、小达陶氏八个支派。后有达斡尔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kdun Hala,汉义“在秃山脚下住的人”。清朝中叶以后,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涂格敦氏及其各分支,分别冠汉姓为涂氏、图氏、吉氏、张氏、陶氏、伊氏、鲁氏等。


源流四

⑴.锡伯族涂色哩氏,亦称图色哩氏、图色勒氏、图克色里氏,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沙济(今辽宁新宾北西部)、黑龙江穆塔喀村(今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等地。后有满族、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se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涂氏、图氏、屠氏、多氏、佟氏等。


⑵.锡伯族托和尔秦氏,世居齐齐哈尔(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后有蒙古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ohercin Hala,蒙古族则称图木尔齐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涂氏、佟氏等。

源流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侗族、壮族、苗族、布依族、纳西族、哈尼族、僳僳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涂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湖南南县桂花园始祖淑和公始迁祖淑和公,字煦庵,号皋浦,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进士,南宋初任荆湘江陵县令,后转任华容县令。建炎3年(1129年)落居九都宋田山桂花园,卒葬涂家祠后畔。


得姓始祖

涂钦,字敬祖、一字文思,号石麓,公元246年(即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十一年)生于安徽淮南寿春(今寿县),卒于公元337年(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享年九十有一,谥忠武。葬于现今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涂坊村西南,原丰城县南乡三十四都,后称“侯墓岗”的地方。


涂钦出身于汉代士族,曾祖父涂恽。汉代经学家,曾任谏议大夫;祖父涂蒙,曾任荆州别驾;父亲涂朝玉,曾任济南府尹。涂钦出生在战乱的东汉末的三国时期,而钦公所在的淮南寿春,正是当年备受战乱、灾祸频仍的中原重灾区。他的幼年、青年时代是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度过的。他在近七十岁的那一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七月),被封为新吴侯(新吴西汉为海昏县地,属豫章郡,东汉置新吴县,五代南唐改奉新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奉新县)。是根据元帝司马睿颁布的封候敕书:“戳力行阵,扈跸南迁,功盖臣邻,勋存社稷”的功劳而被封为侯的。自钦公出镇豫章,受封新吴侯,家族子孙渡江南迁定居豫章后,钦公祖孙三代,显赫辉煌,涂姓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为世人所仰望,豫章遂成为涂姓郡望。



迁徙分布

两千多年来,涂姓和其它姓氏一样,从发源地的淮河中、下游一带,迁徙发展到全国各地。据了解,目前涂姓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台湾等31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尤以江西省(原豫章郡)最为集中。


江西地区

涂钦的后人,在豫章繁衍昌盛,尤其自南唐涂廙之后,成为了豫章的望族。


涂廙,字希远,号煦斋。钦公第十八世孙。南唐升元(公元973年)年间人,任南昌县尉,撰补豫章记。他是涂姓在南昌的始祖。他的子孙后代,分布在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奉新县及丰城市一带的各乡镇,成为涂姓人口密聚的地区。至今,南昌县的所有乡镇,都有涂姓人聚居的自然村,有的一个乡镇涂姓聚居的有多达五、六个村。据清光绪年间《南昌县志》记载:南昌县有涂姓家族居住的自然村达101个(还不包括:瓦子巷、赤巷、花港、桃花塘、朱古巷、涂鲍坊、涂城港、涂城、涂阜等九处);新建县有涂姓集居的乡、镇11个,自然村23个;丰城市有涂姓聚居的乡、镇15个,自然村39个。高安县有涂姓自然村42个;奉新县有涂村集居的场镇12个,自然村70个。从而涂姓成为了南昌的望族。


江西涂姓聚居的村庄在全省不少县(市)都有分布,据已知的,江西的下列各县(市)都有涂姓人口聚居的自然村:新建、进贤、安义、奉新、丰城(市)、靖安、高安(市)、宜丰、清江、万载、分宜、上高、永修、都昌、湖口屏峰、瑞昌(市)、九江、修水、贵溪、弋阳、广丰、余干、抚州(市)、临川、宜黄、金溪、东乡、黎川、崇仁、上饶、泰和、南康、安远、兴国、峡江、新余(市)、铜鼓、萍乡(市)、万年、永丰、乐安、赣州(市)、全南、大余、信丰、于都、瑞金(市)等。


南昌,作为涂姓的望族聚居地之一,为了彼此的联系、交流,清代同治四年,由南昌人涂鼎提议在南昌市建有一座公祠,名:“涂氏宗祠”,是为南昌涂氏的“总祠”,坐落在现今南昌市西湖区辖内之西上谕亭街,占地面积约300~500平方米,设有专人管理。这座祠堂,解放以后改为街办加工厂(加工邮寄件的小木箱)。文化大革命后,工厂停办,改作民居。进入廿一世纪,公祠被拆,改建为商品楼房,也就是现在“群英宾馆”的位置。


黎川

黎川,在江西省东南部,邻近福建邵武。这个县涂姓的人口较多,据县志介绍,该县清代有一百二十五姓,其中著姓为涂、邓、黄、刘等十五姓;民国时期全县一百四十四姓,其中著姓为涂、鲁、杨、黄等廿一姓;建国后客籍人大量迁入,全县二百七十五姓,其中著姓仍为黄、李、涂、邓等。


新建

新建涂姓主要是允公和廙公后裔,涂姓村庄遍布新建多个乡镇。涂姓人口聚居在一地的最大行政村当属江西省新建县联圩乡的“横江涂家”。这个由四个自然村组成,除迁徙各地的一万四千余人以外,仍有六千余人在当地以农渔为生。横江涂家是明代从江西宜黄县分支而来,是允公的后裔。


进贤

进贤县涂姓在进贤定居的时间,有的宗谱记载:在晋代即有道光公居住在进贤,但无具体记述。有的宗谱记载,进贤涂姓宗族是宋朝中期由南昌县迁入,但也无具体记述。11000人聚居在进贤县境内。


宜黄

据介绍,钦公二十世允公,为兑公的次子,名大郎,字唯一。福建、广东涂姓称其为大一公,是宜黄的开基始祖(一世祖)。仕唐,授将仕郎,任武昌尉,升朝泰郎,任江州通判,后封九真大夫。因避黄巢之乱,自南丰复转宜黄岱贤乡八都之苍源。娶赵氏,生子汉。


二十一世汉公,仕唐,授谏议大夫,娶陈氏,生二子:保、俊;二十二世保公,娶陈氏、唐氏,生四子:透、华、贵、贤;二十三世贵公,字人贵,宋景德封朝列大夫,娶陈氏,生九子:宏、简、文、让、节、亨、戬、彬、丕。九子皆任知州,女妙玉,适抚州饶知州,世传九子十知州。


奉新

奉新县涂姓宗谱记载,涂姓奉为“江南一世祖”的涂 钦,晚年曾留居在奉新冯川镇,其后裔遂在奉新番衍生息,枝繁叶茂。人口一万余,是江西涂姓人口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奉新涂姓宗亲团结友爱、荣辱与共,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正在筹建“涂氏纪念堂”,并拟在县中心广场塑造涂 钦像一尊,供世人瞻仰。


万载

九世祖文师公(七公)之孙、十一世祖曙公由奉新始迁高安瑞州,二十五世祖、景先公之子二郎公由高安始迁上高礼溪。


三十四世祖、二郎公之孙念十公裔孙道可公由上高始迁万载官庄涂家充,后辈子孙转迁于万载康乐镇里泉村、三兴镇闹坪村、鹅丰乡杉树亭,。四十二世祖、二郎公之孙念六公裔孙诚厚公迁万载东岭,其后裔则由东岭迁徙于高城乡里山村上坊土统、复胜村西坑组、宜春市顶山兔子岭。四十二世祖、念九公裔孙成英公,字恩成,始迁禾埠涂家台,即今高城乡奇丰村邓家屋。定居后,支派蕃衍,人丁兴旺,念六房和念十房子孙二支于清康熙年合修宗谱,2006年,再次修谱。虽分散数处,然亲族淳厚,同宗和睦,全族团结,贤人辈出。


全南

五十一世涂荣公是全南县涂屋月光围的开基始祖。涂荣是五十世友贤的儿子,娶王氏生五子:日胜、日能、日康、日泰、日銮。荣公约在明弘治年间(公元1498年)由宜黄玉舍迁全南涂屋月光围,至今已有五百零八年,繁衍子孙已有二十代。其后裔分布在江西全南、南康、大余、广东始兴和台湾等处。现有人口近千人。荣公夫妇合葬墓在全南下涂宅后壬山丙向。

安徽地区

涂姓在安徽地区,除合肥、凤阳两地之外,在寿县、六安、桐城、霍邱、潜山、金寨、五河、无为等县(市)均有分布。而寿、六、桐、霍等地的涂姓是宋朝淳化年间(公元990年)由江西分迁而来。寿县隐贤镇涂姓宗谱(南昌堂)更明文记载:“明初由凤鸣公从江西永修县涂家埠迁寿县。


福建地区

福建地区涂姓以长汀为发祥地。唐末,涂氏入闽,留居汀州宁化,再迁长汀。南宋武宗丁未年(公元1302年),六郎公(字鼎一)偕三子臻游寓于长汀福寿坊(汀洲镇东门街),后臻公遂定居长汀。是为长汀一世祖。六郎公为江西宜黄县大一公的后裔。


长汀县西南有一涂坊镇人口2.9万,行政村十五个,涂姓人居多。解放军将领涂则生涂通今都是涂坊镇人。一个乡镇出了两位将军 另有一位名叫光桂的,又由福建迁浙江处州(处州原在浙江括苍县,也就是现在的丽水市)龙泉门乡大南山定居,是涂坊镇的骄傲,也是涂姓后裔的榜样。


大田县东南部的济阳乡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涂元高从福建的德化赤水迁居大田县上丰。(见大田上丰《涂氏族谱》)据《相卿涂氏族谱》载,德化县盖德乡氏先祖涂建昌于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德化《涂氏族谱》载:涂成九(智卿)生子五:长伯权、次伯时、三伯陶、四伯和、五伯昭[即溍生、自昭]。其中,一子从科孝使江陵尹,为泉州涂氏始祖。后裔迁德化涂坊,再迁小铭有一支迁大田县实丰济乡(今大田济阳),一支迁上坑、尤溪等地。


明代时,涂文坚任绥安教谕,居家建宁县涂文坚有5个儿子,其中次子涂仁忠有3个儿子。其长子涂惠保的第三子涂元盛,字仕显,从建宁县迁居宁化官家边。涂仁忠的次子涂元举的裔孙涂汝聪有3个儿子:长子涂进忠迁居邵武禾坪;第三子涂忠村居新塘坑。次子涂忠爵也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涂永接居宁化龙上里塘坑里,次子涂永胜迁居江西的石城。(见宁化城郊(官家坊)《涂氏族谱》)


济阳乡共8个行政村都为涂姓,济阳乡有涂姓人口近8千人是三明最多的涂姓乡。三明市有涂姓人口10602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52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42%;其主要集中大田县。,占全市涂姓总人口的73.55%。主要人物有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涂振锟。


还有在泉州市的永春德化两县也有涂姓分布,永春主要分布在下洋镇涂山村。德化主要分布在赤水镇西洋术、小铭村。


漳州

漳州涂姓历史悠久,入漳来源较多,多从江西、河南迁徙而来。聚居地主要有诏安县漳浦县东山县、市区、龙海市据史书记载,最早的是唐初跟随陈政、陈元光“开漳”的府兵校尉涂本顺、涂光彦,但其后裔没有族谱记载世系。唐以来历代都有涂姓入漳,宋、明时,漳州涂姓繁衍发展,散见于各地府志、族谱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有从长汀、大田、莆田、晋江、永春、惠安、德化、闽清、宁德等迁入漳居住。


府口崇安

涂正胜四世孙名崇安(一说系涂追虑之子),据传约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科第后,被选任漳州学官,居府口(今芗城区台湾路,府口的芳华横路尚有传统古民居涂厝)。崇安派系在龙溪繁衍发展,分为二支传衍。府口崇安派系涂纯齐支派:涂屯齐系涂崇安十三世孙。至明初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移居蓬坑(地点不详)。传二世分派于漳,院前及漳浦盘陀。其后裔各有科甲;府口崇安派系涂佛孙支派:涂佛孙系涂崇安十四世孙,生三子(春惠、春英、先化)。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间从漳州到漳浦默林(石榴镇梅东村、梅西村),见默林胜景及文王教化之地,因而聚居于此。


漳浦赤土

赤土乡下宫村的顶涂、下涂、田仔坪三社皆涂姓聚居地,发祥于顶涂。据说祖先源自莆田江口,何时开基不详,当约在明清。


河南地区

涂姓在河南主要分布在豫东项城、沈丘,豫南固始、罗山、正阳及豫西孟津、唐河地区。豫东这一支据传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由仲官公从湖北孝感迁来。迁河南后他们的子孙中有一位名叫显武公的,又由河南迁安徽省临泉县豫南一支于明末亦由湖北考古孝感辗转迁来。豫西孟津一支,相传于明末清初由垂光公从江西迁入,至于江西何地,还有待查考。垂光公以下至今已传一十四代


正阳县

河南正阳涂氏,本于湖北孝感,后由湖北麻城迁往河南,经固始、罗山迁至正阳,主要分布于正阳南部之淮河北岸的大林镇一带。锦祥公(业深)于弘治元年戊申年(1488年)携子坦(歧山)迁河南省正阳县涂店(即古江国都邑所在)定居。至涂店后,锦祥公改名为涂羲祥,系涂氏淮河支系第一世祖(始祖),葬涂店东大坟,五百多年来,族人省祀不废。妣桑氏生卒年不详,茔葬孝感。现大林镇涂姓约五千余人,主要散布在涂店、涂楼两个行政村的十多个村庄。


该支系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联络淮河南岸罗山涂氏共修谱谍。


唐河县

河南唐河县(豫南)涂氏,源自江西,先世播迁福建漳洲,于明、清之际传至第九代孝臣公。清初,孝臣公带兵移驻唐河县屯垦,遂落业为家,始开唐河涂族。历三百余年,繁衍生息,分布六十余村,成为唐河一带望族。族中分支南阳、方城等县及湖北、湖南各地,但分迁各地情况缺载。


另:河南桐柏县涂姓,祖籍亦自江西。河南唐河县2002年重修涂氏宗谱时,与桐柏共修。


孝臣公,生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1年)享年六十岁。生前任职云南曲靖罗平右路总镇,病故于任上。死后特授骠骑将军,谥号:武毅夫人余氏,生子三,继室陈氏,生子一,继室周氏,生子一。


湖北地区

涂姓在湖北地区分布在:随州、崇阳、武穴、黄梅、宣恩、黄冈、新洲、洪湖、仙桃、天门、宜昌、恩施、利川、汉川、江陵、黄陂、蒲圻、孝感、荆门、监利、嘉鱼、潜江等地。元顺帝时有一个名叫务义公的人,从南昌县湖北监利县仓库垸的地方。元顺帝时,务义公的第三个儿子本任,又从监利县迁崇阳县广南畈。明洪武三年务义公的后人,又因不满时弊而弃官迁蒲圻王佐山。从可收集到资料记载,务义公,应是从江西迁湖北之始祖。


本任公由南昌迁湖北蒲圻,为蒲圻始祖。


光席公由南昌迁宜昌,为宜昌雾渡河区始祖。


另据湖北仙桃谱碟记载:湖北省的仙桃、监利、洪湖、天门、汉川、嘉鱼、江陵等县的涂姓,都是在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70年)从江西迁来。同时迁来的有万富、万福、万朝、万翱、万金、万全、万善、万化等同宗兄弟。


南昌廙公之后,有木熏 公,由江西迁湖北广济陶家垅,为广济始祖;涂木熏 的四世孙家模迁黄梅阮家街为黄梅始祖。


木熏 公生七子:太兴、太成、太填、太原、太敏、太弼、太正,脉分七户,后嗣江南江北转迁无常,至家谟公,复由江西新城(今黎川)迁黄梅蔡山、大湾塘,为黄梅盛三户始祖。


隆公由南昌迁湖北黄陂,复迁孝感,为孝感始祖。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的涂氏家族,据涂忠甫考证,他们是于清乾隆年间从南昌迁来,始迁祖为光席公和光乘公。现今已发脉十代以上,人丁兴旺。鄂西利川市团堡镇涂氏家族,是清乾隆年间从江西永修县迁湖南,再迁湖北恩施及利川市。利川的始祖是涂启虎公,已传十代。


湖北随州市的涂氏后裔分布在随县、曾都区广水市的各乡镇,涂氏宗字:万迁守成,士在政朝,坤从益德,云映家恒,道修品立,志理文林,天京发大 ,永久长春,宏运高照, 世代功存。


湖北阳新县的涂氏,都是明朝时来自江西的始迁祖懿九公及其子隆二公的后裔,至今传到25代。


湖南地区

涂姓在湖南,除长沙市外,主要分布在益阳、桃江、沅江、汉寿、南县、安化、常德、张家界、岳阳、衡阳、道县等县。湖南为江西之近邻,江西人除涂姓之外,其它姓氏迁湘者甚多。湖南涂姓究竟谁是第一位迁徙者已无从查考。但桃江南昌堂涂氏族谱记述甚详,他们的祖籍在南昌。明代嘉靖三年(公元1522年)林鸾公的父亲琼瑶公由江西南昌县钱树官村迁南京团啼桥,公元1566年,由林鸾公携弟三人由南京迁湖南益阳县八里大华村,后又由益阳迁桃江县,是为桃江始祖。道县有两个涂姓自然村,他们的宗谱记载是:“明代中期由赣迁湘”。


广东地区

涂姓在广东分布在饶平、梅州市梅县区、大埔、平远、蕉岭、普宁、阳山、揭东、河源、惠州、龙川、曲江、乳源、陆丰等地。而广东之涂姓是元顺帝至正廿七年(公元1367年),十八郎公与其弟四十八郎公避乱,从福建长汀丹溪涂坊迁广东海阳县(今潮安县)青溪村十八郎公生二子:德神、德光。德光生三子,其长子四十郎公迁大埔,是为大埔涂姓始祖,其后裔再分迁广东及海外各地。


四川地区

涂姓在四川、重庆地区,除重庆市之外主要在云阳、梁平、德阳等地。云阳涂氏族谱记载:清朝乾隆廿二年,有名叫开盛公的,由湖北蒲圻举家迁云阳,是为云阳涂姓之始祖。


四川梁平县涂氏有三支:明初涂均章由江西南昌旅蜀,遇世乱而未返,定居云龙镇夏家观上渡口院发派。至清顺治初年,由第七世祖涂应展迁垫江晓兴乡发支派;清顺治十三年涂应星由湖南耒阳迁蜀,其后裔定居梁平城东门发派;康熙三十八年涂玉行由江西崇义县入川,落业谢家湾,其后代定居七桥镇古居寨发派。



四川乐山荣县一支源于南昌府,采食遂宁,再经湖广省庆府麻城县孝感乡,到元舜帝二十四年甲辰岁,该支祖自楚南奚迁于蜀。大明洪武元年戊申,落业四川省上南道嘉定府荣县中里仁义乡。洪武三年庚戊,该支祖合籍于黄、刘、李四姓,刘俊招婿涂必荣、黄文贵、李普贵三人。洪武四年,与刘俊五子刘胜宗、刘胜原、刘胜贵、刘胜隆、刘胜玉八人同居,俭置田地处二,以下共作八家分受,施时四姓结为弟兄,代代相传,不婚配嫁娶,世世相传,决世不紊故四姓共议建宗祠于玉皇堂,建五皇大帝,各修一尊,名玉皇堂,四姓之始由。


云南地区

据《云南通志》记载:明朝以武功定天下后,于洪武十四年设置云南指挥司,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等籍士兵留守,其中江西籍涂姓人员便携带家小定居云南。


云南石屏县涂姓家族,是这批留滇赣籍涂姓人的后裔。据石屏《涂氏族谱》记载:石屏涂姓一世祖涂真。涂真原名真奉,江西丰城人,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曾任北平学府教授。涂真生三子(源、渊、澄)已传二十代。其堂号为“禹公堂。


贵州地区

贵州地区涂姓聚居地暂不详,但已知贵州印江县涂姓人口居全县第一位(1984年人口统计为1432人)。印江涂姓始祖为涂廷侍,于明代万历年间迁贵州,曾任四川成都府通判,维摩洲知州。


河北地区

河北秦皇岛及蔚县均有涂姓聚居的村落。

秦皇岛市原名林榆县,该县有涂姓自然村名之为“涂家庄”,具体人数、户数不详。该村有一位涂开荣老先生,于民国初年举家迁东北,先后在沈阳、佳木斯等地居住,最后定居于哈尔滨市。


河北蔚县涂氏家族,居住在“寇家庄”,据该村涂桂英(女)介绍,他(她)们涂姓是清初由江西南昌迁来,至今已有17代,始祖名叫涂盛,于清乾隆年间举家由南昌迁蔚县寇家庄定居。


浙江地区

温州涂姓宗族多集中位于温州市龙湾区海城镇(原梅头镇),分上涂涂氏大宗、石坦涂氏大宗、屿门涂氏大宗。三族涂姓为福建赤岸第九世、南昌第二十二世、豫章第四十八世志畦公之后裔。石坦始祖嗣纪公系福建第九世志畦公之长子,于明洪武(公元1370年)自福建江右迁居梅头石坦立宗;上涂始祖汝宙公、屿门始祖汝忠公系赤岸第十一世,即志畦公之次子嗣翰公、三子嗣光公之子,于明永乐(公元1424年)自福建赤岸迁居梅头上涂、屿门,分立宗祠。


镇内上涂村、屿门村、石坦村三族涂姓,同源一脉、团结至亲、互敬互爱。屿门村涂姓人口3200人,728户;石坦村涂姓人口4500人,900户。三族涂姓共计人口10849人,2262户,占全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海城涂氏子孙衍长人丰,其中有军政界人士、企业家、农业家、教师、医师、律师和在读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各代子孙精英辈出,人才济济。


台湾地区

台湾的涂氏族人,大都来自大陆广东。现散居在台湾各地,而以嘉义、台南、彰化等 县为最多。在台湾是乔为第六十五位的大姓。涂氏从广东迁台与其他姓氏的不同之处是聚族而来,不是单独徙迁,清康熙年间,朱一贵在台湾率众起义时,有广东义民徐延澡、涂定思、徐华煊、徐定伟等人聚族东渡,落藉居于台湾下淡水港,成为台湾的涂姓先祖。


东南亚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福建漳州涂姓迁徙东南亚各国甚多,尤其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现居住在马来西亚之槟城及美里坡的涂姓人口达上万人。其中较有名望的有美里坡二十五世涂仕光,二十三世涂跃吕、涂保权,槟城二十三世涂瑞隆兄弟,二十一世涂忠兴兄弟,涂乳荣兄弟、涂火溪兄弟,涂九八等。


郡望堂号


郡望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南昌郡:即今江西南昌。春秋战国时期吴楚秦朝时期属九江郡。史学家们称之为“南蛮”之地。南昌政区独立设置始于汉朝。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大将军灌婴率兵南下,进驻南昌;汉高祖刘邦六年(庚子,公元前201年)立豫章郡,领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境大部,治所设于南昌县中,希望以这一块“南方昌盛”之地为根据地,进而平定南越,以“昌大南缰”。取“南方昌盛”和“昌大南缰”之意,“南昌”之名始此,从此这块“南蛮”之地就有了“豫章”和“南昌”二名称。


宜黄郡:即今江西宜黄县。宜黄境域在春秋时期属吴国。战国初期属越国,楚灭越后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九江郡。西汉时期为南城县域,东汉时期分属临汝、南城县地。三国时期孙吴太平二年(丁丑,公元257年),分豫章郡之临汝、南城立临川郡。同年,析临汝地立县,是为建县之始。因县治在宜、黄二水汇合侧,故名宜黄,属临川郡。


堂号

豫章堂以望立堂。

南昌堂:以望立堂。

宜黄堂:以望立堂。

五桂堂:涂俛,让公子,宋任黄州知府,封谏议大夫,生子济。涂济,字时甫,宋封朝散大夫,资治少尹,生五子:长子涂大任,宋元符三年已卯科(公元1100年)进士,同李釜榜,中书舍人。次子涂大琳,宋元祐六年辛未科(公元1091年)进士,任湖广汉阳府通判。三子涂大经,宋绍圣元年甲戌科(公元1094年)进士,任南昌太守,“封南昌伯,敕祀乡贤”。四子涂大明,宋元和元年戊戌科(公元1118年)进士,授湖南善仅知县。五子涂大节,宋绍兴十二年壬戍科(公元1142年)特奏名进士,任河南开封府祥符知县。涂公五子,俱登进士,为官显赫,时称“五桂”,因此,涂氏堂号又称“五桂堂”,涂氏专用堂联“十州世第,五桂家风”。


家谱文献

《[江西南昌]豫章涂氏宗谱三卷》,(清)涂永僓等纂修。清同治十一年(1872)九经堂木活字印本,国家图书馆收藏。


朝请公行状(涂氏老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手抄原稿,此谱全文三百六十七页。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大埔青溪大坑村涂家璋处。


重庆江津涂氏家乘,(清)涂尚文、涂肇彬纂修,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元]涂朝凤,始迁祖为[元]涂友明,先祖为涂文广。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西清江滩溪涂氏宗谱二卷,(清)涂兴肇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元]涂以文。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西宜黄涂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


注:始迁祖为[唐]涂崇。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江西涂氏联合四修宗谱三十四卷,(清)涂骏汉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铅印本。注:始祖为[五代]涂大一,先祖为[宋]涂鼎一、[元]涂仁宏。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四川冕宁沙坝涂氏老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福建诏安豫章郡涂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江西宜黄八世、宋进士、左从事涂大任。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西宜黄凤冈涂氏重修宗谱三十二卷,(民国)阖族编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当年该宗谱共制六十二部。


江苏云阳涂氏族谱二十卷,首一卷,(民国)涂凤书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铅印本。注:始祖为[明]涂本任,始迁祖为[清]涂宏亮,先祖为[清]涂开盛。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涂氏族谱二十卷,首三卷,(民国)涂家欣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涂成。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涂氏瑄房五修支谱八卷,首二卷,涂家(殸+召)主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涂成二,本支祖为[明]涂瑄,先祖为[明]涂瑞、涂瓒、涂璨、涂瑾、涂琘、涂璾、涂鳌等。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涂氏族谱七卷,首五卷,(民国)涂盛彬等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涂演义。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安徽黄梅涂氏支分谱,(民国)涂寿眉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1985年重编线装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河南唐河涂氏五编宗谱,(现代)涂文远编辑,2002年计算机排印本。注:始迁祖为[清]涂显。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西省宁都县有于邑上老钦承房字辈:钦仰宏起光,祖佳会肇国,英才佐治平,君伦程泰志,礼仪著芳声,21-45世。


字辈排行

豫章涂氏大成宗派(钦公以下五十代新派自“世”字起)


世序相传远,鸿章启运昌。盛时隆伟业,奕冀赞家邦茂绪安尧治,元功缵禹康。高庸朝佑望,衍庆玉兰香。凤羽腾才翰,龙孙耀彩祥。孝友金忠信,允顺协伦常。守道观训迪,敬求选栋梁。作宾均和壁,殷聘绍庚飏。绳武诚师仰,书升任泰昂。彦修同济揖,嗣服郁芬芳。


江西南昌涂氏字辈:“智正万明金赋祖纯言文玉大天章”。


江西南昌涂氏字辈:“启仕世家名主汉唐运纪平阳盛怀”。


江西横江涂氏字辈:“日应孔孟怀,继序传宗远”。


江西九江涂氏字辈:“锡履钟居献,逢昭我令宜。祈承登毓茂,若启本为昌“。


湖北大悟涂氏一支字辈:“文凤士奇昌品学居上邦朝廷启大运”。


湖北仙桃涂氏一支字辈:“运纪平阳盛怀襄济禹功品隆金暨玉业焕北兼东公爵唐膺厚侯封晋锡崇桂坊增甲第翊赞景仁风”。


湖北仙桃涂氏一支字辈:“大振家生胜”。


湖北恩施涂氏一支字辈:“怀尚玉世相元正兴国长永承先祖德远启明道光发荣文士盛大振家声昌万年才学广代隆开忠良同登仁善美宗莲贵庭芳。


湖北恩施涂氏一支字辈:“世正光宗德仁孝启贤良”。


湖北荆门涂氏字辈:“士之汝邦大正宗光文学必芳应世永昌正大光乐山明世修家孝为先文运必宏启德泽应远传”。


湖北天门涂氏字辈:“德孔修明远克绍在俊良”。


湖北鄂城涂氏字辈:“家声克振贻泽延名功扬”。


湖北荆州涂氏字辈:“家声忠厚远行本孝慈芳守正承先德嗣贤善自彰”。


湖北松滋涂氏字辈:“应启斯国正义洪开祖隐光庭元相必再”。


湖北潜江涂氏字辈:“怀仁守义立柱臣(栋)梁功高德大永保家乡”。


湖北孝感涂氏字辈:“鸿才达用修齐治平贻谋远招祖耀宗荣克勤继述蔚起英贤普徵人瑞基绪长适宽合孝友启后养廉善以为谊昌吉永绵”。


湖北武汉涂氏字辈:“文章华国家道德允光崇建业存大仕英轩仪须隆”。


贵州遵义涂氏字辈:“智正万明金赋祖纯言文玉大天章德艺双全家兴盛世代忠良永吉昌”。


贵州罗甸涂氏字辈:“村胜首春文世大会正国天兴朝玉坤万华金光开仕举佳培元德永彰仁”。


贵州清镇涂氏字辈:“学永绍宗祖人文广大廷”


贵州开阳涂氏字辈:“应时方德山大输学士钟文明著书本仁超俊英”。


贵州修文涂氏字辈:“应正涂廷发大汗明德光宗孝传家远诗书永久长”。


贵州绶阳涂氏字辈:“尚世常孟生学怀天家正文光开大志齐乡永长春”


贵州息烽涂氏字辈:“应正涂连发大启明德光宗孝传家远诗书永久长”。


贵州印江涂氏字辈:应国太明世当今显四时朝廷丁禄爵文武衍宗支”。


河南南阳涂氏字辈:“辛兴克保源远流长”。


河南项城涂氏字辈:“聚大营兴家帮弘祖业兆瑞祥”。


河南正阳涂氏字辈:“从善心田广存仁福履长诗书继祖德家运乃其昌”。


四川荣县玉皇堂涂氏一支字辈:“国应云芝学相芳长德兴仁裕可正朝纲承传宗贵壮本弘基广启贤良永吉祥顺”。


四川开县涂氏字辈:“祥代远华新”。


四川营山涂氏字辈:“来永远德昌光明显大良朝中伦友习邦各勤诸常”。


福建漳浦涂氏字辈:“锡履钟居献给逢昭我令宜世序相传远鸿章启运昌”。


江苏六合涂氏字辈:“正大广明清”。


安徽六安涂氏一支字辈:“万来福仁贵永子德荣华远年长富教学道期时习儒修必友成崇文光盛治秉礼建芳名端正兴邦彦贤良瑞世英应居元相位安国大家声”。


四川青神县涂氏一支字辈:学德意伦晋加修广登俊


广西柳州涂氏:光庭芳显世善鸡庆龙昌


云南丽江涂氏:永长石是承朝奉国之大明耀万寿齐天正应思学


江西省赣州宁都涂氏字辈:于邑上老钦承房字辈:钦仰宏起光,祖佳会肇(同“兆”)国(原“兴”),英才佐治平,君伦程泰志,礼仪著芳声


历史名人


涂大经

宋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为宋哲宗绍圣年间的金榜进士。性格慷慨大方,羡慕古人高风亮节。因请朝廷恢复元佑年间之政,被列为邪党,罢去官职。


涂溍生

经学家抚州宜黄人,三试礼部不第,授山长。精通《易》学。以《四书断疑》、《易义矜式》等易学专著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涂友情

涂友情1895~1942年),名贻训,号飞凤,大田县济阳乡人,任国民党德化县长,省保安第四旅旅长、省闽南盐运视察专员等职,国民党授予少将军衔。 民国18年(1929年)朱德率领工农红军路经屏山时,涂友情派涂云汉与朱德联系,表示不阻挠红军路过,还派人当向导带到永春县福鼎乡,朱德送给少许****。尔后接济过闽西南中共地下党多人,受保护得到安全;捐资创办济阳、屏山、涂山等几所重点小学,培育人才。民国27年,福建省保安处委任涂友情为保安第四旅少将旅长,驻防三元、梅列。民国31年10月13日,涂友情以闽南盐运视察专员之职,从永安欲往闽南各县视察,在大田城关被林青龙部下侦悉刺杀身亡,时年46岁。


涂棐

明臣。丰城(今属江西)人。天顺四年(1460)进士。罗伦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以御史巡按福建。成化中曾建言“政事必与大臣面议”,宪宗不用。终广东副使。


涂瑞

(1447-1493),明臣。字邦祥,广东番禺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费宏榜进士第三人(探花)。自幼颖悟不凡,仪表丰伟,少年时即在地方学校很有名声,性格豪爽,尤善书法,成化十三年(1477),得中乡试第一名(解元),十年后,又多得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编修,弘治三年(1490),以修《明宪宗实录》成,升修撰,充京筵之长官,称翰林三妙,即才学、书法、仪表。从弟涂瑾,与其同登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乞终归养,二十余年不仕。


涂洪三

明朝正统年间。德化县涂绵十第十一世孙当地人都称他为洪三公。 涂洪三,德化县涂绵十第十一世孙,当地人都称他为洪三公。


涂乔芳

户部郎中,临江知府。万历二十三年(1595)乙未朱之蕃


涂祯

明臣。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初任江阴知县。正德初,巡盐长芦。刘瑾纵私人贩盐,又命其党毕真托取海物,侵夺高利,他依法制裁。还朝,遇瑾止长揖不拜,瑾怒,矫旨逮他下狱。江阴人在都下者,谋聚钱贿赂瑾放他,他不同意。喟然曰:“死耳,岂以污父老哉。”遂杖三十,伤重,死狱中。


涂一榛

明臣、史学家字廷荐,福建漳州人。万历进士,授金坛县令。后升南京吏部郎,考察官吏,凡贪官污吏则一笔勾罢。累官至通政司通政使,以清正廉明闻于时。著《尚友斋论古》,专取古代历史人物自春秋范蠡至宋末文天祥,共六十八人,各录本传,下附评语。


涂宗浚

涂宗浚,字镜源。江西南昌下湾人,生年未祥,卒于天启元年九月乙丑。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出任黄冈正七品县令,后升任山东道御史。万历二十年巡按广西,二十三年巡按河南,二十七年巡按顺天,又提升为大理寺丞,再升都察院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直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封顺义王,去世后还赠少傅,荫升一级。


涂宗浚擅长边事,多有成就,为中外瞩目。万历三十四年(1606)任延绥镇巡抚都御史到榆后,为保护榆林城北所设蒙、汉贸易的红山市,他于次年夏在红山之巅动工筑驻军台,万历三十六年(1608)竣工,取名镇北台台呈四方形,巍然耸立,雄视四方,涂宗浚手书“向明”二字至今犹存。随后又在台东建款贡城。涂氏深谙程朱理学,曾刊刻过多种儒家经典著作。他还整修书院,增置学田,并于万历三十五年续补刊印了《延绥镇志》。


天启元年,边事大急,当时已经以病归籍的涂宗濬以原官起用,结果抱病而行。“抵京师,病剧,拥被坐语,不及家事。时命侍儿进所佩剑,摩挲之,叹曰:‘病至此,负国多矣。’遂卒。”(《南昌县志》)。


宗浚素精《易》,教授门徒如章正岳、罗汝元、刘聪、龚大钦、袭一振、易应昌、李又谠、蔡赞、杜希登、艾嘉徵、王时熙、涂宗灏、饶先春、陈应元、魏光国等,远近凡数十人。著有《阳和语录》、《易义虚裁》、《证学说》、《延诗草》等若干卷,是明代教育家。(乾隆五十九年版《南昌县志》卷二十三《列传·武功·涂宗濬》)


涂仲吉

(?-1649),明臣。字德公,福建漳州人,一榛次子。万历年间入太学从黄道周学。黄道周被冤下狱,他上书力争,皇帝大怒,杖后进锦衣狱,嗣释放。官至翰林待诏。明亡时,从唐王授御史。隆武二年(1646)削发为僧,居厦门,与纪许国交往甚深。永历三年(1649),因忧愤呕血病卒。


涂天相

(?-1739),清臣。字燮庵。孝感人。属于“湖广填川”八世祖,涂文泰之子。少从熊赐履游,受其指点,学问大进。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授撰修,旋升为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后历任詹事、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后因事降为太仆寺卿。雍正七年升为署仓场侍郎,不久实授。雍正十一年升为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乾隆二年(1737)因病回家,后病卒。著有《目迩编》、《静用堂文集》。


涂逢震

(?-1759),清臣。字惊百,号石溪,江西南昌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侍郎。能诗,善文辞,有文才,蒋太史称其“生有异禀,内行纯密,通达政体,曲尽人情”。有《涂石溪诗集》、《涂石溪文集》。


涂宗瀛

(1811-1894),清臣。安徽六安人,号朗轩。曾负责办理曾国藩湘军饷需,保授江宁知府。同治九年(1870)擢苏松太道。累官至湖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升广西巡抚。檄所属府县,广建学堂,劝导少数民族子弟入学。调任河南巡抚,继任湖广总督。九年革职留任。


涂启先

(1834-1900),清末维新派字舜臣,学者称“大围先生。湖南浏阳人。廪生。年四十选优贡,授候选训导。旋考取八旗官学汉教习,未赴任。乡试屡不第,遂绝意科举。尝游历湘鄂督府幕。光绪八年(1822)起任任浏阳上东团总,凡十八年。于团内建围山书院,教授生徒。为学主明体达用,兼习中西。戊戌维新时期支持谭嗣同兴办浏阳算学社,并主持县立小学堂。后以病卒。


涂景涛

清臣。字子衡,湖南长沙人。光绪乙亥(1875)举人。二十四年(1898)任金州厅(辽宁金县)海防同知。翌年被清廷任为“专派委员”,与沙俄官员履勘辽东半岛南部俄国租界,订立专条。曾与俄员进行过一定斗争,表现出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涂凤书

(1875-?),清末民国官吏。字子厚,名起敦,四川云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内阁中书。三十二年任黑龙江龙江府知府。宣统三年(1911),升任黑龙江提学使司提学使。辛亥革命后,先后担任黑龙江教育司司长、政务厅厅长。民国五年(1916)入京,先后任国务院秘书、国务院参议、高等文官甄用委员会和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委员,后为国史统筹处处长,北洋政府垮台后,归隐著述。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工书能文,尤擅策论,在京有很高声望。有《厚庵文稿》。


其他

涂姓名人有汉经学家涂恽;晋大臣涂钦五代后唐大臣涂廙;元将领涂谦,学者涂几;明官吏涂杰、涂文辅、涂顺、涂升、涂谦,学者涂荣台;清官员涂官俊,将领涂廓,制茶名家涂乾吾,诗人涂元仪,画家涂岫,名士涂居仁等。近当代涂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涂则生涂锡道、涂学忠、涂通今国民党将领涂思宗、涂昆铭、涂寿眉,国民党官员涂德锜,数学家涂奉生,物理学家涂羽卿,空间物理学家涂传诒,地球化学家涂光炽,气象学家涂长望,金属材料专家涂铭旌,农学家涂治、涂华玉、涂友仁、涂巨民,林学家涂世亮、涂忠虞,化工专家涂开煕、涂毓贤、涂善东,建筑工程专家涂逢祥,医药学家涂通今、涂国士,医学家涂冰、涂瀛、涂来慧、涂文辉涂莲英、涂荫国、涂鑫、涂去病、涂九兰、涂德根、涂晋文、涂小煌,服装教育家涂润华,服装行为专家涂梦侠,企业家涂建华,国际问题专家涂光楠,人口学家涂平,经济学家涂西畴、涂继武、涂葆林、涂传芬、涂文涛,政治学家涂秋生、涂子麟,哲学家涂纪亮涂可国涂成林,法学家涂怀莹,考古学家凃钧勇,民俗学家涂石,教育学家涂益杰涂宏斌,外国语专家涂元晞,出版家涂心江,古典文学研究家涂宗涛,易经大师涂玄林,外国文学专家涂卫群,作家涂世馨、涂光群、涂怀章、涂尘野、涂陶然,书法家涂月僧、涂廷多、涂庆保、涂万春、涂玉书,画家涂克、涂培友、涂夫、涂同源、涂光明、涂永录,小提琴教育家涂振南,民族器乐演奏家涂永梅,琵琶演奏家涂善祥、歌手涂紫凝,电影摄影师涂家宽,体育教育家涂文,游泳教练员涂广斌,涂凯旋,乒乓球裁判员涂世钊,影视演员涂松岩涂玉芳涂凌涂黎曼,歌手涂紫凝,高尔夫球运动员涂阿玉,足球运动员涂胜桥等。


通用联


四言

望隆三妙;

学邃六爻:

上联典指明朝涂瑞,字邦祥,广东番禺人。弘治年间,在朝曾赢得“翰林三妙”之誉。所谓三妙,乃才学、书法及仪表也。下联典引《中国人名大辞典》:“涂溍生,宋宜黄人,字自昭,邃于易学(精通《易经》六爻算卦之学)。三上春官不弟。授山长。有《四书断疑》、《易义矜式》行世。


十州世弟;

五桂家风:

上联典指北宋·涂僓生九子皆任知州,女婿妙宝任抚州饶知州,世传“十州弟”。北宋·涂济生五子俱登进士,时曰“五桂堂”。


涂山启源;

滁水流芳:

全联典指涂氏的得姓源流。


爵封侯伯;

学著易诗:

福建省长汀县涂氏宗祠大门联。


乡贤世弟;

御史家声:

福建省长汀县涂氏宗祠联。


善承先志

裕启后昆: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善裕居”联。善裕居始建于1956年,乃涂善文公出洋在印尼发财后寄钱回来所建。“善”即为纪念涂善文。


五言

翰林三妙品;

奕叶四奇才:

上联典指明朝番禺人涂瑞,字邦祥,少年时聪颖出众,仪表非凡,很早就以文学出名,尤其擅长书法。成化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弘治年间升修撰。当时人称“翰林三妙(才学、书法、仪表)”。下联说明朝丰城人涂谦,字恒谦,正统年间进士,景泰年间官山东按察司副使。与他弟弟涂观,两个儿子涂异、涂旦并有才名。奕叶,即奕世,一代接一代。


家声宏五桂;

祖德衍千传: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帽峰朝祖庙;

银岭映宗祠: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石麓家声远;

涂山世泽长:

福建省长汀县涂氏宗祠联。


六言

得道而居石室;

贮钱以赏廉人:

全联典指唐朝涂定辞,有道术,居石室,贮钱五十万,以赏廉者,卒不得一人。可见当时为官者之腐败,致定辞公不愿为官而宁居石室学道。


邦祥翰林三妙;

俊生文学独魁:

全联典指明朝涂俊生,敦行义而耽文学,与当时文学名人交往甚多,而以俊生文学称魁。


七言

椒洒初浮千顷绿;

梅岗时占一枝春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祖德源流吴西是;

宗功衍派在南昌: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文封石麓公侯府;

武赐新吴将相家:

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涂氏大祠堂联。“石麓”,地方名,即今江西宜黄“新吴”,即新吴侯,涂氏始祖涂钦


支分西蜀奇才四;

派衍南昌妙品三:

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涂氏大祠堂联。


系本涂山兴宋士;

典修海国昭吴侯:

涂氏宗祠“豫章堂”通用联。


裔源禹域家声远;

姓肇涂山世泽长: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永昌堂”联。


十州世弟当接踵;

五桂家风应弘扬: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永昌堂”联。


家学三贤五进士;

世官一宰三尚书: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永昌堂”联。


善建雅居承先志

山房佳构庇后昆: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善裕居”联。“善裕居”右横屋门楣名“善建山房”,惜无对联,礼敦撰此联补之。


梅岭善居承祖德;

园中小筑启新猷: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善裕居”联。1998年在“善裕居”右边加建二横屋,名曰“梅园”。


八言以上

继承扫除恶魔传统;

发扬团结进取精神:

涂大郎公祖庙联。涂大郎公,元朝时人,江西涂氏系二十一世。公生平刚毅,中正诚信,性格耿直。时乡有邪魅,依草附木,藉社为害,每岁须童男童女祭奠,境内方获安宁,否则万家受害。公思曰:神明正直,主宰一方,血食兹土,宜奠民居而足民食,焉有反为民害,构民仇而享童男童女乎?此必邪魅无疑矣。乃邀姻翁赖八郎公商议曰:欲除此妖害,非**术不能。赖公曰:然!遂与赖八郎公并偕龚六郎,前往茅山(一说骊山)学法。法主熊十四郎见公等来意之诚,乃将法术传授。公等学成返乡,翻社庙坛,伐其社树,投诸流水,民获安宁。至今遗迹尚存。公除此妖害,功德弥彰。后世子孙,恩戴涂、赖二公德泽,尊为神明,乃塑二公神像,立庙供养,每年打醮祭祀,香火鼎盛,代代灵威显赫。明末清初,有广东流寇侵扰县境乡民,二公竟显灵以神兵逐之,时汀洲府清军掌管县事官沈梦鲸,乃奏请准旌表,赠以金字匾,题曰:“笃佑显赫”。


英气快当年,撑天撼地;

雄风披奕世,治社除氛:

涂大郎公祖庙联。


大禹娶涂山,姻联王室;

永嘉移江左,绩著帝廷:

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涂氏大祠堂大门联。“永嘉”,纪年号,即西晋怀帝永嘉年间。


椒衍瓜绵,开东南之氏族;

才高学博,撰古今之志书:

上联典指晋代涂钦公,东晋初因护帝有功敕封新吴侯,镇守豫章,钦公为东南涂氏始祖。下联典指五代后唐·涂廙为刺史,曾撰写《豫章古今志》。


慷慨高怀,雅慕古人风节;

祸福明谕,克令黄寇听从:

全联典指明朝涂俊生,字友良,广东番禺人。黄寇反,诏许自新,求人贤,无敢应者,俊生毅然请行,至则谕以祸福,贼皆罗拜听命。


永怀先辈,艰辛始创家业;

昌启后昆,努力再展宏图: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坑尾村梅树岗涂氏宗祠“永昌堂”联。


金声玉色,廉能垂誉于江洲;

雅什风篇,渊源受教于安国:

上联典指涂晓,字复明,登唐睿宗景云间进士,任江洲刺史,授中散大夫,廉能可述,有“玉色金声”之誉。下联典指西汉时涂挥,仕汉,初为谏议大夫,与王璜同门友,受《周易》、《毛诗》于孔安国(为孔子十一世孙,西汉古文学大师)。


衍派四奇,自豫溯昌昭远脉;

支分五桂,由闽徙粤发自枝:

涂氏宗祠“五桂堂”通用联。

无富色、无贵色、无文章色,方成士品;有书声、有机声、有小儿声,才是人家:此联为涂征自题联。


五桂振家风,山高水长,百代声灵犹赫濯;

十州昭世系,瓜绵椒衍,千秋俎豆亦馨香:

涂氏宗祠“五桂堂”通用联。


家学溯渊源,涂水钟灵,共羡三贤五进士;

世官膺爵秩,麓山毓秀,曾为五子十知州:

涂氏宗祠“五桂堂”通用联。


世系由闽徙粤,迁居石赖,永守十州垂百代;

室依龙山米斗,门朝天赐,还期五桂茂千秋: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西镇石赖村涂贵宁祖厝正殿联。


祠宇建梅岗,枕那岭,拱帽峰,赫赫规模,守成当思创业;


云礽宜树德,和乡邻,睦宗族,煌煌圣训,敬祖即在尊王: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十一世创业开基,鸿图大启,燕翼诒谋,派衍青溪昌厥后;


亿万年孔明祀事,豹变南山,鲲腾北海,英豪奋迹绍徽前:


广东省大埔县英雅镇英雅坑尾梅树岗涂氏宗祠联。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