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自制发酵美食需谨慎——警惕肉毒毒素

谈及 “肉毒毒素”,爱美人士对它肯定不陌生,作为医美界抗衰、除皱领域的实力当担,因其治疗手段简单、效果显著、副作用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事物皆有双面性,肉毒毒素又是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之一。


发酵,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由于其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又丰富食品口味,故大众常通过此法自制家庭美食。但这种制作方法也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肉毒杆菌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肉毒杆菌与毒素

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一种厌氧菌,在缺氧状态下易繁殖且产生毒素,土壤中常可检出,偶亦存在于动物粪便中。肉毒杆菌在缺氧、25~30℃的条件下可大量生长繁殖,因此其在腌制食品、真空包装、冷冻食品及罐装食品中具有生长优势。


肉毒杆菌


同时肉毒杆菌可产生毒性很强的肉毒素,根据所产生毒素的抗原性不同,肉毒杆菌分为A、B、C、D、E、F、G这7个型,能引起人类疾病最为常见的有A、B型。


人体的胃肠道是一个良好的缺氧环境,适于肉毒杆菌生长并分泌肉毒毒素。该种毒素作为剧毒物,由胃肠道吸收后,经淋巴和血行扩散,作用于颅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以及植物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影响神经冲动的传递,导致肌肉的松弛性麻痹。人们误食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头晕、呼吸困难和肌肉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上医治未病,防范于未然

食源性肉毒毒素中毒多发生于乳制品、腌制品、罐制品等自制发酵食品,常见有辣椒酱、豆瓣酱、臭豆腐、腌肉、风干牛肉等非加热即食品。


被污染的腊肠


引发食品出现肉毒杆菌污染的因素:


①由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混入菌体或芽胞,未依规定冷储食品且杀菌条件不足。如家庭自制腌制蔬果、鱼、肉类、香肠、水产品等。


②在低酸厌氧状态有利该菌生长的条件下,放置足够的时间。通常以pH>4.6的低酸性罐头(含铁罐、玻璃罐)食品、香肠、火腿、熏鱼等肉类加工品及真空包装豆干制品为主。


肉毒毒素中毒潜伏期为12—48小时,初始症状以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表现为主,随后出现典型神经系统症状。对于疑似误食人员,出现初期胃肠道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并向医务人员详述饮食情况,以便排查救治。



由于肉毒毒素中毒致死率高,故预防为先尤为重要。


1.欲购买真空包装食品一定要选择冷藏销售及保存的真空包装食品,购买后也要尽快冷藏,最好先加热煮沸后再食用。


2.家庭于腌制或保存食品时,欲使毒素破坏须要煮沸至少10分钟,且食物要搅拌,或将酸碱值控制在4.5以下(pH<4.5以下的酸性环境,肉毒杆菌无法生存)。


3.此毒素不耐热,经煮沸后毒性会消失,应注意食品在食用前“充分加热”。


4.胀起盖子的罐头制品一定不可食用,开罐后发觉有异味时不要勉强试吃,一有疑问,切勿食用。



“上医治未病,防范于未然”,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人群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来源:四川疾控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青羊卫生健康资讯

青羊区卫生健康局

微信号 :cdjkq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