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都要见同事,下班还要做朋友吗?

TalentLeader 2019-06-24


BBC曾发文表示,薪水、前景、尊重和信任是最令员工感到幸福的重要原因,除了钱,真正吸引员工来到公司上班的最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而不是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和办公室的装修。


研究发现,人们1/3的朋友是在工作中结识的,如果你曾在职场上结交过亲密的朋友,肯定不会为这个数据感到惊讶。好朋友不仅丰富我们的生活,职场上面的好友更减少工作上面的摩擦,增加效率。


——TL编辑部  彗星


作者:思小妞

来源:LinkedIn(ID:LinkedIn-China)



六年前的夏天,娱乐圈出了一件大事:大导演张艺谋和他多年的好兄弟、合伙人张伟平闹掰了。


二张相识于90年代初,那时,张艺谋还只是一个无法施展抱负的落魄小导演,张伟平则是广告、市场和销售都做过一遍的小业务员。



一次酒会上的偶然相识让他们成了一拍即合的合伙人,《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脍炙人口的电影都出自二人,张艺谋想拍电影,张伟平就到处融资凑了几亿给他拍。


二人相识于微时,在浮华的娱乐圈成了铁打的好搭档。


16年后,好搭档分道扬镳,一个经常通过媒体喊话、爆料,一个则出书细数对方十大罪恶,总之吃相都很难看。如果把娱乐圈这个场景换成普通职场,二张的情谊属于典型的workplace friendship(职场友谊)。


有人说职场友谊只有三种状态:要么浅、要么短、要么功利。


偌大的职场人来人往、浮浮沉沉,却容不下一艘真情真意的友谊小船。



职场友谊

都很“塑料”吗?


关于职场友谊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学说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奥,他指出:


“组织中的‘社会人’不仅要求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作为人,他们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



在工作中,由于必要的接触与联系,或者是因为分享相同的兴趣、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同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友谊,即职场友谊。


盖洛普咨询公司曾在美国进行过一项调查,其中30%的受访者称在工作中拥有好友,超过一半的人感觉自己对工作充满激情并且与组织有深厚的联系,而那些在工作中没有好友的人,只有10%有这样的感受。


此外,在那些声称自己在工作中有好友的人中,75%的人预计将在所在组织至少待一年,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没有好友的人,该比例仅为51%。


职场友谊的建立与维系对员工自身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提升以及组织认同感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经常也会听到“过来人”对新人指导:千万别和同事产生工作之外的交情,井水不犯河水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过来人”都只知道,职场就是一个“与人斗”的场所——斗客户、斗上司、斗同僚、斗自己。



斗同僚和上司是最虐心、最普遍的,前者是狼多肉少、有你没我,后者最难伺候还手握你的生杀大权。


正是因为这些稀缺和矛盾,使得“职场人际关系”这个中性词变得扭曲起来,经常与“厚黑学”、“站队”、“算计”、“潜规则”等负面词联系到一起。有时甚至超越工作本身的重要性,成为职场人的负担和压力。


我们把一天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不想要“上班像上坟”那样的心情,我们需要“搞定”坐在旁边的同事。



世界上

最昂贵的职场友谊


2016年7月5日,比尔·盖茨在他的LinkedIn上发表了一篇文章《25Years of Learning and Laughing with Warren Buffett》,里面回顾总结了他和巴菲特25年的友谊。


都说商场如战场,很难想象长年财富问鼎全世界Top 2的两个商人能结下如此深厚持久的友谊。



从一开始比尔·盖茨认为:“他(巴菲特)不过是个卖报纸的。那都带不来什么真正的价值。我不觉得跟他能有什么共同之处。”


到25年后,“在办公室里,我只设置了两个快速拨号:我家号码和沃伦的。如果沃伦有时间接电话的话,那段时间就是我那一周的重点,直到今天。”


两人的友谊已被传颂成经典。


如果用金钱衡量,这应该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友谊了,但它真正的昂贵之处在于两个极聪明、伟大的人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独一无二的成就后还能相互成就、继续为世界做贡献。


2006年巴菲特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自己大部分财产后,他们的关系不仅是朋友,还是同事、合伙人、投资人与雇主,变成了典型的职场友谊。


那么像我们这种无法成为全世界财富Top2的人,有没有可能获得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种养料超足的职场友谊呢?



做好这三步

兑现职场友谊


其实“职场友谊”这个话题一直存在争议,不能简单地以“信则有不信则无”来概括。


记得上个月和同事一起去了京郊爬山逛庙,后来跟朋友说起时被瞪大眼睛“质问”:“上班8小时待在一起还不够,下了班周末还一起,不腻歪吗?会吐吧!”


抱着这样观念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和同事领导一起聚餐,也是怨念满满——




这些情绪是真实的,可我在和同事的相处中获得愉悦,帮助了人际的润滑也是真实的。


首先,渴望友谊是人的天性,不应该被限制;其次,我们也该知道,职场讲究严肃和竞争,既容不得称兄道弟的过分亲昵,也兜不住无私奉献的纯粹情谊。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职场友谊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首先,得有正确的思维:


• 有意识去建立联结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情感从来都是有意为之。



• 估算好自己付出与帮助的阈值


付出和帮助在人情关系里都是有阈值的,因人而异。如果超出阈值,会累;如果达不到“最低标准”,会觉得不值。


• 线上与线下交互进行,后者甚至更重要


社交媒体让我们的情谊联结的很快,恨不得三张GIF敲定一生友谊。但同时也很浅,一句话不对可能就互删拉黑。相比之下,“共同经历些什么”显得太宝贵且真实可靠。



就像比尔·盖茨在文章里说的:


“只要我一有时间就尽量去巴菲特在奥马哈的家,每次我去时,沃伦都会亲自开车来机场接我。”(两年前盖茨写这篇文章时巴菲特已经86岁)


四个小动作

帮你开启友谊小船


除了思维,下面4个“小动作”,能让职场友谊有个顺利的开始:


• Say Hi的大学问


试想一下,周一早上你带着想死的心来上班,碰到同事你依着惯性随口问一句“早,怎么样?”,对方认真、精神饱满地回你一句“Terrific!(棒呆了!)”连眉毛都在跳舞。



你会不会也被他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还想在人间多活一会?


• 午餐时间是个宝


职场人的午餐时间少的可以忽略不计,但可以被“利用”地非常高质量。


聊爱好、问候家人宠物、说说手头的活儿。时间短暂未必刻意,但无形中你与对方相互了解的更多,感情确实加固了。


• 善用“Thanks”


去年圣诞节前夕我在一家咖啡店写稿,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小盒M&M,一位陌生女孩给我的,她对我说“圣诞快乐,谢谢你节日前认真工作的样子鼓舞了我。”



一句简单的Thanks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善良和善意,从而消除隔阂。


• 借用微不足道的小物品做沟通的桥梁


因为不熟我们常常不知道要和同事们聊什么,于是要么沉默、要么尬聊,这时候的一条沟通“捷径”就是利用身边的小物件做桥梁开启对话。


我曾亲眼见证两位不熟的同事因为冲泡咖啡相遇、然后一起抱怨机器太慢、吐槽这家咖啡机企业、最后一方邀约另一方来家里品尝手冲咖啡。


不“泡”不相识啊!


当然,只做到这些肯定换不来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那样的友谊,任何深刻的友谊都离不开用心、互助和维护,而这几招至少能为你们伟大的友谊提供一个美好的开始。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

记得转发和点赞哟~

比心~




  • 作者:思小妞,坐标美国,“轻职场”概念创始人。公众号:思小妞的犄角旮旯(id:sixiaoniu523)。

  • 文授权LinkedIn(ID:LinkedIn-China)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点击上方图片阅读文章




置顶我们,后台回复“好多书”即可领取4800本电子书单资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