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9年7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刘强东对18万兄弟下手:“被京东裁员,你心里没点b数吗?”

TalentLeader 2019-06-17



最近一两年,职场弥漫着一种恐慌,每每有裁员、整改的新闻爆出,很多人就危机感爆棚。公司里有个风吹躁动,就开始草木皆兵。


每次我都感慨,比起被淘汰的惨痛,你更应该在乎的是,为什么你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恐慌?


毕竟,公司缺少淘汰机制,损害是双向的。所以,淘汰更像是一种警醒,你的努力是不是有用,你的方向是不是正确。保持活力,不仅是给公司听的,于个人而言,也很重要。


插播新消息:我们终于有微博啦,微博搜索“Talentleaders”,即可关注与我们互动喲:)


——警醒自己的 TL编辑部 酱子

作者:瑞士球

来源: 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



01


最近,“京东回应淘汰三类员工”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起因是源于京东的一封内部邮件,内容是这样的:

 

京东坚决淘汰三种人:

 

1、不能拼搏的人,无论业绩好坏,职位高低,也不管是不是老员工或者管培生。也不管是身体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动的。

 

2、不能干的人,也就是绩效差的人。

 

3、性价比低的人,有的人不断升职加薪,或者因为岗位调动,丧失了性价比,让更年轻、成本更低的人上,或者降职降薪。

 

这三类人都要淘汰或者协商解决掉。

 


据说,这个邮件是刘强东亲自发的。


此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评论京东有卸磨杀驴的嫌疑:

 

 

这不是今年刘强东和他的京东第一次上热搜了。

 

就在前几天,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的婚姻状况、京东快递员降薪事件也上了热搜。

 

加上今年2月的京东高管裁员风波,这家公司的热搜可谓一个月来一次,数量堪比大姨妈。

 

但那么多次里,唯独这次激怒了大部分网友。因为在京东回应淘汰三类人的邮件中,刘强东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员工:

 

“性价比”。

 

大伙都知道,性价比是一个形容物品的词。按照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性价比是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值比,是反映物品的可买程度的一种量化的计量方式。

 


刘强东是江苏宿迁的高考状元,这是全国人都知道的事情。一个状元,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员工,我不太相信这是因为语文不好。

 

所以说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员工对于刘强东来说,等同于一件商品。把那些性价比低的员工的“剩余价值”榨干后,就像处理废品一样“淘汰掉”。再把那些物美价廉的员工招进来,让他们上。

 

难怪18万京东员工看到这,要炸了——要知道东哥早些年,可是把所有京东的员工都当作“兄弟”的。



就在去年5月,东哥还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针对此前的裁员传闻公开表示:

 

“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之前在采访中,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兄弟的工资一定比县长高。”

 

 

他还说,“克扣兄弟们的五险一金,牺牲了兄弟们60岁之后的保命钱,那是耻辱的钱。

  


当初说的有多动人,现在就做的有多绝情。马克思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一旦撕去温情脉脉的面纱,就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



这句话放在如今的东哥身上,可以说是非常应景了。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想大骂刘强东的冷血无情。毕竟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拿命拼搏了那么久的公司,不仅没有把自己当个人,还把自己比作一个物件来评判价值,可谓残酷至极。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对于企业家来说,这只是他们心照不宣的一个秘密。

 

换言之,很多企业家的思想和刘强东并无两样。员工还是年轻的好,加快新陈代谢才能永葆公司的青春活力。

 


不信你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超过40岁的人有几个?除了你老板,可能还真没有多少了。

 

只是这个秘密,被刘强东正儿八经的捅破了而已。

 

所以,性价比一词,听着虽然伤人,却戳穿了很多企业的真相:

 

性价比,真的是你能不能在公司继续混下去的唯一筹码!

 

 

02


宁愿做“高性价比”的员工,

也不要做安分的社畜

 

2018年,网上出现了一个很火的词,叫“社畜”。

 

该词出自日本企业底层上班族的自嘲用语,通过日剧传播开来,如今成为了一个在我国也比较常见的网络流行语。



“社畜”的意思很好理解——指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多用于自嘲。

 

我有一个在碧桂园做策划的朋友阿洲,就常常用这个词形容自己:

 

“我就是传说中的社畜了,明明是策划岗,但天天为部门的各位老大做牛做马。今天出一个策划案,明天就要出一个项目表,感觉部门没了我都转不动。”

 

也确实,阿洲工作努力,起码经得住领导们的各种挑刺,也经得住客户的百般刁难,每天主动负责处理一大堆杂事,态度不仅端正,事情最后完成的也还可以。

 

只是三年过去了,领导一直没有提拔他,他也不慌不乱。

 

毕竟在他的意识中,碧桂园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多的是混日子的人。况且,他还是他们部门的“内务总管”,兼顾所有杂事,领导见他没来都会不习惯。



但阿洲没想到的是,他一直以来的努力依然没被认可——今年年初,他就收到了碧桂园的裁员通知,失去了这份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

 

阿洲百思不得其解,他跑去问他的直属领导,然后出现了以下神奇的对话:

 

“张总,为什么要裁我?是我做事做的不够好吗?”

 

“不,你做事做的挺好的。”

 

“那是我平时不够勤快吗?”

 

“你平时挺勤快的。”

 

“那是我哪些地方没做好吗?我可以改的。”

 

阿洲的领导在微信上发来这样一段话:

 

“你是个好小伙,也勤快。只不过你做得事情虽然挑不出毛病,但是都不精。今年部门整改,你和小钱两个人只能留一个编制。小钱的策划案写得比你好,所以上层经过商量也只能忍痛裁掉你了。”

 

阿洲感觉非常生气,因为他们部门的小钱才刚毕业一年,说他写得策划案比自己好,他怎么都不服气。

 

然而,当阿洲收拾东西走的那天,他偷偷翻了翻小钱的策划案,发现小钱的策划案确实写得比他认真很多,而且还经常为了修改一个策划案加班到很晚。



后来,阿洲偷偷跑去问了他们部门的人事,人事告诉他,其实他本身确实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但他的工作时间长,工资成本较大。而小钱刚毕业不久,工作时间短,成本较低。加上小钱的策划案写得确实比他好,而且平时打杂的事小钱也会做,所以当编制只能留一个人的时候,肯定留小钱了。

 

“我平时都把心思用在怎么平衡各种杂事上去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特别上心,就是觉得差不多就完事了。但是小钱是新人,做事也比较认真,本职工作做得出色,加上他成本不高,所以领导留下了他。”

 

阿洲还是醒悟的比较早的,但在如今的裁员潮中,很多人最后丢了饭碗,都不知道是怎么丢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很多人并不知道,你的资历并不能代表一切,这点在竞争越大的公司越明显。

 

把资历当回事的人,往往被自己的工作经验蒙住了眼。然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经验是最不靠谱的东西。

 

因为,比起经验,更靠谱的是一个人的学习力,以及这个人在工作中,有没有特别突出的闪光点,能不能随着公司的需求而变化。

 

阿洲与小钱能进碧桂园,本质上都是不错的人才。

 

只是,阿洲在三年的碧桂园生涯中被平庸化了,又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对于公司的变化又不能及时的觉察并跟上。

 

但小钱进了公司却一直在努力的学习和突破,自然很快就赶超了阿洲的水平,得到了领导的青睐。

 

这个社会很残酷,优胜劣汰是常有的事。如果不能保持自己的学习力和上进心,只想着在公司做咸鱼,那么最终被淘汰的肯定是你。

 

所以,宁愿做个“高性价比”的员工,也不要做个安分的社畜。社畜虽然听话,但被开刀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一定要不断学习,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03


 性价比高的员工,

都有这几个特征


那么,怎么样才能算性价比高的员工?

 

为了方便大伙儿理解,我先来做一个场景设定:

 

假如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要招聘一个新媒体运营,要求最好是有经验的。预算是4500~9000元。

 

这时候,有三个人来面试:

 

A是应届生,有两个月的新媒体运营经验。


B刚毕业一年,有半年的新媒体运营经验,做过不错的运营数据。


C毕业三年,有两年多的新媒体运营经验,做过不错的运营数据。除此之外,他还会做漂亮的设计,写出令人满意的广告文案,excel还“6”到飞起......

 

A的理想工资是4500元,B的理想工资是5500元,C的理想工资是8000元。

 

如果按照性价比来看,哪个员工的性价比最高呢?

 

我认为是C。

 

因为,虽然综合来看,C的要价最高。但请了C来,不仅能让她做新媒体运营,还能让她兼职设计,写广告文案,用excel做表。

 

8000块等于请了4个人啊,你说这老板不做梦都得笑醒?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

 

那么为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你的朋友阿洲能做很多事,被认为是“性价比”低;而C能做很多事,却被认为是“性价比高”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虽然两者都可以做很多事,但阿洲属于样样平庸,而C则属于样样业务能力强。

 

现在的企业一般比较欢迎两种人:

 

第一种人是某种工作技能特别强的人。

第二种人是所有工作技能都特别强的人。

 

而有两种人,在每个企业中都有,裁员首先会考虑到——

 

种是仗着资历原地踏步的人。

一种是天天幻想做咸鱼的人。

 

所以,如果你年纪较轻,那我宁愿你成为例子①中的小钱,或例子②中的小C,都不要把自己变成例子①中的阿洲,要不被裁员的可能性极高。

 

而对于年纪较大的“中年人”来说,如果专业技能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年龄摆在那。为了不被裁,除了练就自己的硬核能力,还要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争取往管理层面发展。

 

很多被裁的中年人都有一个特点:体力跟不上年轻人,稍微加班就觉得累。

 

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企业职员,最好的状态是——

 

20多岁加深自己的专业技能,30岁争取爬上管理层,积累一切有用的资源,做好一切可能的风险评估!



 

04


如何提高自己的“性价比”,

如何未雨绸缪的应对裁员潮?

 

从京东的“三类人”声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没有稳定的职业,只有稳定的本事。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性价比”?又如何未雨绸缪的应对裁员潮?

 

第一个问题,相信大家读了前面的文章,也已经有所了解了。这里我再给大家总结并补充几点:

 

① 创造增量价值,升级认知、改变心态。

 

增量价值是指在现有价值体系上,能提供额外的价值产出。这种产出体现在新思想、新方法、新行动上。

 

而对于提高我们的性价比而言,我们要做的是,要转变我们打工者的心态和创业者的心态。

 

因为打工者心态永远都是把事情做得刚好,标准是不出错。而创业者心态,则是把事情做得超出预期,标准是更好。



现在有很多人,他们很努力的工作,他们的目标就是满足老板的需求。只要事情被安排下来,保质保量完成便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而另一部分人,他们会更追求个人价值。一件事情对他们来说,目标不是刚好完成,而是更有意义的完成。即,如何做得更好。

 

前者永远在别人的要求和标准下做事,始终像踩着钢丝绳,更别说,哪天自己就有可能变成先掉下去的那一个。

 

后者则是不断突破自我,产生新的增量价值,因为这才是不可取代的。有高价值,才会有高价格。

 

② 拒绝平庸,不断学习,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尽善尽美的去打造自己的长板,让自己成为行业的顶尖一员。


尽可能的打造多个长板,让自己的潜力和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③ 积累一切有用的资源,30岁以后争取走上管理层。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获取资源能力很强的人。吴晓波说过,管理者需要具备“完整的桶”的意识,培养团队管理、营销和资本运营等方面的能力。

 

那么,如何未雨绸缪的应对裁员潮?

 

① 做好一切可能的风险评估。

 

任何公司都有可能轰然倒塌。审时度势,找准方向,跟进时代的步伐,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新的变化。

 

② 储备养老金,买好养老保险

 

储备养老金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为了让自己老年生活得到保障,应该从年轻时就储备养老金,买好养老保险。

 

③适当缩减个人消费,做好失业准备,保持现金流。

 

不要被营销号的“消费主义”洗脑,做到收支平衡。最好每个月存一笔“应急款”到自己的应急账户应急,以防万一。

 

还是那句话,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做最积极的应对。

 

这个社会很无情,因为一个人性价比的高低确实会成为企业家们衡量一个员工是否留用的标准。


我们在呼吁企业需要尽到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既然现实如此,我们必须要从自己的身上着手改变,不要给年龄设限,不断的突破自我,相信自己终能度过危机!

 

与诸位共勉。


你怎么看待公司实行淘汰制?

你认为作为员工应该怎么避免被淘汰?

你希望公司给员工什么承诺/要求?

遇见彼此,评论区来必有戏:)



  • 作者:瑞士球,原名刘晟,易简读书主笔。文笔温暖而有深度,单篇文章全网阅读量突破千万的自媒体人。

  • 来源:关注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用阅读对抗无趣。




 点击上方图片阅读文章



 点在看

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做最积极的应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