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avewave | 古老手工染织的新生命力

野飞船
2024-08-22

Editor's Note

去年秋天在贵州大利侗寨的「weavewave」染织工作室做了一个月义工,和两位主理人小婷、一一日日劳作,学习了染织全过程。近日为她们撰写这篇介绍染织历史及其当代意义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她们安静手作的侗寨生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weavewave Author weavewave



贵州大利侗寨 ©weavewave




在大山的森林中,有几个辛勤劳作的忙碌身影,穿梭在高高低低的植物间,他们把采摘的树皮、树叶、坚果壳放进竹篓,沿着山路走回家。


有些植物经过处理,在旋转的纺䌸中形成细线;有些植物放进染缸,浸泡发酵再加入矿物元素提取颜色;有些植物直接高温熬煮即可形成染料。草木的湿润和发酵的气味混合着山雾弥漫在空中。


女人们坐在一旁的织布机上,时而说笑时而沉默,唧唧复唧唧,梭子穿寻在纱线间,经纬交合,布的面貌随着织女们身体前后俯仰的波浪一寸寸扩大。


织好的布放入染缸,在时间中晾晒定色。再经过一针一线的缝合,一件衣服诞生。


这是想象中我们祖先的一个生活图景。他们的日常以天地为摇篮,取材于自然,用双手创造出精美的服饰。如果我们从意识深海中搜寻,还可以听到那远古的回音。




weavewave原创织物




原始社会的染织生活

Weaving & Dying in Primitive Society




染织在中国的出现可以溯源至新石器时代,它从最初诞生到后来的演变发展,都生动地展示出劳动人民化自然为己用的智慧和创造力,与广大民众最平凡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原始社会的祖先,过着「无私耕私织,共寒其寒」的公社生活。他们最初把野生葛、麻纤维纺成纱线,本是作为一种副业存在。而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解决基础温饱问题之后仍有余力,一部分人就脱离农业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那时最重要的手工业就是染织,它需要同时满足氏族全体成员的衣着和渔猎方面所需的网具。


原始社会的人已经开始用矿物染料涂绘,而后慢慢发展为融入植物染料的浸染、媒染、套染等更复杂成熟的印染方法。




○ 丝线、棉线、羊毛线 ©weavewave




同样,纺织业也逐渐从最初的手工编织渐渐发展出材料和技术都更丰富的形式。不同地区的人民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就地取材,发展出风格不同的纺织传统。


中原和江南地区的人们研发了养蚕缫丝的技术,同时大量使用织物纤维纺纱织布,麻布、纻布、葛布是古代劳动人民日常使用的布料;而高原牧区的人们则探索出用羊毛和其他兽毛纺织的方法。





半坡氏族织布示意图 图源《中国染织史》




随着纺纱技艺的发展,纱线逐渐精细,原初的手编织造工艺也相应升级为「手经指挂」的织造方法,借助木棍固定经线,这种形式渐渐发展为原始织机,最初的织机梭是用兽骨制成。




大汶口文化骨梭 ©中国国家博物馆




流传千百年的织物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物理性的存在,其中尘封着过往的人们在有限的条件中依然渴望集天地之精华经营生活的心意。早在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编撰出《考工记》这部涵盖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工艺的文献,书中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工艺创作法则,尽显古人的开阔和专注之气。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工业在全球的大规模推广,机器批量生产代替了手工。19世纪中国开始使用大型纺织机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染织业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的阶段。面料生产速度提高,种类大幅增加,缓慢的手工染织也渐渐退出主流的历史舞台。




©weavewave





手工染织的当代生命力

Handmade Weaving&Dying in Contemporary Life 




在当代中国,主要是西南地区尤其贵州省依然保留着完整的染织传统,它是当地人民日常的一部分,朴实又鲜活。


传统手工染织蕴含着与现代工业系统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工业生产追求快捷和多量,而手工染织顺应自然的周期和生命本来的节奏,耐心和时间是重要的元素;工业生产千篇一律,而手工染织、缝制的每一个成品都有独一无二的肌理和味道。




贵州大利侗寨 ©weavewave



蓝染液 ©weavewave



阳光在纱线上起舞 ©weavewave




在整个手工染织过程中,一切融入其中事物的气息都被细腻地封存。土壤和水是生命的本源,它们孕育了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承载着矿物的演化,对此秉承敬畏和温柔的人类之手将其采摘、碾揉、熬煮、酿造、编织。


这样制作而成的织物,蕴含着天地的慷慨和人类与万物和谐相生的谦逊之心,它们再归返自然时也会以不伤害生态的方式消融于大地。






 weavewave原创织物




从身体到家居,织物无处不在地包围着人们的生活空间,纯天然织物带来与大地同在的安心感,可以沉默地抚慰身体和心灵。


与不同材质的织物互动,也可以让我们的各种感官都更灵敏和愉悦:棉柔软如水,麻则有硬朗的性格;苏木的红里有一个层林尽染的秋天,蓼蓝时而深邃如海洋,时而广阔如夜空……






 weavewave苏木染与蓝染



我们想要探索古老染织传统在新时代的可能性,我们相信它的生命力、智慧依然可以给人们带来深入血肉与灵魂的滋养,我们希望更多人意识到它可以启发今日的生活以及我们共同渴望的未来。




©weavewave






参考文献|吴淑生 田自秉《中国染织史》
摄影|coco 涛涛 猴子  薛浥尘 一一
文字 / 编辑 |薛浥尘



原创图文,未经允许请勿使用和转载。




有意约稿请添加我的微信
备注「约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野飞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