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齐卫平 |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形象塑造的话语表达




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全国政治学会理事、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等方面的研究。主编、合著、参编著作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中国共产党与文化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上海》等。先后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江汉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等发表文章120余篇。曾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奖、2018年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讲优秀讲师。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余项。现为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首席专家。





引  言
     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诞辰,她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这一百年的历史,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党,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本文拟从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怎么干的、干成了什么、还将如何干等四个角度,论述百年历史实践中其奋斗形象塑造的核心话语表达,以期呈现中国共产党的追求、情怀、担当和贡献,从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意气风发迈进现代化新征程,书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1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干什么的话语表达

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是其奋斗实践的历史起点,要认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就要回到100年前的历史场景,弄明白当时一些人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党,建党要干什么?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概括简洁明了,含有深刻的内涵,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精辟揭示,回答了建党初始的动机问题,构成人们认知她是什么样的党以及建党要干什么的历史原点。


中国社会近代意义上的政党组建于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各式各样的政党组织蜂拥而出,大大小小的政党数量多达数百个。然而,这些政党都由官僚和政客组成,利益驱动成为建党缘由,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演成“中华民国”初年政党实践的乱象,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在时人眼里,党派纷争“乃各杂以私见,异派因相倾陷破坏,而同派之中,亦往往互相忌刻,势若水火,率致以主义目的精神思想丝毫无区别的人,亦复分相抗不欲联合,此种现象实非好兆,亡国之根,即在此耳。”章士钊发表《政党政治果适于今日之中国乎?》一文,指出,党派林立,互相攻击,“可谓尽党争之奇观矣”“却弄得政坛纷乱,吾国政治前途危矣”。明确质疑政党政治的价值。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了,历史呼唤新型政党出场,“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引出了中国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巨变,百年奋斗的业绩谱写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辉煌篇章。


与中华民国初年建立的旧式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就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改造中国社会、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领导人民摆脱遭凌辱受压迫的责任,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为全面执政的初期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不懈奋斗,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上日益富裕起来的康庄大道,4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人类社会发展奇迹,国家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中国成为位列世界第二的经济体。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起来构成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新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谋中国人民幸福、谋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史,在百年历史实践中,围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形成了丰富的表达话语。


第一,形成党的根本组织宗旨的话语。政党的组织宗旨是对建党要干什么的集中回答,观察一个政党的价值诉求首先看其确立什么样的组织宗旨。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根本组织宗旨决定着整个奋斗实践的行动逻辑。从毛泽东提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再到习近平论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历届党中央领导人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宗旨的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之所以反复讲初心和使命的话题,“目的就是提醒全党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新时代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宗旨的意识强化和思想提升。百年历史实践中,党的根本组织组织的丰富话语,向中国人民传递了谋人民幸福的初心坚守和谋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


第二,形成党的利益取向的话语。根本组织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求的是人民的利,谋的是人民的福。毛泽东指出:除了人民利益外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利益,“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样的利益取向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建立在人民性基础之上,两者高度统一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


第三,形成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为根本目的的话语。百年历史实践中,党中央始终强调,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必须以满足人民的意愿为出发点和归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落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上来。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领导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为把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的苦难生活中解救出来而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为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改善人民生活而奋斗;实施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努力。“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以此为责任担当,就必须时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为思想遵循和行动逻辑,“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始终坚持好这个原则,中国共产党就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源源不竭的力量。


第四,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话语。“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话语辞典中的关键词,使用频率最高,很多思想与它相关联,很多事件都有人民的身影。从政党、国家、社会三维关系看,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逻辑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之处表现在政党使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勾连的特殊性,它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与人民的事业融为一体的发展规律。人民始终成为历史实践的中心,中国共产党全部活动都离不开人民这个中心,这不仅体现着马克思关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坚持,而且也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本质的遵循。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充分体现了围绕人民进行一切活动的发展轨迹,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推动新时代党的实践达到新的境界。习近平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作为执政取向和目标,提出要让人民有更多的收获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求全党把福祉人民视为伟大的事业,表达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他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这不是豪言壮语,但却饱含深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道义旨归。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就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只要始终守初心、担使命,那就无坚不摧。”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持续接力奋斗的力量源泉。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话语表达初心和使命,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什么而建立、追求什么而发展的思想逻辑和建党要干什么的行动准则,为中国人民认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本质提供了判断标准。


2

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是怎么干的话语表达

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极不平凡,遭遇的经历极不寻常,发展的过程极不简单。从面相上看,中国共产党从建立时仅有50多名党员,发展壮大为如今拥有9000多万党员,组织规模的巨大增量足以显示其旺盛生命力。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贯穿着艰险,充满着荆棘,伴随着坎坷。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国共产党日益壮大的面相背后有着她“为什么能”的密钥。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中经历了大风大浪的磨炼,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种各样的考验构成一个又一个重大挑战和风险危机。国内外敌对势力费尽心思、不择手段打压遏制、围剿攻击、封杀扑灭中国共产党,许多场面惊心动魄。在革命战争年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使中国共产党长期面临敌强我弱的处境,阶级斗争和民族战争交织,我们党曾两次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在全面执政的和平建设时期,西方敌对国家和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分化”“西化”的图谋始终没有放弃,企图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质疑、否定、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一直构成巨大挑战。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压倒打垮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使我们党获得了源源不绝的力量。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怎么干与要干什么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行动受愿望驱动,想要干什么决定着怎么干。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是对要干什么问题的回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对应怎么干问题的回答,两个答案内在相统一。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驱动下实践着怎么干的行动逻辑。我们党因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显著特征,从根本政治属性上区别于其他别的政党;我们党因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而拥有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能够在任何艰难险阻下攻无不克;我们党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而赢得他们的长期拥戴和支持,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表达怎么干的核心话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提供了强大支撑。我们党诞生后就树立起群众意识,中共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不是“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而要建设“无产阶级革命大的群众党”“我们的活动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中共四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努力获得最大多数农民为工人阶级之革命的同盟”,通过广泛宣传为“党的组织和群众树立更为接近的基础。”在深入发展的革命实践中,党中央认识到:“无产阶级的政党只是当它能够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仰与拥护,随时可以调动群众起来斗争的时候,方才能表现其伟大力量。”共产党人应该觉悟“我所代表的是群众的血中血、肉中肉,我与群众是不能分割的”“群众的力量是我党的最后依靠。为了民族的与民众的利益而奋斗、而牺牲,这是共产党员的本职”“中国共产党是从他产生到现在,没有一刻忘记过与广大群众的联系,没有一刻不为工人、农民、兵士和一切被压迫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接近群众,最能为群众利益而奋斗”“没有群众,共产党就没有力量”。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他坚信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一定能取得胜利,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共七大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理论上的系统论述,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没有人民群众的真正自觉与真正发动,仅有先锋队的奋斗,人民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历史是不会前进的,任何事业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实践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两次失败的挫折走向两次兴起的转折,之所以能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能够用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武器打败以美式先进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根本原因就是从人民群众中获得了巨大支持。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成为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实践遵循。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中共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做修改党章报告,对我们党在全面执政的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作了分量很重的论述。他从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一“工具论”深刻阐明了必须摆正党与人民关系正确位置的道理。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变化不能变成党和人民关系的变化,执掌国家权力只是意味着我们党具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把人民当作党的工具必然滋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为人民的工具,中国共产党人就必须把自己作为人民中的一员,切实执行和完成好福祉人民的工作。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而脱离人民群众得结果必然造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改革开放新时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密钥。邓小平强调,群众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直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的党组织、党员和干部必须始终同群众打成一片,绝不能与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改正,那就会丧失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必然被人民抛弃。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胡耀邦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在人民中,共产党员在任何时候都是少数,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力,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江泽民指出,我们党领导改革和建设,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只有赢得人民群众信赖和拥护,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胡锦涛指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就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对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党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领导改革的历史实践表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之所以能够成功克服国内发展的各种障碍和有力回击国外施加的多方面挑衅,就是因为有14亿人民作为无比坚强的后盾。


习近平指出:“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我们党围绕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怎么干的丰富话语表达,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其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百年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怎么干的事实证明党与人民的紧密关系牢不可破,过去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这不是可以任性改变和随意抹杀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的危机冲击下,美国无视我国抗击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性成果,制造各种谎言恶毒攻击中国,甚至企图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割裂和对立起来,挑拨党和人民的关系,这是中国人民决不会答应的,任何人任何势力离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关系的阴谋注定是痴心妄想。


3


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件大事: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什么的话语表达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出无比辉煌的成就,“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人民见证了100年中国社会的巨变,感受到100年中华民族的翻身。中国共产党干成了近代中国其他任何政党或政治力量干不成的事情,完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所期待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干成的这些大事,党的历史文献和党中央领导人曾从各个方面作出过全面概括,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概括就是党紧紧依靠人民干了三件大事。一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二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三是领导改革开放实现国家腾飞。前两件大事已经完成,第三件大事还在进行中。这三件大事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的历史链条,串联起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努力的历史场景,党中央以这三件大事为历史叙事的话语,精炼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社会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最先关于三件大事的历史叙事出现在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时,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为社会的进步做了许多事情。总起来说,就是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二是消灭了压迫人民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并已经取得了伟大成就。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再次指出:“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这里还是围绕三件大事作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叙事话语表达。 


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仍延续了三件大事的历史概括,他指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三件大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进程中具有标识性的重大意义。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三件大事的叙事话语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刻的含义。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三件大事浓缩着我们党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贡献的精华,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既是百年奋斗实践进程的三个时期段,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历史进程的三个里程碑。
以三件大事进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叙事的话语表达,传递出非常丰富的内容,从中可以获取许多重要信息。第一,中国共产党干成大事的力量来自人民,历届党中央论述三件大事的话语中都突出了人民的主体性,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人民立场。第二,中国共产党干成的大事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人民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地位因为三件大事而发生根本的、彻底的改变。第三,中国共产党干成的大事顺应历史潮流,创造的伟业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件大事构成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一步步推动中国赶上时代,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第四,中国共产党干成的大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这些信息中人们可以读出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不弃,可以感知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可以追寻中国共产党人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历史足迹。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100年后的中国,用“今非昔比”的话语来叙述国家的变化已显得十分苍白。今日中国早就不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负、随意宰割的落后国家,不再是一盘散沙、捏不到一块的软弱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写了历史,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使中国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为解决全球治理共同性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发挥构建人类社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来高达30%左右。事实证明比话语表达更加有力,三件大事构成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生动素材。习近平指出:“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下的是一盘见证人类社会奇迹的大棋,已经干成的和正在干的大事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砥砺奋进的底气。历史不负奋斗的人民,胜利属于奋斗的人民,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有全体中国人民勠力同心的奋斗,拥抱光明前景之时指日可待。


4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还将如何干的话语表达

     历史总是在告别过去中延展,昨天的辉煌需要今天的努力和明天的创造来再续。中国共产党从事的千秋伟业还在进行的途中,一代代接力奋斗要求共产党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干成的事已经载入史册,新征程召唤着人们再出发,新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拥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吹响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而不懈奋斗的进军号。现实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迈出新长征路的新步伐。2020年遭遇了令人刻骨铭心的经历,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度造成情况非常严峻,虽然在党中央的有力领导下中国人民打赢了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但国外疫情蔓延态势始终控制不住,整个世界一年都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坚持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按照既定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胜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还将如何干充满着期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顶层思维,进行全面设计,把战略全局与长远布局有机相结合,把近期步骤与远期目标相对接,把系统部署与前瞻预期相统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主题,形成中国共产党还将如何干的话语表达。


第一,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武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夺取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已经为启航新征程作出了全面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担当“四个伟大”历史使命、把握战略定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等等,都体现了今后将做什么和将如何干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形势下,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对乘势而上开启历史新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是我们党奋战新征程的新任务,也是新时代在党坚强有力领导下获得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要求。 


第二,中国共产党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上作出新作为,通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喘口气、歇下脚、打个盹的念头,必须坚持不懈地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发挥党的建设整体功能和合力作用,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从规模型大党向质量型大党提升的建设目标。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奋战新征程中打造一副“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以坚持党的全面和坚强领导确保新时代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胜利。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着力解决好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根据我国发展现实,对新时代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奋战新征程上党的工作着力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发展党的事业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征程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过程。从摆脱饥饿难熬的悲惨生活,到全体人民过上温饱的日子、老百姓日益富裕起来、达到全面小康的生活境界,再到向往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中国人民在享受好日子的路上不断迈进。中国共产党以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己任,“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寻求平衡和充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以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为抓手,使人民生活质量节节攀高,让人民幸福生活越过越好。
第四,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战胜风险,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不断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百年实践始终是在各种艰巨斗争的环境下向前推进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准备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经历了近年来中美关系变化的挑战、国际格局调整的冲击,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风险,全党全国人民对进行伟大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清醒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党正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战胜风险,必须发扬伟大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事实告诉我们,挑战是绕不过去的,斗争是躲避不了的,该面对的必须面对,该斗争的必须斗争,只有深刻把握新的历史特点,才能有力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主动权,为赢得胜利扫清障碍。
第五,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延续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夯实基础。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创新实践的重大课题,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的提出成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个重大课题作出的重要论述代表了我们党最新的认识水平。例如,提出“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国家稳”“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要求运用制度威力战胜挑战和化解风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充分和全面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要求,到建党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些思想揭示了奋战新征程的行动纲领,表明我们党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作出新作为。
第六,中国共产党将统筹“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时”与“势”,夺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我们面临“两个大局”的现实,“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我们的“时”就是当今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越来越近,能力越来越强,信心越来越足。我们的“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展示出优越性,国家综合国力越来越厚实,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多,应对挑战和化解风险能力越来越强。把握住这样的“时”与“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生积极影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成为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将要干成的重大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党史学习和教育,努力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信赖,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念”“我们要继续齐心协力干、加油好好干,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庆百年华诞,学中共党史,促进全体党员以历史习得淬炼党性,启迪全体人民从学习历史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有利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着光明的前景共同前进,为中华民族赢得未来的奋斗实践增添无比强大的动能。





原文刊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