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09-04




2024年第1期目次及摘要



中国边疆学研究


本期学科主持人:徐黎丽教授


徐黎丽,马晓东:陆地边境口岸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


汪洪亮: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李光辉,张 练: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语言国情研究 


本期学科主持人:沈骑教授


沈 骑,孙 雨:中国语言国情知识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前瞻


郑咏滟,王思璇:语言政策民族志本土化路径探究  


郭书谏,李晓阳:基于大数据的语言治理研究:内涵、方法与应用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陈艳波,丁  龙: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盛知恒,杨嵘均: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创新的内在规定、未来方向及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青 觉,曹高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引领


徐姗姗,王军杰:从“村BA”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创新的互构实践 


管理学研究


钱 宁,王文婷: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分析


朱 滔,彭华涛:网络导向双元创新对可持续创业绩效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


周大鸣,常  蕾:蔬菜供应链:边境农贸市场及其互市实践——基于云南孟定中缅边境的田野调查 


冯智明,庞雅婷:孝道传承与危机分担: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中的民俗教育  


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研究


孔建勋,郝栋男:“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公共外交实践


关 萌:东南亚中资企业的慈善和文化责任与东道国员工对华认知


教育学研究


赵磊磊,代蕊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纾解研究  




中国边疆学研究


徐黎丽,马晓东:陆地边境口岸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

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九省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口岸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展示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陆地边境口岸所在边境九省区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影响和降低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其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所在省区和所有民众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与力量;与东部省区水运口岸相比,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14个国家相邻的中国陆地边境口岸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通过99个边境口岸向外传播,体现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价值观念。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从战略层面来说,实施提升管控与开放相结合的边境管理模式;在持续推进边境现代化过程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模式和效能;从实践层面来说,加快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保持口岸所在边境省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牧业发展;促进中国陆地边境口岸贸易现代化建设;加强以国门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建设;深化中国边境口岸与对应国口岸的合作。

汪洪亮:以文化之名: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中国式边疆”现代化的思考

民国时期政学两界对“边疆”的界定除了基于政治与地理意义外,更多考察其“文化”元素,普遍认为如不从“文化”着眼,无法道尽“边疆的涵义”。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边疆”,形成了“中国边疆”独特的“边疆性”,由此中国边政内涵也极为丰富。“边疆性”之形成,既然主要来自“文化”因素,那么边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消除“边疆性”,让其失去“文化上的意义”。所谓“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消除“边疆性”并非抹杀文化,而是通过发展经济和增进认同,按李安宅的观点,就是要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区域分工”,也就是要实现边疆现代化及其与内地的一体化。

李光辉,张 练: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边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层面,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出发,立足新发展理念,尝试提出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模型,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层面,通过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对中国37个边疆地级市(州、盟)2021年的数据进行测度,同时使用变异系数、地理集中度指数等统计指标探究区域差异,从而揭示边疆地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语言国情研究


沈 骑,孙 雨:中国语言国情知识体系建设的进展与前瞻

中国语言国情知识体系是在对中国语言状况、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治理实践经验进行整体性、规律性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知识体系,旨在促进对中国语言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治理。文章梳理近16年来中国语言国情研究文献,聚焦中国语言国情研究的学术组织、基本内容、学科范畴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语言国情研究发展呈现阶段性和跨学科特征,然而目前国内研究存在语言国情学理外延不足且研究主题分散等问题。未来研究c可进一步丰富中国语言国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优化其研究方法,拓展其研究广度和深度,以推动和优化未来中国语言国情知识体系建构。

郑咏滟,王思璇:语言政策民族志本土化路径探究

随着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实证转向,语言政策民族志所包含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越来越得到国际语言规划与政策研究的重视。然而,这一研究范式尚未在我国得到充分关注。文章厘清语言政策民族志的内涵、方法及应用,阐述语言政策民族志对语言规划学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语言政策民族志本土化的3点建议:一是培养本土文化意识,将研究置于地方历史文化中进行阐释;二是积极探索替代性认识论、方法论和其他会话资源;三是坚持中国立场,保持批判性反思,以期为探究适用于中国特色的语言规划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郭书谏,李晓阳:基于大数据的语言治理研究:内涵、方法与应用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语言大模型和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给语言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自主的语言治理理论体系建构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回顾了语言规划理论发展史,评述国外语言规划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数据转向”的可能性,论证了大数据和语言治理的关系,界定了基于大数据语言治理的内涵和方法论依据,探讨了语言大数据在不同领域语言治理的应用前景,提出在构建中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大数据优势,跳出国外语言治理理论的窠臼,推进语言治理研究的数据转向,充分阐释中国的语言治理和社会治理成效,深刻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陈艳波,丁 龙: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论创新的三个维度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它强调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为当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和哲学基础。从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视野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的基础上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主要包括3个维度:一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思想;二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整体性原则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在对西方生态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实现了对“人”与“自然”二者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的理论超越。

盛知恒,杨嵘均: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创新的内在规定、未来方向及实践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文化创新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繁荣兴旺、赓续传承的不竭动力。在当下中国,文化创新必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锚定其未来发展的现代性规定,即在当前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创新需要坚持以原创性为引领的、统一性和可持续性为内生要求的规定性。这是文化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前提和本质规定。为此,我们需要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原创性、统一性和可持续性熔铸在文化创新的全过程,其路径主要包括:以文化创新传承中华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文化创新促进科技进步,推进中华文明在符合现代性文明普遍规律基础上的持续发展;以文化创新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青 觉,曹高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彰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引领

话语是思想意识的载体,也反过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是近代以来最具有凝聚力的话语之一,在多个维度具有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功能。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叙写了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历史记忆和辉煌奋斗历程,在时间向度刻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叙事,在记忆向度唤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共识。从场域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展演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发场域,在空间场域下循环往复催生观者的共同体意识,在符号场域下潜移默化地重塑观者的思维结构和意识生成,在传播场域下持续不断凝聚出共同体意识和行动力。从心理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以意识形态形塑整体意识倾向和心理定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立场,以文化认同凝聚各族人民内心深处的普遍性精神共识。从政治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厚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底色,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属性,也契合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

徐姗姗,王军杰:从“村BA”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创新的互构实践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命题。新时代,民族村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呈现新样态,成为助力民族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进力量。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村BA”及其以赛兴农、助旅、扶产等一系列实践为例,观察西部民族村寨在现代化进程中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赓续中华文脉的过程、民族文化融合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互洽互构的过程以及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进而解析“村BA”火遍全国的成功密码及其为何堪称“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挖掘其中体现中华文明赋予现代化建设以底蕴、物质条件现代化又赋予中华文明以力量的基层经验。



管理学研究


钱 宁,王文婷: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分析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重要理念,从政策规范和制度建设层面,将建立三次分配的机制、形成橄榄型的社会分配结构作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体制、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围绕共同富裕开展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对社会福利和社会政策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和政策思考来探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防止“再分配”的“共富”观理解的“均贫富”式共同富裕偏向,用系统性社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应该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理论思考与政策探索的基本内容。

朱 滔,彭华涛:网络导向双元创新对可持续创业绩效的影响

可持续创业是企业未来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其发展过程受到双元创新和企业各类网络关系的影响。文章基于组织双元、社会网络等理论,选取ICT行业企业2010~2021年间的面板数据,分析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对于可持续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网络导向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创业绩效;(2)董事网络位置负向调节企业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而对于探索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无调节作用;(3)国际网络嵌入负向调节企业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间的正向关系;(4)本土网络嵌入负向调节企业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可持续创业绩效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可持续创业研究视角,完善了董事网络、国际网络、本土网络与双元创新、可持续创业绩效之间内在逻辑。



社会学研究


周大鸣,常 蕾:蔬菜供应链:边境农贸市场及其互市实践——基于云南孟定中缅边境的田野调查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隔清水河口岸与缅甸接壤。在孟定镇的边境农贸市场之中,活跃着两种商业活动:蔬菜供应链和缅甸街生意圈。从清水河口岸升级,以及边民互市优惠政策实施以来,边境贸易得到了程序化、规模化的发展。供应链是由内地资本推动运作的,规模化的,具有链条延伸性质的市场;生意圈是由缅甸商人的社会人际网络交织组成的,带有社区感和生活感的,具有聚集性质的市场。两种不同的机制在农贸市场中发生了交汇,延伸和聚集之间的拉扯,糅合成了边境贸易新的动态平衡,也为活跃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地方性的生活可能。

冯智明,庞雅婷:孝道传承与危机分担: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中的民俗教育

丧葬仪式体现了民众最传统的社会法则与文化逻辑,具有重要的民俗教育功能。南岭走廊瑶族丧葬仪式通过文本演述、“送灵安魂”、上祭守孝、集体互助、空间净化等环节,创造出一个民俗教育的濡化空间,对个体进行浸润与教育。一方面重视传承孝道观念,进行悲伤纾解与情感疗愈;另一方面重建社会秩序,包括强化三界空间认知与象征秩序,以及经由集体分担死亡危机恢复社区公共秩序。对丧葬中多维民俗教育方式的研究,有利于深入探究中华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如何在民众生活中融合共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民众乐观豁达面对死亡的生命智慧对于当今社会的生命教育具有深刻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中国西南与周边国家研究


孔建勋,郝栋男:“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公共外交实践

开展立体式公共外交是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高质量发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中资企业作为立体式公共外交体系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承担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公共外交理论中,企业公共外交指以跨国企业为主体开展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东道国民众对该企业母国国家形象认知的一系列活动。文章依据“海外中国企业和员工”调查数据库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4个地区的企业数据,构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公共外交实践的评估指标,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属地化管理、政治公关和媒体宣传等,并对企业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一带一路”中资企业公共外交实践总体势头向好,但存在不足,包括社会责任履行不善、属地化程度较低、与在野政治力量接触少、缺乏媒体宣传等。鉴于此,文章认为应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形式、鼓励企业建立社会责任专门化部门、提升人员属地化水平、建立成熟的属地化经营战略、适当开展与在野政治力量的接触、扩大媒体宣传等方面完善中资企业公共外交的实践活动,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关 萌:东南亚中资企业的慈善和文化责任与东道国员工对华认知

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塑造着企业形象,不仅会影响当地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并可能将这种认知进一步泛化到企业母国。文章使用“海外中国企业与员工综合调查(OCEES)”数据库,以东南亚中资企业当地员工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慈善责任与文化责任对当地员工对华认知上的影响。中资企业在东南亚国家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仅仅通过对当地社区进行慈善捐赠并不能显著促进当地员工对中国的积极认知,也不能显著提升他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正面评价,需要企业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即履行文化责任来拉近双方文化距离,才能让当地员工对中国有更加正面的认知,也更加正面地理解中国的影响力。



教育学研究


赵磊磊,代蕊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纾解研究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走向更加公平、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必要准备和途径,但也会引发乡村教师职业焦虑。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的表征主要包括:乡村教师数字化适应压力较大,技术排斥现象明显;人机融合困难,乡村教师社交关系发展面临失衡危机;优质数字资源紧张,乡村教师收入结构缺乏合理保障;非教学任务繁杂,乡村教师陷入沉重的工作负担。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职业焦虑的诱因主要涉及政策支持、学校治理、教学环境和技术感知4个方面。其纾解之道在于:完善权益保障机制,构建面向数字创新的乡村教师发展制度;立足新型数字治理空间,优化乡村教师多元社交身份体验;营造基于大数据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乡村教师技术适应;重塑乡村教师的工作时空,合理关照基于教学秩序的时间伦理。


END



初审|刘胜兰

复审|和智利

终审|黄龙光


往期推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6期总第300~305期总目次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目次及摘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目次及摘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


https://xbbjb.ynnu.edu.cn/CN/ynnu/home.shtml。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