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郑成功的玉带 为何只有17块玉片?
300多年前,郑成功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开发宝岛台湾,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
与他有关的文物史迹,尽管存世不多,但它们所蕴含的家国精神、民族精神,不仅成了海峡两岸人民共有的文化记忆,还是连结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桥梁。
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之一,就让我们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玉,石之美者,坚刚而有润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玉有着深厚特殊的内涵,由于与古代礼仪制度紧密相连,通常被认为是品德和地位的象征。
史料记载,用皮革制成,用玉石装饰的腰带称为革带,俗称玉带、玉带板。明朝,玉带的制作确立了标准形制并形成制度加以推广,其使用者多为皇帝、藩王和王妃、高品级的官员及命妇。
明朝末年,郑成功获封延平王,也就享有了佩戴玉带的权利。
(郑成功佩雕龙纹玉带板 收藏单位:南安市博物馆)
郑成功玉带由白玉制成,为透雕玉带,玉块饰有寓意吉祥如意的折枝花纹、蝙蝠纹等,除了花鸟纹,还饰有龙纹,龙纹代表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力,也代表热血奔腾的英雄梦想。
这条玉带究竟由多少块玉片组成,至今成了未解之谜。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郑成功在福建东南沿海组织大明遗孤奋力抗清,一度占领长江下游。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而长存世人心中,受到世人敬仰。从此台湾人民重见天日,台湾宝岛又回到祖国的怀抱。
康熙三十八年,郑成功孙郑克塽归降清朝后,将祖父郑成功、父亲郑经等人灵柩,迁回故乡南安安葬。
当时康熙皇帝除下令派兵守护外,还特赐挽联一对,对郑成功的忠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一九二九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凌晨,当地村民发现郑成功墓的封石被毁,有被盗可能。
为避免盗墓贼卷土重来,郑氏族人决定自行开启发掘,从两具棺椁中整理出头发、龙袍、绣鞋、护心镜、发钗、玉带等物品。
其中的玉带玉片由郑成功后人各房分开保管,每到郑成功忌辰,各房将玉片取出,祭拜展示。
今年放在这里,明年又换地方保管,因为每年五月初八,如果谁没办法拿出玉块,问题就大了,无法承担这个责任,而且还得确保每块玉和印上的图案相符,防止有人偷拿。
这是考古学家根据我国已发掘明朝玉带,整理出的玉带标准形制示意图,以20片或18片玉石组成居多。
但也有例外的,比如在明定陵出土了以桃形和椭圆形为主的玉带片,其数量为13片和12片。
如果是十八块的话,就缺失了一块,那缺失的就是中间的,这个革带这个部分 如果是二十块的话 除了缺失的中间那一块,还有后面排方的两块。
玉带由形制不同的玉块组成。玉为亮白色,器表光洁,单面透雕,饰以龙纹、折枝花纹及飞鸟纹、花鸟纹、蝙蝠纹等纹饰,雕工精细。玉带共有17件玉块,其中左右小方2件,形銙6件,辅弼2件,铊尾2件,排方5件,大小不同,纹饰各异。
郑成功玉带真的只有17块玉片,还是遗失了若干块,遗失的原因又是什么?目前掌握的史料无法解释这些疑问。
不过,和玉带有关的《国姓井》等民间传说却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对此,作家戴冠青这样描述:
“郑成功回南安石井白沙村视察水师,发现白沙村严重缺水,村民生活十分艰难。郑成功于心不忍,亲自勘察地形,带领部将打井。打井时,只见郑成功解下腰间玉带,打成圈一掷,挖下去,泉水随即喷涌而出,甘冽清甜,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这些由民众按照自己情感意愿创造出来的英雄传说,表达了老百姓对郑成功爱民护民的感念。
据相关研究,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20几年间,有近20万闽南人迁居台湾,占比达到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三,他们与原住民一道共同开启开放台湾的新征程。
1952年,郑成功玉带由政府部门征集,并交由南安文物部门收藏保管,后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曾经原样复制了三套,分别由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向民众展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郑氏后人眼中,守护好郑成功陵园、玉带,就是守护一个民族的家国情怀,任重而道远。
我们宗族出了一个民族英雄郑成功,保存好玉带就是把他的爱国精神保留下来,启发后代。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河山,为天下读书人顿生颜色;
驱外夷出境,开辟千秋新世界,愿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泉州一套和230高清频道
今天 晚上8点
播出《刺桐探宝》系列片
重播:泉州二套 12点30分
敬请收看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
版权归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泉媒体所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推荐阅读
文字、摄像/魏亚莉、杨杰松
编辑/哪小吒、王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