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词名家·丁芒专辑|江淮吟苑第50期

丁芒 江淮吟苑 2023-04-18



【诗人简介】

   丁芒,1925年生,江苏南通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散文家、书法家。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星火燎原》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江海诗刊》主编,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等。创作诗词曲万余首,诗词理论评论文章千余篇。出版《丁芒诗词曲》、《丁芒诗论》、《丁芒文集》等著作50余部共600多万言。曾获1990年金陵文学奖、2000年首届龙文化金奖、二十世纪国际桂冠诗人等荣誉。

绝句

咏长城

 

群山锁起供磨刀,砺我中华剑气豪。

枕畔千年风雨夜,城头十万马萧萧。

 

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即题


甲午风云动国魂,怒涛犹染百年痕。

大刀欲向狼头砍,纪念馆中满杀声。

 

登新修鹳雀楼


收来当代三重瓦,再造初唐鹳雀楼。

穷目九千云外路,吾今一抱有神州。

 

北海滩拾石


千年磷藻今沉碧,日日潮来浪竞奔。

奇石掌中开妙悟,携归一座小乾坤。

 

江南诗山


岩是锦章花是句,诗如彩瓦列罗帏。

名山天下当千百,唯有敬亭挟韵飞。

 

敬亭湖


敬亭水泊柳如梳,画艇烟桥远近浮。

纵是秋来风景异,一林鸟语泻成湖。

 

桃花潭怀李白


君别汪伦我忆君,千年潭水见深情。

同声共唱人间好,颊染桃花天放晴。


 

咏文房四宝

 

宣纸赞


原驰彩兽海驰舟,浩瀚云天纵辔游。

案上腾烟三万丈,诗情画意一时收。

 

歙砚赞


绿沁精岩水着痕,皖南名砚玉为魂。

书家笔下飞烟雨,化作神州万壁春。

 

宣笔赞


绘烟敷彩一喷泉,袅袅诗情出管弦。

佛祖枉然张五指,不如秉笔众神仙。

 

徽墨赞


一锭松烟出皖南,千磨百劫骨如磐。

粉身殉向云霞去,染遍中华万座山。

 

咏湖口石钟山


胸罗一座石钟山,水叩风敲韵不寒。

锁住鄱阳千顷浪,拢弦度曲语潺潺。

 

江阴夜景


卅年旧忆已无痕,星月旋流卓有声。

喷水池边舀一勺,沁心大笑醉吟魂。

 

浙江平湖西瓜灯会


雕碧为灯别样工,平湖风韵忒玲珑。

满街青影徘徊里,一袅琴箫入梦红。

 

游曲阜


儒学悠悠百代传,斯文于此启源泉。

帝王用作愚民术,屈煞怀书济世贤。

 

访崂山“马首是瞻”


追山踏海至胶东,征战万年气仍宏。

回首崂山情未已,一声长啸越千峰。

 

崂山巨峰观雷


谁与巨峰敢比高,观雷胜过浙江潮。

云翻风怒火球滚,暴雨惊山万壑摇。

 

夜宿宝华山龙昌寺


暮雨斜阳夜寺钟,影沉绿谷月朦胧。

浮尘一洗禅心动,梦里檀香入眼红。

 

为《女子诗词选》题词


玉骨冰肌入韵浓,铁枝疏影颇凌风。

古今才女半天下,一卷收来万朵红。


海红亭


青埂痴魂染碧涛,流红万朵化为桥。

梦从乍浦飞天外,亭拢长歌泪未消。

 

读梅轩


半岭梅花一室幽,横枝散韵竹风稠。

临轩读得寒春久,香染小诗信口浮。

 

春探苗乡


入耳潺潺绿正流,苗山轻雾绕窗浮。

虫声伴我寻诗韵,心逐芦笙上小楼。


律诗

广德竹海


眼系青鹰翼,波涛万里行。

浪随山脊涌,风逐海声轻。

春雾翳晴影,秋氛滴露鸣。

潜身入冷翠,不觉已冰心。

 

   媚香楼即兴


方辞桃叶渡,又赏媚香楼。

幽兰迎客放,溪水载诗流。

朱色渲新阁,清波恋古舟。

秦淮今再造,一扫百年愁。

 

诗 箴(四首)


诗非下酒菜,入世始称优。

泪眼收民瘼,焚心计国忧。

思深境乃阔,情极句方遒。

一字三吟得,何妨早白头。

 

诗非出鞘剑,舞弄向人窥。

眼窄乾坤小,心私屑粒肥。

鸡肠排瘦句,蜗角立丰碑。

诗必真情寄,品高自有辉。

 

诗非擦脸粉,点染失天真。

胸次无深韵,情弦岂大鸣。

风骚不入骨,高趣势难成。

心作犁铧用,砚田庶可耕。

 

诗非缝破烂,处处可行针。

抒情须托物,言志必求形。

意象深营构,风神出性灵。

千年唯一我,笔下始雷鸣。


黄山写意


岂敢为诗甘守拙,欲从云雾乞空灵。

先攀悬壁三千级,再数飞流万片金。

远岛沉浮腾海沫,高松呼吸作天声。

吾今始得黄山意,实在虚中更有神。

 

九溪秋游


双车直指秋山道,落叶追风到处飞。

龙井清泉凉入齿,狮峰湿雾绿沾衣。

九溪水瘦流红去,十八涧深载冷回。

读罢文章惊回顾,漫天细雨正霏霏。

 

从军乐


投身革命乐无穷,历尽艰辛意自雄。

荒岭暮炊锅底月,沙原晓逐马蹄风。

沁心水冷青溪路,催梦泥香峭壁松。

最是奇花开夜景,万千炮火映天红。

 

随 感


胸罗四海气如山,壮岁风华指顾间。

两脚量天游万里,一肩载月度千关。

梦飞弹雨燃心热,神着刀光照胆寒。

阅尽沧桑人未老,丹忱似水自潺湲。

坚持苏北敌后


敌军压境沉沉黑,破雾穿云一线红。

闯路机枪呼急雨,攻城大炮震秋风。

纵横战道通千里,壁立寒村怒百峰。

游击战争方一载,烧牛火阵已熊熊。

 

淮海战役回顾


雪压中原古战场,蒋家残局近昏黄。

援军覆没双堆集,右臂摧丧大碾庄。

蔽野饿尸填瘠壤,满沟污血结浓霜。

包围圈里残存者,喜见红旗泪万行。

 

繁昌渡江战


雄师直薄大江旁,战罢梁山小麦黄。

明月张灯悬野渡,长风挥策着帆樯。

神州雷动洪波鼓,青史辉煌炮火光。

才饮中流三掬水,前锋已报下繁昌。

 

水田行军


人踏水田影踏天,流云缝里缀花边。

风吹凉气唏嘘湿,日照晴光俯仰眩。

路滑耸身作鹤舞,沟宽联臂学鹰旋。

时闻哗笑相踵起,小鬼戽泥跌下田。

 

推磨战术


敌进村东我出西,你来我往道分驰。

茅檐竹树张翳影,土坎河沟布路谜。

莫道牵牛施小计,且看回马逞雄姿。

何妨日日来推磨,大象磨成瘦骨鸡。

 

军中晚会


军中无日不开怀,最是锣声动地来。

大树蔽天张布幕,油灯伴月照泥台。

硝烟更炙英雄胆,血泪三呼志士哀。

犹忆撼人心魄处,举枪喊打势如雷。

 

为电影《月到中秋》作


莫道人生若棘丛,沧桑历尽喜相逢。

悲怀煮泪堪填恨,暖语充肠亦自雄。

敢遣真情沦血统,更须挚爱树家风。

愿推银幕中秋月,遍照人间似火红。

 

张家界


云绕深溪雾绕峰,湘西夏日绿偏浓。

青岩紫草吹鱼浪,黄石丹砂拂鹰风。

罗汉金鞭挥落日,古枫幽径醉秋红。

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何能叫老翁。

 

游九曲溪


三十六峰争泼绿,溶成九曲碧琉璃。

冲滩碎影飞空细,送筏轻歌掠水低。

神话弥天开妙悟,遐思得象启玄机。

收来十里罗纹纸,写尽胸中半日奇。

 

敢把春风自剪裁


江外轻雷江上雨,催人放眼逐波来。

冷亭香橘铭心醉,沧海奇葩入梦开。

腕底龙蛇腾急浪,胸中寒暑尽飞埃。

大千在握今酬志,敢把东风自剪裁。

 

感咏浦口珍珠泉


定山老蚌沉潭久,日日珍珠作泪抛。

古藻千行摇碎碧,鲜苔万缕织琼瑶。

鱼轩杯冷残年梦,龙吻影飞现世潮。

愿此真情常泼洒,人间装点更妖娆。

 

写在吴承恩故居


生死纷争魔怪事,穿心入骨世人情。

射阳簃里诗曾醉,古楚巷中笛正听。

千载文章皆有泪,几多直道不蒙尘?

落梅愁绝今回首,又见映淮杨柳青。

 

回收岁月煮残红


平生不惯太从容,漏却韶光岂再逢。

分秒常能萌妙句,瞬间亦可造高峰。

思多如网罗新意,神到飞灵夺巧工。

我欲抛绳牵去日,回收岁月煮残红。


词曲

蝶恋花.红豆咏
十载悠悠长与守,风雨晨昏,眼里新霞透。雾染斜枝疏影瘦,梅园又是花时候。     红烛摇光恍若旧,弄笛调筝,爱作双重奏。梦里犹窥人背后,暗开锦盒数红豆。 一剪梅.六十自遣
浅涉人生六十年,红腿腮边,白染鬓边。遍尝苦辣与酸甜。喜在眉间,愁在心间。    半是书生半是仙,血写真言,酒写诗篇。还将老骨去肥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中吕】普天乐.自得
墨香浓,书味重,诗开霞红,纸走蛇龙。看绿窗泻影,絮滚帘栊,笔底软漾过堂风。这生涯怎不叫人心动!莫管他唾黑尘红,只把那冷嘲热讽,当作是清夜闻钟。 【黄钟】人月圆.月夜
云藏丽句风藏韵,月下奏秋声。桂香绿密,菊须黄卷,染就吟魂。婵娟相守,嫦娥相共,酌酒听筝。一章草罢,举头万里,白水孤村。


自由曲

七十放歌
回顾平生路,意气自飞扬。曾是罡风摧幼木,叶折茎枯根未伤;曾从枪林弹雨过,尸布剪取作衣裳;曾经霹雳三番贯顶来,浓泪作药苦肝肠;馀火熊熊焚劫后,狭阴沟里自摇桨。独掌帆,对汪洋,人生苦短亦苦长。天公不负我:留下强体魄,融尽浸骨霜;赋我阔胸怀,惯将风物放眼量。困顿竭蹶七十年,无非洒汗陟高岗。回首经过处,真个是脚下一座小沙囊;荆榛皆浅草,剑峰亦小丘,滔滔急流成丝弦,细细唱,伴我信步闲庭,迎风振衣,纵目八荒。一库热泪润心甜,收天地形、万籁声,入诗囊,化文章。
裙带风
看如今仙女满天,裙带当风。朝霞与花瓣齐飞,笙鼓与黄钟共奏。却可惜风撩雾起,关山添了些迷蒙。飘飘的裙裾里,笼藏着人影儿幢幢;绵绵的衣带上,勾挂着名牌儿叮咚。好风凭借力,云霄之上包送。官儿长儿,可口的馅饼都在囊中;高档低档,就看你是孰远孰近的血统。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当代不乏状元公。难怪有人眼红,不惜钻墙打洞,好去附凤攀龙。恰似那空中飞人,抓住绳头不放松。一粒灰尘沾上他毛孔,落地就是飞来峰。锋利的名片,胜似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可怜无人敌关公!哦,不不,这正是一条好钻的缝!眼望云里仙踪,嘴里颂德歌功,肚里人欲奔涌。君莫急,君不见有朝一日,暖雨驱雾,丽日喧红,看裙带不飞,遍地是虫! 内耗颂
地大物不博,人多力量小:神州怪事知多少?君不见,青史字字皆滴血,半是尖刀插后腰。又不见,人生谁无扬鞭志,偏教蹒跚羊肠道。说什么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说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十亿人是十亿树,不碰手拐碰后脑;十亿人拾柴还得了,眉毛胡子一起烧!你才一迈步,他已三分恼;你若一得意,他更双脚跳。放大镜去找,铁扫帚去扫,鸡蛋里骨头总能挑得到。客气时吹冷风,不客气就造谣。留情时打闷棍,狠心时一刀挑。手往死里掐,牙往肉里咬,脸上还堆一万朵笑。这般伎俩,全世界哪里能学到?怎不叫人骨软筋酥,心惊肉跳;怎不叫人心灰意懒,意气全消?且不说迈一步都得听八方,喘口气也要把四面瞟!这事儿全在唾沫里泡,这劲儿全在阴风里耗,这心儿全在油锅里熬!弄不好,还落个什么主义号、什么分子的帽。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性命难保。怎不叫人连做梦也是魂不守窍,鬼哭神嚎!忙不迭打躬作揖,跌跌爬爬,躲进小楼空把光阴耗。弱者自己矣,强者气难消,你有暗箭我有刀,你扼我咽喉我捅你腰!国家事,去他娘,学术问题丢后脑。后院失了火,最能烧眉毛!千年污水已成沼,当代油泥胜似胶,车轮陷大泽,人心已无桥,单丝难成线,叹气也徒劳。眼巴巴望着四化前景、八五目标,都成老牛,彼此彼此,慢慢吞吞向前摇!

 


诗评

1

不仅是一棵大树,而且是一片森林

——解读著名诗人丁芒

 

舒贵生

 

丁芒先生是位早慧诗人。他原名陈炎、陈轶明,从小喜爱文学,十岁能作诗文。十五岁上中学时写出了才情意境优美的七言绝句。《石桥暮归》:“南石桥高挹落霞,苍茫寺角晚烟斜。暮钟撞碎清波月,邀得清风到我家。”十八岁在《江北日报》发表新诗,二十岁成为江北日报社记者兼编辑。三一八南通惨案,同事孙平天被杀害,他挺身去责问国民党的一个局长,那个局长说:“你们还年轻,不要锋芒太露……”他一气之下就改名丁芒,投奔苏北解放区了。在这里,丁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建设大学,后来加入了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三十五旅。

丁芒先生是位军旅诗人。在革命队伍里,丁芒以战地记者等文职身份,先后参加了苏北游击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他的《军中吟草》,反映了解放战争初期的艰苦斗争和后期的胜利进军,高扬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我们留下了辉耀青史的战争风云录。其中《随感》、《从军乐》、《坚持苏北敌后》、《淮海战役回顾》、《繁昌渡江战》等都是意象恢宏、大气磅礴、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阳刚豪放之作。曹丕《论文》曰:“文以气为主。”丁芒“胸罗四海气如山”、“投身革命乐无穷,历尽艰辛意更雄。”“硝烟更炙英雄胆”、“破雾穿云一线红”……这些警句,神完气足,风清骨峻,有如铜琶铁板、大吕洪钟。

丁芒先生是位爱国诗人。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数十年孜孜以求,血写诗文,丹忱报国。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诗词,并亲自主编了《当代爱国诗词选》。《咏长城》就是一首爱国诗词代表作,以长城像一块巨大的磨刀石来作比喻,通过联想和想象,用长城这块磨刀石来砥砺中华之剑和中华之魂。虽然千年风雨,万马萧萧,但中华民族却能历经磨难而不衰,这就是磨刀石之功,也就是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家国情怀的作用。从而小中见大,彰显了浩然正气,弘扬了民族精神。丁芒的诗词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善于从生活小事出发,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丁芒认为,诗人是时代的歌者,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也是时代先进思想的发言人。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新事物、新成就和新风貌热情歌颂,对社会丑恶现象则口诛笔伐。

丁芒先生是位两栖诗人。他从小到老,一直既写新诗,也写旧体诗。丁芒的诗以奔流夺壑之势,在以新诗和旧体诗为两岸、以新旧诗接轨为目标的河道中奔腾涌进。丁芒的优秀新诗,乃小我与大我的生发、小宇宙与大宇宙的交汇,大中取小,小中取大。如《箭——写于新世纪之交》:“走过弯弯曲曲的路,一百年,才找到这张弓。今夜,箭已定位于弦,做着一个笔直的梦。”虽是小诗,旨趣高远,很有张力,文采飞扬,引人联想深思。丁芒的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都是引导新旧诗体融合、促进新旧诗坛团结、有利诗歌事业发展的。著名学者、诗人程千帆对此欣喜地评价道:“新诗和旧体诗相互排斥甚至咒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们之间的继承、渗透、融合、终于接轨的时代即将或已经到来。”

丁芒先生是位多产诗人。他才思敏捷,著作勤奋。自35岁出版第一本诗集《欢乐的阳光》,六十年来连续出版了50多本诗文专著。其中诗、词、曲、新诗共万余首。

丁芒先生是位学者型诗人。他对中外诗歌文学史和诗人作品都有研究。他在诗歌理论和诗歌评论方面的造诣、成就和影响超过了很多专家教授。很多诗词团体和个人出版诗集都以请丁芒作序为荣。丁芒论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入情入理,好懂好记。如《诗箴》云:“诗非擦脸粉,点染失天真。胸次无深韵,情弦岂大鸣。”“意象深营构,风神出性灵。千年唯一我,笔下始雷鸣。”诚至理名言也!

丁芒先生是位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诗人。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主张“大众化、现代化和民族化”,重视古典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注重诗歌表现形式的创新和未来诗歌发展走向的探索。他的诗词十分注重意象、意境的营造和比兴、夸张、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力求按照诗的美学规范进行创造;能够突破思维定式,注重创新,发前人所未发;感情真挚,构思巧妙,因情立体,即体成势,小中见大,寄意遥深;语言鲜活,音韵流畅,讲究格律和炼字炼句。因而多有佳章警句。例如:“奇石掌中开妙悟,携归一座小乾坤”(《北海滩拾句》)大有纳须弥于芥子的意味。“定山老蚌沉潭久,日日珍珠作泪抛”蕴藉含蓄;“大千在握今酬志,敢把东风自剪裁”、“我欲抛绳牵去日,回收岁月煮残红”风神超迈;“还将老骨去肥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撼人心魄。他的自由曲,是自创的新诗体,大开大合,笔路宽阔,对真善美尽情歌颂;对假恶丑辛辣讽刺,笔调幽默诙谐,痛快淋漓,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爱憎分明的立场。

丁芒先生是位青年导师型诗人。他关注诗歌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关怀青少年诗歌爱好者的学习、创作和成长进步。他常说“谁爱诗,我就爱谁。”他带徒传艺,桃李满天下。他多年担任中华诗词高级研修班导师,认真备课、讲授和批改作业。领衔编著了《当代诗词学》、《青少年学诗写诗入门》、《丁芒诗词教学点评》等。他对青少年诗人的提携和关怀,倾注了一个老人的诗心和童心。

丁芒先生还是一位书法家诗人。他的书法灵秀流畅,清新雅致,有书卷气和生命活力,受人喜爱。

丁芒先生是诗林文苑中一棵枝干入云、绿荫满地的长青树。他自谦曰:“我是一片绿叶。我只是亿万片绿叶中的一片。”实际上,他的心血和文字都是绿叶,他的诗歌文学和精神生命所支撑的高度,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其崇高宏阔,风神峻爽,堪称一片森林。

1

丁芒和他的自由曲舒贵生当代大诗人丁芒,在新诗、旧体诗创作和评论研究及中国诗歌发展方向探索方面,都倾注了毕生心血,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新诗界和诗词界公认的杰出诗人。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关怀人民,继承传统、勇于创新,勤奋写作,著作等身。先后出版了40多部诗歌创作评论和研究专著及600多万字的七卷本《丁芒文集》,奠定了他在中华古今诗坛的突出地位。丁芒,原名陈炎,192595日生于江苏南通市。从小爱好文学,阅读了大量古籍、小说、诗词。十五岁就开始写诗词。高中毕业后就和地下党有了联系,后进入解放区,易名丁芒,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华中建设大学,曾一度借调到《新华日报》编副刊。随后入伍,任华中六军分区《战讯报》编辑、新四军十二纵队政治部《战号报》编辑市主任。解放后,他随部调入华东海军政治部《人民海军报》任政治组长,1952年调军委海军政治部创刊《海军战士》。1954年加入北京市文联, 1955年调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筹创《解放军战士》月刊,被授予大尉军衔。1956年调入《星火燎原》编辑部。先后为刘伯承、罗荣桓元帅、张云逸大将以及6位上将、7位中将和少将、副总理、部长等24人撰写回忆录29篇,约40万字,被评为总政先进工作者。反右和文革中两次受到冲击,遭受不公正待遇,后来得到平反。1979年从基层调任省人民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副主任。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被选为江苏分会理事。出版了新诗集《怀念》、《更流集》、新诗集《枫露沙》、《我是一片绿叶》、《诗的追求》、旧体诗集《军中吟草》、散文集《酿熟了的怀念》、小说《开在枪口的鲜花》等多部著作。1987年离休后,先后参加中华诗词学会,被选为理事,参加江苏省诗词协会,任《江海诗刊》主编。参加中国散文诗学会,被选为副主席。先后出版了《苦丁斋诗词》、《丁芒诗论》、《丁芒散文选》、《丁芒新诗选》、《丁芒诗词曲选》、《当代诗词学》和《丁芒文集》等。2011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所办的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丁芒是爱国的诗人、时代的诗人、人民的诗人。同时是一个有着真性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文人风骨的诗人。他坎坷曲折的生命旅程写下了一部传奇人生。著名学者、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评曰:“丁芒是让一切恶势力痛恨而让党和人民爱戴的人民诗人。他从不生活在别人的光环里,不会取悦于人,永远保持独立的人格。没有名人的架子,没有大学者的霸气,更没有一切向钱看的铜臭气。”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评曰:“丁芒先生是中国诗坛的耆宿,更是我们江苏文学界的骄傲。先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六十余年的文学路,孜孜以求,不为名利所惑,不因坎坷沉沦,默默耕耘在广褒而多情的诗歌园地里。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为中国诗坛树立了风格独异的标杆。”《中华诗词》前主编杨金亭先生说:“丁芒是海内外知名的新诗人,同时又是善于驾驭诗、词、曲各种体裁的高手,是当前旧体诗坛中别开生面的弄潮儿,特别是在军事题材创作中独领风骚的诗词大家。”丁芒先生的军旅诗豪迈雄壮、热情奔放,荡人心魄,大气磅礴。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典范。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说:“我很看重丁芒同志的诗作。他,能诗、能词、能曲,形式不同,但作品中的灵气,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高超才华,纵横笔势,令我佩服。他,学古而不腐,字里行间充溢着时代精神,新鲜活泼,动人,媚人,喜人。这样,才可以无愧于社会主义时代的旧体诗的称号。尊传统,能入而又能出,富于创新精神,这是难能可贵的。”原国家文化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20年前在《致丁芒的信》中称道丁芒:“你是我们老同志中不仅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而且写得既多又好的少数佼佼者之一。不论新诗还是古体,古体诗中不论严律还是突破,你都做出了显著的实绩。再就是近几年来你的诗论,对诗歌发展方向、特别是探索古体诗词革新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积极影响。”丁芒先生的诗论,对新诗、旧体诗词、散文诗、民歌和歌词等诗体从思想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他认为新诗与旧体诗词是当代诗坛两大主流诗体,应该互相正视和尊重对方的客观存在和价值。他在分析了新诗、旧体诗各自的优长和缺点后提出了新旧诗接轨工程的理论方向和创作思路。他明确指出:“中国诗歌必然会沿着新诗的河床前进;新旧体诗决不可能永远均衡地成为两条平行线发展。更不会永远原地踏步,食古不化与食洋不化,同样没出息。新旧体诗必须在前进中互相吸收、补充、矫正、融合;当两条非平行线交叉之日,就是新旧体诗互相作用、最后产生新体诗之时。”他希望未来的新体诗:内容民族化,中华民族普遍喜闻乐见;形式大众化,便于华人社会接受和利用;艺术多元化,充分解放个性。根据当今诗坛存在着一群既写新诗又写旧体诗的诗人的现象,他首先提出了“两栖诗人”的概念,并殷切希望两栖诗人在新旧诗接轨、诗歌发展改革创新和未来诗歌发展道路探索方面多做工作。丁芒先生深知探索诗歌发展道路创造新的诗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需要几代人的长期艰苦的努力,因而他不仅在当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依靠省内外有关领导、专家共同研究探讨,尝试创新,呼风唤雨,推波助澜;而且十分注重培养诗坛新人,积蓄后续力量。他的学生、崇拜者和追随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了让诗词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早在20年前,丁老就提出了诗词改革的重大课题。他站在时代制高点,视野宽阔,胸怀全局,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对旧体诗的改革分析出三个层次:一是小改小革,局限在放宽韵部、容许违拗这些细微未节的问题上,不从根本上洗刷旧诗齿轮上的胶泥。二是中改中革,仍然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自创新调或大量运用当代口语,在平仄格律和语言上有所突破。三是大改大革,彻底抛开原来的诗词体式,基本上全部使用当代口语,只是把古典诗词曲的某些格律因素,择优融入其中。他认为,在新旧诗词向接轨点的双向运动中,旧体诗词应该迈出更大的步伐。小改小革、甚至中改中革,可以作为必经的步骤,过渡的桥梁,而要大步迈向目标,非动大手术不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丁老主动承担起大改大革的艰巨重任,亲自实践,开辟出新诗路,研制出自由曲。他的自由曲正是探索新诗体的产物。他把词、散曲、格律诗和新诗有机结合,把中国诗歌美刺传统有机结合,把为时为事而作和抒情写意寄予理想有机结合,创造了“自由曲”诗体,为中国诗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也为中国诗歌向何处去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自由曲中,引人注目和称道的代表性作品很多,如《华筵颂》、《华车颂》、《华屋颂》、《内耗颂》、《裙带风》、《人情风》、《吹拍风》、《崇洋风》、《出国风》、《鱼之梦》、《蚊之雄》等等。丁芒先生所创的自由曲,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创新的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时代诗作,题材广泛,长短不拘,得心应手,各尽其妙。或赠别,或咏叹,或美或刺,乐而不极,哀而不伤,怨而不露,激情洋溢,豪迈奔放,含蓄婉约兼而有之。其中讽刺类的作品,观察社会生活细致入微,鞭挞时弊深刻入骨,文笔犀利,语言幽默生动,简练清新雅致。偏重佳句警句很多,例如:“一肩的谄,一脸的媚,一口的谀,一身的轻。”--《崇洋风》;“热腾腾鱼鲜鳌宝,香喷喷煎炖烹炒,花哨哨七彩琼瑶。好一派富贵风光,端的是时代新潮。”--《华筵颂》;“有权的一马当先,有钱的跟踪追击,有海外关系的赛似皇亲国戚。”--《出国风》;“碾破了民族的自信,压垮了风气的脊梁,坠往了飞腾的中国龙。公路上耀武扬威,机关里,比凤夸龙。吹牛的何惧嘴歪,得意的不怕脸肿。”--《华车颂》;“天有缝,地有洞,看谁能钻;蛇化龙,鸡成凤,恶鬼也登仙。”--《诈骗风》等。   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的创新时代,各个方面、各项事物都在创新。诗歌作为一种文艺载体,同样要创新,要创造新体式,扩大新题材,拓开新意境,运用新词汇,树立新诗风。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推动诗歌健康地向前发展,诗歌才有生命力。丁芒老师研制出的自由曲,就是诗歌体式上的创新,是旧体诗与新诗接轨的一种试验形式,融诗、词、曲和新诗的语言,句法于一体,称之为民族化、大众化、现代化的新体诗歌。这一新体诗歌,最主要、最基本的特点有三:一是符合时代要求,旧的诗体难以适应当今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运用这一新型诗体,有利于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充分发挥诗歌的美刺功能,便于作者写真实生活,真实情感和真实心声,写出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二是符合创新要求,它冲破了旧框框、老格局,有利于作者在跌宕有序、顿挫有致的前提下自由创作,不受格律、句式和字数的制约,篇幅可长可短,句式可平可仄,字数可多可少。三是符合大众化的要求,它摒弃了陈词滥调,有利于运用当代口语和通俗语言,做到雅而不迂,俗而不庸,明白晓畅,通俗易懂。通俗化不是庸俗化,口语化不是打油化,流畅化不是顺口溜”。这样的诗歌,便于走向人民大众,必然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和喜爱。

江淮吟苑


首席顾问:陆世全  南国英子


顾问:郑永钤、周   棣、李明科

         蔡玉启、安家石、阚新兰

         董万英、王   鹏、陈常健


微刊总编:胡建业(苏声)


总编助理:孟国田(雨中独步客)

               程源红(润物细无声)


收录审理:韩彩娥、黄爱玲、程源红

               孟国田、杜昌海、李登桂

               胡本群、周定洪、邹义年

               檀正平、汪   萍、王  鹏

               黄开旺、马昆仑、水庆中

               张信旨、袁国乾、任昌发


制作编辑: 张文莉、吴利民、范安萍
                韩彩娥、陈友云、姚东红
                黄爱玲、赵雪妹、钮松元 


八皖百城咏编委会:

顾问:  阚新兰、王鹏、陈常健

总编:  胡建业

编委:  阚新兰、王   鹏、陈常健

         胡建业、黄贻裳、许建荣

         张银輝、宋   伟、邓金煌

         檀世升、孟国田、杜昌海

         程源红、郭廷成、檀正平

         范安萍、水庆中、汪章和

         赵元席、毛新仁、邱天乐

         李   青、朱曙光、李继山 

         韩彩娥、戴晓翠、张信旨

         郑贤永、黄广林、戴平安 

         邢梅虹、汪   萍、王   冶

         周定洪、潘保根、李登桂

         吴家春、田益全、 陈友云

         张   永、孙正軍、 朱   敏


审核:胡建业(苏声) 

刊头题字:安家石

责编:孟国田(雨中独步客)

制作:孟国田(雨中独步客)  

校对:程源红(润物细无声)

往期精彩回顾:

诗词名家—范诗银
诗词名家—舒贵生

诗词名家—舒贵生楹联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