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博会之际,看西安是如何长出“椰子树”的?

秦鉴君 秦鉴


有句网络语这么说:西北的黄土地长不出椰子树,万一长出了,也是一朵奇葩。


秦鉴君觉得,这句话深谙“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说的很有道理。


但是作者忽视了另一重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


眼见的“客观”事物,未必就等于真理的客观。比如通过新的科技手段,完全就可以实现黄土地长出“椰子树”。


就像过去,西安GDP长期掉在全国二三十位,没有多少人觉得,它能做到什么“变道超车”,能保持不掉队,已算“超常发挥”。


但是2017大西安GDP高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名义GDP增速19%38居全国第一。俨然,这里已成全球行业巨头投资的热土。



在第三届丝博会款款道来之际,再看黄土地长出了“椰子树”,这是很魔幻的事情吗?


是的。

西安 从“厚古薄今”到“创新之城”


2016年首届丝博会,《山西日报》记者韩建平来西安采访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不知是刻意安排还是时至中午司机怕堵车,接站车转了足足有半个西安城,让记者们还未下车就感受到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我国历史上十三朝都城——西安城结构宏大、气势辉煌、肃穆威严的建筑风格。”


当年的西安报道大都如此调性。即便非常熟悉西安的老记者韩建平,依然难免俗套的轮回。


世人喜欢厚古薄今,这本来正常。


但在中国所有大都市中,曾经最具“厚古薄今”色彩的,莫过于西安。



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底盘,曾让满城的现代人,都活的像兵马俑。大家张口城墙闭口大雁塔,一度在外界的眼中,现代西安城薄不过一页剪纸,似有若无。


心理学家指出,厚古薄今是一种心理现象。要摆脱这种心理,最好的方式就是,打破现实沉闷的泥罐子,把感受者从想象中拯救出来。


2016年底以来,西安就像遭遇了一场密集的“还我漂漂拳”(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武功招式)。城市的底色已经变了,或者说,不再单一地只有历史的照影。


从1997年创立的西洽会,到2016年首届丝博会暨西洽会(当时许多媒体仍简称为“西洽会”),再到如今的第三届丝博会(简称中略去“西洽会”),从中国的(西洽会)到国际的(丝博会),时代在变,西安的格局在涨。



从丝博会前世今生的切片出发,从办会,到媒体表达,到城市品牌包装,到政府作为,都发生了180度的大变迁。


斗转星移不过700天,再有记者像韩建平写丝博会特稿,大概要挨主编嘴巴子了。

2018年,站在朗朗晴空下的西安人应该能发觉,怀旧者在这座城市已成为非主流。

审视西咸新区 当硬科技扎根中国大地原点


据考证,中国的大地原点,在如今的西咸新区境内。


不能不说,这是极具魔幻意味的一件事:中国地理的原点,文化的原点(西安系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硬科技的发源地在此重合。


在这多重强烈因素的碰撞下,“怼”出什么火花,一切皆有可能。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长于文史,不大关心科技。孔老夫子一句话,“君子不器”,把后世专注于搞科技的朋友们都踢进了匠人行列。



真正搞科研的,多在工匠之列,无法做书;写科技著作的,又多是不搞研发的文化人,主要出于兴趣干了史官的事——写这类书,还要看有没有空闲。


所以宋应星写《天工开物》时,正在做郁郁不得志的乡村教师。


回顾五四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救国、强国史,可以说也正是一部科技的复兴史。


这其间,中国发展最好的时刻,也总是与科技事业的兴盛紧密关联。



小平同志说的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月10日,世界品牌日当天,《人民日报》专版发声,认为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正在成就中国品牌,而其有三个关键词:品质立牌、科技强牌、文化兴牌。


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在中国地理、文化的原点,强化科技因子,颇有些在文化中做基因手术的意味。


西安因而蜕变为“网红城市”,十三朝古都激发了新生儿的勃勃生气,不能不说,由此对整个中国文化气质,都可能催发蝴蝶效应。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文化是人类控制环境的工具。环境不同,文化自因之而异。”


五千年过去,互联网+的新世界里,中国地理、文化、古丝路的原点之城,建设世界的硬科技之都,应当有再度输出中国新文化的能力与义务。


由此观之,当中影国际丝路电影城等诸多巨量文化项目,也落定西咸新区这片“硬科技”之城时,甚或对整个中国的电影工业,都会架设出新的支点。


西安应当有中国的“硅谷”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开篇中,写过这么一个场景:“他拽着两块铁锭挨家串户地走着,大伙儿惊异地看到了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成群结队地跟在墨尔基阿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


这是马孔多镇民第一次见到“磁铁”这种神器后的夸张情景。


实际上,如果让一位生活在1919年的人穿越到今天,当他看到手掌大的“镜片子”冒出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脸,一些铁块和线头做成的人偶居然整齐划一地跳起舞来,一定也会震惊得目瞪口呆。


在今天世界,无论你是否钻研科技,是否对其感兴趣,人的生活,已经不可避免与科技有了深度耦合。


因此,对于建设“硬科技之都”的古城,西安人或许也将经历西安史上最“魔幻”的时刻。新生的事物,最硬的科技将在这里变幻让人们大开脑洞的传奇。



因此,秦鉴君有一个很美好的憧憬:未来不断有中国乃至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发明,在西安让大伙大开眼界。就像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展示的,科技产品不仅在于实际功用,其本身也会成为精神享受、文化消费的一部分。


这种场景的实现,首先要做到两件事:集中的展示,让市场发现西安的科技元素;产业的集群化,让科技创新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类似美国硅谷的区域,有足够的“神器”推出。


就拿丝博会来说,今年的丝博会,比往年又科技很多。西咸新区的展馆,直接引入了赛道线条、太空舱等元素,塑造了太空科幻风格。



要秦鉴君来说,要的就是这个范!这片主打硬科技名片的新区,就该展示出硅谷的气质。这样才能留给人们深刻印象,才能向外界展示鲜明的产业符号。


从本次西咸新区签约来看,总金额744亿元,分布在航空服务、电子信息、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科技研发6个种类,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指标已经体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短期内的硬科技建设成效,也足以让西安骄傲。


秦鉴君听说,现在已有不少东南沿海城市,盯上了西安“硬科技”的热点,想来这里挖人、挖企业。


这对西安是激励也是警示:如何尽快把主攻硬科技的西咸新区等区域做强,以集群化的吸引力凝聚硬科技人才、企业,把品牌打响,把影响力、产品推出来,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西安硬科技的车轮一旦高速转起来,带动的,恐怕就远远不止一个关中平原了。


届时,一年一度的丝博会,可能会成为另一场世界瞩目的“硬科技大会”。


那时的西安,将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传奇最好玩的地方。凭此一点,就有了无限可能,不是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粉红豹   审核:酌月


往期精选


 Tiffany蓝碰撞盛世长安!地铁4号线景观墙首次曝光!  

 请接住!这张城市名片上印着你的名字

   陕西发展,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讲述|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还缺点什么?

 西安小升初新政颁布后 我们看到了一地鸡毛

 “4·27”米脂伤害案死亡学生上升为9人!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

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

邮箱:85332446@qq.com

专注思想 时政 经济

西安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


关注左边二维码
秦鉴君在这里等你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