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安硬科技如何解永康书记之忧?

凌剑生 秦鉴 2019-04-13



六月的西安,焦躁中有些不安。


房价高企,摇号不公,学区房问题突显……各种滋味杂陈、迸发或交融,构成了西安今夏略微复杂的情绪。


改革不能因阵痛而不前,西安的振兴也不会因短暂的得失而止步。回看西安最近的成绩单,华大基因、腾讯、恒大等一线企业30+场活动57个项目总签约额达2789.8亿,第45万落户人口,深圳校友筑梦长安……一组组发展大数据背后,隐含了诸多辛苦与不易。


近日,听闻西安硬科技局高层人事调整,嗟叹之外更多了些期许,同时也对未来西安硬科技大发展充满了信心。



“人无压力轻飘飘”,硬科技之都建设道阻且长,既非朝夕之功又容不得半点等待,履新的领导着实不易。


时代呼吁革新者,西安的治理风格也正从老成稳重转向时尚现代,这其中固步自封者难免被冷落,懒政无为者则必遭鞭挞淘汰。


正如永康书记所警言,“如果不会干,我们可以培训指导干;如果不愿干,就要考虑换人干!”


西安之改革决心可鉴,执行掷地有声。如今看来,“三项革命”破故立新,招商引智惠泽经济,人才新政轰轰烈烈,古都之新时代巨变,必将显著地标注于建城史册。


不过,在各界赞许和褒扬之外,也难免有隐忧所在。通过笔者近日走访,一些值得引戒的信号浮出水面。


一线城市养儿子 西安可能养了个女儿


《100000000000的硬科技基金谁来接盘》一文中,笔者提到了西安发展硬科技面临着资金短缺等难题。文章发出后,西安资深投资者H先生向笔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无奈,“现实远比文章表述更糟糕!”


H先生在西安创投圈混迹十余年,他并不认同媒体所传递的论调——西安遍地难寻好项目。恰恰相反,他认为从西安本土衍生出的明星创业项目庸中佼佼者甚众。远到国内最早的门户网站古城热线、西陆社区,近到四叶草安全、每日瑜伽等,都曾活跃在投资机构的建议书中。H前辈评价说,高校人才的富集,地域特有的创新精神等,滋养了西安肥沃的创业文化土壤。


但让人惋惜的是,这些好项目并没有获得西安政府资金的足够重视。这位前辈不无遗憾地说到,与创业者的激情相反,西安的风投市场经常表现出一种冷静乐观的姿态,尤其是对各类高精尖科技类项目,更是瞻前顾后谨小慎微。


投资向来讲究当机立断,犹豫纠结往往错失良机。西安本土创投的过分谨慎和漫长决策周期,造成了很多优质项目外流。


H先生比喻说,“就像华为与深圳,格力与珠海,阿里与杭州,人家一线城市都是在养儿子,而西安多数情况下是在养女儿。”


不仅仅是好项目为人作嫁,西安在一些产业创新的关键节点上也经常慢人一步。H先生给笔者举例说,西咸新区是中国最早“举旗大数据”的区域,但后来大数据这个强IP却被贵州抢了先,这其中的缘故,政府规划、发展格局、基金配套等都有责任。


如今,“互联网看杭州,大数据看贵安”已成共识,即便西咸的大数据产业势头仍劲,成果产出丰硕,但知名度始终不及云贵。

去年以来,西安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高举硬科技大旗,这让H先生看到了转机。


“将人工智能、光电芯片归纳到硬科技范畴,这本身与当前的投资风口是吻合的,大西安主政者的前瞻卓识和雄心让人赞叹。不过,未来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政府投资和产业的双向催动。”


采访中,H先生对西安本土硬科技产业投资的总体水准打分并不高。“一种原因是的确看不懂,缺乏技术和行业研判能力。再者,政府引导基金的掌管者多数出身于体制内,缺乏足够的风投经验,有些同志甚至连基金和投资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更别提创新突破思维。”


除此之外,H还透露说,包括1000亿硬科技产业基金在内,西安的政府类引导基金在规模设立上略显冒进,很多实际出资行为仍停留在政策文件中。即便是在西安经济体量最大的西高新,目前尚没有一只真正意义的纯硬科技创投基金。


另据网络公开资料显示,西安科技局设立于2014年的西安创业种子投资基金,初始规模1亿(如今已增至8亿元),但主要投放给市辖区内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向民企倾斜度很低。


而对于民间资本,这位前辈则概括为“生存艰难”。其解释称,首先是西安本土竞争环境不公平,民间创投的体量本身不能与政府资本相并论,在好项目的争夺上并不占优势。


此外,政府资本往往是民间创投的背后财团,即所谓LP或者接盘者。在该类基金决策层里,民间创投仅仅是配角,避免不了政府资本的管理约束。而在实际投资行为中,政府出资人在股权控制方面态度非常强硬,往往有悖于被投资人的初心。


封闭无序的市场环境下,民间创投基金为求生存只得另谋前程。多年前,西安多家基金公司被迫“出走”,成了本土创投圈莫大的创伤和遗憾。


在西安 好项目找钱太难了


正如笔者上篇文章所言,好项目越多,创投资本越活跃。而创投资本越集中,创业团队的创新力量越强大。但就西安目前反映出的市场环境来看,找好项目不难,找钱太难了。


H先生的分析在智投云的数据上得到佐证,近五年来,西安发生的融资数量为165件,占除北深杭上广外的其他地区比例为4.4%,排名其他城市中第六。同比居榜首的是成都,其融资绝对数为565件,是西安的近四倍。


“不能说政府没钱,只是格局远远不够,缺乏担当意识。”H先生向笔者表示,“创业投资最终的获益者是政府,风险承担的第一人也应当是政府。而今看来,政府基金的态度暧味不明,行事阴阳两面避重就轻,总想着依靠社会投资去冲锋在前,转嫁高风险,这个道理本来就是说不通的。”



而针对硬科技投资的特殊属性,H观点认为,硬科技创业项目想要给出优秀的营收报表,少则三年五年,多则五年十年,在风险未知的天使期和孵化期,政府的“带头大哥”角色绝不能缺位。


“坦白讲,我们都呼吁建立市场化的竞争环境,政府引导资本和社会投资二者应站在同一起跑线。政府引导基金应该去行政化,将承担社会责任摆在第一位,要以用户思维去运营和管理,真正把有用的钱匹配到企业身上。”


H先生苦笑说,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但如果有人总想着背靠大树就能不劳而获,这生意没法做。


硬科技如何解答永康书记“十问”


2018年伊始,证监会推出指导意见,对包括生物科技、云计算等行业在内的“独角兽”企业IPO实行即报即审。而就在几乎同期,继王永康“十问西安”之后,市委市政府发布“龙门计划”,提出了西安上市挂牌实现倍增的目标:到2021年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5年内翻番。


两则新政起承,看似偶然,实则历史必然。


H先生分析认为,长期以来,西安民营经济基础薄弱,上市企业也都集中在餐饮文娱、房产基建、金融信托等传统行业,已经明显落后于当今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产业升级档位。要想突破这些短板和制约,祛除市场沉疴积弊,硬科技似乎是西安得天独厚的发力机会。


“回归到本质,最终还都是钱的问题。硬科技机遇再好,政府不拿出真金白银去支持,一切都是空谈。”H最后表示。


事实上,硬科技绝非是西安的城市营销创新手段,而是当政者的远见和智慧所在。但如何把“硬科技”概念落地成金,促进八大领域产业崛起,才是潮退之后的最有价值的留真。


而对于硬科技局新任负责同志来说,怎样用创新思维破题,权衡资本投资、人才引进等各方利益,解主政者之忧、创业者之忧,于城市发展有益,更于个人价值实现有益。


“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玩!”永康书记向西安全体干部的鞭策言犹在耳。未来的西安要干能干的事情太多,产业的升级换代,招商力度的加强,营商环境的优化,人才落地的承载等等,都是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关键着力点。


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届铁军如何破局,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凌剑生

编辑:闫杉   审核:酌月


往期精选


   

     “冯导”“范爷”灰飞烟灭  下一个是谁?

     重返国际化大都市阵容,西安多久能搞定?

     陆权回归时代的长安?

     100000000000元的硬科技产业基金,谁来接盘?

     史上最大信任危机!西安房事:摇啊摇,摇到关系户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

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

邮箱:85332446@qq.com

专注思想 时政 经济

西安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


关注左边二维码
秦鉴君在这里等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