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捋捋“冯裤子”

秦鉴君 秦鉴 2019-10-12


料到了崔永元会接招,没想到是“征文大赛”的形式。7月18日,崔永元再晒《我的长征》公益清单,打脸冯小刚《十问》中的公益之问:裤子们一辈子干不了几件好事,少干坏事就不易。



料到了冯小刚会反应,没想到14日身形一闪进了电影院,回头发博:观《我不是药神》有感:此片大卖,是中国电影幸事。


就像关羽与纪灵大战三十回合,纪灵大喊:来,咱们吃块瓜。


这一招转移也高明。


不管你们服不服,我心里给二位都竖了大拇指。


随后,冯小刚的微博就卡在这里不动了:此文进一步刺激了全国人民围追堵截的兴趣。从草根音乐人到北京大妈,这个作词,那个录视频,掀起轰轰烈烈的倒冯运动。


不管三七二十三,还是给你堵到三四五六七八环上。


这一次,“打不过就跑”的策略也不管用了。


不过,秦鉴君以为,还是要重温鲁迅先生那句名言:恐吓和辱骂绝不是战斗。


本文不想黑小刚,只想和大家撸一把串:冯是如何走到了“人人喊打”的窘境?

捋了捋,秦鉴君攒了五颗丸子。



      之一:俗


冯小刚文化水平不高。


这次《十问》变“十骂”惹众怒,很多人说:你一大导演怎么和泼妇骂街似的,就这水平?


答案是:这就是冯小刚的正常操作。打微博兴起,冯小刚已和网友对骂十几年。


小刚也不避讳这一点,我就是一俗人,粗人,您看怎么着吧?


叶京说过这样一个段子:有次他和冯小刚在车上,冯小刚看到一本杂志把徐帆作了封面,便打长途给她念:“帆子,有本杂志说你青春青丽。”


看懂没?冯导把“青春靓丽”念成了“青春青丽。”


为冯小刚的自传写序时,刘震云不小心又补了一刀:冯导搞不清“的”“地”“得”用法,干脆都用“的”代替。


怕的不是没文化,怕的是没文化还自我感觉良好。



在《不省心》一书中,冯导直言:我小学二年级时“文革”开始,高中毕业“文革”结束,所以您不能挑我没文化。


一句话,没文化是历史的锅。


秦鉴君没少听过那个年代过来的大叔大妈吐槽。对耽误了青春完全没痛感的,估计除了部分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民间还真不多见。


自充电成为文化名流的也是有的:就比如距离冯小刚最近的两个男人,和冯小刚同岁的王朔和刘震云。


但冯小刚显然代表了无知无畏派:“不学无术对民族来说是悲剧,具体到一个少年,不上课、不考试整天疯玩,那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想想,我们这拨人真是前世积了大德哟。”


因为没文化,就不敬畏文化,还以俗为荣。


这一点上,冯导曾反思:人们常说某人某事“伤风败俗”,从来也没听人说“伤风败雅”。由此可见“俗”是非常值得敬重的,不能被贬低败坏。令我困惑的是,为什么“媚俗”就成了贬义词了呢?


因为没文化,就没文化自信,嘴上说“我是俗人我怕谁”,早年拍片“媚俗”,老了却迎合精英的批评想“媚雅”,想当大师了。


没文化,最终成为冯导电影中最难跨越的“坎特”:反映市井生活的题材、小品段子游刃有余,稍微带点形而上,就拍的不伦不类,像太监拉男低音,看的人尴尬癌都犯了。



  之二:怂


和“老炮”的造型相反,冯小刚的第二特征是“怂”。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小刚炮轰万达排片率低,王思聪站出来怒怼,冯小刚反手一句:“我一直关注你,最喜欢的,就是你的胸襟坦白,耿直!”


网友大跌眼镜:原来冯导不是出嘴必骂,还是会好好说话的,就看和谁说了。


2006年上映的《血色浪漫2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有这样一个角色“冯裤子”。


“冯裤子”的形象是又穷又丑,欺软怕硬、胆小懦弱、动不动就爱哭。


导演叶京曾直言不讳地说,“冯裤子”的原型就是冯小刚。还特意选了一位形象极像冯小刚的演员,第一次看到该演员时,叶京惊为天人:就是他了。


叶京为什么瞧不起冯小刚,就在于他这种经常哭哭啼啼,求人低三下四的怂样。


那是冯小刚和王朔签《一声叹息》合同时,也是冯小刚第一次和王中磊、王中军合作。


他想巴结二人,又想讨好王朔,就说:人那么大老板掏钱买朔爷的剧本眼睛都不眨,王老板很大度,人家把你的的税钱都背了。


王朔不客气回了一句:人那么大老板也不缺这几万块钱。


一句话搞得冯小刚下不来台。


就为这,冯小刚找到叶京哭了一场。


叶京狠狠回了他一句:嘴欠。


后来《一声叹息》在开罗国际电影节获奖。王朔接受记者采访时嘲讽,“在我印象里,埃及电影节就相当于中国乡镇企业奖吧。”一番话,又把冯导气哭了。


在中国文化情境里,男人爱哭是“怂”的最突出表现。


如果因为哭就说冯导“怂”,多少还有不客观之嫌,毕竟哭也是情感丰富的反映,那么从冯导本人的价值观也可以看出: “怂”是其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


冯本人曾毫不掩饰地自称:面临危机,第一反应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他还辩称:有人说这种品质干不成大事,我不同意,邓小平达人若不是能忍一时之辱,又怎么会等来“春天的故事”。


可供参照的另一真实案例是:有一年冯小刚去旧金山,在中国城吃饭。冯对伙计展现了其“老炮”的批判面:我低头走路,不看街名也不看店铺牌匾就知道到中国城了。伙计问:为什么?冯答:脏啊!


餐馆老板是爱国老华侨,大怒,说冯看不起国人,立马翻脸,打电话招来爱国黑社会。


冯小刚于是撒腿就跑,一边狂奔一边还在吐槽:你丫这么在乎被人看得起,怎么就不能干净点呢?

 

 

  之三:油


冯导拍马屁的水平,可能还在他的电影之上。


1986年,28岁的冯小刚遇见28岁的王朔。


那时王朔已在文坛小有名气,冯小刚还是剧组里的无名美工兼大厨。


一见面,冯小刚劈头盖脸把王朔夸了一通,王老师长王老师短,臊得“伪痞子”王朔脸红一阵白一阵。二人关系就这样搭上了,从此,作为王老师的头号铁粉,冯小刚抱紧了王朔大腿不动摇。


1994年,王朔、冯小刚成立“好梦公司”。


和很多新创公司一样,公关是冯小刚们创业初期的主要业务。


所谓公关,用冯导接地气的表达就是:吃吃喝喝不谈正事,不计一时得失,为日后互相掠夺埋下伏笔。


而对冯小刚等人来说,公关锤炼的第一技能,就是学会拍马屁。


一开始冯小刚还磕磕绊绊词不达意,说一堆废话也不能击其要害,令吹捧对象心生疑窦。经过反复实践,屡败屡战,冯小刚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至于不管来得何等人物,都能吹的对方春心荡漾、欲罢不能。


比如有次遇到某企业家,小刚的糖衣炮弹就开始了:“别的我不敢说,等您老了哪天,除了心爱的女人您知道那是自己的,旗下企业有多少,您根本就数不过来。要想知道大概,只能让手下扶着您上景山,夜幕降临时吩咐他们,让凡属于您名下的产业都熄了灯。不到一根烟工夫,中关村黑了,银街黑了,国贸一代也黑了,亚运村一带也黑了。”


企业家大概从来没遇到这么猛的吹手,打趣冯小刚,“那奥运村呢,怎么还亮着?”


冯小刚也淡定:“那是您厚道,给国家留了点儿面子。”


企业家狂笑。分手后当天下午,迫不及待打电话给冯小刚:“晚上什么事也别安排,我请你吃饭!”


面对冯小刚的糖衣炮弹,不仅少见多怪的企业家架不住,就连见惯吹捧的一众文艺界名流也晕晕乎乎。其中代表就有王蒙、葛优等业界标杆。



中国人都喜欢听好话,无论多高的咖位,都走不出这个怪圈。几句好话,话说的巧,说的妙,说的够突破底线,瞬间就拉近了关系,一桌酒饭,马上就成了哥们。


多少年后叶京问王朔,你对冯小刚不感冒,怎么还走那么近?


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因为会说话,会拉关系,冯小刚能靠近很多资源。比如他是通过郑晓龙认识王朔,后又借力王朔认识葛优和刘震云。


这些人,后来成为冯小刚赖以成功的“王炸”。



  之四:贪


小刚的第四个人生密码是“贪”。


出身草根,要想实现阶层的跨越,所要付出的代价,远比大院子弟们高出很多。


因此,一如刘邦、韩信等,为达目的,冯小刚可以把人格降到尘埃里,也决定了他利益为先原则为后的成功哲学。


对成功、财富的贪欲越是强烈,对道义的突破尺度也就越大。


也正是这一点,让冯小刚和一些昔日朋友形同陌路;即使没有《手机》的瓜葛,也不可能和崔永元真正成为朋友。


崔可以为了道义退出利益群体,而冯小刚每次面对道义和利益的抉择,总会在一番摇摆后倒向后者。


1992年,冯小刚和郑晓龙合作剧本《大撒把》,被导演夏钢看中想拍成电影。


当时遇到一道坎:北影看不上本子,不愿投资。没钱怎么办?众人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冯小刚想起了冯巩。


冯巩有很多企业家资源,二冯关系也很好。好到什么程度?


这一年3月左右,冯小刚为女儿冯思语做唇腭裂手术。当天冯巩推掉所有事情,一直在楼道里陪冯小刚。


术前医生叮嘱:术后最要紧的是不能让孩子哭。


冯巩听了,拉上冯小刚就跑到百货商场,买下十几件玩具。


以当时冯巩的咖位,忙碌程度可以想见。陪冯小刚这天,冯巩的“大哥大”都响炸了。


此次小刚求上门来,冯巩看过剧本,也觉得不错,于是帮他们找到投资。


双方谈好由冯巩作主演。


此后,麻烦来了。


看到有人要拍,北影改了主意。决定上马,且点名葛优主演。


夏钢是北影导演,不好违命,也觉得这样做,对冯巩不够意思,就找到冯小刚商量。


解决办法有两条:一是做通冯巩工作,放弃这部戏;二是大家从北影撤出剧本。


冯小刚作为新人,此刻第一念头居然是不想得罪北影,也觉得葛优演更合适,于是便厚着脸去找冯巩。


冯巩何等聪明之人,见冯小刚支支吾吾,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你是我兄弟,只要对你好,我怎么都行!”


这样见利忘义的事,冯小刚可没少干。


1997年,北影厂长韩三平找到冯小刚,请他拍一部贺岁片。


当时冯小刚和王朔差不多处于被封杀状态,《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三部电影接连被毙,业内称他俩是“毒药”,都不愿投资。


见到有东山再起机会,小刚同志喜出望外,立刻想到王朔的一篇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


当天,冯小刚就给在美国休养的王朔打电话。


王朔担忧这部小说比较调侃,又是他写的,是否能通过?


冯小刚表示可以改为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和谐剧本,王朔同意了;接着冯小刚又抛出一个问题:为了便于剧本通过,能不能在电影上不署原著作者名字?


冯小刚不是以字谋生的人,未必能意识到署名权对于一个作者的重要性;也许在这位功利主义者眼中:什么都不如挣钱重要。


可怕的是,他似乎也是这样“以己度人”的。



虽然冯小刚提了非分要求,但碍于朋友前途,王朔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


影片公映后,每当有记者询问《甲方乙方》是否改编自王朔小说,冯小刚都无言以对。显然冯导心里还是发虚的;但这种“装聋作哑”或王顾左右而言他,恐怕更让朋友彻底失望。


票房大卖,冯小刚让制片主任给王朔送去5万块钱,权当版权费、精神赔偿费之类。注意,是托人送去。


无论你冯小刚多忙或多不方便(王朔曾说二人在一起被打压,不如分开,冯小刚遂迅速与他切割),托人给堪称恩人的朋友去送钱:你把王朔当什么了?唯利是图的宵小?落魄穷困的可怜虫?

或者,自称糙人的冯小刚根本就没想那么多:给你送钱来了,你还不高兴?(参照拍《一声叹息》时被王朔怒怼的前后)


王朔当场把5万块钱给扔了出来。


二人就此决裂。


后来,冯小刚要拍《一声叹息》,哭求叶京从中搭桥,赔礼道歉,二人才重新和好。这是后话。

 


  之五:拽


如今呈现在公众面前,最为人所常见的,是又拽又悍的冯导。一言不合拍桌子,二言不合就要“撕了你的嘴”。


很多人奇怪:冯小刚年轻时不这样。比如1990年代初,拍《编辑部的故事》时,几位编剧主创包括王朔等不愿意抛头露面,把还未出名的冯小刚推到台前。


冯小刚令人意外的大方得体,王朔还曾开玩笑封冯小刚为“东瀛忍术冠军”。 


为何会有这种前后反差?一句话:装的。


冯小刚还在文工团时,曾对一位舞伴吐露心声:


他有个特别大的愿望,就是穿着军装和漂亮女兵逛一次西单王府井,最好是她老追着跟他说话,还硬要挎着他的胳膊。


此时的冯小刚,就一脸不耐烦地说:“注意点影响。”


冯小刚补充说:就是那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德行,一定能招来很多羡慕嫉妒恨,可以极大满足他的虚荣心。


一句话总结:冯小刚年轻时的自嗨能力很强大,他想要的成功,就是出人头地,给别人看的。


2000年前项羽同志就总结过了,“要是富贵了还不回故乡,就好像是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你的衣服再好也没有人看得见,有什么用呢?”


冯小刚内心甚至是十分向往“贵族”的。他一点不掩饰对贵族的崇拜:


“我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受益者,以小人之心度贵族之腹,或者说我梦见过:贵族的气质不是有钱就能挂相的,那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从小坐车就有人给拉车门,车到人到,长大了养成习惯,车一停就举步,赶上没有人适时拉开车门,他能一头撞 上。下了车也不会说谢谢,不是不懂礼貌,是不觉得你是在位他服务了。这一点确实不同于平民百姓,满脑子都是人情世故,家长里短。……出国旅行,看到一座庄园,心生爱意,打听主人是谁?随从马上俯首帖耳:您还不知道吧,这庄园就是您的。贵族听到后,并不感到惊喜,反而有点儿扫兴。这么说吧,生活上贵族基本上就是一废物,除了左爱亲力亲为,吃饭不用人喂,其他,一切均不能自理。但同时,贵族也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可惜,小刚同志的想象并不准确:他梦臆的不是西方的贵族,倒更像清末的格格贝勒。


这种心理体现出很多底层出身成功人士的典型特征:之前所有的忍辱,不过是“偷生”,是谋取利益的手段。一旦翻身成为“人上人”,对不起,就要把原本受到的屈辱,加个杠杆肆无忌惮放出来。


用小刚自己的话说,这叫“真实”。



而且冯小刚本质就是个暴脾气。有一次,徐帆和他一起去上海为《一地鸡毛》做宣传。到了机场,发现徐帆忘带身份证。冯小刚当场指着徐帆大骂:你是猪啊!


又找了一圈没找到,直接怼徐帆:滚吧,你自己改票,我不管你了。


当时,刘震云也在场,大厅里换机票的人都在看徐帆。徐帆受不了刺激,扔下他们冲出大厅,差点被出租车撞了。


对心中女神徐帆尚且如此,就别说陌生人了。


于是,电影被批骂影评人,网友吐槽喷网友,记者提问不当要抽记者,凡惹毛他的,他都会口不择言人身攻击。甚至因为巴萨赢了一场球,在微博上和皇马球迷对撕,惹来球迷一波围攻。


不是财富和成功改变了冯小刚们,相反,是这二者还原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昔日装孙子,今日要当大爷。


这次冯小刚“墙倒众人推”,不得不说,和他过去十几年“嘴欠”败人品大有关联。




  冯小刚的“真性情”


自己做不好,又爱以己度人,把他人拉低到和自己一个层面,这是冯小刚频频惹事的性格原因。


比如冯拍《手机》,依冯的性格,恐怕根本没把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当回事。


冯自己也被叶京用“冯裤子”影射过。结果2017年,冯小刚参与叶京《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电影版监制,还将出演中年“冯裤子”。


在冯小刚的眼中,人在江湖走,不能活得太教条。


比如,冯小刚这样定义好人:这年代没有圣人,有圣人一定拉出来“打假”。所谓好人,就是有基本的善良底线,不要太恶毒,人品四六开,优点六缺点四。这样的人是主流,社会就算健康的。


对于自己,冯小刚也算实诚:“我能做到优点三缺点七这种倒三七标准,我都算人品超标了。”


说白了,就是一俗人,一混子。要多恶?没多恶,就是俗,有俗人的劣根性。


最大的尴尬在于,这样一位俗人,因缘际会,被推到金字塔最成功的顶端。


尽管其本人生活中也有被评价“心软”、有话直说、爱打抱不平的闪光点,甚至还有鲜为人知害羞的亲和一面,但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决定了其所作所为,不能用普通老百姓的标杆衡量。


问题在于,冯小刚恰恰把这两点搞混了。


而这座金字塔,因为制度体系的不完备,走上去的人,莫不沾染些不干净的东西。比如偷税漏税、阴阳合同,用崔永元的话来说:乱象太多了,乱的人也太多了,说出来的不过是九牛一毛。


这一次引发“倒冯潮”的最大黑点,在于冯小刚对“偷税”等未做正面回应。冯小刚为什么不敢回应?也许他存在这些问题,他可能还要回骂:那么多潜规则,为什么单单针对我?


这也正是冯小刚们无法回应,也许也无法自省的关键所在:如果冯是一身正气的脾性,还能否抱紧王朔、刘震云等人的“大腿”,逆袭成就今日的成功?



正是这样一个个扭曲的关系圈,以及中国电影发展的特殊国情,成就了不走寻常路的冯爷们、范爷们。


他们和她们并非某一个体,而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群体。

在自身不够干净的前提下,说话又带自我感觉良好的戾气,拿腔做调,就难免被喷了。


在这方面,冯导的爱流泪和微博上的爱喷人,恰好形成一把剑鲜明的两端。


他是得利者,也是中毒者。


对于这样的“冯导”,该作何评价呢?

 

 

编辑:闫杉   审核:酌月



往期精选

Recommended reading

义乌网红学校原校长:只会考试的大学是误人子弟|独家
 

谁导演了冯小刚的“自爆”

 

西安没有上海的命,

 却得了上海的病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

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

邮箱:85332446@qq.com


pick秦鉴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