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身边“翟天临”越多,你就越有希望成功

秦鉴君 秦鉴 2019-10-07


 

最近,群众在群踩翟天临。


翟天临是谁?就是那个《白鹿原》中出演白孝文,《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饰演杨修,被吴秀波饰司马懿虐得不能自理的家伙。



因为博士学历被质疑注水,翟天临再次被虐得不能自理。


很多人说:翟天临你都很有钱,很成功了,还需要博士学历干嘛?


我就觉得很纳闷了。对翟天临来说,多张博士学历,即使只是人设的一个卖点,是娱乐圈的宣传加分项,那也值了。


假如地上有张博士学历,捡起来就是你的,你会拒绝吗?(秦鉴君坦白:我不会拒绝。)


追求低成本的获得,这是人之天性。而且,翟天临需不需要博士学历,和他获得程序是否正当,是两回事。


所以问题实质在于,谁将这张博士学历扔到了你脚下,又为何偏偏你能获得?


这正是我们无法视而不见的冰冷现实:总有些人,因为其身上的名、权、钱,在社会活动方方面面,会获得你望尘不及的“绿色通道”。比如,看一场晚会,他们也会坐在第一排,对你来说难如登天的事,对他们来说简单得跟“一”一样。这正是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回到翟天临来说,高校需要其名望的光环效应——我家后门常打开,欢迎权贵做客;翟天临客观上也有“镀金”愿望,双方一拍即合。这样的潜规则已经有些年头了。


所以不要再为自己头秃了还没拿到学历愤愤不平,你们本身就不在一条线上。你能为学校提供什么?多你一人少你一人有何区别?既然没有区别,那就独木桥上厮杀去吧,还羡慕嫉妒恨个什么劲?



这次翟天临被舆论暴揍,回顾看是其露出了4个明显马脚:


1.有粉丝问,他的博士论文能不能在“知网”搜到,结果他连“知网”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把这种“无知”暴露在镜头前。


2.于正帮他公关,说看过他的十万字博士论文,结果“论文”定稿大小只有645K,连一万多字的本科论文都比它大3倍。


3.高校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一般说要发表1-3篇cssci核心期刊学术论文,翟天临连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过的论文都没有。


4.翟天临的公开文章《谈电视剧<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创作》,复制比超过50%,2个字里有1个多都是抄的。



秦鉴君想问一句,如果翟天临不是犯了这么多白痴错误,他还会翻船吗?


群殴翟天临,即使把他打残了,如果不追究这背后的现实土壤,能阻止后来的张天临、李天临吗?


而更残酷的现实却是:你身边的“翟天临”越多,你就越有望成功。


这个现象,就跟你身边富豪越多,你就越有希望致富一个道理。


当然,我们接触明星的机会不多,但某些达官显贵:比如某公仆、某杂志社社长、某董事长、某协会主席,也许你有机会进入他们的圈子——难道你会天真认为,他们日理万机之中,所取得的高学历和头戴光环,都是真枪实弹拼出来的吗?


中国社会从本质上仍是一个关系社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方便的人能量越大,你获得的好处也就越多。翟天临的学历注水,不过是现实中随处可见的托关系、走后门的衍生品。高校,确切的说是高校背后的人不能免俗,自然也会将学历作为礼品,搭建种种关系。


“翟天临”们因为通晓并认同这现实“潜规则”,往往混得风生水起,搭建荣辱共存的关系网。这也意味着,进入这个圈子的个体,都有望以同样潜规则,低成本地捞取好处。


相反,那些矜矜业业,遵守规则的人,往往混的并不如意。


秦鉴君有个亲戚,干了警察三十多年,退休还是个普通民警。是他的业务能力不好吗?有件事十分典型,他早年做交警时遇到局长的弟弟闯红灯,照样给开了罚单。这事被作为笑谈。工作、人际处处碰壁,连他老婆都跟人跑了。他也成为亲戚中被群嘲的另类。


这是何其悲怆的现实?


更荒诞的是,我们的社会舆论存在这样一种喝醉了的状态:“应如何”与“实际如何”两张皮。口头上、舆论上、书面上伟光正,现实中却是各种蝇营狗苟。


如果是这样浮躁地批评、愤怒于“翟天临”,这个社会没有变好的可能,不过是抓了一个又一个苍蝇。抓不完,也抓不过来。现实的粪池呢,还是会散发着臭气对你咧嘴大笑。



因此,关于翟天临事件,最精准的打击点,不是只让翟天临背锅,也不是让翟天临感恩的那些名字背锅,而是倒逼北大、北电负责人站出来,被致以最严厉问责。上梁不正下梁必歪——那些坐在高位上的决策者,他们并不瞎;如果他们毫不知情,那也没有必要“尸位素餐”了。


不要用发达国家的学术反腐来说事。其学术反腐、打假,很多都是从学术界自身发起,是自查“流毒”。比如2013年韩国生物医学韩东杓,因在试验中把人血加入兔血,就被校方辞退,学术生涯尽毁。不仅如此,韩还被公诉,数罪并罚,罚款720万美元,获刑57个月,出狱后,还面临长达3年的管教。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术反腐、打假,已到了要群众来操刀的程度。



一个是老鼠钻进去,被锅赶出来;一个是锅里不明不白,钻进了老鼠,还是偶然被外界发现——这两件事,性质一样吗?


说到这里,我们能否从此事出发,彻查学术之锅,并以重典治乱,箍紧各院校的后门?再往深点说,学历弱于关系、钱权,其必然导致学历持续贬值、沦为装点道具。普通人追赶学历,亦多是成功渠道稀缺的被迫之举。至于学历背后的学术干货、追求真理云云,有几人当真呢?


这似乎又回到“应如何”,“实际如何”的不着边的追问。但我总觉得,如果这种作为地基的一年级问题都解决不了,甚至假装没看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底气,去讨论打假翟天临的二年级问题呢?


难道只能打来打去,无休止地脸疼?


 作者:酌月

 编辑:妍妍  审核:酌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回顾


《代市长李明远:清华学霸的西安“大考”?》

《“变脸兵马俑”和限行,凭啥被群“黑”?》

《这家世界第一的显示器巨头,为何落户咸阳?》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
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
邮箱:85332446@qq.com/15829003127(同微信)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