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吒,爆款降世!

秦鉴君 秦鉴 2019-10-07


今天我们来说一部动画片。


准确说,是国漫。


我是抱着看“车祸”的预期去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点映的。看过宣传海报和预告片,直觉和经验告诉我:这片子估摸要出惨案。


先说宣传和预告片吧,渲染热血场面,给人感觉这就是一哪吒版“大圣归来”,同质化痕迹明显。



我们知道《大圣归来》创造了国漫票房记录,三年后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照葫芦画瓢,这也没什么意外。


再看其片名和人物设定,咋咋呼呼,完全没《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的文艺范,直让人想到《西游降魔篇》。人物丑、凶一点,就能带来新鲜感?哼,想的未免太简单。


第三,颠覆式改编,成功难度太大。试想一个暴力成灾的“魔童”,定位如此夸张,人物自身就带着剧透属性。想必就是打打杀杀拼拼视觉效果罢了。


不过,带孩子看嘛,烂一点,可以接受,反正就是全家欢。


没想到人这么多,提前一小时订票,居然也只剩下第一排屈指可数的位子。


于是,就这样,史无前例坐在第一排,默默享受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打脸。



只想说,千万不要被什么“魔童哪吒”“吃人妖怪”的文案给骗了,他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什么叫影片主旨所讲的“消除成见”?我就是被教育的反面典型。


热血?颠覆?丑坏?——我说主创人员,你们还敢把噱头玩得再浪一点吗?


这么说吧,这部片子会让你完全忘记上面营销的关键词。


《哪吒》端给你的,不是单纯的甜,不是咸,也不是酸,而有点像周星驰影片里的“黯然销魂饭”:它口味丰富,没有形容词来形容,前一秒忍俊不禁,后一秒心旷神怡,却不知不觉流下眼泪。



一边打脸,一边“真香”,这种奇怪体验,秦鉴君观影来似乎还是头一遭。


就说我家孩子吧,4岁,不仅坚持要看完彩蛋,还强烈要求听完片尾曲再走。连他最粉的漫威电影,都没这个待遇。



像我家孩子这样的,现场不在少数。我心里油然而生一个直觉:这片子,可能要再现《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话!


具体来说,它的画面、剧情完成度、人物形象的整体塑造,我认为都要好过《大圣归来》!目前豆瓣评分稳定在8.6,超越“大圣”,口碑已炸!


《大圣归来》的人物形象,还带着程式化——正角反角界线分明,情节有中外混血儿的感觉,少一点中式的灵动自洽;而到了《哪吒》,丰富起来了,就像原来只有黑白色,现在有了更多灰度。就连最大反派申公豹,还一边口吐着“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这样的金句。


它不仅人物饱满,它每个人物都是逗逼。


太乙真人开场一口“川普”,直接把人拉入爆笑氛围;有人说导演深得周星驰的传承,我虽不这么认为,但喜剧元素的确让影片活力十足,不存在“尬笑”。



令人惊叹的是它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动漫最核心竞争力。无论剧情也好,幽默也好,画面设计也好,没有想象力就像人没有灵魂,再宏大的场面、再浓艳的色彩、再细腻的笔触都要整段垮掉。


但是,这部片子不缺。


举个栗子,看过封神演义,我们都知道里面有件神器《山河社稷图》,可比哪吒他爸手上的塔厉害多了,收取神、妖不费吹灰之力。可就这样一件宝器,在《哪吒》里居然能玩出花来,奉献出堪比盗梦空间的穿越奇观。


看这一段落时,我是带着好奇的——我想看到,接下来的画面,能否超过我预期。


它真让我发出惊叹了,虽然没有达到满分,但有了些好莱坞动画名片的冲击力。(走夜路怕被套麻袋,这里不做大量剧透)


最后,这部片子还原出一个空前人性化的哪吒。


动画党知道,从1979年的《哪吒闹海》到2003年的《哪吒传奇》,“童话”里的哪吒,向来是正能量爆棚的少年好男儿形象。至于《十万个冷笑话里》那种非典型哪吒不做统计。



原著党则清楚,无论《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肉身的哪吒,原是个泼辣刁蛮的混世魔王。如果哪家有这么个熊孩子,家长非给气爆炸不可。


比如,打死夜叉扒龙筋,射死石矶娘娘一童子,后又把石矶手下另一位童子也打死。石矶找其算账,哪吒打不过,就逃到师傅太乙真人那里。可怜的石矶,被护犊子的太乙真人炼化成石头,还被骂活该。后面,哪吒又在师傅教唆下,痛殴了去上访的老龙王。


可以说是一对黑社会师徒了。


这两个哪吒形象,其实都是“人性化”不足的。前者过于强调少儿教育意义,人物要么凸显“斗争意识”,要么是“阳光少年”;后者则是黑恶魔头,更不符合今日文明价值观。


这样来看,“魔童”两个字是恰如其分,将小说里的“恶少”和童话里的哪吒糅合了。影片中的哪吒之“恶”,更多体现为小孩子的叛逆,喜欢恶搞,这也更符合孩子的真实形象。


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人之初,并非简单的“性本善”或“性本恶”,它的更多可能性,源自后天。“魔童哪吒”的故事,其实更多在讲爱和认同,讲人性的解放。


任何一个人,不可以被符号、被偏见刻板框定。这就是消除成见,触摸人性,直抵人心。


当龙太子对哪吒说,“别挣扎了,这是命中注定。”哪吒是怎么回复的呢?




他怒吼,“去你的鸟命”!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成见,不仅存在于他人,也包括人对自我的认识。


父母对哪吒说,别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你是怎样的,取决于你自己。


哪吒的“反叛意识”依然保留,但这是对宿命、对天道的对抗,背后是对人性觉醒的最有力讴歌。


因而本片中的“魔童”,反倒体现为人格空前独立的哪吒,不再是传统中对抗父母、斗恶龙的那位革命少年;也不再是小说里那个依附于太乙真人的顽徒。这一刻,他背负自己的责任,无需父母和师长的遮伞。他比历史上的任何哪吒都更为强大。


而另一方面,他却和曾经仇视、恐惧自己的庸众和解了。包括黑化后危及李靖夫妇的龙太子敖丙。



这两面哪吒其实是对立统一的。越是敢对抗强大力量的灵魂,越能对他人怀有包容与同理心。与之相对的是,恰恰是那些恃强、恃权凌弱之辈,总会在强大力量面前送上膝盖。


这恐怕是整个影片中最戏剧的地方——一个“暴虐”的哪吒,居然没有打死过一个妖怪。这是一个打着“恶童”幌子的真善美故事。所有人都被主创人员“诱骗”了。


当然,并非没有争议之处。也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削肉还母的“经典情节”(我觉得砍掉才是高明);还有人说,其中一些情节如“放屁”等涉嫌低俗(这可能还与不同人的接受程度有关);再比如一些剧情、人物情绪反应的细节设计,存在过渡生硬的遗憾。


但总归,瑕不掩瑜。特别是想到,这居然还只是一位80后导演的动画长片处女作。看履历,导演饺子还算半路出家——他是学医出身。


饺子说,创业和转行中,曾遇到太多成见(业内前辈、同行的“冷眼”是可以想见的)——做这部哪吒,就是想扭转社会偏见。




为什么影片有震撼人心的情感,为什么能够超越排字论辈靠前很多的“同行之作”?我想,离不开这种“我手写我心”、“我手画我心”的赤子之心。


列夫·秦鉴君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优秀的影片总是相似的;辣鸡的影片各有各的辣鸡。


尊重人性,从人性出发,它就是最能普照人的价值观,最能触动人的美学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中国故事,其实和世界最一流的故事相通,并没有一堵特色的墙。


最后,还是推荐大家去影院体验。不好的话,来这里喷我。


作者:酌月

 编辑:虫子  审核:Linn

 图片来源网络


秦鉴微信矩阵的另一个号,西安新鲜事儿

欢迎朋友们关注,以防不测……



往期回顾                                                

什么是泾河新城

当我们在谈论张扣扣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在闲鱼差点“涉黄”了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

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

邮箱:85332446@qq.com/15829003127(同微信)



秦鉴法律咨询合作机构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