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3.0”,西咸的机遇?

吃人的西红柿 秦鉴 2019-12-04

1979年春节后,42岁的骆锦星“高升”深圳市房管局副局长。迎接骆局长的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反而是“很俗”的烦恼:没钱。

建设初期的深圳


刚到深圳的骆锦星接到的任务是:一年之内建成两个小区,240套,总计超过2万平方米的房子,作为援建深圳人员的住所。于是骆锦星一合计,就去找财政局长要500万元的建筑经费。财政局长却说,5万都难,哪里有500万。这就是“新官”骆锦星的烦恼。


但骆锦星还是下了苦心思,顶着大压力,以出让土地合作开发的形式,盖起了“中国第一座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



中国城市化的齿轮,咔哒一声,扣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之上。

城市3.0


用数十年的时间来打量城市的变化,无论是昔日的粗木渔村还是土坯高窑,如今都已渐渐的被宽阔的公路或是高耸的大楼替代。而正是因为一座座村落消失的进度推进,才换来了缓慢而坚定的城市化进程。


但随着城市骨骼不断的拉大,人们心中的疑惑也越来越重,“我们脱离了熟悉的农村,但城市又有什么好?


这一问,打破了城市规划建设的僵局。


以筒子楼与大钢厂为代表的“城市1.0”已经逐渐被纳入到了工业历史博物馆,逼仄的员工宿舍与粗壮耸立的烟囱随之成为了过去式。

而高密度小区与拥塞的盘道一起组成的“城市2.0”,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生活的追求。 



长久以来,东南沿海城市总是时代红利的尝鲜者。改革开放后商业与文化的冲击波最先拍打的就是面朝东南的海岸线。


但在这一次城市迭代更新的主场上,西北内陆的西咸新区也在同步着脉搏。


西咸新区作为中国的第七个国家级新区,从国务院批复设立至今已经走过第五个年头。以“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题的西咸新区自然也将抓住契机迈向城市3.0”。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11月6日,西咸新区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暨迎全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动员会。

会上,西咸新区发布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而在《标准》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城市3.0”的理想模型。



2019 年中国城市大会长三角峰会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提出,新城的建设成效,可以从幸福指数、GDP 和可持续性共同构成的维度来判定。"


而在西咸新区成功进化“城市3.0”的道路之上,以上三个标准则是其必然要达成的条件。


托举新城的“三元素”


城市的根本在于“人居体验”,而反映人居体验的则正是“幸福指数”。


据了解,《标准》包含140项控制要求,其中87项为强制标准,是全国首个创新性的规划建设品质标准。在其中我们轻易就能找到西咸新区对于未来新城居住“幸福指数”的关注与重视。


在“城市3.0”的“生活+产业”的构架下,上述精准的数字已经为未来西咸新区的生活品质定下了基调。例如已经入驻西咸且在建的项目——“文教园雍锦湾小区”,就是首个完全按照《标准》所规划建设的典型人居项目,并将以“未来之城”的主题面向世人。


当然,无论是对于容积率的控制还是生活配套的要求,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居住“幸福度”的考量。也反映出我们的观念由“居住”转向“生活”。此刻,新城高质量发展的冰山一角才会被缓缓揭起。

而西咸新区这座新城的“GDP与可持续性”两个关键要素,还需要依靠新晋产业的支撑。

在5月份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西咸新区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智能工业的雏形、高端组装业的潜力。而在不久前才结束的第二届城市发展论坛中,我们也得以明确“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也逃不脱新兴产业项目作为动力的支撑。


我们从西咸官方数据能够看到,西咸新区前三季度GDP(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在全省各地市中稳居第一。不得不说,这就是产业之于城市的力量。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凌云国际项目示意图


随着绿地西北运营中心暨全球商品交易基地、西咸半导体科创园、西安临空产业港、陕西智慧车联网平台、西北建设集团总部等项目的陆续签约,西咸新区的“产业赋能”优势日益明显。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新区市场主体达到11.83万户,同比增长42.5%,增速较上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42175户,同比增长103.4%。“抓大不放小”,有关营商环境的打造,西咸已经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见证:城市3.0


新中国第一位“地产大亨”骆锦星多年后曾说: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陋习,打破条条框框。


如今回望1978年,沿海城市带的主旋律正是“改革与开放”。而今天,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咸新区也有其主任务——“创新与发展”。

聚焦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个中心,聚焦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条主线,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个标尺,聚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个目标。

提取四个“聚焦”关键词:“人民城市就为人民”“创新城市发展”、“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换句话来说就是,在未来新区的建设中,从居住到生态维度皆要有所考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观念。并且产业创新、思路创新、行政创新等“创新力量”持续提供城市升级动力。将眼光放长远,在城市发展的标准抬高到国际水准。最后明确定位,西咸新区不仅仅是国家级新区,还要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自身发展。


了解新区的发展焦点后,此时再看《标准》的发布,其更像是起到了资源充分整合与利用的作用,将以上三点要素衔接在一起,形成的是每座城市都梦寐以求的“良性发展闭环”。



“发展闭环”形成后,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优化与加固”。接下来,在《案例》的助力下,我们如愿以偿的看到新区发展的进一步,到底如何“进一步”?

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深化产城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创新驱动、完善产业政策。要进一步抓好“三个环境”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城市工作改革创新。


“六个进一步”,正是西咸新区下一步发展密码。剖开细看,新区的未来轮廓已被勾画的十分明晰:以城市发展品质为基础搭建框架,将产业发展作为重头戏,而重视城生态环保的背后是则提升人居体验的良苦用心。结合以上种种要素,由肌到骨,正是西咸迈向“城市3.0”的“进一步”。

现在看来,《案例》的发布如一道分水岭,一边是“城市2.0”离我们逐渐远去的标志,一边是西咸新区走向未来的起点。同时也使得我们都明白了“高质量发展”的意义,也提前拥有了对于“城市3.0”的无限憧憬。

透视西咸下一步,现在只需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

作者:吃人的西红柿
编辑:Tomoto  审核:Lin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鉴微信矩阵的另一个号,西安新鲜事儿
欢迎朋友们关注,以防不测……

PS:很多人跟秦鉴君说找不到秦鉴,其实只需要把秦鉴君加入星标就可以了,只需要三秒钟,现在就教你如何置顶秦鉴。

往期回顾


西咸新区的底气,还得以“硬”说话
全国百强,韩城何以成为关中“唯一”?
北京已经行动,各地还会远吗?


秦鉴法律咨询合作机构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