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世平案:判杜少平死刑还不够

秦鉴君 秦鉴 2020-02-16


16年前,湖南怀化新晃一中教师邓世平,因严格监督校内工程,与包工头杜少平发生矛盾,被后者暗害后长埋于操场下。


真相大白后,举世哗然。


18日,邓世平一家终于等到法庭的锤音。


被告人杜少平犯故意杀人等罪,数罪并罚,被判死刑。


目前,干扰、误导、掩盖真相、阻挠调查的时任新晃一中校长黄炳松等人,已被开除党籍,涉案渎职等案件正在办理。


回顾庭审前后,邓世平之弟邓晃平说的话,有三句令我备受触动。


第一句是:“通报的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


不是欣慰,而是震惊。


一是参与人之多,很多是当地相关部门一把手;二是竟不乏许多熟人。


如时任新晃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杨军,就住在邓晃平妻子娘家后面,二人也都算认识,在其帮助杜少平、校长黄炳松“摆平了”邓世平被害案后,官路亨通,一路升官,相继任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副县长,后又调任怀化市公安局。 


如怀化公安局派来的警官邓水生,此人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也是邓世平母亲的学生。邓水生现场找到血迹后,告诉邓母,化验比对血样后,“就能抓人。”


然而,有着师生情谊的邓警官,回去后了解了“情况”,就“不了了之”了。


所谓人情、良知,轻易就被权力、利益戳穿。


第二句话是:“他(邓世平)被害的那一瞬间,他是多么希望家属为他伸冤。……等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怨言的。”


被害是邓世平,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对于活在世上的他的亲人来说,重大的心理伤害,还远远没有填补。


失去至亲的痛心,多年诉冤无门的无助和恐惧,面对世态炎凉的孤独,不仅改变了亲人们的心性,也改写了他们命运的轨迹。


这种旷日持久的精神损伤,是被淡漠的,且不知如何补偿。


第三句是:“媒体对我们帮助很大。”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没有舆论的聚焦,没有上方的高度关注,这把黑伞未知何时才能揭开。


但尴尬的是,在本案中,媒体实际上也迟到了。


2003年1月邓世平突然失踪后,只有这普普通通的一家人自行寻找答案。学校造谣说邓世平喜欢离家出走,公安局不立案,县检察院的人说“我们不敢帮你”,就连媒体的探照灯也失灵了。


如果事发之后,就有媒体积极介入,当地那张泯灭良知的网,或许还不至于如此恣意。联系到现实中,许多地方媒体在权力下的囧境,你懂得。


从这三句话出发,任谁也能感受到:真正的黑,并不是杜少平,而是那黑生长,并赖以狐假虎威的土壤。没有它们,冤情不至于沉海多年,甚至悲剧亦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


特别反讽的是:一校之长的黄炳松,在多方请托,导演了扑灭真相的大戏之后,晚年之际安享天伦之乐,住在深圳,还频频在公开场合唱歌和诗朗诵。


由此来说,对于相关人员的严惩,是本案中“惩恶”的必需,甚至是邓案“洗冤”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还须有“扬善”。


邓世平是因坚守良知与公义被深埋;16年后,当黑恶的阴影被破开,社会也当将那曾被埋入地下的星光,高高托起。


这是警世的必须,这更反映出我们社会,对于正义的态度。


社会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能对于丑恶仅仅是击溃,然后就找一把黄土掩盖起来,仿佛什么事都没有了。我担心这种冷漠与麻木再度上演,将邓世平的牺牲,再度淡化,直到时间湮灭。


康德说,这世上唯有两件事物最震撼人心:一是头顶的星光,二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


本案特殊之处还在于:正义曾被击沉的校园,是百年树人的苗圃之地。多年后,当时的孩子、未来的孩子,将如何重审这一段黑暗的故事?是认识到“做个好人的巨大成本”,还是重树对良知的坚定信心,他们走向何方,正取决于今天我们“善后”的选择和态度。


今年10月,代理律师周先生曾提出“申请邓世平为烈士”,“为邓世平老师建立纪念碑”,就是个有益的尝试。当时似乎谈论尚早;但随着“惩恶”的推进,“扬善”也有必要提上章程了。


依据《烈士褒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牺牲的公民,评定为烈士。


理论上有其纸面依据,但要申报和批准,须经地方相关单位和政府部门。


而立一个碑在那里,还有很多人持悲观态度:这不是对相关部门的打脸么?怕是很难实现。


但正因为此,发出呼声,推动“扬善”就更不可或缺。


对当地来说,真正耻辱的,难道不正是之前对真相的屏蔽,是部分权力的任性妄为?而能够洗刷这耻辱的,不也正需要直面“不光彩”和修正“不光彩”的勇气?而有什么,能比追封烈士或立碑镜鉴,更显现反思的决绝?逃避,反倒是对“不光彩”的站台,是对口头上正义行动上却软脚的真正打脸。


除了镜鉴,怀化人也该纪念:尽管发生了丑恶,但他们曾拥有这样一位不畏黑恶、坚守底线的平民英雄。在其他地方,在过往一些豆腐渣工程酿祸的事故中,可惜不曾有一位邓世平;那里的不光彩,黑暗连成一片,甚至夺走更多生命。


几百年前,比利时男孩于连,因为撒尿制止了一场灾难,而成为全民偶像。


16年前,一位中国的教师,因为喝止黑恶,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一点不觉得,邓世平的光亮逊于前者。因为他的冒险对抗,不在于某一次冲突,而贯穿于施工的诺长时段,作为已经懂得趋利避害的成人,作为身单力薄的寻常草根,他的选择与勇敢,更令人钦佩。


邓世平为着他恪守的良知与公义走了。则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也莫过于恪守良知与公义。


追封烈士、立一座碑,也许不必是碑,可以是塑像或其他,这种纪念本身,就是对良知与公义的恪守。再没有什么,比在校园里,纪念真正的“为人师表”,更具有教育意义。


不要说什么“不可为”,不要说什么“理想化”,怕的是英雄牺牲,而围观的后人找着自我安慰,继续沉默是金。


可以忌惮于黑暗,但请不要对光亮,也吝于伸出手掌。众人拾柴,推动一种纪念,烛火就能汇聚光海,映照邓世平在天的明星,这才是对逝者、对仍在受难的生者,最彻底的告慰。


愿邓世平看到,自此安息;愿怀化听到,勇襄善举。


作者:酌月
编辑:Tomoto  审核:Lin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鉴微信矩阵的另一个号,西安新鲜事儿
欢迎朋友们关注,以防不测……

PS:很多人跟秦鉴君说找不到秦鉴,其实只需要把秦鉴君加入星标就可以了,只需要三秒钟,现在就教你如何置顶秦鉴。

往期回顾


好大一把伞
呛啷啷!刘亦菲拔出了大宝剑
睢宁股灾


秦鉴法律咨询合作机构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