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型肺炎暴增?比口罩更稀缺的是理性

秦鉴君 秦鉴 2020-02-16


最近几天,秦鉴没有更新原创文章,一方面是难得有个假期,陪陪家人;另一方面,对于举国关注的新型肺炎疫情,没有头绪。


我一直记得在报社做评论时看到的一句话:大灾大难之前,要把有限的信息带宽,留给救援和一线资讯。


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就像存在边界的道路。而救援和一线新闻资讯,就像消防车和救护车。如果此刻道路被谣言、水文等无效信息添堵,就会影响救援的效率,也会损害大众利益。


我们都没有在前线。所以这几天,我们优先转载一些不同来源的新闻信息、评论,与大家分享。


但在进入1月28日后,有个数据引起了我注意:新型肺炎案例迎来了暴增。


让我们看一下最近数据:


21日,全国确诊新型冠状肺炎的数字,不过是440例


22日是550例


23日:830例


24日:1287例


25日:1975例


26日:2744例


27日:仅湖北已经达到2714例。全国确诊4512例


28日:5974例


数据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任谁都能看出,这是无可回避的爆发式增长。


据世卫组织(WHO)数据,SARS大约用了4个月,确诊患者人数才超过1000,但从武汉市卫健委首次披露疫情至今,不到25天,确诊病例已经超1000。如今更已超过SARS感染人数。


实际上,此次武汉肺炎之所以引发大众恐慌,正源于其传播之迅速。而前期湖北方面处治不力,更增加了人们对武汉和湖北前线的不信任。这正是谣言得以疯传的温床。


那么在当前局势下,该如何看待现状?


在这里,秦鉴君从理工男的角度,有五个思考,想要和大家分享。

 


首先,如何理解新型肺炎确诊案例暴增?


要明确的是,确诊案例≠实际病例。


比如,有10人得了新型肺炎,但因为医院资源不足,只接纳了3人,2人疑似,1人确诊。那么确诊病患与实际病患的误差就有9人。而在武汉,前期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有两起新闻。


一起是1月24日晚,一位72岁的武汉老人疑似感染新型肺炎。在武汉华润武钢总医院去世。因缺少试剂盒,这位老人直到去世,也未列入“统计数据”。而他出现类似症状的女儿,却因“医院没能力收治”,只能回家自我隔离。武汉封城后,交通不便,连去医院也不方便了,这位女性只能上网曝光,希望能获得一张病床。


另一起是一位叫张驰的男子,被医院判断“疑似”后,同样被要求回家自我隔离。他不想感染家人,只能选择流浪街头。


这只是新闻曝光的个案,我们没有在武汉,不清楚这样的人还有多少。


所以说实际患病人数,一定比确诊案例大。大多少,就取决于我们医疗资源的充沛度。前线资源越是充沛,就越能接纳更多病人,就越能缩小这个误差,越能减少个体的无助。


这也正是从除夕开始,全国各地大批量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也是全国发起救援武汉的行动后,确诊案例迅速增加。


1月27日,火神山医院第一间病房建成。随即,当天确诊人数就出现暴增,这其实正反向证明,前线的医疗资源正大为改善。


而钟南山院士最新的采访也披露,根据《华夏时报》报道,目前还有1万多例尚未确诊,所以大家可以判断,随着前线资源的补充,未来确诊人数还会大幅度增长。所以,人数暴增,这反倒是坏消息里的好消息。

 


再来说,新型肺炎的致命性到底有多强?


大部分肺病病毒有一个共性,其传染性和致死率成反比。


我们来和SARS比对一下。


据世卫组织(WHO)数据,SARS大约用了4个月,确诊患者人数才超过1000,但从武汉市卫健委首次披露疫情 ,不到25天,确诊病例已经超1000。


其实,回顾SARS爆发初期的防控情况,因缺乏经验,比武汉还有所不如。其首例病例的发现,大约是2002年12月5日左右。而为“避免恐慌”,直到次年2月10日,广东主要媒体才开始报道非典肺炎病例情况。当时普遍认为疫情不严重,2月12日,还举行了中国足球队和巴西队的友谊赛。现场球迷爆满,超过5万人。


2月14日,媒体报道广州旅游市场淡季不淡。原定2月18日在天河体育场的“2003罗大佑广州演唱会”也未推迟,一切照旧。


那么截至到这个时间,广东省确诊病例是多少呢?305。


显然,新型肺炎病毒传染力比SARS大很多。还不到2月,目前全国已经7000多例了。


27日晚白岩松采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建,也得出这个结论:其相比SARS繁殖时间更短。



因此,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数据:SARS致死率是10%,而新型肺炎致死率是3%。我认为这个数据是比较可信的。


可供参考的是,流感病毒的致死率在1%之下。其传染性是三者中最高,由于感染基数太大,所以平均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多达40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身体虚弱者。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流感病毒,因其变异快,我们同样缺乏特效药,治疗还主要靠人体免疫。


你看,对于最终致死人数是其千倍、万倍的流感,我们不也习以为常了。完全不必对新型肺炎过度恐慌。

 


接下来,要读懂“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目前,专家披露的新型肺炎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其实这一点,也和SARS病毒、大部分流感病毒相同。


所谓飞沫传播,并不只是携带病毒的人咳嗽、打喷嚏,才会排出飞沫。人在谈话中,随着嘴唇、口腔的运动,也会排出看不见的分泌物。


而病毒传播有一定数量要求。就比如部队攻城,有1000人守城,只有10人去攻城,显然是送人头。大部分情况下,病毒攻击人体也是这样。就像一位公号作者说的,数量少,就成了疫苗。数量多,才能引发病情。


飞沫传播有其距离要求,距离携带者越近,病毒浓度越高,传染几率也就越高。当其在空气中扩散后,因为浓度降低,感染几率也就成倍下降。


冠状病毒传染力比普通流感弱,所以参照后者安全距离,即使不戴口罩,和他人保持1米距离相对安全,2米可谓绝对安全。


而所谓接触传播,就是指手被病毒感染,揉眼睛也会进入人体。这就意味着戴手套、勤洗手的有效性。因为病毒会附着于什么表面,这一点比人与人保持距离更难以主动预防。


做好这两点,其实就不必过分担忧。

 


基于此,秦鉴君有三个呼吁


第一,重灾区已经从武汉转移至周边,请大家多关注周边地市。


26日晚湖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长说,“医用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依然特别紧缺。”不是紧缺,是“特别紧缺”。而武汉市长说,防护物资紧缺问题“已得到全面缓解”。


这看似矛盾的说法,反映出前线复杂现实:武汉“管饱”,湖北“缺货”。因为近来的高度曝光,从各地政府到企业、民间的救援物资,已经高度汇聚武汉。但在武汉占据了关注度之后,更多的医疗资源不足的周边地市、县镇乡被遮蔽了。


市长周先旺说有500万武汉人在城外。他们去了哪里?《第一财经》援引百度地图的慧眼迁徙大数据,其中六到七成,约超过300万人,前往了湖北省内其他地市,剩下主要是河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


防护物资有多紧张?之前武汉的窘迫是看的见的,目前就连陕西、四川等省份多家医院也宣布口罩库存告急,就更不用说,这些处于中心地带的城市和县镇了。


在最新湖北某官微发布的信息中,来凤县中心医院的救助可谓看得见的声泪俱下:“因N95口罩、防护服等有限,仅提供给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感染科前线医护人员,而其他医护人员(如药剂室科,每天接触所有病人),却连一次性口罩都无法获取。



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探访另一个县级医院黄梅县人民医院,因物资稀缺,“以口罩为例,本要求4小时换一次,但医生基本没怎么更换。”而该院发热门诊空间狭小,没有隔离带,不戴口罩的病人就自己拿片子来回跑。


当武汉被八方驰援的同时,这些周边市县的广大医护人员,或正冒着生命奉献对抗新病毒;或还有很多求医者,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隔离。目前披露的确诊人数,和实际患病人数差距有多大?这背后正是难以预估的重大隐患,需要尽快攻克。


如今,湖北已有多达13市“封城”。在整个湖北为全中国抗击疫情作出贡献的同时,希望救援的爱心力量,也能看到武汉之外的广大市县。这些城市是:鄂州、仙桃、枝江、潜江、黄冈、赤壁、荆门、咸宁、黄石、当阳、恩施、孝感。

 

第二,是新型肺炎“去武汉化”


其实这一点和第三点可以归到一起说,但这里想单拎出来,做个强调。什么叫“去武汉化”?


就是我们尽量在表达中说“新型冠状病毒”,指称病症可以说新型肺炎,而尽可能不说武汉肺炎。可以看到,各地发布通告是非常规范的,都采用专业说法:新型冠状病毒。


实际上,病毒不区分地域,它只是降临到了武汉。完全可以反思,武汉做的不对的地方,其实很多地方同样在犯。比如,吃野味的是否只有武汉人,这样的事发生在其他地市,能超过武汉的多不多?而首批感染病毒的人,很多还都不是野味食家,而纯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罪不在武汉人,而是僵化、惰化的管理。


从病毒命名来说,通用称谓中,似乎也没有这种先例。否则,武汉外的人可以说武汉肺炎,那么中国外的人,是不是要说中国肺炎?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听到这个称谓,是什么感受?绝大部分人,最终都要因为这个称谓,为那么几个不讲究口舌的人背锅。


这种恶性影响已经显现。有个海外网友就说,她公室里有个老外到处说Chinese Virus(中国病毒),网友纠正她说这个应该叫coronavirus(冠状病毒),这个老外说起源于中国,干嘛不叫中国病毒而叫coronavirus?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从以人为本出发,无论是武汉人,还是武汉之外的国人,希望大家尽量不要用这种“地域命名法”。

 


第三,适度回归常态,方能共克时艰


我们都知道,病毒入侵后,人体为消灭病毒会大量产生白细胞。这个过程会伴随体温升高、食欲下降。这是一种非常态。


目前,病毒攻入武汉,全国升温,全国人都抱着手机,无时不刻狂刷资讯。这也是一种应急的非常态。


但万事过犹不及。


体温太高了,就要降温,否则病毒没杀死,却会给人体带来别的损害。免疫系统太偏激了,将健康细胞也当成敌人攻击,这就要抑制,治疗非典和新型肺炎,也就是这个思路。病人往往不是死于病毒,而是正常的肺,坏于失控的免疫。


如今,全国人民高度紧张,也有点像免疫系统过激。比如有人看见湖北人、武汉人,就歧视恐慌,叫喊滚回去,丝毫不考虑对方是否病患,丝毫不考虑科学应对,就可以避免传染。就算是病患,这样粗暴的驱赶,却也可能导致病患无处安身,在“辗转”途中引发更大风险。



还有人主张“无关话题”休止,须天天盯着疫情,仿佛谈论了别的事,比如科比之死,就是良心坏了。却可能忘了,怀念科比的人、关注其他“鸡毛蒜皮”事的人,未必就不曾捐献物资。即使能力所限未曾参与,如之前宣传所讲,只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乱奔走,这不也是贡献么?我们毕竟不是无脑的白细胞,万不能把正常同胞,视作“病毒”大加斥骂,这就是自行瓦解团结的力量。


要我说,还是应当生活适度回归日常,并为未来的全面恢复常态做好过渡。常态方能持久,你端在那儿不动,时间长了,肢体也会困酸对不对。正如前北京市长王岐山应对非典时所言,“希望他们(老百姓)好好过节,保持一个良好状态,这恐怕是他们目前能做到的抵御传染的最好的办法,我将为他们来创造环境”,政府与个人各行其是,方能凝聚更充沛力量,共举最终胜利。


相信一切很快都会好起来。


作者:Linn

编辑:小虫  审核:酌月

图片来源:网络


秦鉴微信矩阵的另一个号,西安新鲜事儿

欢迎朋友们关注,以防不测…

PS:很多人跟秦鉴君说找不到秦鉴,其实只需要把秦鉴君加入星标就可以了,只需要三秒钟,现在就教你如何置顶秦鉴。


往期回顾


上海研制出抗病毒喷剂:可预防新型肺炎
◆武汉医生朋友圈让人泪目:好好活着,比好好过年重要!
◆案例暴增后,再品武汉市长的“话里有话”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费500-2000,爆文重奖!欢迎提供线索,一经发布,必有酬谢50-500元邮箱:85332446@qq.com/15829003127(同微信)



秦鉴法律咨询合作机构北京市炜衡(西安)律师事务所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