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盘点2017银行业“大监管年”!收藏!
12月29日,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晚上,银监会官网挂出了两条重磅消息,一条是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另一条则是对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出资机构的处罚结果。这两条消息的发布,是银监会2017年监管工作两大脉络的缩影,也为今年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防风险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织密监管网络
12月29日发布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是专门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规范性文件,在2011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表监管指引(试行)》和2014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系统性的资本监管框架。该办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一文件是银监会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根据银监会5月份发布的工作计划,2017年需完成的立法项目共有46项,其中代拟行政法规4项,规章11项,规范性文件31项。根据中国财富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监会共发布政策文件29部,其中4部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另外银监会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文件11部。
▲文案策划:顾志娟 视觉设计:周雪涛
11月1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股东参股、控股银行数量进行限制,对金融产品持股比例设置上限,使得商业银行的股权监管、股东行为规范终于有法可依。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中国财富网表示,股权管理是银监会实施审慎监管、穿透式监管的重要部分,也是监管补短板的体现。
11月17日,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资管新规”),堪称里程碑式文件,开启了“大资管时代”。资管新规祭出了打破刚性兑付、严控期限错配、禁止资金池业务、禁止多层嵌套、严控杠杆等“连番重拳”,银行理财作为主要的资管品种之一,将迎来历史性变局。监管要求将迫使银行理财向净值化管理转型,短期内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或将放缓,长期来看,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挖掘新模式、新渠道成为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2月6日,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新增三项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流动性匹配率),并且对部分监测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优化,细化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相关要求。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表示,这一文件体现了当前银监会的监管思路已经开始从以前的窗口指导转变为更加完善的技术指标引导。
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为规范银信类业务提出明确要求,简直虚假出表和抽屉协议,进一步堵住银信通道业务规避监管的“口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接受中国财富网采访表示,此文件的出台表明了监管层更细、更实的监管思路,细化到违规行为,落实到具体领域。
除此之外,2017年银监会发布的重要文件还包括:《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实施方案》推动各家银行不断加码普惠金融,国开行、进出口行、农发行三部监管办法弥补了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监管体系的空白,《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磅整治校园贷,《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全面整治现金贷,等等。这些文件既有长期跨度内对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完善,又有对阶段性市场乱象的纠偏,均显示了银监会监管体系更加健全、速度更加及时、手段更加规范。
“三三四十”掀起监管风暴
▲文案策划:顾志娟 视觉设计:周雪涛
2017年3月底至4月初,在短短两周时间内,银监会连发7文,从外部监管到内部操作对银行业提出诸多要求,涉及服务实体经济、监管处罚、防控风险、弥补监管短板等多个方面,掀起监管风暴。业内一般将其简称为“三三四十”专项整治工作,可以说是开启了银行业全面风控加强之年。
“三违反”出自45号文,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
“三套利”出自46号文,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
“四不当”出自53号文,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
“十乱象”出自5号文,指包含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等十个方面表现形式的银行业金融市场乱象。整治的重点在于同业、理财、表外三大领域,工作方式主要是让银行进行业务、行为、制度的自查,辅以监管部门的抽查。
除此之外,4月上旬,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和《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银监发﹝2017﹞7号),作为框架性纲领文件,前者直接列举出银行业风险防控的十大重点,后者主要在弥补监管制度工作方面公布了26项拟推规章。
根据银监会12月公布的数据,经过半年多的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频发高发势头得到遏制。截至10月底,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分别比年初减少3.4万亿元和1.4万亿元。理财产品增速降至4.7%,比去年同期下降26.5个百分点。同业理财今年已累计净减少2.7万亿元。委托贷款今年以来同比少增8961亿元,特定目的载体投资(SPV)今年以来同比少增5.1万亿元。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今年整治市场乱象以来,新发的大案要案大幅度减少,外界较为关注的案件大部分是陈案,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套利行为、非法业务、高风险业务都得到了整治,市场秩序趋于有序。
29日公布处罚结果的广发银行违规担保案,即是2016年曝光的陈案。12月8日,银监会对案发机构广发银行合计罚没7.22亿元,这一金额刷新了银监会成立以来对单家银行处罚的最高纪录。12月22日,银监会又公布对包括2家银行和5家信托公司在内的通道机构的罚单。29日公布的是对出资机构13家银行的处罚结果,罚没金额合计13.41亿元。经过一年的时间,银监会对其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工作已基本结束,至此共有21家机构遭罚,罚没资金合计达20.68亿元;约68名相关责任人被处以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禁入、警告和罚款等措施。
另一起大案是今年年初引发业内轰动的民生银行航天桥支行虚构理财案,于12月初落槌。北京银监局对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罚款合计2750万元,创下年内银监系统最高罚款记录。据民生银行的通报,此案即是民生银行在贯彻“三违反”检查中发现的。
今年前10个月,银监会系统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617件,处罚银行业金融机构1486家,对机构罚款合计5.92亿元,没收违法所得0.75亿元,罚没合计6.67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096名,罚款金额合计2440万元,取消130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董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禁止49人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无论是罚单数量、罚没金额,都比比往年增逾数倍;处罚主体包括各类银行以及资管、租赁、信托、消费金融机构等主体,力度大、涵盖面广。堪称银行业全面风控加强之年。
2018:“大监管年”将持续
毋庸置疑,2017年是金融“大监管年”。不仅仅是银监会,人民银行对于宏观金融风险的监管逐渐加码,证监会对于证券市场的规范进一步从严,保监会对保险市场规范也在加速。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江瀚对中国财富网表示,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金融领域的规范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定下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基调,十九大重申了“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将今年的银行业监管政策总结为“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监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的基本举措;“两个基本点”则指监管坚决整治银行业违法违规和套利行为,以及监管对于自身短板的弥补。“2017年的监管特点主要表现在力度大、处罚整治力度大,政策多并且具有系统性、延续性和持续性。”董希淼表示。
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开放日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明确表示,今后金融监管会越来越严,严格执行法律、严格执行法规、严格执行纪律。“我们认为银行业的前景是很好的,风险是可以化解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但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11月公开表示,银监会将有计划、分步骤地深入整治市场乱象,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严格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接下来,监管标准会越来越高,监管会越来越严,对违规违法和不审慎经营行为的处罚也会加大”。
银监会副主席曹宇也曾表示,治乱象、防风险是长期的工作任务,强监管将是今后工作的主基调,既要关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普遍性风险,也要重视代理风险、洗钱风险等可能忽视的风险。
可以看出,2018年强监管依然是主旋律。江瀚对中国财富网表示,预计有几个方面将会成为监管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尤其是表外业务的监管,因此前对这方面监管较弱;二是加大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因为金融科技发展快、影响广,风险较大;三是对于银行业尤其是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央行已经出台条码支付新规,预计2018年对支付产业的监管将会进一步从严,市场规范的力度将加大。
作者:顾志娟
新媒体编辑:朱蕾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自中国财富帮(微信号:china-cfbo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