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团结报 | 双向陪护深度融合 两岸青年同心共赴乡村振兴——福建民革祖统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福建民革 2023-09-21

团结报2023年08月01日版面

2021年11月,“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两岸乡村生活风物展在福建屏南举行。

2019年4月,“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台湾见学馆团员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长庆镇青年在一起。

2022年9月,“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暨两岸红茶文化节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举行。

□ 本报记者 浮新才 邱  凌 李  可 特约通讯员 郑长青 陈劲羽
编者按
一水相连渊源长,隔海相望情谊深。福建,自古就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是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和热土。
在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举办期间,本报“凝心聚力十四五·团结行”报道组走进福建,走进两岸交流的活动现场,见证了民革福建省委会贯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深化两岸交流融合,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履职作为和生动故事。本版今天刊载系列报道第二篇,敬请关注。
一拍即合 创办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
落地玻璃门窗通透明亮,贩卖空间宽敞整洁,各类农产品琳琅满目,游客和村民正在交谈——这里是位于永泰县长庆镇的农技站。
在2019年以前,农技站只是个无人问津的半废弃建筑。是什么让农技站“焕然重生”?故事还要从2018年讲起。
“中共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和祖统都是民革履职的重点,民革福建省委会决定把乡村振兴和对台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民革福建省委会秘书长敖钧告诉记者,为了理清调研思路、确定参与形式,那段时间她不停参加各种乡建乡创论坛、培训,向专家求教问计。
“都说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闽台携手,探索出具有福建乡村特色的两岸乡村融合的路径。”
一个偶然的机会,敖钧接触到了福建台青许俊雄和他的“见学馆”团队。
“我们想将台湾地区乡建乡创的经验引过来,推动更多两岸年轻建筑设计人参与福建乡村振兴项目。” 出生在台北、祖籍福建漳州的许俊雄说。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后,他看好福建乡村的发展潜力。
双方一拍即合。2018年7月,“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以下简称“研修营”)在宁德市霞浦县八堡村开营。民革福建省委会负责选点和协调落实,“见学馆”台青团队进行创意设计和陪护式服务,通过古建筑的修复与再生运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敖钧介绍道,在开展研修营时,台青采用松散的团队形式参与,需要谁就请谁,需要哪方面的专家就请哪方面的专家。一个项目往往联动几百名台青参与。“这些人都是某些方面有成就的专业人士,他们想借助大陆丰富的乡土资源和文化特色,完成文创设计成果,甚至在国际上拿奖。而我们要通过他们对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入,发展乡村产业,深化两岸青年交流。”
持续推进 为农民做陪护式产业打造
2018年研修营圆满结束后,2019年4月民革福建省委会又启动了永泰县长庆镇的研修营项目。研修营之初,20余名台青在福州驻扎了100多天,深入长庆镇的15个村走访农户、实地调查。
“他们针对长庆花生、毛竹、李果、蜂蜜、油茶五大产业,完成了《永泰县长庆镇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和《长庆镇蜜蜂故事馆品牌策略规划》。”虽然已经过去4年,民革福建省委会副主委董良瀚仍然记忆犹新,“报告对每个产业逐一分析现状、问题、破解思路、设计方案等,还结合永泰县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点,草拟两岸融合永泰长庆农业文旅规划建议,推动从一产到二三产融合发展。”
长庆镇的花生质量很高,但售价一直上不去,每到收获季农民都发愁销路。台青团队过来后,首先帮助农民改良土壤,引入绿色肥料“光合菌”,提高花生豆荚结果率。原本每亩田只能收获200斤的花生,改良后达到300斤,仅此就为农户增收50%。
为打消村民的疑虑,台青团队承诺包销全部花生,并打造了“长庆严选”品牌运营推广。“长庆严选”顾名思义是严格挑选,在生产、加工、销售上严格把控,保证有机、绿色、健康品质。他们引进了先进的消毒气泡清洗机,彻底分解与洗净花生外壳,解决品相和农药残留问题。严选卖相好的花生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以往一公斤16元左右能卖到超过50元。次级花生加工成花生酱、花生糖、花生寿司等,用进口高等级包装纸包装,并做精美设计。
这样下来,长庆镇当年的花生收购价就上去了。看到花生价格涨了、市场供不应求,又学到了研修营的市场运作理念,农民开始主动放弃包销,尝试自己做销售。而这恰是研修营陪护式服务的本意。从一开始,“长庆严选”是作为当地公共品牌提供给村民的。
台青团队从一粒花生开始,又延伸到李果、蜂蜜、油茶、笋干等特色产业。长庆高山茶油产于高海拔地带,品种独特,质量上佳,台青帮助设计了一种流线型细腰包装,把村民过去的塑料大桶包装改成200克、150克的小包装,价格翻了几倍。他们把过去蜂农丢弃无用的蜂蜡做成无烟的文创蜡烛产品,一支就卖几十元。
在每年收获时节,台青团队在田间地头组织 “花生节”“慢食节”等活动。在第一届永泰农博会上,研修营策划的“长庆严选2020福袋”半天售罄。全县各乡镇的农民看在眼里,民革和“同心杯”研修营的名声在永泰农村不胫而走。
同时,台青设计了集参观、讲学、培训于一身的“长庆严选”品牌展示馆——长庆农技站,作为乡村产业活化的一个标志,其改造活化设计方案成功入围日本G-mark设计大奖。
就这样,村民对研修营台青从一开始的怀疑、不敢相信,到后来有事主动联系探讨,交流融合愈加密切。制作大果茶油的陈梦娇、养蜂育蜜的王潋罡、种植花生的朱春强、心灵手巧的王巧清等都慢慢融入了研修营团队,与台青成了好朋友和事业伙伴。
“在这个过程中,民革省委会和敖钧他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董良瀚说,“他们看准了项目,我们就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启动资金。当台青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时,民革省委会出面协调解决。研修营台青在为农民做陪护式产业打造,我们则为他们做好陪护,是‘双向陪护’。”
双向陪护 两岸青年各得其所相互成就
长庆项目成功后,民革福建省委会没有停步。在作为“同心杯”研修营主办方之一的福建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各市县政府等的大力支持下,民革福建省委会先后在南平市延平区和光泽县、宁德市屏南县等乡村里,继续助力乡村振兴。即使面临疫情阻隔,他们也通过线上交流等形式,使研修营项目不断落地、开花结果。
——南平市延平区茫荡镇三楼村,是偏远、高海拔的经济欠发达老区村。研修营从村里两株古樟树获取灵感,借情侣古樟千年相守的美好寓意,以“福建十大梯田”凤凰梯田、龙凤瀑布、“红流绿溪”红河谷等奇异美景作“天地相框”,打造两岸婚纱文创摄影基地。开展乡村规划、文创设计、IP植入,设计“千年古樟见证万年爱情”、梯田美景婚纱摄影等婚庆网红打卡地,组织台青中的策划师、化妆师、摄影师团队举办婚庆文创。促进产业发育,将当地产的高山水稻包装成婚庆“喜米”,带动当地锥栗、笋干等优特产活化升级,用流量带动农家乐、民宿等旅游业态的发展。
——南平市光泽县司前乡干坑林场,是离县城七八十公里的偏远深山区,山高谷深,生产生活不便,曾是脱贫攻坚重点区域。民革福建省委会和台青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发现这里与邻市著名红茶产地桐木关山水相连、环境相近,同为优质红茶“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地。据此,组织台青团队对干坑古法烟熏红茶开展文史调查、追溯红茶欧洲传播起源史、讲述干坑红茶前世今生,创出“GAN KENG 1662”公共品牌。设计多种文创产品,与日月潭优质红茶进行互动联合、品牌融合。开发干坑茶马古道,设计秘境茶旅森林步道,促进茶文化体验、森林景观、休闲民宿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城为干坑红茶打造一千多平方米城市会客厅,集展示、体验、接待于一体,让“GAN KENG 1662”品牌高光亮相、引领全县茶产业品牌升级。
——宁德市屏南县屏城乡前汾溪村,是集“艺术教育+研学旅行+写生创作”为一体的社会美育综合实践基地。民革省委会依托该村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优势,立足传统村落风貌与古朴建筑等资源,携手中国美术学院、福建百年老店企业联合会,打造百年老店聚落和历史老店品牌孵化中心,打造乡村美学教育、观光农业、两岸美食的集聚地。
通过一个个项目深入实施,融入研修营里的两岸青年越聚越多。
“研修营与以往的两岸交流形式有很大不同。”董良瀚说,“以往我们比较习惯夏令营这种形式,后来升级到体验式交流活动。但是研修营是真正吸引台胞来就业创业,与基层政府和农民进行合作。在做事过程中,台青深入了解了大陆的话语体系、法律框架、行事规则,了解了省情、农村和农民。两岸青年在共事合作中各得其所、相互成就,实现了真正的深度融合。”
“‘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将民革两大履职重点——助力乡村振兴和开展祖统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民革福建省委会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创造。省委会良瀚同志、敖钧同志和团队人员在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说,“我们要总结成功经验,共推乡村产业振兴,共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持续深化两岸交流合作。”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