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 | 第三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年会专题报告二
2020年1月4日,由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学共同体年会在清华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60多个院校的80多位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的教师莅临参会。
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德斌老师作了题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与教学:体会与建议”的专题报告。
刘老师的报告共分三个部分。首先,刘老师阐述了学界对国际关系史的不同理解。在这之中,刘德斌老师着重介绍了历史学与政治学对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态度:历史学立足于特性的挖掘,政治学倾向于共性的发现,这就使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具有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双重属性,到底属于哪一个学科取决于研究者的态度。刘老师认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和教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作为国际关系学教学和研究的一部分,作为历史学教学和研究的一部分和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构建的一部分。
其次,刘老师在报告中提出了迄今为止国际关系史的三个阐释体系,一是以近代以来国际体系的演进为主要线索;二是以近代以来西方和非西方的互动主要线索;三是以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演进为主要线索。同时,他认为国际关系史阐释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把国际关系思想史的演进纳入进来,同时向人类共同体史阐释体系的方向发展。
再次,刘老师提出了当今“国际关系史”教学和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其中包括历史学与国际关系“重叠”之处的拓展;“前现代”国际关系行为体与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关系:20世纪世界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转变;“西方”的流变和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在这其中,刘老师特别建议大家要关注目前学术界关于“何为中国?”的讨论,并提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理论的突破有可能源于中国学界对“何为中国”的再认识。
最后,关于如何讲好国际关系史这门课,刘德斌老师强调凸显这门课的与当代国际关系问题来龙去脉的联系和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是讲好这门课的前提。同时刘老师还指出,国际关系史纷繁复杂,信息量大,教师只有有所取舍,突出重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能力极强,教师只有时时更新自己的信息来源,才能与时代同步。与其他国际政治的课程不同,《国际关系史》中有相当的故事成分,应该有利于老师的课堂发挥。老师在课上,可以结合当前热点时事,合理调整上课内容的顺序,并将概念和理论贯穿到热点事件中;作为研究国际关系史的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国际关系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历史结合,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由中央财经大学江涛老师主持,清华大学国关系教授张利华老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齐尚才老师作主旨发言。张利华老师结合其在清华大学开设《近代国际关系史》课程的经验,认为要在历史课中体现清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要结合时代特点,采用新技术手段革新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齐尚才老师认为,通过历史故事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能够增加《国际国关系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学中可以利用国际关系理论,从多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避免只用现实主义的单一视角。江涛老师认为,当前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较强,接触信息较多,老师在授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教师必须非常熟悉课程知识点,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联系现实,触类旁通。此外,他强调,有必要区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差异。
嘉宾简介
刘德斌
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公共外交学创始院长,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级精品课“国际关系史”课程负责人。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英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和公共外交等。曾出版《国际关系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018年)、《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主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18年)、《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英国学派理论与国际关系史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和 “英国学派译丛”(主编,包括《英国学派理论导论》、《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社会的演进》、《早期现代世界的国际秩序》和《文明与帝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19年)等教材或专著,发表《21世纪以来世界史与国际关系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国际政治研究》,2018年第3期)、《国际关系研究“历史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史学集刊》2019年第3期)和《世界的重塑:从“帝国”到“民族国家”》(《外交评论》2019年第6期)等论文。
国关新青年
NEW THOUGHT NEW VISION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