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视去讲文学,或许也是好戏剧
对于一档节目来说,高级感是这么来的。
文 | 杨一欣
文化类节目在推崇“全民阅读”的时代小小井喷后,似乎也遭遇着谋求创新避免雷同的矛盾。《一本好书》在重弹“老调子”的语境下,却有着自己的创造与新意:将文学化为表演,让戏剧与影视双管齐下……似乎一切文化形式,都可以变作文化表达本身;而传播文化,恰恰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而在这些真诚的尝试之下,我们能窥见许多可贵的理念与契机。
用新形式去弹“老调子”
《一本好书》刚出炉时,从题材上便很容易猜出其大致调性,甚至绕着这四个大字,几乎同时间就要想起《见字如面》等一干读书类节目。文化节目开其滥觞后,稍稍告别屎尿屁,在假定的高雅中感同身受已经不再是一件困难,或是说新鲜的事情。弹起老调子,方圆千计的各种自媒体,都能抒发出自己的文化共情。
但《一本好书》似乎告诉我们,老调子不仅没有弹完,而且还能弹出新的花样来:分享一本好书,或是一个文学故事,已经不算新颖的节目形式。但通过场景重现,舞台演绎,却似乎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姿态——既然所有节目都是“演”,那我不妨演绎得更彻底些:从主讲嘉宾上场时,他的角色便已形成,剧场关系便已建立。紧接着他时进时出,一会儿同故事人物发生交流,一会儿跟现场观众表述心迹,似乎在承担主讲人作用的同时,还有着故事人物的另一重身份。这种时刻间离的效果,不仅使故事演绎和表达的关系更为紧密,更能在重点之处抽身而出,令观众始终保持观看的指向性。这种方式让人不禁想到古希腊戏剧:演员(有时候也是剧作家)进行内容上的表演,之后也要参加合唱。简单地来说,《一本好书》不但让之前的“荐读人”变作了文学故事中的人物,更让他在表演的同时,完成了主讲的任务。
以电影语汇伴生戏剧艺术
颇有意思的是,作为一档节目,《一本好书》也不仅仅满足于戏剧表演的表现形式。戏剧可以是一个载体,一个范畴,但在传播过程中,它的效果一旦产生,那么范畴便有可能变为界限。传统戏剧往往众瞰大观,不像蒙太奇那么具有“欺骗性”,在媒介传播上,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故而,为了保持前文所提到的观看指向,《一本好书》在表达故事时,除了运用戏剧方法,更追求着影视化的处理。譬如在人物对话时,娴熟地使用影视化的正反打;景别切换,也常遵循着电影化的语言;就连展现群戏时,也以不跳轴为前提来交代。甚至话剧中常以代表性道具指代(包括喝酒时没酒,盘子中不会有真的食物),在这里也换为了影视化的虚拟真实——如第一期《月亮与六便士》中开场晚餐和斯特里酒馆喝酒时,我们看到的都是真真切切的食物道具。从摄影、剪辑、美术、台词等多个方面而论,都不难看出《一本好书》是在用影视的手法,去展现一个戏剧舞台的故事。一本书,永远只是平面的信息,但用三维艺术去转换表达,《一本好书》有它自己的想法。
这种时刻间离,又圆满地讲述故事的方式,实际上对观看者更为宽容。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观众都接受过良好的戏剧训练,能在假定性的剧场艺术中始终保持沉浸感。既然要推荐一本书,讲述一个文学故事,那么不妨更可亲,更平易,更说人话。文化大腕讲述文化,推荐书籍的前例简直与历史等长,甚至最终往往成为“必读书目”的冰冷条框。而用专业演员去碰撞另一番艺术,以可视的方法去演绎经典,似乎比书斋冷读,要来得更有热度。在这点上,《一本好书》用影视化语汇承载戏剧,进而表现文学,似乎更平等,也更有参与感。事实上,为了达到更为直观的信息获取,节目在开头设计了总领的前言,中途也安排了嘉宾对谈的形式来加深解读。结合整个节目看来,观众在其中获得的并不是领受,而是更为轻松,更为卸下包袱的欣赏。
而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同样对书籍本身的展现有着新的意义:用视听语言配上剧场艺术,能更完满地将一个故事表达清楚。譬如戏剧表演能够搭建骨架,而镜头和剪辑却能更轻易地表达预设的意境——最简单地来说,包括长时间的长镜头,更直观的特写,对于情感传递要来得更为迅速。在这种形式下,观众能够更有代入感地发现:文学并非一个仰之弥高,门槛无边的东西。它同电影一样始终紧贴和指向我们的生活。
文化存在于生活本身
《一本好书》的第一期选择讲述《月亮与六便士》,颇值得玩味。这部毛姆的大作的主题,其实最终指向的是生活和艺术的关系。在传统角度下,前者现实,后者高远。或许没有几个人会做斯特里,但几乎每个人在某一个瞬间都有过做斯特里的心。从这点看来,艺术并非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其实就在于生活之中,就好比我们抬头,始终能看见那轮月亮一样。《一本好书》用这本书作为首期荐读,其实也暗合了自身——文化并非虚无缥缈,它能以平易近人甚至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现自身的美,而普罗大众也都有欣赏和阅读经典的能力与权利。节目自身对于三大艺术形式交融的可贵尝试,同样也符合着母题。一切形式都是内容,在主题读解和表达方式上,《一本好书》提供了全新的语境。
包括之后的第二期,选择历史论著《万历十五年》,其实都展现了《一本好书》真正要去还原文学魅力的决心。而这种更有趣、更直观、更平等的节目方式,使观众离那些看似遥远的经典,又近了踏实的一步。
事实上,如之前的《圆桌派》《朗读者》《见字如面》《一千零一夜》等一系列节目,我们能欣喜地看到文化题材在传媒时代新的破土生根。但并非“文化”二字就是免死金牌,它不是一个旗号,也不是一个噱头,“怎么表达?”始终是处于创新之中的永恒问句。在这点上,《一本好书》将三种艺术揉为一体,相互结合成“一出好戏”,足见其满满诚意,也值得观众竖起拇指。
正如《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自己所言:“其实,所有节目创作的前提,就应该都是创作,是创新。同质化的现象,是把精神产品的生产当成纯粹的买卖,生产者的目标是成为经济英雄。我总觉得这违反文化生产的基本规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味守旧始终枯燥,五光十色又令人目盲,只有有机而折中地处理,真正将表达文化作为起心动念,不闭于老旧的表现形式,才能抓住文化中迷人的特质和精髓。
在文化IP遍地流行的现在,关正文认为,《一本好书》并不算作文化节目。在他看来,其实所有的节目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如《一本好书》对于戏剧艺术与影视手法的摸索结合,似乎已经在无形之中,完成了文化探索的尝试。而换句话说,所谓的七大艺术,也并非只有书斋作者才能开拓向前,娱乐同样具有相似的权利;而文化节目对于所谓老调子的反刍,其实也是弹奏新调子的试音。在文化传播之中,只要有所创新,提供新鲜认知,给予观众或浅或深的思考,我们的文化便已在潜移默化之中朝向重构与发展。或许到那时候,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文化不是艰深晦涩的专有命题,而存在于一蔬一饭的生活本身。它既能是月亮,也可以是六便士。甚至任何有尝试,有新意,有态度的文化娱乐,都不再是“戏说胡讲”与“靡靡之音”,它们都是可贵与有价值的。
微信:Rinna503
邮箱:deepmedia8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