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政民生实事政策系列解读⑤ —— 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

淮南民政 2023-03-08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救助政策知晓率,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工作,及时有效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切实保障好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现将淮南市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













哪些人员属于救助范围?


离家在外、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正在或即将处于流浪或乞讨状态的人员,包括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和生活无着的乞讨人员。




对生活无着人员实施哪些救助?


根据救助对象实际需求,按照自愿、无偿原则,提供主动救助、生活救助、医疗救治、教育矫治、返乡救助、临时安置、源头预防、反家庭暴力庇护和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等救助服务。




救助站救助的原则是什么?救助多长时间?


遵循自愿、无偿、临时救助的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的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市民在街头遇见流浪人员,怎么办?


市民在遇到流浪乞讨人员时应首先观察其基本身体状况,对疑似患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应立即拨打110和120,送至医院救治。如遇流浪乞讨人员强讨强要、携带未成年人乞讨等违反治安、法律的行为,应首先拨打110对流浪乞讨人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对确无患病且无危害行为的具有民事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可拨打24小时求助热线:0554-6418887。




到达救助站后,如何求助?


求助人提出求助原因和需求,并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无法出示身份证件的,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址等基本信息。经工作人员甄别属于服务对象的,给予登记、救助。


有下列情况的,救助站可以不予救助:拒不配合安全检查;拒不遵守物品管理规定;自身有能力解决食宿;索要现金,拒不接受其他救助方式;拒不提供或拒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其他不符合救助条件的情形。




救助站提供哪些救助服务?


根据求助人员的实际情况,可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或者所在单位的受助人员,提供乘车凭证。




有流浪乞讨人员反复在街面进行流浪乞讨,为何救助机构不对他们进行救助?


在街面上反复流浪乞讨的人员基本上是经救助机构工作人员多次劝导仍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以乞讨为职业的人员。根据自愿原则,对这部分人员救助管理机构不能予以强制救助。日常工作中,救助机构会定期巡查、劝导,并提供服务联系卡,使他们有需要时得到及时的救助。




市民发现流浪人员卖艺噪音扰民、卖花乞讨、随地大小便等行为,应该怎么做?


上述行为违反了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市民可以直接拨打12345服务热线,要求城市管理部门进行处置。


来源:淮南市民政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