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交试验,用案例介绍怎么设计一个单指标正交试验
上一篇文章:《如何将Origin图形调成期刊需要的格式|视频讲解》,点击链接可阅读。
写在前面:点击加入学社,和540多位同行一起主动学习。学习的主要方式为:1. 完成每周木耶学社任务 ➤ 点评任务并提高;2. 针对具体的问题,发表短话题,供大家学习;3. 每周末都会有直播给大家介绍各种学术类问题;4. 帮社友免费修改论文。
前两天有一位读者问了我一个问题:
她这个问题没有问清楚,但是我猜测她是想问正交试验设计的内容,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所以,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非常重要的试验类型:正交试验。
首先,先介绍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们要研究多个因素对产品指标的效应,如果我们采用多因素完全方案,假设因素的数量为m,因素的水平数为q,则多因素完全试验方案的次数n=q^m。大家学过指数函数,应该都知道,后期随着m的增加,n会呈现爆炸式的增加趋势。
这就给科研人员带来非常大的工作量,并且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部分试验代替全面试验的方法,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试验,通过分析这些有代表性的试验结果,了解全面试验的情况。
如果你理解不了,你可以把它想成一种抽样调查,通过样本的规律反推出整体的规律。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读者理解正交试验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设计一个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但是设计原理都是正交表。正交表比较复杂,如果我详细展开来讲,那就很复杂了,不感兴趣的读者是读不下去的。所以,我介绍几个大家很容易理解的概念:
试验指标:
在正交试验中,用来考查和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特性值,简称试验指标。
因素:
影响试验指标的要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水平:
在正交试验中,由于因素所处条件和状态的不同,对试验指标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
这3个概念,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绘制出一个简单的正交表,如下所示:
以上就是正交表的基本知识,虽说内容多,但是理解起来并不难。下面,讲一下怎么设计正交试验,并且给一个案例分析。
设计正交试验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指标正交试验,一种是多指标正交试验。考虑到篇幅问题,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单指标正交试验。
单指标正交试验也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直观分析法,一种是二次统计法。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直观分析法,下一次介绍二次统计法。
介绍一下直观分析法的步骤:
假设试验有m个因素,各因素有n个水平。
第一步:将各因素在各水平下的指标数值相加,记为Kij(i=1,...,m;j=1,...,n);
第二步:算出各因素在各水平下的指标平局值,记为Lij;
第三步:找出各因素在各水平下的最大指标平均值,将相应的水平j作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继而找出所有因素的最佳水平搭配方式。
很多读者可能因为讲得比较抽象,没办法理解,所以,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帮助你们理解。
案例:
某炼钢厂以铁水温度为指标,选取焦比、风压和底焦高度作为因素,研究这3个因素与铁水温度的关系,每个因素考虑3个水平,寻找3因素的最佳搭配方式。
下面对这个案例进行简单地分析。
第一步:确定因素波动范围及指标。
这个大家在做试验之前都能知道,假设案例中的相关指标如下所示:
焦比:1:14,1:16,1:18;
风压:170Pa,200Pa,230Pa;
底焦高度:1.2m,1.3m,1.5m;
考察指标:铁水温度。
第二步:列表。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需要设计一个3因素3水平的表格,3个因素和铁水温度依次各占一列,共4列;每个试验方案占一行,共9行。
第三步,试验结果分析。
1. 直接观察:铁水温度最高(1410)时,对应的A、B、C三个因素所在的水平数分别为3、3、2,即方案A3B3C2;
2. 计算分析:首先分别求出A、B、C三个因素在3个水平下的指标值之后,记为K1、K2、K3;接着再分别计算各自的算术平均值,记为L1、L2、L3;最后分别计算各自的极差R,绘制表格,如下表所示: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A因素的最大平均值对应的水平数为3;B因素的最大平均值对应的水平数为2;C因素的最大平均值对应的水平数为2,所以这3个因素的最佳水平搭配方式为A3B2C2。
所以,这么一来,我们只需要进行9次实验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你不这么做,而是全部尝试一下,需要做的试验次数是9×9×9=729次。
这就极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以上就是用直观分析法设计单指标正交试验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之外,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 多指标正交试验该怎么设计?
2. 如何用SPSS软件设计和分析正交试验结果?
这两点内容,我们下次再讲。
今天关于设计单指标正交试验的内容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