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Fit的强健追求,CrossFit的受伤争议|GymSquare
CrossFit其实契合大众健康需求,也是具参考价值的全民健身样板。
作者/晟杰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在所有的健身方式中,CrossFit是个独特存在。硬核的训练标签,来自大众视野的第一印象,而潜在的受伤风险,是不断传来的争议。
这种高强度训练模式,让包括ACSM在内的运动医学机构,为其新手用户的损伤可能性感到担忧。甚至CrossFit训练一度与内科疾病横纹肌溶解挂钩,出现名为「Uncle Rhabdo」的小丑讽刺漫画。
基于受伤争议,「追求强健但牺牲健康」的判断,是更多人对CrossFit训练行为的评价。而在上周,一封致CrossFit CEO的公开信中,就运动表现与健康程度的强关联,向官方提出优化建议。
但从训练理念出发,CrossFit其实契合大众健康需求,也是个颇具参考价值的全民健身样板。
「强健」是CrossFit的核心,虽然未必与「健康」直接画上等号,但却是评判健康状态的较好指标——十项综合体能素质、在随机事件中呈现最好表现、三大代谢途径、基础健康标志。他们构成现代人更好生活的需要。
为提升这些「强健」指标,也出现了随机、多样化的WOD训练方案。当然,其中包含了老年群体训练计划,甚至从如今CrossFit中文官网来看,克服慢性疾病已成为最大目标。
之所以受伤争议频繁,也许不在于CrossFit的训练理念,而在训练理念的应用方法。
为避免教练质量下滑影响业态口碑,2018年的一场中国教练认证改革风波,在整个CrossFit圈层激起大范围讨论甚至抵制。
而中国的数家综合体能训练馆内,随机的WOD(Workout of the Day)训练模板,未必淡化循序渐进原则。因为优质教练员的执教水平,能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训练需要。
除了大众训练以外,更具影响力的赛事运动员,或是CrossFit受争议的主要原因。
作为品牌商业化的推动力,CrossFit Games却趋于畸形。伴随一系列兴奋剂、运动损伤事件的发生,赛事逐渐偏离CrossFit的健康初衷。为了取得更好成绩,更多运动员付出身体透支的代价。
至于2019年赛事规模急剧收缩的背后,反映了创始人Glassman,将运营重心转移至场馆大众健康服务的信号,也包括在品牌商业化上作出的新权衡。
回到2020年,陆续经历种族歧视风波,以及公司易主之后的CrossFit,亟待迈入复苏的全新时代。而仅从训练理念来看,在人体基础功能逐渐「丧失」的现代,CrossFit是颇具参考意义的训练样板。
当然,从功能性价值出发,还有很多基于中国本土用户的开拓可能。其中,也包含了更多中国综合体能训练的全新机会。
追求强健但牺牲健康,
CrossFit的争议风波
从一种健身方案,到全球门店破万的健身房加盟商,CrossFit是流行的健身品牌。但因为训练本身,也遭遇了很多争议风波。
在各种研究数据库中,关于CrossFit的运动风险分析不算少。这种由高强度代谢练习,与功能性多关节运动相融合的训练体系,虽然能强化身体综合能力,但同时也被外界担忧其运动损伤风险。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CrossFit与横纹肌溶解相关联。
发生这种内科疾病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过度运动造成肌肉横纹肌细胞坏死,当肌红蛋白等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生化紊乱和各脏器功能损伤。
比如美国健康和军事表现委员会,与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曾就公开发布文件表示对CrossFit诱发横纹肌溶解症可能性的担忧,其中的高风险人群包含了新手,以及未受良好训练的人群。
而仅在2018、2019年,都存在经历CrossFit训练后,训练者横纹肌溶解的案例。事实上,关于遵循动作准确性、了解肌肉离心收缩等是发病率较高动作、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内容,都被纳为CrossFit教员培训方案中,规避横纹肌溶解的重点。
■ Uncle Rhabdo,质疑CrossFit与横纹肌溶解关联的漫画
除此以外,较多的关节损伤现象,也是这项健身运动方式受争议的来源。
回顾115份CrossFit训练的相关医疗记录研究发现,肌肉拉伤、背痛、髌股关节综合征、髋/肩关节唇撕裂、肩/膝痛位列诊断量前五。同样,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和CrossFit的法律纠纷,也在于研究中提到的数个损伤案例。
从受伤争议进一步引出的,是有关优化CrossFit训练定义的讨论。
“强健和健康的对等关系描述,出现于Glassman编写的一级训练指南中。这是所有教员接触的第一本CrossFit教材,我认为这会产生一定误导。”
卢永利是CrossFit L-1教员,在北京、上海运营健身房,他选择向CrossFit现任CEO Eric Roza发送公开信,以指出「运动表现未必与健康划等号」等建议。在他看来,教材中仅以运动表现(做功能力)作为健康准绳,反而会因过量运动等引起损伤风险。
■ GLassman对于健康的观点,是将如图曲线下方区域最大化,将做功能力尽可能保持长久
来源:CrossFit-L1指南
在国外,也有认为CrossFit训练计划不适用大众人群的训练者。
Jillian Michaels曾是美国减肥综艺《超级减肥网》的明星教练,而健康时尚杂志SHAPE于近日刊登其对CrossFit发表的一系列建议。她指出CrossFit训练更适合精英训练者,因为基于WOD的随机性训练执行方案,几乎不采用训练计划,而新手往往需要循序渐进以适应不同的训练任务。
■ 2020年12月14日的WOD
来源:CrossFit中国官网
事实上,就CrossFit淡化循序渐进和个性化原则的问题,也曾被运动科学领域研究者、实践者相继提出。
比如,上海体育学院的乔通、黎涌明曾就发表CrossFit训练体系的研究综述,指出WOD可能连续出现某部位主导的练习,在恢复不足下存在一定运动安全风险。同样,《力量训练基础》作者Mark Rippetoe曾在专栏中提到,无规律的训练刺激,难使训练效益呈周期性提升。
关于CrossFit训练逻辑的讨论还有很多,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审视以及建议。
CrossFit,
大众健身样板
相比留下硬核的训练标签,创始人Glassman更希望留住的,其实在于CrossFit在大众健康领域的价值。
“受伤的原因,并不在于CrossFit的训练理念,而是使用这种训练理念的行为出现了偏差。”Project One主理人Max Ma告诉GymSquare,“认为CrossFit=高强度,是种大众误解。”
如果分析CrossFit的训练理念,其实会发现,还原人类的综合功能是这项健身方式的核心。这些功能,在官方的的一级训练指南中包括以下四个模型:
通用素质:包括心肺耐力、肌耐力、力量、柔韧性、爆发力、速度等十项素质;
漏斗模型:驾驭任何随机事件的能力,以应对日常突发挑战;
代谢途径:磷酸肌酸、糖酵解、有氧氧化三大人体供能系统;
健康指标:涵盖血压、体脂、骨密度、甘油三酯等基础人体健康指标。
模型是Glassman对于「强健」的阐述,其本身是衡量「健康」的指标。无论是代谢适应训练,还是举重、体操训练,甚至强调「去糖」的营养学应用,都是提升四类模型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人体健康的方式。
■ 94岁老人进行CrossFit训练
来源:YouTube@CrossFit
而采用随机WOD,也未必代表抛弃循序渐进的计划实施。
“专业CrossFit教员其实会考虑训练周期,而不只是WOD表层。比如融入针对某个供能系统进行训练,同时在肌力训练上也会有周期性选择。”BODY in MOTION主理人李文杰认为,WOD虽然是随机训练,但其实可根据固定框架做训练编排,以避免重复训练肌肉、供能系统。
当然,要做到更好的训练编排实施,教练员仍是无法替代的。而CrossFit教练员职业水准的偏差,很大程度使这项运动方式备受争议。
■ CrossFit的青少年体能训练
在CrossFit中国区负责人孔亮看来,亟待优化的教练员培养体系,或是CrossFit全球扩张下外界争议的来源。
“从教练员培养来看,通常只有通过L-3才有完备的教学能力。而L-1是否具备完整资质服务广泛用户,也许需要打一个问号。”
对于教练员与CrossFit运动损伤的关联性,2014年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协会就曾发表回顾研究。这项基于486名CrossFit爱好者的回顾行调查发现,受伤率与教练水准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而且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寻求教练员的指导关注。
■ CrossFit受伤率与教练水准间存在显着相关性
来源:美国骨科运动医学协会
但事实上,CrossFit教练员的执教水准是备受质疑的。以L-1为代表的认证流程,仅包含两天课程和一次考试,而提供认证的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也并非健身行业内组织。
除此以外,一度与健康目标相偏离的CrossFit Games,推动了损伤争议的快速形成。
卢永利在信中,也提到较多的女性Crossfit运动员,公开承认月经周期不正常。他告诉GymSquare,“其实早期运动员参与比赛的动机,更多就是为使身体强健,但伴随赛事商业化的进程,很多人偏离了原来的目标。”
■ 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名单
来源:CrossFit GAMES OPEN
值得一提的是,创始人Glassman为使品牌回归大众健康服务,极大缩减了赛事的运营开支。甚至在2019 CrossFit Games开赛前,削减了赛事运营职位数,参赛运动员呈现锐减。
而在2019的中国馆主峰会中,孔亮也再次强调场馆在干预慢性病中发挥的推动作用,并且传递了教练员积极参与社群服务的呼吁。
■ 2019年CrossFit中国峰会纪录片
来源:CrossFit
CrossFit的新时代,
中国综合体能的新起点
陆续经历的种族歧视风波以及公司易主,CrossFit现已迎来全新的发展时代。
除了重新获得全球CrossFit馆主和爱好者的信任之外,新上任的Eric Roza,还需要在全球疫情之下,帮助馆主恢复运营。
而关注场馆对于大众健康层面提升,也许是未来的重点运营方向。至少从如今CrossFit中文官网首页来看,帮助克服慢性疾病,或是在「体医结合」的新环境下,被重视的全新发展机会。
当然,在中国还有更多已建立原创品牌的综合体能场馆主。
“CrossFit带来的训练理念,及启蒙值得被肯定,比如如何设计体能训练计划等。但是现在场馆是否命名为CrossFit,已经不太重要了。”iwod创始人龚旭东告诉GymSquare,馆内的大众用户将更看重课程体验性,而起决定因素就在教练员,因为这种体系本身是适合大众的。
目前在BODY in MOTION内,主要的引流方式是减脂营,结合体能训练元素、营养,以及跟踪服务等,80%的用户都有形体上的变化。
在曾是CrossFit馆主的李文杰看来,更多吸引用户的还是在于团体课程氛围。“用户就像一张白纸,社群、训练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同样,选择退出One Natio建立Project One的Max Ma,在当下也针对用户体验作出新的运营变化。
比如将制定用户训练计划,和用户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小组。在制定计划方面会运用力量周期原则,实现循序渐进。而教练考核则制定一条标准线,基于教学能力、纠正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的考核。
而谈到未来的场馆运营方向,场馆主们都将适合普通大众的课程体验作为关键目标,甚至尝试将综合体能的团体课程,做成一种大众健康生活方式。■ GYMSQUARE
-END-
欢迎各位从业者参与GYMSQUARE精练
《2020中国健身行业调研》
问卷旨在调研中国行业现状与行业发展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填写问卷
GymSquare
与精益练习者,建设自由健身广场
GymSquare是一个原创的精品健身内容平台,
精练GymSquare正在招募:
健身科普作者/分析师/社群运营/课程产品经理,
后台回复「招聘」,获取最新职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