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8月1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美、英军舰再闯中国领海,带给我们一个好消息!

指挥部 锐解局 2019-08-14

豺狼又来了!


1月7日,美军第七舰队,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坎贝尔号”(舷号:USS McCampbell DDG 85),进入我西沙海域12海里以内。


联系昨天两国开始的谈判,想必大家都清楚老美在干嘛。


至于是给自个壮胆,还是给我们施压,只有他们清楚,反正咱是从来没有怂过,这点小把戏也难登战略层面上的大雅之堂。



今天的主角不是美国,而是它的“狗腿子”——英吉利


美舰闹事前夕,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称:皇家海军可能在南海、加勒比海等地建新军事基地,以真正发挥“全球作用”


一个中国后院、一个美国后院,英国佬口气真大!


除了用“狗腿子”和“傀儡”来解释,很多人并不能理解英国为何要到南海搅弄风云。毕竟一个是残破不堪的老旧帝国,一个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英国跟咱们作对,完全没有好处嘛!


但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不论英国如何“作”,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候收手,以至于两国关系自香港回归之后,都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


如果你再把英国整个外交战略拉通来看,就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一幕——


英国是经济上站队中国,军事上站队美国。


威廉姆森(《星期日电讯报》报道配图)


看到这里,估计不少朋友会犯嘀咕:


指挥部你这说的不是废话嘛,“经济上跟中国好,军事上跟美国好”,是所有国家的通病,他们无非是想从咱们身上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其他国家的确是这样,但英吉利略有不同,英国多次利用自身在全球金融界的地位,高调配合中国的国际经济战略!

有三件具体的事例:


第一件,带头加入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3年,亚投行初立。注意他名字里这个词:亚洲基础设施。稍作联想,你就应该知道这个银行是专门为“一带一路倡议”(英文名The Belt and Road,以下用BR简称)沿线国家服务的。


作为BR的衍生机构,天生敌视该战略的西方国家肯定不待见。所以亚投行在诞生之初,几乎与西方国家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三年后,BR全线铺开,亚投行的业务也开始全面扩张。紧接着该年3月12日,卡梅伦扔下一枚重磅炸弹:


英国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确认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


注:关于西方对BR的态度,详情可参考这篇文章《世界权力的三大核心理论



可以说,英国这一出,完全把美国“打懵了”!


英国既是欧洲第二大经济强国、也是美国最铁杆的盟友,连英国都弃美国而去,会造成两大战略影响——


①.在大国竞争中削弱各国对美国的信心。


②.刺激其他国家加入亚投行。英国带头加入亚投行后,剩下的西方国家群起而效仿,如今只剩下美日两父子没入圈。


如果没有英国这个带头大哥,亚投行即便能打入欧洲,但时间未必会这么快,要知道在大国竞争中时间和技术同等重要!所以美国佬非常生气,当天白宫就严厉谴责到:唐宁街不断迁就中国不是一种好方式!


英国也不示弱,《金融时报》第二天就回怼到:


对于数十年来一直是西方政策主心骨的美英“特殊关系”,美国的这次谴责是一次罕见的翻脸。



第二件,成立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人民币要搞国际化,就必须在海外建立存放款业务。因为很多跟中国做生意的客户在其他国家也有业务,他们不可能全部把人民币存在中国银行或本国银行。你看美元、欧元这种国际大币种,走到稍大的国家都能存款取款,这是支撑主权国家扩大货币交易和商品交易的重要渠道。


而这种搞海外存放业务的部门,就叫离岸交易中心。由于涉及到与当地的金融合作,所以要想建立离岸交易中心必须通过当地政府的允许。


再则,并不是所有地方能搞离岸交易中心的。原因很简单,我从你这里取出来美元,可能要拿去换人民币或者英镑,也可能拿去股市。也就是说,做离岸交易中心的地方必须是储备多国货币以及拥有大量上市公司的国际金融中心。


除了中国大陆之外,第一个人民币交易中心是香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二个正是英国伦敦,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



第三件,着手筹建沪伦通。


2018年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沪伦通施行公告。所谓沪伦通,就是双方国民不需要通过第三方平台或申请资质,即可购买对方股票。简言之,中国人可以在中国购买英国的股票,英国人在英国可以购买中国的股票。


这件事的战略意义非同小可:


我们经常骂美国的金融霸权,而这个金融霸权具体指两大部分,一个是以石油美元为主的货币霸权,另一个则是以众多上市公司为主股市交易霸权,目前全球第一大交易所——纽交所的上市公司市值高达18万亿美元


我国的上交所和深交所虽然也位列前十,但因为某种原因,鲜有大型外国公司前来上市。中国最大的交易所,港交所基本是亚洲公司。而伦交所是全球第三大交易中心,市值高达6万亿美元,旗下公司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商)、必和必拓、联合利华等。


沪伦通的意义在于:


中国可以借用上交所与伦交所的纽带,一举介入西方金融霸权的核心区域,从而拉平美股对我们造成的不平衡性(中国大量公司在美股上市,却鲜有美国公司在大陆上市),同时还能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



通过这三件事可以看出,英国在国际经济战略上给予我们不少帮助。尤其是他作为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时我国国际金融战略的核心区域。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前朝的霸主、今朝皇帝的铁杆“走狗”,为何敢私通“敌手”,极力帮助中国打造国际金融底盘呢?


六个字——墙头草,投名状


翻开世界近代史你会发现,英国对大国的战略始终秉承着八个字:大国均势,左右逢源!


从近代欧洲大陆争霸到今天,前期的英国总是作壁上观,不轻易得罪任何一方,直到态势明朗时才决定加入某一方。若是小国敢这么玩,早就凉透了,但英国是欧洲三大巨头,实力的赋予使得陷入斗争的大国都必须争取他。所以英国即便是“前朝余孽”,但新朝的霸主也不会清算他。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明白了英国佬的盘算: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英国开始怀疑美国能否继续掌朝,但他也无法肯定中国会胜出(美英同宗,肯定会在一些问题上偏向美国)。为了利益最大化,英国再次左右逢源,两边下注。而基于英美同盟的限制,加之中国军事上不需要英国的帮助。于是英国就在军事上站队美国,经济上站队中国。



事实上,在中国外交战略的定位上,英国也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1998年4月,《人民日报》刊文称:大国间关系可归纳为3种基本模式,即伙伴关系结盟关系非结盟非伙伴关系


中国现在走的是伙伴关系,通过对不同国家的“伙伴定义”,就可以看出对英关系的重要性。


我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意伙伴关系前面的定语:全天候、战略合作,尤其是前者,意在指明任何时候中巴都会倾尽全力帮助对方,说明巴铁胜似中国的铁杆盟友。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出于背靠背、共同抗衡美帝霸权的需求,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重点体现在协作方面,这个关系仅俄罗斯一家。


再看看对日与对美国关系。


因为日本长期充当美国的马前卒,且右翼倾向明显,但基于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现实,中日是战略互惠关系,没有伙伴。而美国由于把咱列为竞争对手,但又互为最大的贸易国,所以两国关系叫建设性合作关系,也没有伙伴。



由上可以看出,凡是带有“伙伴”二字的国家,跟咱关系都还不错。而“伙伴关系”前的定语越多,说明与这个国家的关系越重要。


除了与俄巴一对一的关系外,还有一个一对一的关系叫: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这个殊荣的国家,正是英国。


单从定语来看,英国比俄巴的数量更多:


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是21世纪与全球,这是除英国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换言之,英国是中国在21世纪全球体系中最不可或缺的战略角色。


最后简单的归纳一下:


在中国所有对外关系中,有三个独一无二的角色定位——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

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国。


这三个国家,堪称咱们外交体系中最顶级的伙伴关系。伙伴伙伴,那就要互帮互助,互相取利。



不得不感叹一下。英国真是演戏的好手,难怪能诞生卓别林这样的世界级喜剧大师。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大不列颠的绅士们既是在演戏,也是在扮演最真实的自己——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不知道他们把实力挥霍殆尽后,还能否像今日这般潇洒?


还是帕麦斯顿首相说得好: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