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萍,深耕教育十六载的“琢玉师”



刘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副教授,商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经济系系主任,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法》副主编,主要从事《经济法》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北大核心期刊、EI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市厅级科研及教改项目。



刘萍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多次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获“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川省银奖及铜奖。


十六载春秋岁月,时间刻画出岁岁年年充满生机的青春故事,刘萍却以时间为刃,潜心雕琢着她深爱着的教育事业。


以学生为本,提升教育温度


刘萍的课,比起传统的讲授法,更像是一场“分享会”。课前,刘萍会给出预习作业及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学习自由探索;课上,学生们分享自学成果,提出困惑,刘萍一一详尽点评并做出拓展延伸,将理论知识点渗透到答疑解惑中,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挖掘深层知识内涵。


刘萍自己也说:“在教学中会注重规范与灵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知识点重难点解析,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全面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



为满足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刘萍会独家定制教学内容,这也意味着她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备课,用她的话来说是:“充分了解每一种花的特点,精心培育,让每一种花儿都绚丽绽放,这是园丁最快乐的事。”


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学习效果,刘萍带领经济法教师团队做了多次教改尝试,教师团队利用ITIAS体系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了解师生互动情况以及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智慧化教学手段实现学习全过程监督,即时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长效了解学生动态学习情况和教学成效,及时做出调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每一种新的教学尝试,都会建立多维评价体系,邀请校内往届学生进行试听,积极听取反馈;课后对学生进行满意度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邀请校外同行及专家来校观摩、交流;结合数据分析手段对教学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教学的科学严谨。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刘萍克服重重困难,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学生看得到的线上课堂上,刘萍常常问“听得见吗?”、“看得见吗?”、“听得懂吗?”以确保授课进展顺利;而在学生看不见的线下,从授课平台的遴选,到让家人模拟线上授课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回忆起那时克服线上教学困难的动力时,刘萍笑着说是来源于自己的坚定决心,“不论是学生还是自己,任何一方面出现困难,课堂就丢掉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诉求,与时俱进,刘萍用自己对教学事业的满腔热诚,做有温度的教育。


以专业为精,打磨精品课程


刘萍认为,“教师是一份能从学生的成长中体会到自我价值和自我成就感,充满魅力的工作。”在十六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中,刘萍也始终以谦虚求学的态度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能力,用课程思政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回想起执教之初,刘萍记得很清楚,2006年9月4日,她第一次站上讲台。刘萍笑着回忆道:“为了这第一次课,我做了很多准备,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甚至包括表情、动作等都有考虑,还反复进行了试讲,根据教师前辈们的意见和建议做了修改。从教学环节、内容、时间把控,语言逻辑关系,口语化等等都做了准备,这样才有了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走进了课堂。”准备充分,第一次课顺利地完成了。正是这第一次的教学经历,让刘萍深深意识到磨课的重要性。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刘萍的课堂教学是亢奋的,恨不得把自己所学都交给学生。有一次,一个学生居然把她问倒了。学生问,“为什么我了解到成都的外贸公司也会签订FOB 合同,与老师刚才讲的有所不同?”,这个问题让她思考了很久,她请教做外贸工作的同学,结合实际工作给学生做了准确解答,这一次经历也让她认识到,讲授商科的课程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这次课后,刘萍开始静下心来更多地思考教与学的关系。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是这次经历,让刘萍关注到学科交叉发展及专业融合建设,不断打磨精品课程,她作为课程负责人的《经济法》课程于2021年2月获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经济法》认定,于2021年11月获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经济法》认定,其带领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团队于2022年5月获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认定。


刘萍介绍到,其所在团队氛围融洽,涌现出了多位优秀青年教师:刘嘉语老师,代表商学院以《经济法》课程参赛,获得第二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二等奖;陈红利老师承担了经济法课程教改和科研的多项重要工作......刘萍认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她也非常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以科研为钻,创新实践成果


在刘萍看来,“教学过程为科研提供了研究内容,科研成果也会反哺教学。”近些年,她在教学教改中花费的时间精力比较多,也会遇到困难瓶颈,比如对标一流本科课程的要求,如何实现教学中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这些听起来就不简单,做起来就更具有难度。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刘萍淡然说道,“遇到困难,我会带领团队教师集体研讨、请教同行并寻求学院领导的帮助支持。科研本就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



作为系主任,刘萍对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科建设和发展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重要体现,方向要明确,发展要产生综合效益。按照学校总体规划,经济系学科建设通过对标找差距抓落实,积极思考改进措施,加强顶层设计,积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作为团队负责人,刘萍希望自己的团队力争做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她认为,教师应该树立正确教育观,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优良的教风培育优良的学风。


刘萍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身上承担的重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她用曾在建校20周年校庆晚会上作为教师代表的发言自勉:“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前行,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编   辑 | 李建欣主   编 | 欧阳平总主编 | 路   爽



往期推荐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

翘首以盼!在科成的秋里等你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党委宣传部

投稿邮箱:cduestc_2001@163.com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