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穷,是这届年轻人的现实还是嘴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界面歪研社 Author 歪研社社畜

500强校园招聘

60万优质大学生

求职优选平台

文章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歪研社(wonder-capsule)

作者/歪研社社畜


@阿紫:当朋友一边哭喊着穷,一边找我借500块买小两千的护肤品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对方到底是真穷,还是口头上喊穷了。


《在北京月入不到2万的你,该怎么活下去》、《我年收入30万,却不敢买车》、《我不抽烟不喝酒不纹身,因为我知道我是个穷女孩》……


如果你还未跻身上流社会,还是社交网络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恐怕对这种哭穷的文章不会陌生,甚至于,在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会被上述标题唤起不小的共鸣。


因为对于一个感官功能良好的都市年轻人来说,对贫穷的感知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你打开手机想叫个网约车去地铁站,遗憾地发现今天没有优惠券;到了地铁站,色彩鲜艳的广告牌扑面而来,左边的告诉你理想生活上网买,右边的告诉你一成首付别等待;好不容易坐到办公室里,你吃着热乎乎的煎饼果子,却闻到了现磨咖啡的浓郁香味,啊!那不是摆在同事办公桌上的进口咖啡机吗?它散发着blingbling的光芒,这咖啡,哦不,这咖啡机真香!哦?你也想来一台吗?理想生活上网买!等一下,还是先攒一成首付买个车吧。哎,真穷,先哭一会儿……



在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情绪就是这么容易被调动,每当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冷不防地袭来时,哭穷便成为了年轻人如此直接而又自然的一种应激反应。它或许能起到某种排解作用,宛如淋浴之后直视镜子里自己的身体,你捏了捏腰间未老先赘的肉,对镜子中的自己握拳:加油!努力!奋斗!你是最胖的!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可能很难想象,我们这一代被认为是物质条件最优渥、生活体验最舒适的年轻人,对贫穷的感知竟然是最高频的(但未必是最深刻的)。以至于很多年轻人都会产生这样的自我怀疑:我真的穷吗?我其实没有我想象的穷吧?


但可能我们还没有把真穷假穷的问题想明白,不知道为什么就把好玩的手机掏出来刷微博了,然后蓦然刷到这种诛心的内容:



看完这张表,你还敢不哭穷吗?即便缺乏数据源、充满杜撰色彩,这种旨在激发读者贫穷感的内容总能因为数字上的量化而获得巨大的关注度,甚至有一种让人冷静下来去认真对号入座的魔力——原来我平常的哭穷不是矫情,我是真穷啊!啥都不说了,必须转发到群里,看看别人是不是也这样。


这几乎就是当代年轻人的贫穷感藉由互联网扩散放大的标准路径,它填平了我们与世界的信息差,也增加了我们在了解世界之后产生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以不同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上表现着,它可能是某个微博大V在南太平洋海岛上的婚礼,也可能是你朋友圈里不经意流出的损友的奢侈品自拍,既扎眼球又扎心。



讲真,有时候就算你以为自己有了在深夜哭穷过足以谈人生的经历,你的心理韧性恐怕还是无法抵挡第二天在社交媒体上观摩到这类内容时受到的冲击——总有人把日子过得那么好,为什么那个人不能是我呢?一个字,买!


不过有时候如果你愿意跳出这种信息茧房,可能会发现,和很多人相比,自己也不是那么穷。在一个名为Globalrichlist的排名网站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或者资产查询自己在全球的排名情况,其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因此相对来说可信度较高,对我们来说,查询结果可能会非常意外。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跻身世界上收入最高的1%的人群,战胜地球上60亿的小伙伴,那么税前年收入只要达到12.2万人民币就够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想成为收入最高的0.1%的人群,你需要有33万的税前年收入,看起来也没那么遥不可及,因为每天挤地铁就能碰到好多,理想生活上地铁啊!


所以,既然我们并没有那么穷,甚至有时间不为生活所迫而潜心阅读界面歪研社,那么当我们哭穷的时候,我们到底为何而哭?只是因为被社交网络里贩卖焦虑的数据带乱了节奏吗?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哭穷可能也是为了社交。


比如一个以女同事为主导的午休闲聊话题可能是这样的:



显然,在年轻人的社交语境里,贫穷已经不再是长辈观念里那个难于启齿、只能自我消化的话题了,我们在经济上的压力往往可以通过分享和倾诉来获得消解,获得彼此之间的共情。这让哭穷成了一种非常有市场的,能增加集体认同度的行为,其底层逻辑是:因为我们能够一起哭穷,所以我们是好姐妹。


这种不哭穷不合群的行为动机,和程序员私下里一起讨论什么轴的机械键盘好用,加班白领互相称呼“社畜”其实一样,说白了都是在寻找集体认同。就如心理学家拉尔夫·特纳所说的,“个体会将其自身觉知为同一社会范畴的成员,并在自身的这种共同界定中共享一些情感卷入,以及在有关其群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评价上,获得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



除了主观选择,我们当然也不能否认,商业社会中消费主义的抬头,让哭穷行为具备了充分的培育土壤——赚得少的人自然有理由哭穷,但赚得多也可以哭穷,因为我想买的东西多啊!确切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哭的不是贫穷,哭的是自己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消费需求跟不上自己财富增长的速度。


一个存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其发掘、制造和匹配人们欲望的方法和方式一定是多种多样的。试想一下,当你不管是在地铁里、在电梯广告里、在综艺节目的中插广告里都能看到心仪的同一个品牌的广告时,你怎么可能不会产生一丝尝试购买的杂念呢?当无限的欲望之火与有限的经济实力相互掣肘而我们又不能选择关掉广告的时候,咬牙消费然后组团哭穷就成了最能引起我们舒适的一顿操作。


你甚至不需要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找理由,不管那些是不是多余的欲望,商家们早都已经帮你找好了一堆煽动性的消费理由:


你喝的不是一杯普通的咖啡,你喝的是一杯大师的杰作。


集齐一整套口红色号,你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一个精致有型不油腻的男人,当然需要这样一双潮鞋傍身。


……



即便你还没有开始消费,当你开始愿意认真谈论这些品牌的时候,愿意为某个出现在朋友圈的奢侈品广告点赞的时候,其实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接纳了这种消费主义。你对不同档次的品牌关注度的差异,反映的是你对自己在社会中阶层定位的认知。


在宣扬极端消费主义的文学作品《小时代》中,我们甚至可以读到这样的表述:


“一个两岁的小孩,需要的仅仅是一条温暖的爱马仕毛毯,然后再塞一个LV的钱包到他手里,就行了。实在不行,你再给他挂上一条梵克雅宝的项链,喷一点娇兰的帝王之水,这两管猛药一下去,就算是孟姜女投胎,他也立刻闭嘴不哭。



在2018年暑期热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则将这种消费主义进行了颇为具象的讽刺——男主角王多鱼因为获得了从天而降的一笔巨资,从一个落魄的运动员摇身一变成为了十亿身家的富人,于是他的所有消费都要朝十亿身家的标准看齐,哪怕是去理发店,都要理个“十亿身家的发型”。



高举消费主义大旗的流行文化作品和广告,就这样徐图进取,释放我们欲望野性的同时,也将我们的自我认同与消费对象进行捆绑——你消费了什么,你就是什么,You are what you buy!


至于消费过后的信用卡账单,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还能咋办?哭穷呗!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这届年轻人再怎么喜欢哭穷,也是幸福的。毕竟我们不用再像祖辈、父辈那样,为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底层的那些温饱刚需买单,而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喜好买单。这种从属于更高层次欲望的消费需求更像一个变量,随之而来的消费压力只是一个应变量,所以再怎么哭穷,我们的心态都不会崩,都可以被当初消费时的愉悦感hold住,在精神的富有中贫穷。


咦,上面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是不是有点像歌词?


没错,那段歌词是这样写的:


曾经的岁月在贫穷中富有
因为每夜我们都有相同的梦
如今的你我在富有中贫穷
只怕远去的背影走得太匆匆


致所有喜欢哭穷的年轻人,愿天堂没有《小时代》。



 - END - 


5 哥 福 利👉回复“时间表”:领取2020最全名企秋招进度表👉回复“秋招礼包”:领取秋招通用礼包含笔试面试技巧真题👉回复“764”:领取764家名企2020校招攻略👉回复“银行礼包”:领取2020最新全球各大银行礼包👉回复“简历模板”:领取超豪华优质简历模板礼包👉回复“快消礼包”:领取快消超一线企业秋招礼包👉回复“公考礼包”:领取公考价值数万元的视频课程👉回复“联通 移动 电信”:领取运营商2020校招汇总礼包👉回复“互联网”:领取100+超一线互联网校招大礼包
 在后台回复!



 你还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

●  死后如何处理自己的尸体比较牛逼???🧐

●  “教你查看对方撤回的微信消息”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找更多岗位

据说点在看的人都拿到了OFFE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