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体育产业化的思考:国足、谷爱凌与其他

跟陶叔学编程 跟陶叔一起学
2024-08-30

  最近国内由于疫情让很多事情被耽误或者取消,造成了损失让人们心情郁闷。但是有一项赛事的取消,引发的却不是惋惜,而是一片群嘲,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那就是原定于2023年在中国举行的亚洲杯足球赛宣布将易地举办。

  这个新闻被人们如此对待,其后的原因并不难猜。中国男足近年来一系列丢人表现,已经让广大群众对其不再抱任何幻想。哀莫大于心死。每当传出与国足相关的事,引起人们疯狂的吐槽发泄,已经是这支球队如今唯一的存在意义了。

  当然,陶叔不是一个喜欢落井下石的人。我的习惯是由事件而引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能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最终完善对世界的认知。

  关于中国足球的讨论铺天盖地,但在陶叔看来绝大多数都是人云亦云,只有情绪缺乏理性。在人人都说该杀的时候,用理性的思考挖出真实的根源,显得难能可贵。

  好在陶叔发现了一篇好文章:《深度解读:“不争气”的国足背后的国家金牌榜战略》。

  这篇文章干货多,直指问题本质。先梳理一下该文的观点:

  1. 中国奥运金牌多,并不能体现中国体育实力,而是由于采用了金牌榜战略。

  2. 金牌榜战略基于“田忌赛马”的原理,集中资源在“小、巧、难、女、少”的项目上,造就了好看的金牌榜成绩。

  3. 以中国薄弱的体育产业基础,难以与发达国家在重点领域进行比拼。文中举例是中国体操在美国等国家体操职业化的冲击下风光不再,很有说服力。

  4. 要承认我国不是体育强国,体育群众基础与体育产业,比起欧美日韩,其实都是远远落后,甚至不如一些小国。

  这篇文章很好地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但是没有说问题该如何解决。

  陶叔又看了几篇不错的文章,对解决问题提出了心平气和的思路,主要集中在培养体育氛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上。但大同小异,又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

  之后,陶叔搜集了一些资料,终于弄清了大家为什么说不透。

  原因在于他们的视野还不够开阔。要把体育的问题放在国家公益事业的产业化改革的背景中去思考,才能理清思路。


  一、什么是公益事业的产业化改革?

  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里,科、教、文、体、卫属于公益事业的范围。有专门的“事业单位”从事这些领域的活动,并由国家提供财政支持。

  但是,这套体制经过长期的运行之后,暴露出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同时,这些事业单位给政府财政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政府的钱袋子受不了,老百姓对提供的服务不满意,玩不下去就得进行改革。

  改革的思路就是将这些领域重新划分成第三产业经济;弱化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转变为对产业进行引导与监督;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并开放民营资本入场。

  改革的本意是为政府减负,把相关领域搞活,同时建立新型市场壮大国家经济规模。

  本意自然是不错的,具体进行得怎么样呢?

  可以分成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基本没动。主要是科研领域。各级科研事业单位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生存。有些科研机构虽然依托自身力量与政策优势孵化出了企业,有些企业还办得很成功。但这些企业壮大以后骚操作不断,陆续与原来的母体脱钩,并未起到回哺的作用。

  儿大不中留,老母亲只能回头继续找更老的母亲啃老。

  第二种是基本完成。主要是文化艺术领域。我国的文艺市场已经相当繁荣,有不少实力较强的民企担当起主要的产品生产方的职责。

  第三种是进二步退一步。如教育与卫生领域。有相当一段时间对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的鼓吹是非常盛行的,民办学校与民办医院大批成立。但是出现的乱象不少,这些年就不太提了。

  特别是去年的“双减”政策的出台,基本上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这个产业干废了。说明高层已经有了新的定位。

  最后一种是艰难推进。就是体育领域。

  从行业属性来看,体育非常接近文艺的,应该能把产业化搞好。但实际上却搞得很糟心。

  这是为什么呢?


  二、认识体育产业化的难点

  人们常说文体不分家。体育确实有许多与文艺相似的属性。比如都有明星效应,很多体育运动员退役以后也转行进入娱乐圈。因此,很多人喜欢把二者放在一起说。

  但是体育相比于文艺又有非常大的不同。体育要比文艺难得多。

  从个人角度来看,培养周期长、成功率低、职业伤害大、职业黄金期短、转行选择面窄等问题都会影响投身体育的决心。

  从企业角度来看,我国的体育基础薄弱,光靠其本身现阶段很难赚到钱。

  很多人说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破败了,要大搞青训培养后备力量,才可能打翻身仗。但是从企业的角度,从青训搞起,那么长的周期,他们怎么赚钱?

  所以,很多企业进入体育行业的目的就不纯粹,只是想用这个题材来获得政策支持,再从别的地方赚快钱。

  这就造成了国内体育产业的荒诞景象:一方面大搞金元足球。企业大把撒币,请名师、挖球星,讲好zf喜欢的故事,从zf支持中捞取巨额利润。另一方面,原有的财政支持体育事业单位退出后,企业并不愿意花钱接手后备力量培养。

  中国足球搞了一段时间的表面繁荣,只消耗不补充,最后必然是掏空了身子越踢越差,落得全民唾骂。

  造成这样的结果,确实不应该简单地归罪于几个教练或球员。这是系统的崩坏。


  三、困局的破解之法

  首先,是否要退回去?

  一没可能二没必要。从政府的角度说,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重新背起这个包袱并不值得。

  从产业本身的来看,国外体育产业红红火火,国内文艺产业也发展不错,说明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并且体育产业按照既定方向走下去,也不会像教育与医疗一样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成本,那就应该继续按产业化、职业化的方向走。

  其次,要尊重现实调整预期。

  家长不愿意让孩子搞体育,普通人在体育运动上消费少,国内体育产业确实就是底子薄。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重点领域与其他国家竞争的。

  我国获得的奥运金牌其实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看起来数量不少,其实是在敌人不重视的农村拿的。敌人重兵把守的城市,现在根本没有实力去攻。要认清现实,不要犯“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当然,城市并不是就放弃了不攻了。中国要做体育强国,重点领域的成绩肯定是要往上走,只是这个过程会相当长。

  这个相当长的过程中,足球、篮球会继续输得难看,要做好心理准备。

  第三,行业要争气。

  既要看历史的进程,也要靠个人的努力。虽然大势上尚无力回天,已经投身这个行业的人更要加倍努力。无论如何一身肥膘上去踢球,场上连个积极拼抢都做不到,这就太不应该。

  行业有各种缺陷,对于业内人士而言也正是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中国体育产业总要发展的,先走一步对自己对产业都有好处。历史给了他们扬名立万的机会,能不能把握住还得自己争气。

  国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很明显,暴利的机会越来越少,原来在体育行业豪掷的大金主会陆续退场。在他们走后,大家赚快钱的心思也就会冷静下来,那个时候才是行业真正调整的开始。

  最后,回到初心,才能找到出路少走弯路。

  体育产业化改革有这么几个目标:

  1. 用社会力量繁荣体育产业,创造经济价值

  2. 形成体育职业化市场,增强体育行业竞争实力

  3. 营造全民健身环境,增强人民体质

  前2点正在做,虽然做得不好。真正要做好,必须要从基础做起。但现在还是有想要绕开基础工作的冲动,比如“归化运动员”。

  前几年归化了一批足球运动员,这些人对中国足球是否起到了真正的推动作用,大家有目共睹。

  而在今年冬奥会上冬季项目的归化运动员确实是大放异彩,特别是谷爱凌拿到了二金一银的霸道成绩。此外,由她引起的体育之外的话题也是非常火爆。可以说,这个小姑娘成了这次冬奥会最大的赢家。

  但是,陶叔还是想表达对归化的不同意见。

  归化的本质是直接享用别国体育基础的产出。这对于国内最需要的打牢基础并没有好处,反而会挤占对基础的投入。

  而对于许多奥运会项目来说,现阶段还是主要依靠国家投入。大多数运动员就是因为国家给钱给机会才能出成绩,实现人生逆袭。如果这些资源也转移到归化运动员身上,就会切断国内苦孩子的一条上升途径。

  相对于“青蛙公主”谷爱凌的上流社会生活,从烧烤摊走出来的徐梦桃的故事更能让我感动。

  中国体育是要搞成西方那样的“贵族体育”,还是保持“人民体育”的初心,需要决策者好好思量。

  回到初心,还要好好思考全民健身怎么搞。

  许多体育项目之所以搞不起来,根本原因是参与者太少,只是一个奥运夺牌项,与人民群众无关。而真正人民群众非常热情投入,现成的群众基础却没有去重视。

  比如说广场舞。

  这次冬奥会的开幕式非常亮眼,原因之一是展现出了中国人的自信。自信的闪光点就有广场舞作为热场节目大大方方向全世界进行展示。

  很多人嫌广场舞土,但这恰恰是它人民性的体现。

  广场舞不仅完全符合全民健身的要求,而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组织全国性的大赛,定会绝杀现有的任何赛事的参与度。

  别放着这么大的市场不开发,天天只想盘外招。


  说了这么多,总的是想说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体育产业化的方向既然已经确定,就需要整个行业冷静下来,下点苦功真正做出努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跟陶叔一起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