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忆岁月沧桑,品历史佳酿——《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读后感

木木 会写字的Lynn
2024-09-21

忆岁月沧桑,品历史佳酿——《茅台是怎样酿成的》读后感

       茅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又是资本市场的最大宠儿,虽如雷贯耳,但总感觉跟自己比较遥远,哪怕关注股票也有多年时间,但高企的股价总是令我这个小白望而生畏,自从入了唐书房,读了唐朝的很多文章,简直就是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学到了价值投资的真谛,加上老唐是资深的茅粉,对茅台的研究了解可谓入木三分,于是开始阅读老唐推荐的关于茅台的三本书,这是研究学习茅台绕不过去要做的功课,首先读的是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的《茅台是怎样酿成的》,全面解读了茅台品质、品牌和文化密码。

茅台之源
       我国的酒文化由来已久,有关酿酒的传说也不胜枚举,酿酒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种自古被称为“玉液琼浆“的液体给文人骚客带来多少灵感,留下众多不朽诗篇,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能以酒寄情,对酒当歌,或独酌,或共饮,是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但如今被称为“国酒“的茅台却不是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在元代以前,所谓的“酒“都是发酵酒,南方比较流行的是低度酒,尤以浙江绍兴酒最为出名,被称为烧酒的高度酒一般只局限在平民阶层饮用,上流社会的饮酒时尚还是黄酒为主。而茅台酒是蒸馏酒,在当时还比较小众,清朝康熙以后,烧酒才越来越多被人们接受,产量逐年增加,并最终超过黄酒,频繁出现于国人的餐桌。茅台镇的酒虽然酿造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但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被人们知晓并得以传播,跟当时川黔地区发达的盐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开始,人们在茅台镇上的各个盐号出售自酿的烧酒,供来往的商客民夫享用。因为口感上佳,芳香独特,慢慢地就随盐一起被马帮运往外地销售,从此声名远播。

      当时镇上最有名且有历史的是成义、荣和以及后来的恒兴烧坊,前两家还因为1915年一起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荣获金奖而名声大噪,但是获奖过后,由于产量较少,价格高企等多方面原因,虽然蜚声中外,但依然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难得一见。直到1935年HJ长征队伍来到遵义,四渡赤水,进到茅台镇,在这里休整、作战数月之久,期间和茅台酒结下了不解之缘,HJ被空气中弥漫的醇香诱人的茅台酒吸引,会喝的不会喝的都赞不绝口,困了乏了,还会用来擦脸、擦脚、舒活筋骨,治疗伤风感冒,甚至伤员用它来止痛消炎,毛、周等领导更是对此赞赏有加,称其在长征途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从此茅台酒便刻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新中国成立时,对茅台酒的醇香念念不忘的周,毫不犹豫地将茅台酒定为开国第一宴的主酒,十几年前,曾经为HJ洗尘疗伤的茅台酒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喜酒”。以后的外交活动中,也一直用它来招待各国元首外宾,从此也奠定了茅台作为“国酒“的地位。

茅台之本
      茅台的美名不光是因为有传奇的历史,更是因为其品质上乘,不可复制,数量稀缺。茅台厂区位于赤水河南岸,这条被称为“美酒河”的赤水河,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征,不出百里必有好酒,中国60%以上的名酒汇集在此,茅台、董酒、习酒、郎酒等美酒分列两岸,争奇斗艳。但只有茅台所在的15.03平方公里地势低洼、土壤适宜、气温较高、风微雨少,最适合微生物大量繁殖,在发酵过程中被充分网罗到曲醇和酒醅里,使得酿造出来的酒香气成分多种多样。
       赤水河流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的一种举世罕见的有机红樱子高粱,皮厚、粒小、干燥、耐蒸煮,和茅台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严苛的传统工艺结合得天衣无缝。
       茅台酒的酿造工艺中有“三高”,即高温踩曲、高温发酵、高温摘酒。全都坚持传统工艺,从第一步的端午人工踩曲,到重阳下沙,再到来年的蒸馏取酒,甚至最后包装环节的人工系好红飘带,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凝聚了茅台几代酿酒大师毕生的经验。制酒周期长达一年,然后储存两年,勾调后再存放一到两年才装瓶出售,所谓:“佳酿天成”,茅台酒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对茅台酒酿造工艺的传承和坚守,已经成为茅台酒厂全体员工信守的质量文化理念:崇尚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茅台人以近乎偏执的状态牢牢坚守着酱香酒的传统工艺,以精细化的工艺保证茅台酒的质量,哪怕在产品严重供不应求的年月依然丝毫不动摇“品质第一”的信念,无愧于百年前获得的金奖荣誉,把工匠精神的传承做到极致,给世人带来的是永远迷人的53°。

茅台之远
       作为世界三大蒸馏酒之一的茅台,虽然几十年来也一直面临各种挑战,有外来的各种洋酒,有国内的其他知名白酒,是做一个孤独的领跑者,还是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携手其他高端白酒,一起为推广做大民族白酒品牌出力,是摆在茅台人面前的选择。在白酒作为中国人情感交流的载体没有变,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没有变,作为中国人偏爱的消费品没有变,中国人消费白酒的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没有变的情况下,拥抱新时代,拥抱“粉丝“经济,如何在年轻人中培养新一代“茅粉”是茅台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茅台的故事还在延续,我对茅台的理解还在深入,感觉自己已经在被粉的路上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会写字的Lyn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